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

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7年收入没涨 能力是听话写报告

近日《上海观察》连续刊发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反响强烈。一位曾在本市市级机关工作的80后公务员,看完后给我们发来了这篇文章,谈谈他辞职的心路历程。

“你为什么要辞职?”数月来,我已经被无数人问过。但坦率说,我还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或许,只是内心深处那股遏制不住的冲动,终于让我跨出了这一步。

其实我从来不是个“敢想敢干”的人,甚至还有些优柔寡断。但这一次辞职我非常坚决果断、毅然决然。辞职到现在四个多月,我觉得自己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先自我介绍,我来自浙江东部的小村庄,因为高考到了上海读大学,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市级机关做公务员。也因此,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家族孩子的榜样。

可是在机关工作的7年里,我渐渐从最初父母的荣耀、自我的荣光,变成碌碌无为的平庸与麻木,再到自我的质疑与反省。“离开这里,到外面闯一闯”,这个声音已经在我脑子里响了三年。

但莫名的恐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让我不断地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把念想强压在心底。但三个月前的一场饭局,让所有的情绪都爆发了。

2013年8月的一天,分别十周年的本科同学聚会。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再次相见分外亲切,聊往事、叙友谊,其乐融融。十年间,很

多同学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饭桌上意气风发、谈笑风生。

他们中有的已经做到了投行高管,有的成了大型企业的法务主管,还有外资所的知名律师、投资公司的资深研究员……谈到买房,看的都是600万以上的级别。提起股票,账户里至少7位数;聊起子女,很多读的是私立学校,接下来还准备要二胎……

饭席上依旧热闹、话题不断,但我望着眼前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内心感到阵阵凉意。在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还是班里的团支书,是本科班级为数不多上研究生的。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但这一切的一切,在今天看起来却是多么地不值一提。

当年,听从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公司、律所等看起来没有那么“铁饭碗”的机会,进入了公务员队伍。碌碌无为过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

是自己不努力?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无故请假,公休经常到年底作废,加班总是主动争取。刚入职那几年,三顿都吃饭在食堂,真是把单位当成家。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样?

在市级大机关的小部门,从来就不缺人,高学历、肯吃苦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唯一缺的是机会,部门的中层领导都是年轻的70后。所谓的发展空间,小到让人绝望。

是自己没能力?考虑到部门工作的局限,我干中学、学中干,积极准备,参加各类选调,证券监管、国资管理等部门的笔试都通过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成功转岗。

买房结婚后,生活压力陡增,职业收入增长无望,于是我将目光转向股票投资。我把大量业余时间投入到股票研究,一路坎坷但仍然坚持,取得了一点成绩并考取了多张证券方面的职业证书,一心想跳槽做专业的证券分析师。但深入了解行业之后发现,已经年龄太大不合适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入机关时,我也曾朝气蓬勃,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也想奋力而为,干出一番事业。可机关就那么点事,不是收文就是发文,几乎所有工作都是通过文字体现。官样文章不管你写得如何,各级领导总要修改一下,以体现他的水平高你一等。 天天写、年年写,解决问题就靠写。写了那么多文件、讲话,无一不是“领导重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取得胜利”。可到最后,还是这样子。文章能改变什么?这种工作,一年下来就疲了,案牍而已,有什么成就可言。机关待得越长,梦想越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这些年每每看到公务员考试大军,我难免心生感慨: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尤其是80后公务员这个群体,他们普遍自我意识强烈,非常想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不甘心做配角,默默无闻虚度人生。但现实却是,六七年过去了,只有极个别同龄人年轻有为、善于沟通得到了提拔;也有些人能力平庸,但踏实工作,一心等待提拔;只有少数人决然离开,更多的人留下来消耗生命。

都说三十而立。现在的我,有家庭、有子女,压力很大、但前途黯淡,梦想渐行渐远。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内心突然无比坚定:不破不立,如果什么都不去改变,不去努力,那永远只能是空想。

当然,我还是要“盘点”一下,在机关蹉跎了7年,自己还剩下些什么?出去,还有没有资本?我想,自己毕竟还拥有一个很不错的学历,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有始终不变的对学习钻研的热情、吃苦能干事的决心。

