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环境保护》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文科综合组:胡惠明
一、 理论依据:
在传统的错误认识“人与自然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的指导下,我国曾经只注重经济的一时繁荣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环境问题特别严重。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养成中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二、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讲解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乃
至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 内容简介:
a)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c) 重复利用,多次利用
d)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e) 保护自然,万物公生
四、开发方式:
通过老师查找环镜保护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以课堂为
主要场所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辅以学生的身边环境问题的调查,师生合作一起解决相关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五、 实施方式:
由胡惠明老师撰写开发方案和编印教材,由彭杏红、熊先觉和胡惠明老师负责上课,进行课堂教学。2006下学期共安排17课时的课堂教学,上课老师的具体安排如下:
胡惠明老师:第4周——第7周
刘慧妍老师:第8周——第11周
邹 文老师: 第12周——第15周
袁 柳老师: 第16周——第20周
六、 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布置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作业并进行问卷调查和环保知识的竞赛、检测以及对学生平时的环保习惯进行跟踪调查,采取老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相结
七年级《环境保护》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文科综合组:胡惠明
一、 理论依据:
在传统的错误认识“人与自然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的指导下,我国曾经只注重经济的一时繁荣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环境问题特别严重。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养成中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二、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讲解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乃
至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 内容简介:
a)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c) 重复利用,多次利用
d)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e) 保护自然,万物公生
四、开发方式:
通过老师查找环镜保护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以课堂为
主要场所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辅以学生的身边环境问题的调查,师生合作一起解决相关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五、 实施方式:
由胡惠明老师撰写开发方案和编印教材,由彭杏红、熊先觉和胡惠明老师负责上课,进行课堂教学。2006下学期共安排17课时的课堂教学,上课老师的具体安排如下:
胡惠明老师:第4周——第7周
刘慧妍老师:第8周——第11周
邹 文老师: 第12周——第15周
袁 柳老师: 第16周——第20周
六、 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布置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作业并进行问卷调查和环保知识的竞赛、检测以及对学生平时的环保习惯进行跟踪调查,采取老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