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论文

我课改,我快乐

指导教师:韩 天

汝州市纸坊乡第三初级中学

我课改,我快乐

汝州市纸坊三中 张亚楠

升入中学后,我的课堂生活可谓是灿烂多彩。生活上,学习上我的积极性特别高,学习劲头十足,像一个途中路人急需食物和水充实自己的肚子,我则急需知识来充实我的精神生活。在小学时我却不是这样,怎么升入中学我就变了呢,这大概是学习方式的改变。

我从小学到中学特别喜欢语文,上小学时老师上语文课时总是将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者概况都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呢则在下面连篇累牍的抄呀抄,而后就是背书过关。学生像鸭子似的让老师往嘴里填食,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苦不堪言,对学习语文没有任何兴趣,没有办法只好采取游击战。上语文课绕不开随着大多数学生应付一下,再就是干脆称病躲起来了,平时老师提问或遇到老师解答时,也就是装懂似的,反正不怕得罪老师,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完了小学生活。

进入中学后,我觉自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满眼的新奇—怦然之间觉得学校挺好玩的,特别是课改后的中学生活,特别有吸引力。在中学,不必把老师当神仙一样看,而是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习中看 难点或重点 ,不是看“三点一册”找答案,而是和本组的同学讨论,各抒己见,再以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取长补短,搞好互补,这样短时间内我们彼此都认识到自己的看法的不完整,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使自己的答案趋向于更准确更完美,在不觉间与老师的关系更融洽,反而有一种老师是父母的感觉,这时的我们才是真正的课堂主导者,不用老师逼着学,心情好了,态度好了,学习努力,效率也提高了。如果还像小学的填鸭式教育塞满整个脑子,那么上中学后,我们的课堂讨论互补式的学习,就像鱼儿得水那么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我所需要的精神愉悦。

假如有人问我,我的课改生活怎样,我会用以下四个环节来阐述。第一个环节合作式的讨论,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同学们起初新鲜加兴奋,因为我们接触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那时我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自信,然而眼下的学习生活却不尽人意。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小学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开学之初师生之间彼此不熟悉,所以课改之初虽说学生分了组,但还没有形成合作讨论的意识,互补意识差,依旧是穿了新鞋走了老路,

我家门前光哪管他人门前脏。

第二个环节合作互补意识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我们在任课教师的引导、班长的号召下,我们的合作互补意识渐渐形成,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反而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师生配合默契。老师的独角戏少了,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少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多了,上课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的人多了,作业交的及时了。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意识的深入,现在的课堂上老师的笑脸多了,学生愁眉苦脸的少了,那边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问题,这边学生自动分组讨论,用简单、更简洁的方法解答问题,避免下次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则是巡路的神仙,在各组之间转悠,不时说上几句指点江山,这时的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而是生机盎然,师生配合的有声有色,师生在合作中分享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第四个阶段是解难答疑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合作老师绞尽脑汁想尽各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听取了同学讨论后归纳,老师根据学生的归纳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也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面对黑板上的问题,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就奠定了我们要讨论的方向展开讨论,按照黑板上的顺序很快就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

课堂上同学们不再约束自己,讨论氛围融洽,你讲你的观点,我谈我的见解,各抒己见,课堂讨论活动让我们的思维汇到一起遭遇猛烈碰撞,当遇到相同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小组成员都阐述自己的观点,几个观点的碰撞,我们会很快从中找到正确答案,相较以往同中去异,不仅缩短了做作业的时间,还提高了答案的正确率,充分体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合作优势,增强了我们自学的能力。

为此我的课改感悟是第一个环节孕育了我们学生的求知欲,由求知欲催生我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热情带来了我学习上的收获,因为方式的不同,所以学习兴趣的不同得来的结果也不同。

中学的学习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趣味无限,它既让我们热爱学习,潜心于求知之中,而不是厌恶学习,逃避学习,再也不是事不关己的在一旁观望徘徊,它让我们自主学习,而不需要老师强迫与督促,这都是课改的功劳。课改,让我尽情地享受学习的过程,如鱼得水一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教师指导评语:

这篇语文课堂课改小论文》《我课改,我快乐》可以说是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小作者能用生动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他生动,是因为在文章的开头,小作者能用朴实而活泼的语言写出他对课改的感悟与理解。更令人称赞的是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又能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课改的体会,在语言上给人一种美得享受。我课改,我快乐,这篇小论文体现了在快乐中课改,在课改中快乐的主题,更具时代色彩。

指导教师:韩 天

汝州市纸坊学第三初级中学

二○一三年五月九日

我课改,我快乐

指导教师:韩 天

汝州市纸坊乡第三初级中学

我课改,我快乐

汝州市纸坊三中 张亚楠

升入中学后,我的课堂生活可谓是灿烂多彩。生活上,学习上我的积极性特别高,学习劲头十足,像一个途中路人急需食物和水充实自己的肚子,我则急需知识来充实我的精神生活。在小学时我却不是这样,怎么升入中学我就变了呢,这大概是学习方式的改变。

