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二、 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 《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兼爱》

一、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 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

三、 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 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 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娴熟论辩技巧。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2.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三、 孟子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

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冯谖客孟尝君》

1.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的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

主观原因:冯谖不甘碌碌无为的用世精神和深谋远虑的卓越才能。客观原因: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质。

2.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毛遂自荐,伯乐相马都是讲了人尽其才的问题。而曹操的“唯才是举” 和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等主张都是为人才的 “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这在当时,就是人才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是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较高境界。在我们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各类大量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3.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人生设计上考虑周全一些,俗话说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深谋远虑,才能使自己永远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过多为将来打算,就容易使自己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失去创造力。

《又呈吴郎 》

1结合中间两联体会诗人在批评吴郎是措辞的委婉和艺术性。

颈联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以迂回的方式劝说吴郎。作者本意是劝说吴郎,希望他体恤老妇人的难处,任其前来打枣,却先从承认老妇“多事”入手,措辞极其委婉,可谓煞费苦心。

2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持怎样的态度。

体现了当时战乱频仍,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诗人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也体现了对当时战乱现实的不满。

3. 前人评此诗“语淡而意厚”,请就此进行分析。

此诗语淡显而易见,全诗无一处用典,无一处造作,说的都是平常话,极为朴实自然。但是,却情感浓烈。首先是对老妇人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热爱的真情;其次对吴郎苦口婆心相劝又怕伤害他,表现出对人平易尊重的挚情;更表现出关心祖国命运以至泪满衣巾的炽情。从而折射出诗中高度的人民性。

1.作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灾民困苦的生活?

作品从天灾的严重、粮食的匮乏、饥民的困苦、社会的混乱等方面写

了口中食、疾病状况、偷抢行为、鬻妻卖子现象、饿殍遍野等惨状.

二、 除了天灾,作品中还写了哪些“人祸”?

投机商贩,倒卖粮食,抬高物价、趁火打劫,官绅勾结、巧夺豪取,把义仓米粮据为己有,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三、 全套中以古喻今使用了哪些典故?

弃饥画饼、似汲黯开仓、展草垂缰、萧曹、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玉笋朝班、相门出相、徐孺子等。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反对封建帝王 “家天下”思想;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者敢于反对专制、挑战君权,表达变革独裁的改良愿望,这标志着当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文中运用的对比方法,对凸显主旨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封建帝王“家天下”思想的弊端,加深对“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从而使文章的主旨牢固地树立起来。

一、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这段话的理解,并说说这种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在这段话中,郑板桥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农民对社会的贡献,猛烈地抨击了当时“士”人之无德无行,充分体现了作者重视劳动人民,尊重

劳动人民的民本思想。这种观点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二、 本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郑燮“仁”的思想?

1.以民为本 尊重农民。2.亲民爱民,同情贫弱。3.主张人生平等,反对贵贱等级。4.平均土地。5.刻守经济原则,坚持政治立场(板桥家法)。

三、 对“板桥家法”,今天如何看?

面对“世上连阡越陌,致百顷有余者”的土地兼并现实,板桥本人也无可奈何,无法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实。但他本人则坚持自己的经济原则、政治立场:“风俗偷则不同为恶”。并将此规定为“板桥之家法”,要求其弟贯彻执行,决不多占田地,展示了一个“仁者”的坚定意志和与世俗抗争的不妥协精神。

一、 你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什么认识?美与丑、善与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是否也有相互依存及向对方转化的另一面?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也是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二、 “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是不可抗拒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人道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顺应天道的。

三、 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与强调矛盾多样统一的和谐,二者截然相反,何者合天道而顺民意?何者逆天道而非善政?谈谈你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这才构成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整个世界就是多样不同矛盾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天道,人类社会是不应该违背这一法则的。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就是逆天道而非善政;强调矛盾多样统一才合天道而顺民意。

二、为什么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状态?

本文中“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君臣之间,应允许存在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表。保持的只是表面上的一致。显然“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和理想境界。

三、本文的说理有什么特点?

本文说理形象生动。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所论显得精辟透彻。

一、 史伯所说的“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

史伯所说的“同”是指没有任何差别的同一,而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正是排斥任何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和主张,只采纳与自己相同意见。

这与史伯所反对的没有任何差别的“同”是一致的。

二、 就“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谈谈你对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认识。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的,而正是这种差别使得事物之间形成了相互的矛盾;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彼此差别基础上的,一事物和它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各自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其它事物作参照物的,所以说事物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这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没有差别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正如史伯所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这种比喻多么恰切。专制统治只追求同一,排斥差别(不同意见或主张)这是违背规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1.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囿于个人的见闻,而故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美德;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而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等。 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2.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整篇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

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哲理与形象的结合,达到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神奇效果。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点。

本文比喻,层见叠出。 一连用了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援譬设喻往往连类生发。如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似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豪末之在于马体这样连类的比喻将其要阐发的哲理论述得十分清楚。

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解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2.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3.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一、作者以拟人的艺术笔法,写出了山的悲哀。请问,山的思考是什么?谈谈你的具体感受。

山的思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思考,即人类为了短期利益,从根本上破坏了环境,与自然为敌,最终,人类将堕入用文明消灭自己的危险境地。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遍及各个角落,从森林到大海到天空,范围之广令人震惊,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湖泊遭到严重污染,野生动物在遭到捕杀,很多鱼类也在灭亡,鸟类在减少,一切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导致人类遇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们追求物质建设固然是很好的,但必须尊重自然,切不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在环境遭受人类工业文明严重破坏的今天,是否必须重新思考并加以调整?

人与“天”即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人类如果违背天意就会遭到惩罚,而顺天意,利用天意才能创造奇迹,这一方面,人类所得到的教训是很多的。所以人定胜天的观念,应该重新思考或加以调整。

三、传统中的狼是坏蛋的代名词,但作为地球的一个物种,狼是否应该被人类消灭?请谈谈你的认识。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是生物链上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的存在与灭亡,基本上取决与自然规律。狼的存在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证明狼对于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

凭自己的好恶去消灭狼。人和自然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乐毅报燕王书》

一、文章未直接批评燕惠王,但与先王作比较,读者自有认识。请描绘一下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燕惠王的形象,并谈谈你的体会。 燕惠王是一个心胸狭窄、昏聩无能的封建君王。在乐毅率燕军连下齐国70余城,使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的情况下,他不能正确分析形势,反而听信谗言,解除乐毅的兵权,又任用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骑劫代替乐毅,致使军队大败,将军被杀,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更有甚者,燕惠王非但不自省过失,反而怨恨乐毅奔赵,又以己度人,恐怕赵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并且派人对乐毅无理指责,对自己过错又虚伪粉饰。这一切,都在证明燕惠王的昏庸无能。

二、君臣际遇与战争,是此文的重要内容,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社会风貌?

本文中,乐毅回忆自己当年忠于国事,亲率轻师锐卒,连败齐师,以雪国耻,借报先王知遇之恩,并表明君择臣而臣亦可择君,自己是为国家而战,但并不愚忠于君主个人的观点。这说明在古代,一个士大夫文人要胸怀天下,为国效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不借助于君臣遇合,只有君臣相得,方能治理好国家,造福于百姓。同时也说明战争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特征。这两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

的独特社会风貌?

三、通过齐燕大战,分析其胜败原因,以资借鉴。

燕齐大战 ,燕先胜后败,齐先败后胜。

燕胜的原因是:1、君臣遇合,上下一心,同仇敌忾;2、采用了联合楚、魏、赵、韩诸国的正确政策,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3、能抓住有利战机:齐愍王骄横自恣,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局不稳。

燕败的原因是:1、君王猜忌忠臣,不能举贤任能;2、统帅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3、采用错误对敌政策,对齐人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

齐败的原因是:齐愍王骄横自恣,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局不稳,给敌国以可乘之机;

齐胜的原因是:1、全体军民强烈反抗。2、敌国政策错误。

一、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代表作?你能从诗篇中梳理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从内容上来看,《北征》以叙述诗人在返家前后和途中的亲身经历为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忧虑,既涉及了安史之乱中的具体事件,也表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辞别皇帝他犹豫不安、留恋恍惚; 途中的所见,触处忧虞;回到家中本可安享天伦,他却仍然关切国事,考虑政策得失,急于为君拾遗。总之,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

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充分表现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片耿耿忠心。

二、诗中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景物描写真实自然又兼有比兴的作用

三、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杜诗“万景皆实”,读了这首诗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诗中细节描写实有以小见大、间接表现内心感情波澜的艺术效果,如

第二段的山间景物描写山果多琐细,„„甘苦齐结实。隐约感叹自己的身世。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儿女情态和衣着的描写:“平生所娇儿„„颠倒在�褐”„„“瘦妻面复光,„„狼藉画眉阔”。似乎用“琐屑” 写儿女事,表现特定情境中的感触,然其中有深意存焉。描写孩子身上补丁可谓细入毫芒,杜甫毕竟是朝廷命官,他过去官服上的海图波涛等美丽的图案在动乱之世,竟然成了孩子破衣上的补丁这痛苦和辛酸已在不言中了,又何须明言。此时细节描写给人们造成的情感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从一个补丁可以看到全家的遭遇,甚至国家的动荡,这种以小见大的的写法,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力。杜甫的“写实”实在看似浅淡自然而实则意味丰厚。如同地下奔突的岩浆具有持久的渗透力量。

一、作者认为“文”与“气”之间是什么关系?“养气”有哪些途径?为什么养气能对学好语文有益?

