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的魅力

经典电影的魅力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5日 08 版)

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伴随着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记录了百年以来的峥嵘

岁月与风云变幻,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崛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承载社会使命、表达时代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电影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中国电影工作者励精图治、潜心钻研,创作了一大批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电影,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记忆,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作品。

光影记忆 永不褪色

画面有些跳动,对白稍有杂音,没有什么高科技手段,更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几十年过去了,却依然吸引观众们的目光。老电影为何能在不断变化的电影市场葆有旺盛的生命力?这引发我们的思考。专家指出,老影片以岁月涤荡的面孔、历史的沉思,记录时空精髓。观众从中寻找对当时社会人文、生存方式、思维理念与环境更为形象还原的直觉认识。“老电影是我们那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观众张戚老大爷动情地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抗日战争题材让我们体会到了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守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很多现实题材影片则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反思过去、珍惜现在、构筑未来的种种心态。

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电影可以说是一代人精神的摇篮。那些艺术精品不仅教会他们对美的体验,也教会了他们真诚和善良,忠诚和奉献。这些有关光影的记忆存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看老电影已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能汹涌澎湃地激活无数的青春记忆和不能忘记的过去。

窖藏佳酿 历久弥香

钟爱老电影的不只是中老年观众,很多年轻人也成为其忠实粉丝。大学生观众黎小雨说:“老电影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更给我带来很多感动。从《地道战》、《地雷战》中军民一心与侵略者斗智斗勇,到《上甘岭》、《董存瑞》战斗英雄英勇无畏、牺牲奉献,从《柳堡的故

事》、《五朵金花》、《庐山恋》里美丽质朴的爱情故事,到《今天我休息》、《喜盈门》、《人到中年》中对现实生活的真情书写,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见,拥有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正是这些老电影经久不衰的法宝。

老电影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精神价值上,还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山东青岛的观众赵荣欣阿姨说:“经典故事片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演员表演、音乐插曲、摄影构图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尤其是演员的真情表演,都是实实在在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艺德和人品。”专家们分析说,不少老电影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千锤百炼,厚积薄发,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可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具有永恒的魅力。

重温经典 再创辉煌

经典如同铜器,需要经常拿出来擦拭,才能焕发更加鲜艳的光彩。重温那些经典影片,能够动员广大影视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此,电影频道专门开设《流金岁月》栏目和专门的片场,不仅收视率飘红,而且受到观众、专家的多方好评。地方电视台也成为经典电影播放的主要渠道,青海卫视专门开设了《时光影院》,重庆卫视也有《经典电影赏析》栏目。国家广电总局近日还将举办“新中国电影选萃”活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50部优秀影片进行展映、展播、推介和评析。其中,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城市和有较大规模的院线,举办“新中国电影选萃”回顾展映;全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平台将广泛宣传推介这些优秀影片;电影频道特别开设“经典回眸”栏目,安排定期播出,并在《流金岁月》等栏目进行专题赏析;这批影片还将由广电总局监制,结集出版音像制品。

(本报记者 李 蕾)

经典电影的魅力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5日 08 版)

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伴随着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记录了百年以来的峥嵘

岁月与风云变幻,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崛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承载社会使命、表达时代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电影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中国电影工作者励精图治、潜心钻研,创作了一大批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电影,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记忆,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作品。

光影记忆 永不褪色

画面有些跳动,对白稍有杂音,没有什么高科技手段,更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几十年过去了,却依然吸引观众们的目光。老电影为何能在不断变化的电影市场葆有旺盛的生命力?这引发我们的思考。专家指出,老影片以岁月涤荡的面孔、历史的沉思,记录时空精髓。观众从中寻找对当时社会人文、生存方式、思维理念与环境更为形象还原的直觉认识。“老电影是我们那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观众张戚老大爷动情地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抗日战争题材让我们体会到了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守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很多现实题材影片则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反思过去、珍惜现在、构筑未来的种种心态。

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电影可以说是一代人精神的摇篮。那些艺术精品不仅教会他们对美的体验,也教会了他们真诚和善良,忠诚和奉献。这些有关光影的记忆存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看老电影已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能汹涌澎湃地激活无数的青春记忆和不能忘记的过去。