于是我豁然开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离开这里,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从决定到辞职只是一周的时间,期间领导震惊挽留,父母很不理解,但妻子却非常支持我。如今四个月过去了,在新的岗位上我又变成了一个新丁,许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但每天都要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东西,为自己奋斗、为理想奋斗,这让我无比欣喜,内心也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还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有个年轻的同事曾悲哀地对我说:“公务员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觉被煮熟了,如果当年直接扔热水里头也就跳出来了。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最后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人中的一员。”是临别赠语,亦是自语。

其实,很多80后公务员都有这样的心声:也许在另外的舞台上,我可以舞得更好。

最近,听说底层公务员收入又少了一些,工作要求反而更高,青年公务员辞职的暗流在涌动。一切,也许只是开始。

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7年收入没涨 能力是听话写报告

近日《上海观察》连续刊发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反响强烈。一位曾在本市市级机关工作的80后公务员,看完后给我们发来了这篇文章,谈谈他辞职的心路历程。

“你为什么要辞职?”数月来,我已经被无数人问过。但坦率说,我还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或许,只是内心深处那股遏制不住的冲动,终于让我跨出了这一步。

其实我从来不是个“敢想敢干”的人,甚至还有些优柔寡断。但这一次辞职我非常坚决果断、毅然决然。辞职到现在四个多月,我觉得自己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先自我介绍,我来自浙江东部的小村庄,因为高考到了上海读大学,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市级机关做公务员。也因此,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家族孩子的榜样。

可是在机关工作的7年里,我渐渐从最初父母的荣耀、自我的荣光,变成碌碌无为的平庸与麻木,再到自我的质疑与反省。“离开这里,到外面闯一闯”,这个声音已经在我脑子里响了三年。

但莫名的恐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让我不断地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把念想强压在心底。但三个月前的一场饭局,让所有的情绪都爆发了。

2013年8月的一天,分别十周年的本科同学聚会。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再次相见分外亲切,聊往事、叙友谊,其乐融融。十年间,很

多同学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饭桌上意气风发、谈笑风生。

他们中有的已经做到了投行高管,有的成了大型企业的法务主管,还有外资所的知名律师、投资公司的资深研究员……谈到买房,看的都是600万以上的级别。提起股票,账户里至少7位数;聊起子女,很多读的是私立学校,接下来还准备要二胎……

饭席上依旧热闹、话题不断,但我望着眼前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内心感到阵阵凉意。在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还是班里的团支书,是本科班级为数不多上研究生的。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但这一切的一切,在今天看起来却是多么地不值一提。

当年,听从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公司、律所等看起来没有那么“铁饭碗”的机会,进入了公务员队伍。碌碌无为过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

是自己不努力?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无故请假,公休经常到年底作废,加班总是主动争取。刚入职那几年,三顿都吃饭在食堂,真是把单位当成家。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样?

在市级大机关的小部门,从来就不缺人,高学历、肯吃苦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唯一缺的是机会,部门的中层领导都是年轻的70后。所谓的发展空间,小到让人绝望。

是自己没能力?考虑到部门工作的局限,我干中学、学中干,积极准备,参加各类选调,证券监管、国资管理等部门的笔试都通过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成功转岗。

买房结婚后,生活压力陡增,职业收入增长无望,于是我将目光转向股票投资。我把大量业余时间投入到股票研究,一路坎坷但仍然坚持,取得了一点成绩并考取了多张证券方面的职业证书,一心想跳槽做专业的证券分析师。但深入了解行业之后发现,已经年龄太大不合适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入机关时,我也曾朝气蓬勃,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也想奋力而为,干出一番事业。可机关就那么点事,不是收文就是发文,几乎所有工作都是通过文字体现。官样文章不管你写得如何,各级领导总要修改一下,以体现他的水平高你一等。 天天写、年年写,解决问题就靠写。写了那么多文件、讲话,无一不是“领导重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取得胜利”。可到最后,还是这样子。文章能改变什么?这种工作,一年下来就疲了,案牍而已,有什么成就可言。机关待得越长,梦想越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这些年每每看到公务员考试大军,我难免心生感慨: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尤其是80后公务员这个群体,他们普遍自我意识强烈,非常想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不甘心做配角,默默无闻虚度人生。但现实却是,六七年过去了,只有极个别同龄人年轻有为、善于沟通得到了提拔;也有些人能力平庸,但踏实工作,一心等待提拔;只有少数人决然离开,更多的人留下来消耗生命。