作者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气充满在内心,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作者列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

个例子,就是指明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气”是人的气质和品格,对写作有极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二、本文是如何层层推进地展开论述的?这样推进起何作用?

在构思方面,作者采用了由虚而实的写法。文章以谈作文体会为突破口,从作文谈到养气,从养气谈到增广阅历,从增广阅历谈到向前辈学人求教的必要,再到求见太尉,不从实处落笔,而从虚处发端,最终推进到求见对方的诚意,笃实恳切,写来纡徐委曲,就这样层层推进,展开论述,从而使文章摇曳生姿。

三、体会文章要在平稳中求变化的道理。

苏辙散文以冲和稳健见长,但能在行文方面追求平稳中有波折、淡泊中见深邃的效果。在承接与转折处,常常采用突接、暗转的笔法,这可从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便可体味;在论说展开过程中,多用顺笔,但有时又用逆笔反激一句,如第一段中举孟子、司马迁两例论证观点后,用一句反问加强语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第三段开头也先从反面发问,再从正面说出求见太尉之意。顺笔与逆笔相济,使文章更见顿挫跌宕,一波三折。

《北方》

一、 艾青《北方》一诗的主旋律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加以表现的?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的诗句,是贯穿全诗的令人荡气回肠的主旋律,诗人采用重复叠现的方式,反复吟咏,充分表达了自己深挚的爱国情怀。

二、 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

诗人出于对诗的散文美的自觉追求,成功地运用了新体自由诗的形式。整首诗既没有固定的诗节、诗行和字数,也没有明显的韵脚与限制,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挥洒。但细加玩味,全诗却充满着诗的旋律、诗的意境、诗的韵味,既表现了诗意的生活,又抒写了生活的诗意。

三、 艾青原是一位画家,对于色彩和光线的使用特别敏感,请你说明在本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声、光、色来创造诗歌意象的?

诗作为了创造北国大地的鲜明意象,特别从现代绘画等艺术中借鉴了许多手法,出色地运用光线、色彩和声音,来描绘场景,营造氛围,喻示情怀,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诗作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1.本诗表现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怎样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本诗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激情歌唱中流露出悲悯、痛苦、幸福、负疚、激昂、深沉等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这些民族情感,通过对一组组的意象群客观冷峻的描写,得以飞升,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2. 试析本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诗人采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抓住生活化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勇于牺牲、无怨无悔的充分体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农民形象。又运用超越时空的抽象性语言将个体形象

提高到普遍性与群体形象的高度,使一个具体的农夫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主体形象的象征。

3.此诗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写了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但作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诗中的形象和情感有何异同之处?

二者都选择了众多的意象组成意象群象征祖国的命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择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 „„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等意象和意象群来代表祖国不同阶段的历史。《赞美》则用乌鸦的声音、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埋藏的年代等看似祖国大地上的实景,隐喻着民族命运的衰败、不祥和诗人对民族生存环境险恶的认知,尤其注重对现实生活中的具象进行准确的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定格。比如塑造了一个具体的农民的形象。

一、 为什么一封书信能产生如此深远巨大的思想震撼力?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报任安书》所以激动人心,主要原因就在于文章自始至终充溢着真诚饱满的思想感情。一是冤屈之情。二是痛苦之情。三是激愤之情。

二、 通过此信,请就司马迁的人格、思想及其勇敢选择,写点感想。

三、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对两千多年前的这句格言,你有何感想?

1.为什么说本文在艺术上议论与叙事并重?试加以分析说明。

本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以补李翰《张巡传》之不足,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为睢阳保卫战中的几位英雄人物塑像立碑。前、后两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内在联系:前者之议论是后者叙事之“纲领”,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扬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展开。

二、 韩愈写作本文的起因是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

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变,长安危急,玄宗西避蜀中,各军则迁延不进。面对这种形势,张巡与许远合守睢阳,孤军奋战,以少击众,扼其咽喉,坚持一年之久,力挫叛军锐气,屏蔽了朝廷财赋主要来源的江淮地区,为以后官军全面反攻、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最后终因敌强己弱、粮尽援绝而城破身死,他们的英勇气概和历史功绩,深受后世称仰。 乱平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许远后代的幼稚无知,竭力散布许远降贼有罪的谣言,制造破坏国家统一的舆论,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为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的谬论,他写下本文,以弘扬正气,打击邪恶。

3.具体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本文几个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光彩照人,这主要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张巡的好学、记忆力超人和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都是文中的精彩片断。其次,作者

有意让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之从容镇定、博闻强识、视死如归,许远之宽厚谦和、甘心让贤,南霁云之忠勇刚烈、嫉恶如仇,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此外,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也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三、 为何说本文叙事写人“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 本文是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作者选择了主人公生平的三件逸事,以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的笔调作客观的记叙,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而作者的揄扬褒贬则暗寓其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备史乘”的写作意图。 《我有一个梦想》

一、 从内容与情绪两个角度,分析这篇演讲词的层次结构。

这篇演讲词从内容上可分成两大部分 : 一、(1―16自然段)叙述美国社会黑人的现状以及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意志。 二、(17―32自然段)描述渴望实现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金博士用一连串的排比句鼓舞与会者,鼓动起全场的热烈气氛;又通过在大段的热情激烈的话语之间适度穿插“但是对于”、“我并非没有注意到”一类内容,调节演讲的节奏,使得演讲者与听众的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向顶峰。

1. 信陵君既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你以为他的性格魅力何在?司马

迁是怎样刻画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

信陵君的性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他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两大方面,司马迁长于刻画历史人物,在本文中他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信陵君的性格特征。

2.侯嬴为什么选在信陵君夺取兵权的时机“北乡自刭”?他的死表现了何种精神?信陵君对侯嬴的以死相报为什么不加劝阻呢?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信陵君对侯嬴的以死相报为什么不加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风尚、道理观念来看。在当时,守信用,践诺言是人们行动的规范。这样士为知己者死,忠于知己,不失信、不背约,以死报知遇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他提出的以死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这就将会被认为是不知己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仁而下士”,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士”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他决不能劝阻,轻生死、重信诺的侯嬴以死报知己的行动。相反,他还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和坚定自己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3. 侯嬴、朱亥、如姬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中的三个有功之人,作品都写得呼之欲出,作者对这三个人物的描写在手法上有何不同?

对侯嬴作者采用详写的方法,除去以行动表现他的性格特征外,主要

运用语言描写,如他关于“窃符救赵”的主张;关于“夺晋鄙军”的

计谋,突出表现了他“忠于知己”的性格特征。对朱亥文章是借侯生

之口提到的,除了试探公子之外,与下文有关朱亥情节的多次叙述相

照应,因此,全文有关朱亥的内容,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对如

姬采用插写的手法表现其窃符报恩。

一、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

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本文作于作者一生最后一次贬谪期间。文章通过对贬谪地黄州城外荒

郊自己所建简陋小竹楼中生活情景的描绘,抒发了由此引起的种种人

生感慨。在这些感慨中,有落寞惆怅,也有忿懑不平。 从文章“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

舞, 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

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等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二、 分析竹楼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文章体现了作者对于“屈身而不屈于道”的高尚人格操守的坚持。末

段,围绕着竹楼之“易朽”与“不朽”展开议论,表达了这样的象征

意义:竹楼的形质固然会很快朽腐,但贬居于竹楼中志士仁人们的品

格境界却是不朽的!这是本文的主旨,也是其人文精神价值之所在。

1. 此词作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作者超旷的胸怀与豪迈的凌云之气。词中,不仅为我们

描绘了一个“表里俱澄澈”的邈远景色,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

界,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词人的思

想,已被宇宙的空明净化了,而宇宙的景,也被词人的纯洁人格净化

了。二者浑成一体。并且,遭遇困蹇却仍然光明磊落,甚至有能驱遣

天地万物,“尽吸西江”的豪举,这就更加展示了作者的精神风貌和

人格魅力。

2. 简析这首词物境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作者有意突出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澄澈意

境,以形象手段传达从中感悟到的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的美妙体验。

下片侧重描写心境。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3.“尽吸(挹)西江”三句的豪纵气概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尽吸西江”三句中,作者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

然交朋友,大有调遣万物的气魄,极其豪放旷达,不仅使词中的自我

抒情形象占据了画面中心,而且充塞于天地之间,作者的精神风貌和

人格魅力在词中得到了鲜明表现。

《纪念傅雷》

一、 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本文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作者领略到傅雷的“怒”是在

1939年,傅雷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

次写傅雷的“怒” 是作者与傅雷就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两次争

论,显示出傅雷直率的性格。第三次写傅雷的“怒”,是在“文革”

