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复习重点

题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 计算 第一章

1.1简述工业机器人的定义,说明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定义: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特征:

1) 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肢体、感官等)的功能。

2) 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灵活多变。

3) 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

4) 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

1.2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有什么区别?

1) 机器人的运动为开式运动链而数控机床为闭式运动链

2) 工业机器人一般具有多关节,数控机床一般无关节且均为直角坐标系统

3) 工业机器人是用于工业中各种作业的自动化机器而数控机床应用于冷加工;

4) 机器人灵活性好,数控机床灵活性差。

1.4说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

答:工业机器人由三个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部分分别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分别是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他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5简述下面几个术语的含义:自由度、重复定位精度、工作范围、最大工作速度、承载能力。

1.6 什么叫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完成一特定作业时具有多余自由度的机器人称为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1.9 工业机器人怎样按控制方式来分类?

点位控制 连续轨迹控制

补充:

按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分类

1、 按坐标形式分类

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球坐标型机器人、关节坐标型机器人

2、按控制方式来分类

点位控制 连续轨迹控制

3、 按驱动方式分类

气力驱动式、液力驱动式、电力驱动式、新型驱动式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由机身、手臂、末端执行器三大件组成。

控制分辨率是位置反馈回路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位移量。

第三章

第四章

4.2简述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步骤。

对于任何机械系统,拉格朗日函数L 的定义为系统总的动能Ek 与总的势能Ep 之差,

即 L=Ek-Ep

由拉格朗日函数L 所描述的系统动力学状态的拉格朗日方程(简称L-E 方程,Ek 和Ep 可以用任何方便的坐标系来表示)为

式中,Fi 是n 个关节的驱动力或力矩矢量。考虑式中不显含q ,上式可写成:

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连杆系统动力学方程,对机器人 连杆系统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步骤

为: (

1)计算任一连杆上任一点的速度;

(2)计算各连杆的动能和机器人的总动能;

(3)计算各连杆的势能和机器人的总势能;

(4)建立机器人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

(5)对拉格朗日函数求导,得到动力学方程式。

4.3动力学方程的简化条件有哪些?

对于复杂一些的多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庞杂,推导过程更为复杂,且对机器人实时控制也更为困难。通常对动力学方程进行如下简化:

(1)当杆件质量不很长、重量轻时,动力学方程中的重力矩项也可以省略;

(2)当机器人不是高速机器人,关节速度不很大时,含有速度一阶微分的二次项可省略;

(3)当关节加速度不很大,即关节升降速不是很突然时,加速度的一阶微分项可省略。

4.4 简述空间分辨率的概念。

空间分辨率是描述机器人工具末端运动所达到的最小运动增量,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指标,是描述机器人工具末端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背不完写第一段就好)

空间分辨率由机械偏差和控制分辨率构成。为了确定空间分辨率,机器人各关节的工作范围由控制增量数来区分,通常用各控制部件的分辨率、各机械部件的偏差和某个任意的从未接近的固定位置(目标)三个指标来综合描述机器人的精度。

4.7

4.8

4.8

4.11简述机器人速度雅克比、力雅克比的概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4.13

补充:

动力学的正问题是根据各关节的驱动力(或力矩),求解机器人的运动(关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主要用于机器人的仿真;动力学逆问题是已知机器人关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求解所需要的关节力(或力矩),是实时控制的需要。

运动学的正问题:

给定末端连杆的位姿计算相应关节变量的过程叫做运动学逆解。

机器人的奇异形位分类:边界奇异形位、内部奇异形位。

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有:牛顿-欧拉法、拉格朗日法、高斯法、凯恩法

及罗伯逊-魏登堡法。

第五章

5.1 何谓轨迹规划?简述轨迹规划的方法并说明其特点。

机器人轨迹泛指工业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即运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轨迹的生成一般是先给定轨迹上的若干点,将其经运动学反解映射到关节空间,对关节空间中的相应点建立运动方程,然后按这些运动方程对关节进行插值,从而实现作业空间的运动要求,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轨迹规划。

5.2

轨迹的生成方式:示教-再现运动、关节空间运动、空间直线运动和空间曲线运动

轨迹规划涉及的主要问题:

1) 对工作对象及作业进行描述,用示教方法给出轨迹上的若干点。

2) 用一条轨迹通过或逼近结点,此轨迹可按一定的原则优化。

3) 以上生产的轨迹是机器人位置控制的给定值,可以据此并根据机器人的动态参数

设计一定的控制规律。

4) 规划机器人的运功轨迹是,尚需明确其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约束的组合。

题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 计算 第一章

1.1简述工业机器人的定义,说明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定义: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特征:

1) 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肢体、感官等)的功能。

2) 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灵活多变。

3) 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

4) 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

1.2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有什么区别?

1) 机器人的运动为开式运动链而数控机床为闭式运动链

2) 工业机器人一般具有多关节,数控机床一般无关节且均为直角坐标系统

3) 工业机器人是用于工业中各种作业的自动化机器而数控机床应用于冷加工;

4) 机器人灵活性好,数控机床灵活性差。

1.4说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

答:工业机器人由三个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部分分别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分别是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他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5简述下面几个术语的含义:自由度、重复定位精度、工作范围、最大工作速度、承载能力。

1.6 什么叫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完成一特定作业时具有多余自由度的机器人称为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1.9 工业机器人怎样按控制方式来分类?