都说三十而立。现在的我,有家庭、有子女,压力很大、但前途黯淡,梦想渐行渐远。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内心突然无比坚定:不破不立,如果什么都不去改变,不去努力,那永远只能是空想。

当然,我还是要“盘点”一下,在机关蹉跎了7年,自己还剩下些什么?出去,还有没有资本?我想,自己毕竟还拥有一个很不错的学历,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有始终不变的对学习钻研的热情、吃苦能干事的决心。

于是我豁然开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离开这里,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从决定到辞职只是一周的时间,期间领导震惊挽留,父母很不理解,但妻子却非常支持我。如今四个月过去了,在新的岗位上我又变成了一个新丁,许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但每天都要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东西,为自己奋斗、为理想奋斗,这让我无比欣喜,内心也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还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有个年轻的同事曾悲哀地对我说:“公务员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觉被煮熟了,如果当年直接扔热水里头也就跳出来了。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最后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人中的一员。”是临别赠语,亦是自语。

其实,很多80后公务员都有这样的心声:也许在另外的舞台上,我可以舞得更好。

最近,听说底层公务员收入又少了一些,工作要求反而更高,青年公务员辞职的暗流在涌动。一切,也许只是开始。


相关文章

  •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基层公务员:为何明知收入低还不辞职?
  •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基层公务员:为何明知收入低还不辞职? 本文选自<玩转校园>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注:昨日,宁波近9000名考生冒雨参加国考,28岁的小陈今年是第6次参加,她自嘲是来充当分母的.小陈说:"我都奔三了 ...查看


  • 一个真实的招聘失败案例分析
  • 一个真实的招聘失败案例分析 位于北京东单东方广场的某外资SP公司因发展需要在05年10月底从外部招聘新员工.期间先后招聘了两位行政助理(女性),结果都失败了.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位A入职的第二天就没来上班,没有来电话,上午公司打电话联系不到 ...查看


  • 80后公务员.经济学博士的自述:生活为何如此艰难?
  • 标题:80后公务员.经济学博士的自述:生活为何如此艰难?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涵娜莉尔 于 2010-04-06 12:52:06.0 发表 我是80后公务员.经济学博士,生活为何如此艰难 故事: 本人2005年作为人才引进苏州,现在市政 ...查看


  • 考生自述:难死考生的7道"疯狂"公务员考试题
  • 第七名: 问题: 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 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根据上述信息麦吉 ...查看


  • 考上公务员的辞职信
  • 公务员考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考试类型,然而有的人考上之后却发现岗位并不适合自己, 有的人选择辞职,则有的人想要重考,那么问题来了,公务员辞职之后能不能重新再考呢? 今天小编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个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公务员考试. 其实试用期 ...查看


  • 公务员考试面试程序
  • 公务员面试程序 公务员录用面谈的基本程序如下: 1.入场抽签:主考人请工作人员叫考生入场,并由考生从题箱内抽签确定试题,把抽中 的试题交主考人当场开封. 2.个人自述:主考人请考生自述个人经历(个人基本情况.简历.工作经历.实绩等),同时宣 ...查看


  • 2-公务员怎样辞职_公务员辞职要多久
  • 公务员怎样辞职_公务员辞职要多久 今天乔布简历的小编就带大家具体来看看公务员怎样辞职,公务员辞职要多久. 关键词:公务员怎样辞职,公务员辞职要多久 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申请,并且经过任免机关的批准,依法解除其同机关的职务关系,或 ...查看


  •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公务员辞职-21CN教育
  •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 (人事部一九九五年七月十八日印发) 人核培发[1995]7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国家公务员的合法权利,优化国家公务员队伍,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 ...查看


  • 建立引咎辞职制度
  • 建立引咎辞职制度,解决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 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施行起,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设计.实施到完善等方面,都一直致力于通过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去除以往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