初期,傅雷因不堪凌辱,以死抗争,他的夫人也与他一起撒手西归,

这是傅雷的最后一“怒”。

这篇散文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

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

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二、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回忆的,作者选取了自己与傅雷交往二十七

年中的若干片断,依次写来。开头采用倒叙方法。这样写既使文章显

得层次井然,又在回忆傅雷时突出了他的个性,使傅雷的性格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

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由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

论,傅雷的“怒”,绝不只是一种个人的脾性,而是知识分子的刚直

品德的表现。最后,作者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了深深的崇敬。

《拣麦穗》

一、 本文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歌颂这种感情? 本文歌颂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至善至美的爱, 卖灶糖的老汉对小女

孩的爱纯朴、真挚,不求回报。 小女孩对卖灶糖的老汉十分依恋,

像对亲爷爷一样。作者之所以要歌颂这种感情与她关注女性心灵天

地、关注女性现实命运的创作风格有关,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

二、 本文的开头先述说拣麦穗姑娘丢失的“美丽的梦”,这与后面

所写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

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

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

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

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

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

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三、 找出文中人物对话描写成功的地方,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

所起的作用。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

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

长大嘛!”„„ 这些对话将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和老汉纯朴、善良、 善

解人意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鲜明。

《枕中记》

一、分析作品是如何逐渐加深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的。

通过卢生在梦中实现了他所有的理想,醒来一切如旧的故事,揭示了

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表现出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

二、 分析作品首尾呼应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本文以“目昏思寐”、“时主人�黍”始,以“吕翁坐其旁”、“主

人蒸黍未熟”终,首尾呼应,点题作结。寓理于寓言故事中,令人回

味。

四、 你所了解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表现出类似的思想观念? 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高祖还乡》

一、 作品通过乡民的主观视角描写汉高祖还乡场面,出现了哪些“误

解”?这样描写的特殊效果是什么?此文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作品立足于平民百姓的主观视角,先是对乡里头面人物反常的忙乱感

到困惑,继而对“乔男女”、“大作怪衣服”产生好奇,接下来自以

为看破了真相,半是愤怒半是挖苦,最后归于对“改了姓更了名”的

指责。无知、误解与真实情况杂糅在一起,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活灵活

现的普通乡民的心理世界;而在这个似乎充满扭曲变形的世界里,却

显露出了汉高祖的真实面目。作者巧妙地使变形与真实相反相成,在

调侃、幽默中透出犀利的批判锋芒。

二、 作品中的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流氓无赖

三、 作者对乡民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本文借平民百姓之口,对刘邦尽情调侃、嘲讽,表现出对帝王的轻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作者有这种见识和勇气,确属难能可贵。

《报刘一丈书》

1. 在当时政治黑暗、不少士大夫寡廉鲜耻的情况下,作者表现了怎

样的态度与勇气?

不愿屈节逢迎以同流合污,十分憎恶、愤恨官场黑暗现实。

2. 文章详写谒见前,而略写谒见后,这在艺术上取得了何种效果? 作者于“才德称位”仅一笔带过,却对“上下相孚”在当时之虚伪大

加挞伐。这是因为“上下相孚”的真相一旦揭穿,“才德称位”便成

了无根之木,也就毋须多作辩述了

《婴宁》

一 请就上述三种解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个人觉得婴宁这个角色本身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作者蒲松龄是想

描绘一个不谙世事,笑靥如花的纯真少女形象,另一方面蒲松龄又不

能自抑地把自身想脱离封建桎梏,传统道德束缚的愿望寄予在婴宁这

个角色当中,于是有了墙下之“黠”这一情节的加入。但从文学创造的角度来说,创作固然如此,角色的性格难以逃脱地受到坐着本身经历和期望的影响,因此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在情理之中的。

二 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婴宁“笑”的音容姿态的。

答:王子服初见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而去”。二见婴宁,婴宁“含笑拈花而入”;等到鬼姨向王子服引荐婴宁,婴宁则更笑得突出:“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然后又在小园,“见生来,狂笑欲堕”,“女笑之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然后便是与王子服同归王家之后,更是笑得惊世骇俗:“但闻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纵观全篇,作家描绘婴宁,别笔不多,惟一“笑”。这一“笑”贯穿全篇。而也就是这浓墨绘就的一“笑”,却使任务形神兼备,可说是一笑生神。更者,也正是这一“笑”,仿佛一把尖刀,直插入了封建道德的心脏,使那些卫道士们瞠目结舌,口不能言。

三 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围绕着婴宁的鲜花的?这些笔墨艺术效果如何。

答:花与笑,是婴宁的两大爱好。小说中对笑与不笑的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转变。对鲜花的描写,一方面推动着情节发展,一方面衬托主人公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初见王生时,婴宁手中拈着一枝梅花。喜好清幽而不浓艳的梅花,表明她安于僻野、

不事浮华的品格。她住的院子“桃杏尤繁”,见王生时,俯首自簪的也是一朵杏花。雪白清淡的杏花喻示她纯净自然的品格。她喜爱的海棠花与碧桃花也都清香宜人。嫁到王家后,她仍“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甚至背着丈夫典卖金银首饰,用以购买上好的花种。几个月后,庭阶、篱笆、厕所,到处都是花草。经过她的打扮,这个庭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令爱花的婴宁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庭院的木香架引起与邻人的风波,并进而改变了她的性格,使故事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是鲜花描写在象征婴宁性格之外的另一个作用。 《断魂枪》

一、 作者刻画沙子龙这个形象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何意义?

作品通过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作者的矛盾心理,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 从王三胜和孙老者的身上,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内容? 王三胜争强好胜,性格外露,以利己为待人处世之道。王三胜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湖艺人性格上的弱点,投射着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民劣根性痼疾的嘲讽。 孙老者的形象显现了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发扬光大的光点亮色。

三、 本文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塑造人物善用对比和烘托手法 ,擅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肖像、对话和动作 ,比喻奇异而又妥帖

《苦恼》

1.马车夫姚纳为什么要再三对别人、甚至对小母马叙说他儿子死了的

事?

老马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失去儿子的痛苦,然而那么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

2. 本文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小说的对话描写精当简练,能反映出人物在特定环境、场合中的性格特征与心理活动。姚纳与军人及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的对话,不仅深刻揭示了军人与三个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而且也反映了姚纳内心深处极度苦闷的情绪。

3. 小说是怎样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作对比的?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年轻马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闻闻主人的手”。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更能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颤栗,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4. 举例说明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起的作用。

“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他想说话„”“叹气”“搔身子”这些细节,写出了他有强烈的向人倾吐苦恼的痛苦的心境,及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的渴望,但却找不到一个能诉说的人,可见他的孤单寂寞压抑,滞重的心态。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 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认为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召公的政治主张就是“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二、 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拒谏的原因来自于他的暴虐凶残、刚愎自用。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谏逐客书》

一、文章如何说明逐客的弊病?

本文第四段是从理论上直接阐明逐客之害。逐客的结果必然是“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这样做简直就是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这样说明逐客的弊病,一针见血,抓住了要害。这个结论对于雄心勃勃的秦王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指出文中的铺陈部分,并说明其表达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铺陈的手法,说明客卿之功。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四位国君与当今秦王的大量事实作论据,第三段作者

详细铺述秦王重外物轻人才的事实,文气饱满,大大增强文章说服力。

三、举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本文在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即反复采用正面论述和反面推理相结合、正反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第二段中,四位秦君“皆以客之功”的事实是正面论述,“向使”句以下转入反面说理。第三段中,秦王重用“异国之物”与用人上的“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形成对比。第四段中,五帝三王之成功与秦王却客以助仇,也是正反对比。 《吊古战场文》

一、 本文主旨是否“在守不在战”?

边患不靖,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由凭吊古战场,回顾边患历史,体察人民苦难,有针对性地尖锐指出:边战不息的原因,有时也在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多事四夷”,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所言未必尽当,但用心可贵,精神可嘉。

二、 有人以为,本文对战争的看法有失偏颇,情调也太凄伤。你的看法如何?

