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式养成教育
[摘要]“体验式养成教育”是学校以体验为基本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把生活学习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本文试从“体验式养成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实施的八大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小学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对当前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验 养成教育 背景 概念 基本内涵 实施策略 途径
养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校于2006年1月开始进行《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两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初步明确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掌握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八大实施策略和途径,形成了以“忠、孝、礼、义”为主题的体验式德育,构建了有利于学生感悟的体验式校园文化,提高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有效促进了学校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由最初6个教学班220名学生发展到27个教学班1222名学生,赢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园正逐步凸现。
一、“体验式养成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体验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感情。体验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本质是亲历,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践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分两种情况——对别人的移情性理解,对自身的回顾与反思。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的一种教育过程。所谓“体验式养成教育”是学校以体验为基本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亲身实践,把生活学习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它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通过“体验”和“自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二、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和途径
论体验式养成教育
[摘要]“体验式养成教育”是学校以体验为基本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把生活学习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本文试从“体验式养成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实施的八大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小学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对当前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验 养成教育 背景 概念 基本内涵 实施策略 途径
养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校于2006年1月开始进行《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两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初步明确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掌握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八大实施策略和途径,形成了以“忠、孝、礼、义”为主题的体验式德育,构建了有利于学生感悟的体验式校园文化,提高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有效促进了学校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由最初6个教学班220名学生发展到27个教学班1222名学生,赢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园正逐步凸现。
一、“体验式养成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体验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感情。体验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本质是亲历,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践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分两种情况——对别人的移情性理解,对自身的回顾与反思。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的一种教育过程。所谓“体验式养成教育”是学校以体验为基本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亲身实践,把生活学习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它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通过“体验”和“自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二、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