马铃薯高产施肥技术

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俗称土豆,为茄科茄属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

1.生长条件

马铃薯的无性繁殖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和发棵期三个生长期,继而进入结薯期和休眠期,完成一个生育周期。块茎收获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在4℃条件下即可发芽,13℃时芽生长最快。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块茎形成期的最适温度,白天为14℃~24℃,夜间为12℃~17℃。短日照和强光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温度过高形成的块茎比较小。马铃薯宜选用排水好、耕层深、有机质含量高、肥沃而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土壤pH值以5.0~6.5较适宜。

2.需肥特点

氮能够促进茎、叶生长繁茂,叶色浓绿,使光合作用增强,增加有机物质积累,提高蛋白质含量。若氮肥施用过多,特别是在生长后期,会造成植株徒长,组织柔嫩,推迟块茎成熟,使马铃薯产量降低。磷能够促进植株生育健壮,提高块茎品质和耐贮性,增加淀粉含量和产量。若磷不足则植株和叶片矮小,光合作用减弱,产量降低,薯块易发生空心、锈斑、硬化,不易煮烂,影响食用品质。钾能增强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加速养分转运,使块茎中淀粉和维生素含量增加。钾若不足则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分矮化,节间变短,株丛密集,叶小呈暗绿色逐渐变为古铜色,叶缘变褐枯死,薯块多呈长形或纺锤形,食用部分呈灰黑色。硼能促进薯块肥大,也能防止龟裂。对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有促进作用。铜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强植株呼吸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对延缓叶片衰老和增强抗旱能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的作用。

马铃薯在生育期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素是从萌芽后到花蕾着生期前后含量最多。磷的含量随着植株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钾的含量在萌芽时低,萌芽后迅速增加,在开花期后反而下降。镁和钙都有随生长期延长而增高的趋势。茎叶中的养分在块茎开始膨大时向其中运转。

3.施肥技术

3.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一般用量为22.5~45t/ha。施用方法依有机肥的用量及质量而定,量少(15t/ha)质优的有机肥可顺播种沟条施或穴施在种薯块上,然后覆土。粗肥量多时应撒施,随即耕翻入土。磷、钾肥也应作基肥施用。

3.2种肥 在播种薯块时施用,用过磷酸钙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种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薯。许多地区用种薯蘸草木灰播种,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种肥作用。

3.3追肥 多半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旱作时,氮肥作追肥效果较差,以作基肥为宜,施氮量一般为60kg/ha。如果现蕾期能浇一次水,则提高到90kg/ha,浇水前开穴深施。对甜菜、高粱之后种植的马铃薯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到105kg/ha;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时,氮肥用量应增加到135kg/ha。总之,马铃薯的氮肥用量是根据条件施用60~135kg/ha,在马铃薯开花之前施用。开花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后期,为了预防早衰,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

4.施肥标准

马铃薯生育期短,但需肥量大,每生产块茎1000kg,大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kg、磷1~3kg、钾12~13kg,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2.2∶1∶4.6。为保障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针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需肥规律,提出如下施肥标准:

4.1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施好马铃薯专用肥;以基肥为主,早施提苗肥。

4.2施足基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好施足马铃薯专用肥,即在每亩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的基础上,亩施马铃薯专用肥45~50kg。

4.3施用种肥 基肥不足或耕地前来不及施肥时,可在播种时按每亩施马铃薯专用肥15~20kg,作为种肥。种肥施用主要以沟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注意肥料不要与种薯直接接触,以免灼伤种薯。

4.4巧施追肥 追肥要早要巧,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用腐熟人粪尿500~700kg加水浇施;第二次在现蕾期,此时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需肥量增多,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可亩施马铃薯专用肥5~15kg。封垄后可不再追肥。

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俗称土豆,为茄科茄属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

1.生长条件

马铃薯的无性繁殖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和发棵期三个生长期,继而进入结薯期和休眠期,完成一个生育周期。块茎收获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在4℃条件下即可发芽,13℃时芽生长最快。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1℃;块茎形成期的最适温度,白天为14℃~24℃,夜间为12℃~17℃。短日照和强光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温度过高形成的块茎比较小。马铃薯宜选用排水好、耕层深、有机质含量高、肥沃而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土壤pH值以5.0~6.5较适宜。