边患不靖,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由凭吊古战场,回顾边患历史,体察人民苦难,有针对性地尖锐指出:边战不息的原因,有时也在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多事四夷”,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所言未必尽当,但用

心可贵,精神可嘉。

三、 联系作品实际,具体分析本文的抒情与写景是如何密切交融以共同表达作品主旨的。

作者想象丰富,描述亦见功力。无论是“声折江河,势崩雷电”的总体描述,还是“利镞穿骨,惊沙入面”的细致摹写,都可谓简洁生动。“河水萦带,群山纠纷”两句尤为警策。在描述古战场悲凉肃杀之景象的同时,作者还倾注进了悲怆沉痛的情感,将惨淡之景与惨痛之情融汇一体,读来令人惨恻不已。

《别赋》

一、 《别赋》所写,都是类型人物的共同心理,为什么读者却仍能感到生动、具体而形象呢?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仍、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

二、 体会作品语言的音乐之美。

《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珠落玉盘,千古传诵。 《哀江南赋》

一、 本文是六朝骈文的代表作,请你谈谈它在辞藻、对偶以及用典方面的特点。

《哀江南赋序》的文字,以四、六句为主,节奏感很强,善于调度变化,句式灵活,又善用虚词勾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极强的构造能力。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对偶中间用散句,纵横自如。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善于化用旧典,每一个简短的包含典故的句子,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因而形成十分厚重的文章风格。但由此也使文章变得艰深难懂,且难免也有生硬的地方。

《二月兰》

1. 作者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

文章通过对居住地燕园内盛开的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的遭遇,真切地抒写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叩问。

2.分析文中对二月兰描写的作用。

运用反复这一表现手法渲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本篇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本文多次反复地描写了“二月兰”的意象,对其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首先,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其次,二月兰象征着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最后,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

3. 指出最能体现文章艺术风格的地方。

本文最显著的特色是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气氛。如“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这段景物描写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出现两次,一字不差。“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出现四次。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象征的平凡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而且凸显了意象。二月兰是题目,是全文记叙抒情的中心,是作者的立意所在。一次次的反复,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聚焦了读者的关注点;同时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首尾呼应营造出关注全篇的情感基调和气氛。

《听听那冷雨》

一、 这一篇散文比较长,通读以后,请想一想作者究竟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什么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主题都起到某种作用吗?

以“雨”为线索结构全文,集中到一缕剪不断的乡愁上。落实在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这个主题上。作者从金门街写到厦门街,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从西方的凄风冷雨写到祖国的杏花春雨,黄梅细雨,凄凄切切地诉说着情感,用各种具体的意象让我们产生了共鸣——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

二、 为表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也使用

了各种修辞手段,比如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化的手法,等等。这样的写法当然可以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请尝试设想,假如不使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的阅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会感到平淡无味,缺乏激情和意境

三、 论文的写作,我们说必须注意有根据、有充分的材料,所谓有所本,从而有所谈论,或者得出某个结论;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常常依靠作者的想象,依靠某种联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宣泄,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篇文章,作者将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到了极致。请思考,在作者感情的宣泄中,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所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就是“雨”。开始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接着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再接下来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最后写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以此传达出“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的深深憾恨。

《蒹葭》

1.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伊人”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长恨歌》

一、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长诗对李、杨故事的描述,有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作依据,但也融进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诗中对李、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精心描绘的是李、杨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二、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

第四段“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诸句,写贵妃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等诸般感触,诗人都尽力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故写得颇合情理。

三、第三段玄宗思念贵妃的有关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几句,写玄宗从傍晚到入夜、到夜深、

到黎明、到清晨的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在皇帝身上写出了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感情,大大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强化了“长恨”的主题。 《小狗包弟》

一、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本文先从别人的一只小狗写起,然后联想到自己曾经养过的小狗,写包弟的来历,和一家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到后来被送到医院解剖室的结局,自然朴素,看似信笔所至,随意写来,实际上前后的照应、详略的剪裁,都恰到好处。

二、本文结尾处描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哭小弟》

1. 本文在写小弟的经历与事迹时,叙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何作用?

文章围绕着小弟的病逝,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互组接,不是单线性顺叙,而是把众多的材料分成块状,交错展现。这种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

2.本文是哭小弟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哭蒋筑英和罗健夫?

为中年知识分子的早逝“痛惜”,呼吁应该关心中年知识分子。

3. 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 在回忆小弟生前的事迹时,写小弟幼年时在昆明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这一细节,就刻画出小弟活泼、可爱而憨实的形象。小弟因病逝世后,作者写了小弟周围的同志对小弟的怀念,尤其是对小弟的一个同事给作者的一封信的大段抄录,从侧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质。

《敬畏生命》

一、 结合本文,谈谈施韦泽所主张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特色。 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所有生命共生共存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伦理才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二、 应该怎样理解“我们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在我们之中”?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

三、 本文作者所希望的“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理想关系是什么? 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使作为自然力的上帝与作为道德意志的上帝、爱的上帝统一起来。

4.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一、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观?

生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转换、循环、再生。

二、本文用一滴水贯穿全篇,谈谈你对这种结构方式的看法。 小女孩在凝望水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这一情景的安排别具匠心,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

三、作者怎样描写“她”在自己老伴去世时的感情?

她嫌他比自己死的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 《春江花月夜》

一、 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却“哀而不伤”,并不颓废与绝望,正是由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了一种欣慰。

二、 “月光”是否是全诗的灵魂?为什么?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月亮都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统领全篇的灵魂。

三、 本诗哪些地方用了暗示手法?

白云、月亮的移动、鸿雁、鱼龙等

《瓦尔登湖》

1. 梭罗说“将生活驾驭到一个角落,让它降到一个最卑贱的地步”,这是他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后来他也就照此计划而行。这是理智的选择。按这样的选择去做和遭受人生中的一切然后去做,有什么区别?结果将会如何?

按计划去做是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遭受人生中的一切后去做则是逃避。

2. 我们阅读梭罗笔下的蚂蚁之战,多多少少有某种悲凉、悲壮、悲哀的感觉,哪些地方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

“小山谷”中的战斗、三武士混战

3. 梭罗的文字自然、流动,他在写作中没有任何的做作,朴实无华。我们阅读他的文章,可以感受到梭罗的一颗自然而平和的心。思考梭

罗如何叙述他的所见所闻,假如是你,又会如何去描写所见到的一切?

用平铺直叙的句子与简洁的语言叙述他的所见所闻

《一片叶子》

一、 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片叶子的生命轨迹,引发出对世间万物和人类生命本质的领悟的?

作者透过一片树叶的生衰荣枯,以小见大,揭示了生命的燃烧与寂灭,道出了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普遍规律。

二、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通过一片叶子来写人生,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三、 作者是如何把画意、诗情和哲思融为一体的?

作者用他的慧眼和灵性,观照自然风光,并用高超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加以描绘,优美的风景有诗一般的意境,景物、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

四、 有条件的话,找几幅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品味欣赏,你能否发现他的画与散文之间的一些共同特点?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饮酒》

一、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这首诗不仅写心情、报喜悦,更是着眼于处世、观物的心态、心境。

二、为什么说“心远”二字是全篇纲领?

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

三、简析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忘世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超功利、去杂念的审美虚静心态。忘我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以物观物”、物我浑融的审美物化心态。忘言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下意识或半下意识的审美直觉感悟心态。

四、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句的理解。

对篱菊、南山、夕照、飞鸟的静观默化中,诗人感悟到了人生的真意,但这真意潜蕴在大自然的无意识之中,只可静观、默会、适意、陶醉,不可理喻,不可言传。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 为何说本诗生动体现了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体现出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2.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作品以大量笔墨抒写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意愿。其有躲避现实的因素,也表

现出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3. 本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语言奔放自然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

《赤壁赋》

1.作者是如何形容萧声的?

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箫声:A.用比喻的手法,直接写箫声的哀怨悲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B.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用对偶、夸张的手法描写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 。

2.《赤壁赋》中是如何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请、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使江水、明月、清风三者构成了一种清幽纯净的意境,借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来抒发其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了事物变与不变的哲理,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完美结合。

3.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4.你是否赞同作者所作“变”与“不变”的分析?

苏轼既看到事物变的一面,又看到事物不变的一面,既看到事物的相对性,又看到事物的绝对性,是符合辩证法的。

5.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的?人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最好应采取什么态度?

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及时进行调整。

《贝多芬百年祭》

一、 在作者的笔下,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一种性格?作者对贝多芬这一性格的谈论使用了哪些文学手法?作者为什么对贝多芬的性格做那么多的分析谈论?

落拓不羁、孤傲倔强。

比喻、对比。

从贝多芬的人格特征说起,展示贝多芬在性格上的反抗特征,作者的

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较、对照和分析批评,将贝多芬的真正特立独行的一面,真正突破传统,为音乐注入新的内容的实际情况,条分缕析地告诉我们。

二、 文章在接近末尾时有这么一句话:“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人安静一会儿,那你就怕听他的音乐了。”请就这一句话谈谈贝多芬音乐的意义所在。

因为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激情澎湃

《樊迟、仲弓问仁》

一、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二、 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 《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兼爱》

一、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 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

三、 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 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 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娴熟论辩技巧。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2.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三、 孟子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

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冯谖客孟尝君》

1.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的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

主观原因:冯谖不甘碌碌无为的用世精神和深谋远虑的卓越才能。客观原因: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质。

2.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毛遂自荐,伯乐相马都是讲了人尽其才的问题。而曹操的“唯才是举” 和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等主张都是为人才的 “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这在当时,就是人才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是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较高境界。在我们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各类大量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3.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人生设计上考虑周全一些,俗话说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深谋远虑,才能使自己永远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过多为将来打算,就容易使自己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失去创造力。

《又呈吴郎 》

1结合中间两联体会诗人在批评吴郎是措辞的委婉和艺术性。

颈联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以迂回的方式劝说吴郎。作者本意是劝说吴郎,希望他体恤老妇人的难处,任其前来打枣,却先从承认老妇“多事”入手,措辞极其委婉,可谓煞费苦心。

2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持怎样的态度。

体现了当时战乱频仍,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诗人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也体现了对当时战乱现实的不满。

3. 前人评此诗“语淡而意厚”,请就此进行分析。

此诗语淡显而易见,全诗无一处用典,无一处造作,说的都是平常话,极为朴实自然。但是,却情感浓烈。首先是对老妇人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热爱的真情;其次对吴郎苦口婆心相劝又怕伤害他,表现出对人平易尊重的挚情;更表现出关心祖国命运以至泪满衣巾的炽情。从而折射出诗中高度的人民性。

1.作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灾民困苦的生活?

