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重、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太阳高度:太阳相对地平面的高度角。一天之中, 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 太阳高度不断变化, 其规律是:0°─最大─ 0°, 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大值, 但不一定为90°。

正午太阳高度:各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此时地方时: )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 。H 表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①二分日: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②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③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问题思考】

同一时期,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怎么比较?

(2)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①A 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 达一年中最小,从冬至→二分→夏至逐渐 。 ②B 地(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 达一年中最

小,从冬至→二分→夏至逐渐 。 ③C 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 达一年中最小。

【问题思考】

不同时期,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怎么比较?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 (10°N )时,若要求A 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需找到它与直射点纬度的纬度差,即为40°-10°=30°,则A 点(40°N )正午太阳高度是:

H A =90°-30°=60°

同理,C 点(23.5°S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H C =90°-(10°+23.5°)=56.5° 二、合作探究

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第41届世界博览会,据此完成下列试题。

(1)世博会闭幕那天,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请你描述世博会期间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2、株洲(28°N )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多少

3、设M(0°、30°E) 和N(23.5°S 、30°E)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 1、H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1和H 2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大值 B 、每年有某一时刻H 1=H2 C 、每年有九个月H 1>H 2 D 、任何时候都是H 1>H 2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地点:北京(40°N ),新加坡(1°N ),汕头(23°26′N ),海口(20°N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B 、海口、汕头、北京、新加坡 C 、新加坡、北京、汕头、海口 D 、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2、甲、乙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两座房屋在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读图对两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 、乙地位于南温带 D、无法确定 四、真题演练

(2010〃天津卷)读下图,完成下题

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新加坡

正午太阳高度 9060 30

0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纽约

正午太阳高度 9060 30巴西利亚

906030

0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伦敦

90 60 30

00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A B

C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重、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太阳高度:太阳相对地平面的高度角。一天之中, 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 太阳高度不断变化, 其规律是:0°─最大─ 0°, 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大值, 但不一定为90°。

正午太阳高度:各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此时地方时: )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 。H 表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①二分日: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②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③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问题思考】

同一时期,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怎么比较?

(2)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①A 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 达一年中最小,从冬至→二分→夏至逐渐 。 ②B 地(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 达一年中最

小,从冬至→二分→夏至逐渐 。 ③C 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 达一年中最小。

【问题思考】

不同时期,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怎么比较?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 (10°N )时,若要求A 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需找到它与直射点纬度的纬度差,即为40°-10°=30°,则A 点(40°N )正午太阳高度是:

H A =90°-30°=60°

同理,C 点(23.5°S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H C =90°-(10°+23.5°)=56.5° 二、合作探究

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第41届世界博览会,据此完成下列试题。

(1)世博会闭幕那天,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请你描述世博会期间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2、株洲(28°N )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多少

3、设M(0°、30°E) 和N(23.5°S 、30°E)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 1、H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1和H 2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大值 B 、每年有某一时刻H 1=H2 C 、每年有九个月H 1>H 2 D 、任何时候都是H 1>H 2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地点:北京(40°N ),新加坡(1°N ),汕头(23°26′N ),海口(20°N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B 、海口、汕头、北京、新加坡 C 、新加坡、北京、汕头、海口 D 、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2、甲、乙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两座房屋在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读图对两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 、乙地位于南温带 D、无法确定 四、真题演练

(2010〃天津卷)读下图,完成下题

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新加坡

正午太阳高度 9060 30

0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纽约

正午太阳高度 9060 30巴西利亚

906030

0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伦敦

90 60 30

00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A B

C D


相关文章

  • 教案太阳高度角
  •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通过读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3.通过读图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在 ...查看


  • 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的分布
  • 七.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如图-1- ).一般用H表示,其大小范围 0°≤H≤90° 2.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当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注意最大的太阳高度并不一定 ...查看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 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 ...查看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案
  •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 昼夜长短的变化. 3. 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 ...查看


  •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
  • 重点详解(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查看


  • 地球公转的意义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意义 编写:蒋长平 审核:高一地理组 [课标解析] 1. 能够运用图示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 理解四季的更替规律和地球五带的划分. 知识点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查看


  • 全到爆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
  • 1.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见图(1). 2.公式 H=90°-|ψ-θ| 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ψ表示当地地理纬度,取正值:θ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 ...查看


  •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教案草稿
  •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课 题]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六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的变化和季节更替)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2.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 ...查看


  • 日出日落方位详解[1]
  • (一).日出和日落方位问题: 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任何地点(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区域除外),其太阳出没点的地平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取决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而与观测地点位于南北半球无关.具体来说: (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