2.需肥特点

氮能够促进茎、叶生长繁茂,叶色浓绿,使光合作用增强,增加有机物质积累,提高蛋白质含量。若氮肥施用过多,特别是在生长后期,会造成植株徒长,组织柔嫩,推迟块茎成熟,使马铃薯产量降低。磷能够促进植株生育健壮,提高块茎品质和耐贮性,增加淀粉含量和产量。若磷不足则植株和叶片矮小,光合作用减弱,产量降低,薯块易发生空心、锈斑、硬化,不易煮烂,影响食用品质。钾能增强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加速养分转运,使块茎中淀粉和维生素含量增加。钾若不足则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分矮化,节间变短,株丛密集,叶小呈暗绿色逐渐变为古铜色,叶缘变褐枯死,薯块多呈长形或纺锤形,食用部分呈灰黑色。硼能促进薯块肥大,也能防止龟裂。对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有促进作用。铜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强植株呼吸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对延缓叶片衰老和增强抗旱能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的作用。

马铃薯在生育期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素是从萌芽后到花蕾着生期前后含量最多。磷的含量随着植株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钾的含量在萌芽时低,萌芽后迅速增加,在开花期后反而下降。镁和钙都有随生长期延长而增高的趋势。茎叶中的养分在块茎开始膨大时向其中运转。

3.施肥技术

3.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一般用量为22.5~45t/ha。施用方法依有机肥的用量及质量而定,量少(15t/ha)质优的有机肥可顺播种沟条施或穴施在种薯块上,然后覆土。粗肥量多时应撒施,随即耕翻入土。磷、钾肥也应作基肥施用。

3.2种肥 在播种薯块时施用,用过磷酸钙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种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薯。许多地区用种薯蘸草木灰播种,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种肥作用。

3.3追肥 多半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旱作时,氮肥作追肥效果较差,以作基肥为宜,施氮量一般为60kg/ha。如果现蕾期能浇一次水,则提高到90kg/ha,浇水前开穴深施。对甜菜、高粱之后种植的马铃薯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到105kg/ha;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时,氮肥用量应增加到135kg/ha。总之,马铃薯的氮肥用量是根据条件施用60~135kg/ha,在马铃薯开花之前施用。开花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后期,为了预防早衰,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

4.施肥标准

马铃薯生育期短,但需肥量大,每生产块茎1000kg,大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kg、磷1~3kg、钾12~13kg,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2.2∶1∶4.6。为保障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针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需肥规律,提出如下施肥标准:

4.1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施好马铃薯专用肥;以基肥为主,早施提苗肥。

4.2施足基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好施足马铃薯专用肥,即在每亩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的基础上,亩施马铃薯专用肥45~50kg。

4.3施用种肥 基肥不足或耕地前来不及施肥时,可在播种时按每亩施马铃薯专用肥15~20kg,作为种肥。种肥施用主要以沟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注意肥料不要与种薯直接接触,以免灼伤种薯。

4.4巧施追肥 追肥要早要巧,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用腐熟人粪尿500~700kg加水浇施;第二次在现蕾期,此时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需肥量增多,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可亩施马铃薯专用肥5~15kg。封垄后可不再追肥。


相关文章

  • 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春播粮棉油作物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 甘农技(2014)11号 关于印发<2014年春播作物高产创建项目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市(州).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根据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2014年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预安排意见>(甘农牧发 ...查看


  • 经济技术创新方案
  • 红星农场2010年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总局.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建设商品粮示范基地为核心,以实现"六化"."三高"为目标,以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加 ...查看


  • 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 技术概述: 我国马铃薯产区大部分分布于干旱贫困地区,水资源极为有限,而马铃薯又是一个需水量较大的作物之一,因此,高产高效生产与水肥的高效利用密切相关,面对水资源贫乏与水肥高效利用的挑战,目前马铃薯生产上水肥高效利用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乏力,不能 ...查看


  • 早春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 土豆又名马铃薯.洋芋.山药蛋,具有高产.早熟.用途多.分布广等特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部分农户种植的土豆,地上部分长势很好,地下部分却结薯小而少,产量低,效益差.要获得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要按照土豆的生 ...查看


  • 安徽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安徽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要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廖华俊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生长期短的作物,适于间作套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深受农民欢迎. 一.栽培模式 春季通常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防御春寒低温 ...查看


  •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
  • 2013-02-21 来源:世界种业网 作者: 核心提示: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 ...查看


  • 马铃薯栽培技术
  • 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在云南盈江 一.认识马铃薯 1.马铃薯的起源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种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山区及乌拉圭地区,早在8千 -1万年前,南美安第斯山区古印第安人就开始训话和栽培马铃薯,在16世纪后期传入我国,已 ...查看


  • 乡镇农技中心2012年半年工作总结
  • 龙舟坪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012年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县农业局的领导和指导下,镇农技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职能.狠抓服务,立足示范园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切实搞好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 ...查看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又称洋芋.山药.土豆,既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鸭梨.葡萄的7倍,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它适应性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