作品从天灾的严重、粮食的匮乏、饥民的困苦、社会的混乱等方面写

了口中食、疾病状况、偷抢行为、鬻妻卖子现象、饿殍遍野等惨状.

二、 除了天灾,作品中还写了哪些“人祸”?

投机商贩,倒卖粮食,抬高物价、趁火打劫,官绅勾结、巧夺豪取,把义仓米粮据为己有,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三、 全套中以古喻今使用了哪些典故?

弃饥画饼、似汲黯开仓、展草垂缰、萧曹、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玉笋朝班、相门出相、徐孺子等。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反对封建帝王 “家天下”思想;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者敢于反对专制、挑战君权,表达变革独裁的改良愿望,这标志着当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文中运用的对比方法,对凸显主旨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封建帝王“家天下”思想的弊端,加深对“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从而使文章的主旨牢固地树立起来。

一、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这段话的理解,并说说这种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在这段话中,郑板桥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农民对社会的贡献,猛烈地抨击了当时“士”人之无德无行,充分体现了作者重视劳动人民,尊重

劳动人民的民本思想。这种观点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二、 本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郑燮“仁”的思想?

1.以民为本 尊重农民。2.亲民爱民,同情贫弱。3.主张人生平等,反对贵贱等级。4.平均土地。5.刻守经济原则,坚持政治立场(板桥家法)。

三、 对“板桥家法”,今天如何看?

面对“世上连阡越陌,致百顷有余者”的土地兼并现实,板桥本人也无可奈何,无法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实。但他本人则坚持自己的经济原则、政治立场:“风俗偷则不同为恶”。并将此规定为“板桥之家法”,要求其弟贯彻执行,决不多占田地,展示了一个“仁者”的坚定意志和与世俗抗争的不妥协精神。

一、 你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什么认识?美与丑、善与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是否也有相互依存及向对方转化的另一面?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也是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二、 “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是不可抗拒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人道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顺应天道的。

三、 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与强调矛盾多样统一的和谐,二者截然相反,何者合天道而顺民意?何者逆天道而非善政?谈谈你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这才构成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整个世界就是多样不同矛盾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天道,人类社会是不应该违背这一法则的。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就是逆天道而非善政;强调矛盾多样统一才合天道而顺民意。

二、为什么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状态?

本文中“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君臣之间,应允许存在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表。保持的只是表面上的一致。显然“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和理想境界。

三、本文的说理有什么特点?

本文说理形象生动。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所论显得精辟透彻。

一、 史伯所说的“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

史伯所说的“同”是指没有任何差别的同一,而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正是排斥任何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和主张,只采纳与自己相同意见。

这与史伯所反对的没有任何差别的“同”是一致的。

二、 就“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谈谈你对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认识。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的,而正是这种差别使得事物之间形成了相互的矛盾;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彼此差别基础上的,一事物和它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各自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其它事物作参照物的,所以说事物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这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没有差别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正如史伯所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这种比喻多么恰切。专制统治只追求同一,排斥差别(不同意见或主张)这是违背规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1.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囿于个人的见闻,而故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美德;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而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等。 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2.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整篇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

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哲理与形象的结合,达到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神奇效果。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点。

本文比喻,层见叠出。 一连用了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援譬设喻往往连类生发。如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似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豪末之在于马体这样连类的比喻将其要阐发的哲理论述得十分清楚。

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解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2.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3.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一、作者以拟人的艺术笔法,写出了山的悲哀。请问,山的思考是什么?谈谈你的具体感受。

山的思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思考,即人类为了短期利益,从根本上破坏了环境,与自然为敌,最终,人类将堕入用文明消灭自己的危险境地。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遍及各个角落,从森林到大海到天空,范围之广令人震惊,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湖泊遭到严重污染,野生动物在遭到捕杀,很多鱼类也在灭亡,鸟类在减少,一切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导致人类遇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们追求物质建设固然是很好的,但必须尊重自然,切不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在环境遭受人类工业文明严重破坏的今天,是否必须重新思考并加以调整?

人与“天”即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人类如果违背天意就会遭到惩罚,而顺天意,利用天意才能创造奇迹,这一方面,人类所得到的教训是很多的。所以人定胜天的观念,应该重新思考或加以调整。

三、传统中的狼是坏蛋的代名词,但作为地球的一个物种,狼是否应该被人类消灭?请谈谈你的认识。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是生物链上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的存在与灭亡,基本上取决与自然规律。狼的存在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证明狼对于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

凭自己的好恶去消灭狼。人和自然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乐毅报燕王书》

一、文章未直接批评燕惠王,但与先王作比较,读者自有认识。请描绘一下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燕惠王的形象,并谈谈你的体会。 燕惠王是一个心胸狭窄、昏聩无能的封建君王。在乐毅率燕军连下齐国70余城,使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的情况下,他不能正确分析形势,反而听信谗言,解除乐毅的兵权,又任用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骑劫代替乐毅,致使军队大败,将军被杀,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更有甚者,燕惠王非但不自省过失,反而怨恨乐毅奔赵,又以己度人,恐怕赵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并且派人对乐毅无理指责,对自己过错又虚伪粉饰。这一切,都在证明燕惠王的昏庸无能。

二、君臣际遇与战争,是此文的重要内容,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社会风貌?

本文中,乐毅回忆自己当年忠于国事,亲率轻师锐卒,连败齐师,以雪国耻,借报先王知遇之恩,并表明君择臣而臣亦可择君,自己是为国家而战,但并不愚忠于君主个人的观点。这说明在古代,一个士大夫文人要胸怀天下,为国效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不借助于君臣遇合,只有君臣相得,方能治理好国家,造福于百姓。同时也说明战争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特征。这两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

的独特社会风貌?

三、通过齐燕大战,分析其胜败原因,以资借鉴。

燕齐大战 ,燕先胜后败,齐先败后胜。

燕胜的原因是:1、君臣遇合,上下一心,同仇敌忾;2、采用了联合楚、魏、赵、韩诸国的正确政策,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3、能抓住有利战机:齐愍王骄横自恣,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局不稳。

燕败的原因是:1、君王猜忌忠臣,不能举贤任能;2、统帅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3、采用错误对敌政策,对齐人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

齐败的原因是:齐愍王骄横自恣,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局不稳,给敌国以可乘之机;

齐胜的原因是:1、全体军民强烈反抗。2、敌国政策错误。

一、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代表作?你能从诗篇中梳理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从内容上来看,《北征》以叙述诗人在返家前后和途中的亲身经历为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忧虑,既涉及了安史之乱中的具体事件,也表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辞别皇帝他犹豫不安、留恋恍惚; 途中的所见,触处忧虞;回到家中本可安享天伦,他却仍然关切国事,考虑政策得失,急于为君拾遗。总之,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

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充分表现杜甫忧国忧民的一片耿耿忠心。

二、诗中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景物描写真实自然又兼有比兴的作用

三、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杜诗“万景皆实”,读了这首诗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诗中细节描写实有以小见大、间接表现内心感情波澜的艺术效果,如

第二段的山间景物描写山果多琐细,„„甘苦齐结实。隐约感叹自己的身世。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儿女情态和衣着的描写:“平生所娇儿„„颠倒在�褐”„„“瘦妻面复光,„„狼藉画眉阔”。似乎用“琐屑” 写儿女事,表现特定情境中的感触,然其中有深意存焉。描写孩子身上补丁可谓细入毫芒,杜甫毕竟是朝廷命官,他过去官服上的海图波涛等美丽的图案在动乱之世,竟然成了孩子破衣上的补丁这痛苦和辛酸已在不言中了,又何须明言。此时细节描写给人们造成的情感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从一个补丁可以看到全家的遭遇,甚至国家的动荡,这种以小见大的的写法,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力。杜甫的“写实”实在看似浅淡自然而实则意味丰厚。如同地下奔突的岩浆具有持久的渗透力量。

一、作者认为“文”与“气”之间是什么关系?“养气”有哪些途径?为什么养气能对学好语文有益?

作者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气充满在内心,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作者列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

个例子,就是指明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气”是人的气质和品格,对写作有极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二、本文是如何层层推进地展开论述的?这样推进起何作用?

