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课堂实录与反思人教新课标版

《伤仲永》课堂实录与反思

师: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字音:

师:有拿不准的字音吗?

生:(摇头)。

(出示幻灯二)易读错的字: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师:尽管大家预习得不错,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哪些同学愿意区分一下?

生:“即”读jí,“立刻,就”的意思。容易混淆的字是“既然”的“既”。 生:“为”读wéi,是动词“写上”的意思。容易与介词“wèi”混淆。

师:分析得很好,后一个字谁来分析?

生:老师您帮我们分析一下吧。

师:好。“夫”,名词以外读“fú”,这里有指代的意思,指代那些本来就平凡的人。这种用法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还会常常遇到,同学们注意积累。

师:除了字音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停顿节奏。

师:有问题吗?

生:不明白课后例题中“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停顿的原因。 师:谁明白?

生:这样停顿是保持了词语和短语的完整性。

师:解释得好。 生:“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怎么停顿? 师:谁能解决? 生:应该读“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这是根据语意的停顿。还有么?

生:最后一段中“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生:我认为应该读“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这也是根据语意停顿。 师:好,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师:朗读文章除了注意字音、节奏,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作者的感情。

师:什么感情?

生:哀伤,惋惜。

师:何以见得?

生:从标题和最后一段得知。

师:你能读一下最后一段么?

生:(朗读)

师:读出感情了么?

生:基本上读出了,哀伤、惋惜之情有了,但我认为还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语气,因为最后一个句子虽是问句,但却是督促人们学习的,所以语气应该强烈些。

师:分析得好,你能读一遍么?

生:(朗读)(大家掌声)

师:好,我们来归纳一下朗读应该注意的点

(出示幻灯三)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找准停顿

拿准语调 读出语气 师:同学们根据这些点,在下面各自朗读一遍,然后集体颂读。 学生各自朗读、集体颂读。

四、积累实词

师:现在我们分组讨论,目的是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等问题,疏通文意,准备复述。如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可以请求帮助。(学生讨论)

生:“贤于材人远矣”中的“贤”和“如此其贤”中的“贤”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位同学能解答呢?

生:这两个“贤”不一样。前一个“贤”是胜过、超过的意思,后一个“贤”是聪明、聪慧的意思。

师:我知道前一个“贤”课下有注释,后一个“贤”的意思你从哪儿得知的呢? 生:前几天预习时我查辞典了。

师:好习惯。看来好习惯带来好效果,希望同学们都有这种学习的习惯。

师:一个“贤”字,本来的词性是──

生:形容词。

师:在“贤于材人远矣”中变为──

生:动词。

师:这种词性的改变在文言文中很普遍,我们分析这个词的时候,要根据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再来确定这个词的意义。这篇文章中还有这类的词吗?请找出来。

生:“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

生:“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父利其然也”的“利”。

师:很好。如果词性的变化掌握了,那就更便于我们理解课文,更便于我们准确的翻译课文了。课下注意积累这样的词语。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或以钱币乞之”的“或”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这个“或”是“有的人”的意思。

师:你的解释是对的,但为什么不是“或者”的意思?

生:在文言文里没有这个意思。

师:真的吗?那同学们以后可要关注这个词了,看它还有没有其它的意思。还有问题吗? 生:“卒之为众人”的“卒”怎么解释?

师:谁来解答?

生:是不是和“卒章显志”中的“卒”用法一样?

师:一样吗?

生:“卒章显志”中的“卒”是完毕、结束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成了﹍﹍(同学笑) 生:这里应该是“最终、终于”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师:这样就解释通了。其实,刚才同学们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该注意的一词多义的现象。遇到这类词语,要注意将词放在句中多比较、多分析。

师:还有问题么?

生:(摇头)

师:那现在我们可以对分析实词的方法进行如下归纳:

(出示幻灯四)实词分析注意:词性改变看语境

一词多义要比较

【教学反思】

1、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他们已经能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能够动手制作幻灯片,图文并茂,知识点醒目;能够抓住重点内容提问,有的同学甚至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2、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后天教育这个概念混淆为主观努力这个概念,这样就曲解了作者写文章的意图,曲解了作者想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重要的意图。所以我在教学中也引导同学对最后一段做了重点分析,应该实现了理解作者意图这样一个目标。

3、本课实现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课前预习做得较好,查阅资料较为丰富,在选用材料、运用材料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也注意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明白文言故事外,关键还要从故事中悟出道理。所以是时机地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在探究这个环节中,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按教材亦步亦趋就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他们思维的拓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尽量地放手让他们敞开心扉,然后再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如学生提到当年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王思涵等人的问题。显然同学们的动机是好的,是向上的,所以探讨这个话题只能让同学们更提高认识,更清醒自己的自主权利和更珍惜自己的自主机会,也因此更显示了这篇教材的现实意义。

《伤仲永》课堂实录与反思

师: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字音:

师:有拿不准的字音吗?

生:(摇头)。

(出示幻灯二)易读错的字: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师:尽管大家预习得不错,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哪些同学愿意区分一下?

生:“即”读jí,“立刻,就”的意思。容易混淆的字是“既然”的“既”。 生:“为”读wéi,是动词“写上”的意思。容易与介词“wèi”混淆。

师:分析得很好,后一个字谁来分析?

生:老师您帮我们分析一下吧。

师:好。“夫”,名词以外读“fú”,这里有指代的意思,指代那些本来就平凡的人。这种用法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还会常常遇到,同学们注意积累。

师:除了字音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停顿节奏。

师:有问题吗?

生:不明白课后例题中“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停顿的原因。 师:谁明白?

生:这样停顿是保持了词语和短语的完整性。

师:解释得好。 生:“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怎么停顿? 师:谁能解决? 生:应该读“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这是根据语意的停顿。还有么?