窖藏佳酿 历久弥香

钟爱老电影的不只是中老年观众,很多年轻人也成为其忠实粉丝。大学生观众黎小雨说:“老电影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更给我带来很多感动。从《地道战》、《地雷战》中军民一心与侵略者斗智斗勇,到《上甘岭》、《董存瑞》战斗英雄英勇无畏、牺牲奉献,从《柳堡的故

事》、《五朵金花》、《庐山恋》里美丽质朴的爱情故事,到《今天我休息》、《喜盈门》、《人到中年》中对现实生活的真情书写,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见,拥有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正是这些老电影经久不衰的法宝。

老电影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精神价值上,还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山东青岛的观众赵荣欣阿姨说:“经典故事片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演员表演、音乐插曲、摄影构图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尤其是演员的真情表演,都是实实在在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艺德和人品。”专家们分析说,不少老电影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千锤百炼,厚积薄发,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可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具有永恒的魅力。

重温经典 再创辉煌

经典如同铜器,需要经常拿出来擦拭,才能焕发更加鲜艳的光彩。重温那些经典影片,能够动员广大影视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此,电影频道专门开设《流金岁月》栏目和专门的片场,不仅收视率飘红,而且受到观众、专家的多方好评。地方电视台也成为经典电影播放的主要渠道,青海卫视专门开设了《时光影院》,重庆卫视也有《经典电影赏析》栏目。国家广电总局近日还将举办“新中国电影选萃”活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50部优秀影片进行展映、展播、推介和评析。其中,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城市和有较大规模的院线,举办“新中国电影选萃”回顾展映;全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平台将广泛宣传推介这些优秀影片;电影频道特别开设“经典回眸”栏目,安排定期播出,并在《流金岁月》等栏目进行专题赏析;这批影片还将由广电总局监制,结集出版音像制品。

(本报记者 李 蕾)


相关文章

  • 魅力女生节策划
  • 阜阳师范学院 第九届魅力女生节 策 划 2012年2月23日 阜阳师范学院学生会 阜阳师范学院第九届魅力女生节活动策划 为展示当代女大学生的风采,彰显我校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促进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查看


  • 红色经典的魅力
  • 这些日子,天特别蓝,云特别白,红歌特别嘹亮.自重庆版红歌面世之后,27首革命历史经典歌曲和18首现代经典歌曲,以久别重逢的旋律和节奏,强烈地打动着我们,让我们再一次找到了歌唱的理由. 施特劳斯说:"音乐是人生的艺术."尼 ...查看


  • 与经典同行 感受国学魅力
  • 与经典同行 感受国学魅力 -------经典诵读体会 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我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我们,就是给了我们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 ...查看


  • 大学生电影节策划书
  •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简介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更多喜欢电影的人更深入地领略电影的魅力,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将举办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本届电影节将以"魅力电影,美丽人生"为主题.一方面,我们将致力于推动电影知 ...查看


  • 诵读培训心得
  •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 江西 宁都第六小学 谢馨馨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来自江西师大的杜华平老师深刻地阐述了经典诵读的意义.他说道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 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 ...查看


  • 聆听名曲,感受音乐魅力
  • 聆听名曲,感受音乐魅力 分析名曲,带来深刻思考 <东方红>--带给我力量 <歌剧魅影>--永不消逝的歌声 总结收获,用心感受 摘要:本文主要写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自己对于这门课的感受,对于音乐的感受以及自己在音乐欣赏 ...查看


  • 缔造完美教室 1
  • 让教室成为师生的幸福乐园:(1)把教室建成图书馆--是阅览室:(2)把教室建成实践场--是探究室:(3)把教室建成操作间--是展览室:(4)把教室建成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5)把教室建成习惯养成地--是人格的成长室:(6)把教室建 ...查看


  • 罕见协和客机驾驶舱视角,感受一代经典的魅力!
  • 协和飞机(Concorde)是一款由法国宇航和英国飞机公司联合研制的中程超音速客机,它和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144同为世界上少数曾投入商业使用的超音速客机.于1969年首飞.1976年投入服务. 飞机能够在15000米的高空以2.02倍 ...查看


  • 人生至理乃常理读书明理或可疑
  • 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读本的当代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汪大娘>一文,当代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曾予以盛赞:"我最赏者是<汪大娘>,此文可堪压卷„„"但在笔者所接触的一些语文课堂上,师生在品读文本感悟人物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