在构思方面,作者采用了由虚而实的写法。文章以谈作文体会为突破口,从作文谈到养气,从养气谈到增广阅历,从增广阅历谈到向前辈学人求教的必要,再到求见太尉,不从实处落笔,而从虚处发端,最终推进到求见对方的诚意,笃实恳切,写来纡徐委曲,就这样层层推进,展开论述,从而使文章摇曳生姿。

三、体会文章要在平稳中求变化的道理。

苏辙散文以冲和稳健见长,但能在行文方面追求平稳中有波折、淡泊中见深邃的效果。在承接与转折处,常常采用突接、暗转的笔法,这可从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便可体味;在论说展开过程中,多用顺笔,但有时又用逆笔反激一句,如第一段中举孟子、司马迁两例论证观点后,用一句反问加强语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第三段开头也先从反面发问,再从正面说出求见太尉之意。顺笔与逆笔相济,使文章更见顿挫跌宕,一波三折。

《北方》

一、 艾青《北方》一诗的主旋律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加以表现的?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的诗句,是贯穿全诗的令人荡气回肠的主旋律,诗人采用重复叠现的方式,反复吟咏,充分表达了自己深挚的爱国情怀。

二、 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

诗人出于对诗的散文美的自觉追求,成功地运用了新体自由诗的形式。整首诗既没有固定的诗节、诗行和字数,也没有明显的韵脚与限制,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挥洒。但细加玩味,全诗却充满着诗的旋律、诗的意境、诗的韵味,既表现了诗意的生活,又抒写了生活的诗意。

三、 艾青原是一位画家,对于色彩和光线的使用特别敏感,请你说明在本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声、光、色来创造诗歌意象的?

诗作为了创造北国大地的鲜明意象,特别从现代绘画等艺术中借鉴了许多手法,出色地运用光线、色彩和声音,来描绘场景,营造氛围,喻示情怀,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诗作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1.本诗表现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怎样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本诗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激情歌唱中流露出悲悯、痛苦、幸福、负疚、激昂、深沉等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这些民族情感,通过对一组组的意象群客观冷峻的描写,得以飞升,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2. 试析本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诗人采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抓住生活化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勇于牺牲、无怨无悔的充分体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农民形象。又运用超越时空的抽象性语言将个体形象

提高到普遍性与群体形象的高度,使一个具体的农夫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主体形象的象征。

3.此诗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写了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但作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诗中的形象和情感有何异同之处?

二者都选择了众多的意象组成意象群象征祖国的命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择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 „„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等意象和意象群来代表祖国不同阶段的历史。《赞美》则用乌鸦的声音、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埋藏的年代等看似祖国大地上的实景,隐喻着民族命运的衰败、不祥和诗人对民族生存环境险恶的认知,尤其注重对现实生活中的具象进行准确的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定格。比如塑造了一个具体的农民的形象。

一、 为什么一封书信能产生如此深远巨大的思想震撼力?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报任安书》所以激动人心,主要原因就在于文章自始至终充溢着真诚饱满的思想感情。一是冤屈之情。二是痛苦之情。三是激愤之情。

二、 通过此信,请就司马迁的人格、思想及其勇敢选择,写点感想。

三、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对两千多年前的这句格言,你有何感想?

1.为什么说本文在艺术上议论与叙事并重?试加以分析说明。

本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以补李翰《张巡传》之不足,并高度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为睢阳保卫战中的几位英雄人物塑像立碑。前、后两部分既有上述分工,又有内在联系:前者之议论是后者叙事之“纲领”,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扬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展开。

二、 韩愈写作本文的起因是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

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变,长安危急,玄宗西避蜀中,各军则迁延不进。面对这种形势,张巡与许远合守睢阳,孤军奋战,以少击众,扼其咽喉,坚持一年之久,力挫叛军锐气,屏蔽了朝廷财赋主要来源的江淮地区,为以后官军全面反攻、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最后终因敌强己弱、粮尽援绝而城破身死,他们的英勇气概和历史功绩,深受后世称仰。 乱平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许远后代的幼稚无知,竭力散布许远降贼有罪的谣言,制造破坏国家统一的舆论,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为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的谬论,他写下本文,以弘扬正气,打击邪恶。

3.具体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本文几个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光彩照人,这主要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张巡的好学、记忆力超人和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都是文中的精彩片断。其次,作者

有意让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之从容镇定、博闻强识、视死如归,许远之宽厚谦和、甘心让贤,南霁云之忠勇刚烈、嫉恶如仇,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此外,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也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三、 为何说本文叙事写人“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 本文是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作者选择了主人公生平的三件逸事,以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的笔调作客观的记叙,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而作者的揄扬褒贬则暗寓其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备史乘”的写作意图。 《我有一个梦想》

一、 从内容与情绪两个角度,分析这篇演讲词的层次结构。

这篇演讲词从内容上可分成两大部分 : 一、(1―16自然段)叙述美国社会黑人的现状以及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意志。 二、(17―32自然段)描述渴望实现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金博士用一连串的排比句鼓舞与会者,鼓动起全场的热烈气氛;又通过在大段的热情激烈的话语之间适度穿插“但是对于”、“我并非没有注意到”一类内容,调节演讲的节奏,使得演讲者与听众的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向顶峰。

1. 信陵君既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你以为他的性格魅力何在?司马

迁是怎样刻画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

信陵君的性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他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这两大方面,司马迁长于刻画历史人物,在本文中他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信陵君的性格特征。

2.侯嬴为什么选在信陵君夺取兵权的时机“北乡自刭”?他的死表现了何种精神?信陵君对侯嬴的以死相报为什么不加劝阻呢?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信陵君对侯嬴的以死相报为什么不加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风尚、道理观念来看。在当时,守信用,践诺言是人们行动的规范。这样士为知己者死,忠于知己,不失信、不背约,以死报知遇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他提出的以死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这就将会被认为是不知己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仁而下士”,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士”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他决不能劝阻,轻生死、重信诺的侯嬴以死报知己的行动。相反,他还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和坚定自己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3. 侯嬴、朱亥、如姬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中的三个有功之人,作品都写得呼之欲出,作者对这三个人物的描写在手法上有何不同?

对侯嬴作者采用详写的方法,除去以行动表现他的性格特征外,主要

运用语言描写,如他关于“窃符救赵”的主张;关于“夺晋鄙军”的

计谋,突出表现了他“忠于知己”的性格特征。对朱亥文章是借侯生

之口提到的,除了试探公子之外,与下文有关朱亥情节的多次叙述相

照应,因此,全文有关朱亥的内容,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对如

姬采用插写的手法表现其窃符报恩。

一、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

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本文作于作者一生最后一次贬谪期间。文章通过对贬谪地黄州城外荒

郊自己所建简陋小竹楼中生活情景的描绘,抒发了由此引起的种种人

生感慨。在这些感慨中,有落寞惆怅,也有忿懑不平。 从文章“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

舞, 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

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等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二、 分析竹楼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文章体现了作者对于“屈身而不屈于道”的高尚人格操守的坚持。末

段,围绕着竹楼之“易朽”与“不朽”展开议论,表达了这样的象征

意义:竹楼的形质固然会很快朽腐,但贬居于竹楼中志士仁人们的品

格境界却是不朽的!这是本文的主旨,也是其人文精神价值之所在。

1. 此词作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作者超旷的胸怀与豪迈的凌云之气。词中,不仅为我们

描绘了一个“表里俱澄澈”的邈远景色,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

界,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词人的思

想,已被宇宙的空明净化了,而宇宙的景,也被词人的纯洁人格净化

了。二者浑成一体。并且,遭遇困蹇却仍然光明磊落,甚至有能驱遣

天地万物,“尽吸西江”的豪举,这就更加展示了作者的精神风貌和

人格魅力。

2. 简析这首词物境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作者有意突出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澄澈意

境,以形象手段传达从中感悟到的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的美妙体验。

下片侧重描写心境。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3.“尽吸(挹)西江”三句的豪纵气概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尽吸西江”三句中,作者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

然交朋友,大有调遣万物的气魄,极其豪放旷达,不仅使词中的自我

抒情形象占据了画面中心,而且充塞于天地之间,作者的精神风貌和

人格魅力在词中得到了鲜明表现。

《纪念傅雷》

一、 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本文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作者领略到傅雷的“怒”是在

1939年,傅雷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

次写傅雷的“怒” 是作者与傅雷就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两次争

论,显示出傅雷直率的性格。第三次写傅雷的“怒”,是在“文革”

初期,傅雷因不堪凌辱,以死抗争,他的夫人也与他一起撒手西归,

这是傅雷的最后一“怒”。

这篇散文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

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

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二、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回忆的,作者选取了自己与傅雷交往二十七

年中的若干片断,依次写来。开头采用倒叙方法。这样写既使文章显

得层次井然,又在回忆傅雷时突出了他的个性,使傅雷的性格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

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由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

论,傅雷的“怒”,绝不只是一种个人的脾性,而是知识分子的刚直

品德的表现。最后,作者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了深深的崇敬。

《拣麦穗》

一、 本文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歌颂这种感情? 本文歌颂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至善至美的爱, 卖灶糖的老汉对小女

孩的爱纯朴、真挚,不求回报。 小女孩对卖灶糖的老汉十分依恋,

像对亲爷爷一样。作者之所以要歌颂这种感情与她关注女性心灵天

地、关注女性现实命运的创作风格有关,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

二、 本文的开头先述说拣麦穗姑娘丢失的“美丽的梦”,这与后面

所写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

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

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

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

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

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

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三、 找出文中人物对话描写成功的地方,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

