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守仁的德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论王守仁的德育思想

作者:李晓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0期

摘要: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建立了其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影响下的德育思想丰富而又独具特色。本文从王守仁“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和“致良知”的德育方法论述了其德育思想。

关键词: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75-02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构筑了更系统、更彻底和更富有理论色彩的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成为当时一种革新程朱理学的划时代思潮。王守仁在其理论和实践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心学基础上的德育思想在今天仍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

在道德本原论上,宋明理学均将儒家伦理规范视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理”,程朱一派将伦理道德推崇为外在超越、客观制约的“天理”,而王守仁则将伦理道德归结为内在心灵、主观精神的呈现,这就形成了心学派与理学派不同的道德本原论。

所谓“理”,就是指由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纲常伦理等封建道德规范,朱熹把“天理”本身视为社会道德世界乃至天地自然的本原,而王守仁则只是将“天理”视为代表道德秩序条理的规范,而并非道德的本原,他认为这一本原在“心”。在王守仁看来,“心”并不是生理的血肉之物,而是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精神,他提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他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王守仁提出“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其在道德观上呈现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为道德主体化,所谓“道德主体化”就是不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在权威的强制、神秘意志的命令、客观世界的法则,而是将其归结为主体的人内在心理的欲求、自由意志的选择、主观精神的扩充。他将道德规范主体化,使之与主体精神的“心”融为一体,将天理与人的主体道德精神统一了起来。其二,王守仁的主张有道德主体的本体化特点。王守仁认为“吾心”就是天地万物的终极存在,即作为道德主体的“心”不仅仅是吾身、天地万物的主宰,而且是道德世界、天地万物的本体存在。王守仁倡导的“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就是为了强调“心”是道德本体,以从人的心中寻求道德世界的本原。同时,这也是为了确立“心”是宇宙本体,将“心”规定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如上所述,王守仁“心即是理”的观点,充分高扬了人心的主体性地位,同时确立了人心的本体性存在。这样就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方面,突出了道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论王守仁的德育思想

作者:李晓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0期

摘要: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建立了其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影响下的德育思想丰富而又独具特色。本文从王守仁“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和“致良知”的德育方法论述了其德育思想。

关键词: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75-02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构筑了更系统、更彻底和更富有理论色彩的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成为当时一种革新程朱理学的划时代思潮。王守仁在其理论和实践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心学基础上的德育思想在今天仍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

在道德本原论上,宋明理学均将儒家伦理规范视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理”,程朱一派将伦理道德推崇为外在超越、客观制约的“天理”,而王守仁则将伦理道德归结为内在心灵、主观精神的呈现,这就形成了心学派与理学派不同的道德本原论。

所谓“理”,就是指由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纲常伦理等封建道德规范,朱熹把“天理”本身视为社会道德世界乃至天地自然的本原,而王守仁则只是将“天理”视为代表道德秩序条理的规范,而并非道德的本原,他认为这一本原在“心”。在王守仁看来,“心”并不是生理的血肉之物,而是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精神,他提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他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王守仁提出“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其在道德观上呈现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为道德主体化,所谓“道德主体化”就是不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在权威的强制、神秘意志的命令、客观世界的法则,而是将其归结为主体的人内在心理的欲求、自由意志的选择、主观精神的扩充。他将道德规范主体化,使之与主体精神的“心”融为一体,将天理与人的主体道德精神统一了起来。其二,王守仁的主张有道德主体的本体化特点。王守仁认为“吾心”就是天地万物的终极存在,即作为道德主体的“心”不仅仅是吾身、天地万物的主宰,而且是道德世界、天地万物的本体存在。王守仁倡导的“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就是为了强调“心”是道德本体,以从人的心中寻求道德世界的本原。同时,这也是为了确立“心”是宇宙本体,将“心”规定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如上所述,王守仁“心即是理”的观点,充分高扬了人心的主体性地位,同时确立了人心的本体性存在。这样就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方面,突出了道德


相关文章

  • 略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及重点
  • 略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及重点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利于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实施重点,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 ...查看


  • 略论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 10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oo3年 略论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张志坚 I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太学生上网越来越普遍,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嘲络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网络 ...查看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 摘要: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重政治和重伦理两大特征,形成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文化特质.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教育观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而以道家 ...查看


  • 2017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 2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创度 ...查看


  •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名句
  •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 ...查看


  • 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 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 文 科 综 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 ...查看


  • 略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 摘 要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教育的文化传递.选择.创新三个功能进行分析的同时,并对大学校园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创新进行深入的探索,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更好地对大学校园进行文化创新,从而为大学校园文化注入 ...查看


  • [幼儿教育思想史]模拟试卷综合
  • 模拟试卷 幼儿教育思想史 模拟试卷A 一.选择题(共5题,1题2分,共10分) 1.胎教思想见诸于文字是从( D )开始的.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并划分两 ...查看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