生:最后一段中“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生:我认为应该读“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这也是根据语意停顿。 师:好,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师:朗读文章除了注意字音、节奏,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作者的感情。

师:什么感情?

生:哀伤,惋惜。

师:何以见得?

生:从标题和最后一段得知。

师:你能读一下最后一段么?

生:(朗读)

师:读出感情了么?

生:基本上读出了,哀伤、惋惜之情有了,但我认为还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语气,因为最后一个句子虽是问句,但却是督促人们学习的,所以语气应该强烈些。

师:分析得好,你能读一遍么?

生:(朗读)(大家掌声)

师:好,我们来归纳一下朗读应该注意的点

(出示幻灯三)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找准停顿

拿准语调 读出语气 师:同学们根据这些点,在下面各自朗读一遍,然后集体颂读。 学生各自朗读、集体颂读。

四、积累实词

师:现在我们分组讨论,目的是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等问题,疏通文意,准备复述。如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可以请求帮助。(学生讨论)

生:“贤于材人远矣”中的“贤”和“如此其贤”中的“贤”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位同学能解答呢?

生:这两个“贤”不一样。前一个“贤”是胜过、超过的意思,后一个“贤”是聪明、聪慧的意思。

师:我知道前一个“贤”课下有注释,后一个“贤”的意思你从哪儿得知的呢? 生:前几天预习时我查辞典了。

师:好习惯。看来好习惯带来好效果,希望同学们都有这种学习的习惯。

师:一个“贤”字,本来的词性是──

生:形容词。

师:在“贤于材人远矣”中变为──

生:动词。

师:这种词性的改变在文言文中很普遍,我们分析这个词的时候,要根据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再来确定这个词的意义。这篇文章中还有这类的词吗?请找出来。

生:“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

生:“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父利其然也”的“利”。

师:很好。如果词性的变化掌握了,那就更便于我们理解课文,更便于我们准确的翻译课文了。课下注意积累这样的词语。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或以钱币乞之”的“或”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这个“或”是“有的人”的意思。

师:你的解释是对的,但为什么不是“或者”的意思?

生:在文言文里没有这个意思。

师:真的吗?那同学们以后可要关注这个词了,看它还有没有其它的意思。还有问题吗? 生:“卒之为众人”的“卒”怎么解释?

师:谁来解答?

生:是不是和“卒章显志”中的“卒”用法一样?

师:一样吗?

生:“卒章显志”中的“卒”是完毕、结束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成了﹍﹍(同学笑) 生:这里应该是“最终、终于”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师:这样就解释通了。其实,刚才同学们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该注意的一词多义的现象。遇到这类词语,要注意将词放在句中多比较、多分析。

师:还有问题么?

生:(摇头)

师:那现在我们可以对分析实词的方法进行如下归纳:

(出示幻灯四)实词分析注意:词性改变看语境

一词多义要比较

【教学反思】

1、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他们已经能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能够动手制作幻灯片,图文并茂,知识点醒目;能够抓住重点内容提问,有的同学甚至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2、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后天教育这个概念混淆为主观努力这个概念,这样就曲解了作者写文章的意图,曲解了作者想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重要的意图。所以我在教学中也引导同学对最后一段做了重点分析,应该实现了理解作者意图这样一个目标。

3、本课实现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课前预习做得较好,查阅资料较为丰富,在选用材料、运用材料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也注意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明白文言故事外,关键还要从故事中悟出道理。所以是时机地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在探究这个环节中,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按教材亦步亦趋就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他们思维的拓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尽量地放手让他们敞开心扉,然后再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如学生提到当年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王思涵等人的问题。显然同学们的动机是好的,是向上的,所以探讨这个话题只能让同学们更提高认识,更清醒自己的自主权利和更珍惜自己的自主机会,也因此更显示了这篇教材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5人教新课标版
  • <木兰诗>教学节录分析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的一篇乐府诗,这首诗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因为它有着独到的人文艺术价值,诗歌内容对于现在的许多成年人来说,耳熟能详.<木兰诗>成 ...查看


  • 二年级音乐下册劳动最光荣3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版
  • 劳动最光荣 音乐,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音乐在生活中存在之深.存在之微妙,几乎如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探索音乐是属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现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使他们对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各种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5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晏子使楚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引导学生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 国尊严的思想品 ...查看


  • 六年级数学下册 正负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 <正负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能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钻研教材,理解数学内涵比较深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上册窗外的气球教学实录人教新课标版
  •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的方法,识字记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重点: 掌握自主识字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难点 ...查看


  • 二年级音乐下册两只老虎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版
  • 两只老虎 这首人人都会唱的儿歌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本中,难度似乎太低了,但是它是以轮唱歌曲的要求出现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并掌握,我由浅入深的引入,先让学生齐唱歌曲<两只老虎&g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练习(1)人教新课标版
  • 最大的"书"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à câ yán shí bǎo tǎ pā xià jiǎo yìn mái cánɡ páo ɡēn wân dǐ lù dì tiě lù dì zhì shēn hîu 二. ...查看


  • 二年级音乐下册劳动最光荣2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版
  • 劳动最光荣 我的教学三维目标里,其中就确定了通过学习歌曲,要表达对父母的爱,忘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设计有创新.在新授过程中,我告诉学生,这个"小风车"不是拿着玩的,而是要表达一种情感,通过它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从 ...查看


  • 二年级音乐下册劳动最光荣2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版 1
  • 劳动最光荣 我的教学三维目标里,其中就确定了通过学习歌曲,要表达对父母的爱,忘不了父母的养育之 恩.教学设计有创新.在新授过程中,我告诉学生,这个"小风车"不是拿着玩的,而是要表达一 种情感,通过它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