所起的作用。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

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

长大嘛!”„„ 这些对话将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和老汉纯朴、善良、 善

解人意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鲜明。

《枕中记》

一、分析作品是如何逐渐加深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的。

通过卢生在梦中实现了他所有的理想,醒来一切如旧的故事,揭示了

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表现出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

二、 分析作品首尾呼应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本文以“目昏思寐”、“时主人�黍”始,以“吕翁坐其旁”、“主

人蒸黍未熟”终,首尾呼应,点题作结。寓理于寓言故事中,令人回

味。

四、 你所了解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表现出类似的思想观念? 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高祖还乡》

一、 作品通过乡民的主观视角描写汉高祖还乡场面,出现了哪些“误

解”?这样描写的特殊效果是什么?此文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作品立足于平民百姓的主观视角,先是对乡里头面人物反常的忙乱感

到困惑,继而对“乔男女”、“大作怪衣服”产生好奇,接下来自以

为看破了真相,半是愤怒半是挖苦,最后归于对“改了姓更了名”的

指责。无知、误解与真实情况杂糅在一起,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活灵活

现的普通乡民的心理世界;而在这个似乎充满扭曲变形的世界里,却

显露出了汉高祖的真实面目。作者巧妙地使变形与真实相反相成,在

调侃、幽默中透出犀利的批判锋芒。

二、 作品中的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流氓无赖

三、 作者对乡民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本文借平民百姓之口,对刘邦尽情调侃、嘲讽,表现出对帝王的轻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作者有这种见识和勇气,确属难能可贵。

《报刘一丈书》

1. 在当时政治黑暗、不少士大夫寡廉鲜耻的情况下,作者表现了怎

样的态度与勇气?

不愿屈节逢迎以同流合污,十分憎恶、愤恨官场黑暗现实。

2. 文章详写谒见前,而略写谒见后,这在艺术上取得了何种效果? 作者于“才德称位”仅一笔带过,却对“上下相孚”在当时之虚伪大

加挞伐。这是因为“上下相孚”的真相一旦揭穿,“才德称位”便成

了无根之木,也就毋须多作辩述了

《婴宁》

一 请就上述三种解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个人觉得婴宁这个角色本身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作者蒲松龄是想

描绘一个不谙世事,笑靥如花的纯真少女形象,另一方面蒲松龄又不

能自抑地把自身想脱离封建桎梏,传统道德束缚的愿望寄予在婴宁这

个角色当中,于是有了墙下之“黠”这一情节的加入。但从文学创造的角度来说,创作固然如此,角色的性格难以逃脱地受到坐着本身经历和期望的影响,因此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在情理之中的。

二 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婴宁“笑”的音容姿态的。

答:王子服初见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而去”。二见婴宁,婴宁“含笑拈花而入”;等到鬼姨向王子服引荐婴宁,婴宁则更笑得突出:“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然后又在小园,“见生来,狂笑欲堕”,“女笑之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然后便是与王子服同归王家之后,更是笑得惊世骇俗:“但闻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纵观全篇,作家描绘婴宁,别笔不多,惟一“笑”。这一“笑”贯穿全篇。而也就是这浓墨绘就的一“笑”,却使任务形神兼备,可说是一笑生神。更者,也正是这一“笑”,仿佛一把尖刀,直插入了封建道德的心脏,使那些卫道士们瞠目结舌,口不能言。

三 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围绕着婴宁的鲜花的?这些笔墨艺术效果如何。

答:花与笑,是婴宁的两大爱好。小说中对笑与不笑的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转变。对鲜花的描写,一方面推动着情节发展,一方面衬托主人公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初见王生时,婴宁手中拈着一枝梅花。喜好清幽而不浓艳的梅花,表明她安于僻野、

不事浮华的品格。她住的院子“桃杏尤繁”,见王生时,俯首自簪的也是一朵杏花。雪白清淡的杏花喻示她纯净自然的品格。她喜爱的海棠花与碧桃花也都清香宜人。嫁到王家后,她仍“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甚至背着丈夫典卖金银首饰,用以购买上好的花种。几个月后,庭阶、篱笆、厕所,到处都是花草。经过她的打扮,这个庭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令爱花的婴宁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庭院的木香架引起与邻人的风波,并进而改变了她的性格,使故事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是鲜花描写在象征婴宁性格之外的另一个作用。 《断魂枪》

一、 作者刻画沙子龙这个形象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何意义?

作品通过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作者的矛盾心理,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 从王三胜和孙老者的身上,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内容? 王三胜争强好胜,性格外露,以利己为待人处世之道。王三胜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湖艺人性格上的弱点,投射着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民劣根性痼疾的嘲讽。 孙老者的形象显现了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发扬光大的光点亮色。

三、 本文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塑造人物善用对比和烘托手法 ,擅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肖像、对话和动作 ,比喻奇异而又妥帖

《苦恼》

1.马车夫姚纳为什么要再三对别人、甚至对小母马叙说他儿子死了的

事?

老马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失去儿子的痛苦,然而那么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

2. 本文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小说的对话描写精当简练,能反映出人物在特定环境、场合中的性格特征与心理活动。姚纳与军人及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的对话,不仅深刻揭示了军人与三个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而且也反映了姚纳内心深处极度苦闷的情绪。

3. 小说是怎样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作对比的?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年轻马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闻闻主人的手”。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更能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颤栗,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4. 举例说明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起的作用。

“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他想说话„”“叹气”“搔身子”这些细节,写出了他有强烈的向人倾吐苦恼的痛苦的心境,及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的渴望,但却找不到一个能诉说的人,可见他的孤单寂寞压抑,滞重的心态。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 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认为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召公的政治主张就是“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二、 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拒谏的原因来自于他的暴虐凶残、刚愎自用。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谏逐客书》

一、文章如何说明逐客的弊病?

本文第四段是从理论上直接阐明逐客之害。逐客的结果必然是“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这样做简直就是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这样说明逐客的弊病,一针见血,抓住了要害。这个结论对于雄心勃勃的秦王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指出文中的铺陈部分,并说明其表达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铺陈的手法,说明客卿之功。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四位国君与当今秦王的大量事实作论据,第三段作者

详细铺述秦王重外物轻人才的事实,文气饱满,大大增强文章说服力。

三、举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本文在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即反复采用正面论述和反面推理相结合、正反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第二段中,四位秦君“皆以客之功”的事实是正面论述,“向使”句以下转入反面说理。第三段中,秦王重用“异国之物”与用人上的“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形成对比。第四段中,五帝三王之成功与秦王却客以助仇,也是正反对比。 《吊古战场文》

一、 本文主旨是否“在守不在战”?

边患不靖,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由凭吊古战场,回顾边患历史,体察人民苦难,有针对性地尖锐指出:边战不息的原因,有时也在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多事四夷”,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所言未必尽当,但用心可贵,精神可嘉。

二、 有人以为,本文对战争的看法有失偏颇,情调也太凄伤。你的看法如何?

边患不靖,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由凭吊古战场,回顾边患历史,体察人民苦难,有针对性地尖锐指出:边战不息的原因,有时也在本国帝王好战,边将邀功,“多事四夷”,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所言未必尽当,但用

心可贵,精神可嘉。

三、 联系作品实际,具体分析本文的抒情与写景是如何密切交融以共同表达作品主旨的。

作者想象丰富,描述亦见功力。无论是“声折江河,势崩雷电”的总体描述,还是“利镞穿骨,惊沙入面”的细致摹写,都可谓简洁生动。“河水萦带,群山纠纷”两句尤为警策。在描述古战场悲凉肃杀之景象的同时,作者还倾注进了悲怆沉痛的情感,将惨淡之景与惨痛之情融汇一体,读来令人惨恻不已。

《别赋》

一、 《别赋》所写,都是类型人物的共同心理,为什么读者却仍能感到生动、具体而形象呢?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仍、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

二、 体会作品语言的音乐之美。

《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珠落玉盘,千古传诵。 《哀江南赋》

一、 本文是六朝骈文的代表作,请你谈谈它在辞藻、对偶以及用典方面的特点。

《哀江南赋序》的文字,以四、六句为主,节奏感很强,善于调度变化,句式灵活,又善用虚词勾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极强的构造能力。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对偶中间用散句,纵横自如。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善于化用旧典,每一个简短的包含典故的句子,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因而形成十分厚重的文章风格。但由此也使文章变得艰深难懂,且难免也有生硬的地方。

《二月兰》

1. 作者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

文章通过对居住地燕园内盛开的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的遭遇,真切地抒写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叩问。

2.分析文中对二月兰描写的作用。

运用反复这一表现手法渲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本篇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本文多次反复地描写了“二月兰”的意象,对其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首先,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其次,二月兰象征着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最后,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

3. 指出最能体现文章艺术风格的地方。

本文最显著的特色是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气氛。如“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这段景物描写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出现两次,一字不差。“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出现四次。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象征的平凡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而且凸显了意象。二月兰是题目,是全文记叙抒情的中心,是作者的立意所在。一次次的反复,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聚焦了读者的关注点;同时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首尾呼应营造出关注全篇的情感基调和气氛。

《听听那冷雨》

一、 这一篇散文比较长,通读以后,请想一想作者究竟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什么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主题都起到某种作用吗?

