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散系及其分类,重点是分散系的分类和丁达尔效应。物质的分类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什么类群。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物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学会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液态胶体与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观察与分析,学会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2、通过“思考式”与“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散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
难点:理解丁达尔效应的形成,并运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液态胶体与溶液。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入—概念理解—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回顾反思—设疑待解 五、教学用具
PPT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计划
2.1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的体系。 分散系 分散质 固固 液液 气气 2、分类(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
(1)溶液:溶质分子小于1nm(糖水) ——最稳定 (2)胶体:溶质分子介于1-100nm之间(豆浆) ——介稳体系 (3)浊液:溶质分子大于100nm(泥水) ——很不稳定
八、课后分析
教案
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散系及其分类,重点是分散系的分类和丁达尔效应。物质的分类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什么类群。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物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学会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液态胶体与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观察与分析,学会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2、通过“思考式”与“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散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
难点:理解丁达尔效应的形成,并运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液态胶体与溶液。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入—概念理解—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回顾反思—设疑待解 五、教学用具
PPT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计划
2.1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的体系。 分散系 分散质 固固 液液 气气 2、分类(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
(1)溶液:溶质分子小于1nm(糖水) ——最稳定 (2)胶体:溶质分子介于1-100nm之间(豆浆) ——介稳体系 (3)浊液:溶质分子大于100nm(泥水) ——很不稳定
八、课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