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三峡之秋]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文中感知作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的意愿。

2.学习作者用词和比拟方法描写景物特点。

3.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欲望,尝试进行景色描写的习作。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板书秋字

2.补充板书(三峡之秋)

二、读中学写

(一)引导学生感悟写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文中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的?

2.体会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三种景物来写。

3.师小结。

(二)引导学习写景如何突出景物的特点。

1.读描写橘柚树的部分

(1)朗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橘柚树的?边读边画出描写橘柚树的语句。

(2)学生读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时强调:叶:绿得发黑 果:累累、由青变黄、散发清香、

(3)小结突出景物的特点的方法。

作者抓住橘柚树的颜色、形态、气味来描写,使“绿叶金实”的橘柚树活灵活现,如置眼前。

2.读描写长江水和中秋月的部分。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长江水和中秋月的语句。

(2)学生读文后汇报。

描写长江水的部分:

说一说不同时段的长江分别是什么样的。读出相关语句。 描写中秋月的部分:

对比句子,感受作者形象、准确、生动的描写方法。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洒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照到江面,……

……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

……像一块云母石。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三、随笔习作

1.总结写作方法。

2.播放两段秋天的视频,激发写作兴趣。

3.学生写随笔。

4.学生随笔展读,师生评议。

六年级《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文中感知作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的意愿。

2.学习作者用词和比拟方法描写景物特点。

3.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欲望,尝试进行景色描写的习作。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板书秋字

2.补充板书(三峡之秋)

二、读中学写

(一)引导学生感悟写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文中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的?

2.体会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三种景物来写。

3.师小结。

(二)引导学习写景如何突出景物的特点。

1.读描写橘柚树的部分

(1)朗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橘柚树的?边读边画出描写橘柚树的语句。

(2)学生读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时强调:叶:绿得发黑 果:累累、由青变黄、散发清香、

(3)小结突出景物的特点的方法。

作者抓住橘柚树的颜色、形态、气味来描写,使“绿叶金实”的橘柚树活灵活现,如置眼前。

2.读描写长江水和中秋月的部分。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长江水和中秋月的语句。

(2)学生读文后汇报。

描写长江水的部分:

说一说不同时段的长江分别是什么样的。读出相关语句。 描写中秋月的部分:

对比句子,感受作者形象、准确、生动的描写方法。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洒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照到江面,……

……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

……像一块云母石。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三、随笔习作

1.总结写作方法。

2.播放两段秋天的视频,激发写作兴趣。

3.学生写随笔。

4.学生随笔展读,师生评议。


相关文章

  • 三峡之秋说课稿
  • <三峡之秋>说课稿 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母亲河>中的第二篇课文<三峡之秋>. 一.说教材:<三峡之秋>描写了长江三峡一天之中明丽.热烈.明亮.静寂的独特美景,与前面写 ...查看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 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 ...查看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1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课件 教材分析: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及夜晚不同时段的美丽景象.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 ...查看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刘雪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查看


  • 3三峡之秋
  • 3.三峡之秋 主备教师:曲贞文 [教材简析] <三峡之秋>是作家方纪的一篇美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词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 ...查看


  • 三峡之秋111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堡寄宿制小学 项秀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感受三峡秋景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特点的写作方法,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 ...查看


  • [三峡之秋]阅读教学情境随笔教学设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峡之秋>阅读教学情境随笔教学设计 作者:任艳伟 盖丹丹 富英俊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10期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文中感知作者对三峡景 ...查看


  • 14[三峡之秋]说课稿件
  • <三峡之秋>说课稿 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它既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今 ...查看


  • 三峡之秋1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时,对长江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大多数同学没有去过,对那里的风景没有直观印象:即使去过那里的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并无细心深入观察,缺乏深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