以“雨”为线索结构全文,集中到一缕剪不断的乡愁上。落实在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这个主题上。作者从金门街写到厦门街,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从西方的凄风冷雨写到祖国的杏花春雨,黄梅细雨,凄凄切切地诉说着情感,用各种具体的意象让我们产生了共鸣——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

二、 为表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也使用

了各种修辞手段,比如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化的手法,等等。这样的写法当然可以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请尝试设想,假如不使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的阅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会感到平淡无味,缺乏激情和意境

三、 论文的写作,我们说必须注意有根据、有充分的材料,所谓有所本,从而有所谈论,或者得出某个结论;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常常依靠作者的想象,依靠某种联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宣泄,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篇文章,作者将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到了极致。请思考,在作者感情的宣泄中,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所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就是“雨”。开始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接着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再接下来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最后写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以此传达出“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的深深憾恨。

《蒹葭》

1.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伊人”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长恨歌》

一、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长诗对李、杨故事的描述,有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作依据,但也融进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诗中对李、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精心描绘的是李、杨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二、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

第四段“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诸句,写贵妃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等诸般感触,诗人都尽力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故写得颇合情理。

三、第三段玄宗思念贵妃的有关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几句,写玄宗从傍晚到入夜、到夜深、

到黎明、到清晨的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在皇帝身上写出了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感情,大大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强化了“长恨”的主题。 《小狗包弟》

一、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本文先从别人的一只小狗写起,然后联想到自己曾经养过的小狗,写包弟的来历,和一家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到后来被送到医院解剖室的结局,自然朴素,看似信笔所至,随意写来,实际上前后的照应、详略的剪裁,都恰到好处。

二、本文结尾处描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哭小弟》

1. 本文在写小弟的经历与事迹时,叙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何作用?

文章围绕着小弟的病逝,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互组接,不是单线性顺叙,而是把众多的材料分成块状,交错展现。这种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

2.本文是哭小弟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哭蒋筑英和罗健夫?

为中年知识分子的早逝“痛惜”,呼吁应该关心中年知识分子。

3. 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 在回忆小弟生前的事迹时,写小弟幼年时在昆明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这一细节,就刻画出小弟活泼、可爱而憨实的形象。小弟因病逝世后,作者写了小弟周围的同志对小弟的怀念,尤其是对小弟的一个同事给作者的一封信的大段抄录,从侧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质。

《敬畏生命》

一、 结合本文,谈谈施韦泽所主张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特色。 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所有生命共生共存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伦理才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二、 应该怎样理解“我们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在我们之中”?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

三、 本文作者所希望的“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理想关系是什么? 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使作为自然力的上帝与作为道德意志的上帝、爱的上帝统一起来。

4.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一、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观?

生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转换、循环、再生。

二、本文用一滴水贯穿全篇,谈谈你对这种结构方式的看法。 小女孩在凝望水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这一情景的安排别具匠心,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

三、作者怎样描写“她”在自己老伴去世时的感情?

她嫌他比自己死的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 《春江花月夜》

一、 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却“哀而不伤”,并不颓废与绝望,正是由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了一种欣慰。

二、 “月光”是否是全诗的灵魂?为什么?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月亮都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统领全篇的灵魂。

三、 本诗哪些地方用了暗示手法?

白云、月亮的移动、鸿雁、鱼龙等

《瓦尔登湖》

1. 梭罗说“将生活驾驭到一个角落,让它降到一个最卑贱的地步”,这是他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后来他也就照此计划而行。这是理智的选择。按这样的选择去做和遭受人生中的一切然后去做,有什么区别?结果将会如何?

按计划去做是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遭受人生中的一切后去做则是逃避。

2. 我们阅读梭罗笔下的蚂蚁之战,多多少少有某种悲凉、悲壮、悲哀的感觉,哪些地方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

“小山谷”中的战斗、三武士混战

3. 梭罗的文字自然、流动,他在写作中没有任何的做作,朴实无华。我们阅读他的文章,可以感受到梭罗的一颗自然而平和的心。思考梭

罗如何叙述他的所见所闻,假如是你,又会如何去描写所见到的一切?

用平铺直叙的句子与简洁的语言叙述他的所见所闻

《一片叶子》

一、 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片叶子的生命轨迹,引发出对世间万物和人类生命本质的领悟的?

作者透过一片树叶的生衰荣枯,以小见大,揭示了生命的燃烧与寂灭,道出了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普遍规律。

二、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通过一片叶子来写人生,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三、 作者是如何把画意、诗情和哲思融为一体的?

作者用他的慧眼和灵性,观照自然风光,并用高超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加以描绘,优美的风景有诗一般的意境,景物、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

四、 有条件的话,找几幅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品味欣赏,你能否发现他的画与散文之间的一些共同特点?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饮酒》

一、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这首诗不仅写心情、报喜悦,更是着眼于处世、观物的心态、心境。

二、为什么说“心远”二字是全篇纲领?

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

三、简析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忘世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超功利、去杂念的审美虚静心态。忘我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以物观物”、物我浑融的审美物化心态。忘言心态,在观物中,呈现为下意识或半下意识的审美直觉感悟心态。

四、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句的理解。

对篱菊、南山、夕照、飞鸟的静观默化中,诗人感悟到了人生的真意,但这真意潜蕴在大自然的无意识之中,只可静观、默会、适意、陶醉,不可理喻,不可言传。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 为何说本诗生动体现了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体现出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2.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作品以大量笔墨抒写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意愿。其有躲避现实的因素,也表

现出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3. 本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语言奔放自然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

《赤壁赋》

1.作者是如何形容萧声的?

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箫声:A.用比喻的手法,直接写箫声的哀怨悲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B.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用对偶、夸张的手法描写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 。

2.《赤壁赋》中是如何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请、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使江水、明月、清风三者构成了一种清幽纯净的意境,借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来抒发其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了事物变与不变的哲理,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完美结合。

3.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4.你是否赞同作者所作“变”与“不变”的分析?

苏轼既看到事物变的一面,又看到事物不变的一面,既看到事物的相对性,又看到事物的绝对性,是符合辩证法的。

5.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的?人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最好应采取什么态度?

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及时进行调整。

《贝多芬百年祭》

一、 在作者的笔下,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一种性格?作者对贝多芬这一性格的谈论使用了哪些文学手法?作者为什么对贝多芬的性格做那么多的分析谈论?

落拓不羁、孤傲倔强。

比喻、对比。

从贝多芬的人格特征说起,展示贝多芬在性格上的反抗特征,作者的

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较、对照和分析批评,将贝多芬的真正特立独行的一面,真正突破传统,为音乐注入新的内容的实际情况,条分缕析地告诉我们。

二、 文章在接近末尾时有这么一句话:“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人安静一会儿,那你就怕听他的音乐了。”请就这一句话谈谈贝多芬音乐的意义所在。

因为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激情澎湃


相关文章

  • 2013-2014学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 2013-2014学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上) 期末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 (一) 默写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其二) 3.惶恐滩头说惶恐,.<过零丁洋> 4 ...查看


  • 高三语文习题二及答案
  • 高三语文习题二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莅校(l ì) 解剖(p āo ) 屏息(b ǐn ɡ) 不可估量(li án ɡ) .... B .青荇(x ìn ɡ) 荆棘(j í) 彷徨( ...查看


  • [一日学习法]
  • <一日学习法> 朴哲范 自序:为了你自由的明天(1) 自序:为了你自由的明天 中学时候的某一天,我对着镜子深深叹了口气.无论怎么看,我的眼眉都比别人的稀疏.那些长相帅气的男明星个个浓眉大眼,为什么我的眉毛却长成这个样子呢?仔细一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初三语文短语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三语文短语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1.风俗习惯( )2.变化规律( )3.历史悠久( )4.整修一新( )5.交头接耳( )6.思维敏捷( )7.废寝忘食( )8.前程远大( )9.全神贯注( )10.襟怀坦白( )11 ...查看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 1,走,我们去植树 补充习题答案 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 ...查看


  • 苏教语文六年级上岫补充习题答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 补充习题答案 一. 屋脊 哈密瓜 硕果 陶瓷 开拓 春意盎然 银装素裹 二 波澜壮阔 云雾飘渺 清奇俊秀 巍峨 天工巧夺 清香 光洁绚丽 醇美 三 1. 我们爱你啊. 山河无比壮丽,物产 ...查看


  • 有关衡水中学资料总结
  • 有关衡水中学资料总结 一.教学 1.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衡水中学的每节课 40 分钟, 2."两个对待":把每节自习都当做考试对待,把每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对待, 真正做到"自习考试化, 考试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_5
  • 四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补充习题答案 一. 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 省略 三. 1.①"铺设大道" 和" 架起金桥"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 ...查看


  •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