点位控制 连续轨迹控制

补充:

按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分类

1、 按坐标形式分类

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球坐标型机器人、关节坐标型机器人

2、按控制方式来分类

点位控制 连续轨迹控制

3、 按驱动方式分类

气力驱动式、液力驱动式、电力驱动式、新型驱动式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由机身、手臂、末端执行器三大件组成。

控制分辨率是位置反馈回路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位移量。

第三章

第四章

4.2简述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步骤。

对于任何机械系统,拉格朗日函数L 的定义为系统总的动能Ek 与总的势能Ep 之差,

即 L=Ek-Ep

由拉格朗日函数L 所描述的系统动力学状态的拉格朗日方程(简称L-E 方程,Ek 和Ep 可以用任何方便的坐标系来表示)为

式中,Fi 是n 个关节的驱动力或力矩矢量。考虑式中不显含q ,上式可写成:

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连杆系统动力学方程,对机器人 连杆系统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步骤

为: (

1)计算任一连杆上任一点的速度;

(2)计算各连杆的动能和机器人的总动能;

(3)计算各连杆的势能和机器人的总势能;

(4)建立机器人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

(5)对拉格朗日函数求导,得到动力学方程式。

4.3动力学方程的简化条件有哪些?

对于复杂一些的多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庞杂,推导过程更为复杂,且对机器人实时控制也更为困难。通常对动力学方程进行如下简化:

(1)当杆件质量不很长、重量轻时,动力学方程中的重力矩项也可以省略;

(2)当机器人不是高速机器人,关节速度不很大时,含有速度一阶微分的二次项可省略;

(3)当关节加速度不很大,即关节升降速不是很突然时,加速度的一阶微分项可省略。

4.4 简述空间分辨率的概念。

空间分辨率是描述机器人工具末端运动所达到的最小运动增量,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指标,是描述机器人工具末端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背不完写第一段就好)

空间分辨率由机械偏差和控制分辨率构成。为了确定空间分辨率,机器人各关节的工作范围由控制增量数来区分,通常用各控制部件的分辨率、各机械部件的偏差和某个任意的从未接近的固定位置(目标)三个指标来综合描述机器人的精度。

4.7

4.8

4.8

4.11简述机器人速度雅克比、力雅克比的概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4.13

补充:

动力学的正问题是根据各关节的驱动力(或力矩),求解机器人的运动(关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主要用于机器人的仿真;动力学逆问题是已知机器人关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求解所需要的关节力(或力矩),是实时控制的需要。

运动学的正问题:

给定末端连杆的位姿计算相应关节变量的过程叫做运动学逆解。

机器人的奇异形位分类:边界奇异形位、内部奇异形位。

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有:牛顿-欧拉法、拉格朗日法、高斯法、凯恩法

及罗伯逊-魏登堡法。

第五章

5.1 何谓轨迹规划?简述轨迹规划的方法并说明其特点。

机器人轨迹泛指工业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即运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轨迹的生成一般是先给定轨迹上的若干点,将其经运动学反解映射到关节空间,对关节空间中的相应点建立运动方程,然后按这些运动方程对关节进行插值,从而实现作业空间的运动要求,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轨迹规划。

5.2

轨迹的生成方式:示教-再现运动、关节空间运动、空间直线运动和空间曲线运动

轨迹规划涉及的主要问题:

1) 对工作对象及作业进行描述,用示教方法给出轨迹上的若干点。

2) 用一条轨迹通过或逼近结点,此轨迹可按一定的原则优化。

3) 以上生产的轨迹是机器人位置控制的给定值,可以据此并根据机器人的动态参数

设计一定的控制规律。

4) 规划机器人的运功轨迹是,尚需明确其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约束的组合。


相关文章

  •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教案
  • 第1单元 感测技术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感测技术的概念: 2.了解感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了解感测技术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5.了解感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1.能够识别身边的感测技 ...查看


  • 广东设计原理自考押题
  • 考试复习重点 1.设计,即design.广义上的设计,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之中的一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冲动和需要.(P2单选/名词解释) 2.现代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 ...查看


  • 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
  •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器人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二.简答题: 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 2.机器人常用的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型式有哪些? 3.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示形式与各变量含义? 4.机器人控制系统 ...查看


  • 洋务运动知识点解析
  • 洋务运动知识点解析 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实实在在地释放出一个信号,史纲可能是最难的学科.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老师整理认为在考研政治真题中有可能会考查相关知识点. 洋务运动是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重点知识点.今天凯程考研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复习题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 ...查看


  • 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 热点七 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的收购,AIG 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力维持,曾经不可一世的华 ...查看


  •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
  • 第二章 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教案
  •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 把握说明文阅读的知识. 2. 通过预习检测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文体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对重要考点进行分项指导,总结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4. 课堂巩固练习,规范答题格式,提高说 ...查看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重点归纳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重点归纳 (yss) 第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上):先秦时期的中国 时代特征: n 中华文化起源与初步发展 n 前8世纪以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型和奴隶社会繁荣时期 n 前8-前3世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