我从小学到中学特别喜欢语文,上小学时老师上语文课时总是将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者概况都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呢则在下面连篇累牍的抄呀抄,而后就是背书过关。学生像鸭子似的让老师往嘴里填食,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苦不堪言,对学习语文没有任何兴趣,没有办法只好采取游击战。上语文课绕不开随着大多数学生应付一下,再就是干脆称病躲起来了,平时老师提问或遇到老师解答时,也就是装懂似的,反正不怕得罪老师,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完了小学生活。

进入中学后,我觉自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满眼的新奇—怦然之间觉得学校挺好玩的,特别是课改后的中学生活,特别有吸引力。在中学,不必把老师当神仙一样看,而是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习中看 难点或重点 ,不是看“三点一册”找答案,而是和本组的同学讨论,各抒己见,再以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取长补短,搞好互补,这样短时间内我们彼此都认识到自己的看法的不完整,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使自己的答案趋向于更准确更完美,在不觉间与老师的关系更融洽,反而有一种老师是父母的感觉,这时的我们才是真正的课堂主导者,不用老师逼着学,心情好了,态度好了,学习努力,效率也提高了。如果还像小学的填鸭式教育塞满整个脑子,那么上中学后,我们的课堂讨论互补式的学习,就像鱼儿得水那么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我所需要的精神愉悦。

假如有人问我,我的课改生活怎样,我会用以下四个环节来阐述。第一个环节合作式的讨论,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同学们起初新鲜加兴奋,因为我们接触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那时我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自信,然而眼下的学习生活却不尽人意。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小学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开学之初师生之间彼此不熟悉,所以课改之初虽说学生分了组,但还没有形成合作讨论的意识,互补意识差,依旧是穿了新鞋走了老路,

我家门前光哪管他人门前脏。

第二个环节合作互补意识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我们在任课教师的引导、班长的号召下,我们的合作互补意识渐渐形成,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反而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师生配合默契。老师的独角戏少了,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少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多了,上课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的人多了,作业交的及时了。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意识的深入,现在的课堂上老师的笑脸多了,学生愁眉苦脸的少了,那边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问题,这边学生自动分组讨论,用简单、更简洁的方法解答问题,避免下次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则是巡路的神仙,在各组之间转悠,不时说上几句指点江山,这时的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而是生机盎然,师生配合的有声有色,师生在合作中分享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第四个阶段是解难答疑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合作老师绞尽脑汁想尽各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听取了同学讨论后归纳,老师根据学生的归纳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也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面对黑板上的问题,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就奠定了我们要讨论的方向展开讨论,按照黑板上的顺序很快就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

课堂上同学们不再约束自己,讨论氛围融洽,你讲你的观点,我谈我的见解,各抒己见,课堂讨论活动让我们的思维汇到一起遭遇猛烈碰撞,当遇到相同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小组成员都阐述自己的观点,几个观点的碰撞,我们会很快从中找到正确答案,相较以往同中去异,不仅缩短了做作业的时间,还提高了答案的正确率,充分体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合作优势,增强了我们自学的能力。

为此我的课改感悟是第一个环节孕育了我们学生的求知欲,由求知欲催生我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热情带来了我学习上的收获,因为方式的不同,所以学习兴趣的不同得来的结果也不同。

中学的学习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趣味无限,它既让我们热爱学习,潜心于求知之中,而不是厌恶学习,逃避学习,再也不是事不关己的在一旁观望徘徊,它让我们自主学习,而不需要老师强迫与督促,这都是课改的功劳。课改,让我尽情地享受学习的过程,如鱼得水一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教师指导评语:

这篇语文课堂课改小论文》《我课改,我快乐》可以说是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小作者能用生动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他生动,是因为在文章的开头,小作者能用朴实而活泼的语言写出他对课改的感悟与理解。更令人称赞的是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又能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课改的体会,在语言上给人一种美得享受。我课改,我快乐,这篇小论文体现了在快乐中课改,在课改中快乐的主题,更具时代色彩。

指导教师:韩 天

汝州市纸坊学第三初级中学

二○一三年五月九日


相关文章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案设计原则论文
  •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案的设计原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数学学案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和巩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案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进一步 ...查看


  • 在数学十年课改中,我得与失论文
  • 在数学十年课改中,我的得与失 中图分类号:g623.5 教师就好比一个根雕艺术家,根据形态各异的根雕刻出活龙活现的艺术品.孩子们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想说:有忧更有喜,有花也有果,这便是一个教育者的乐趣所在!我深知:教育这门精湛的艺术,光 ...查看


  •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初中语文课改要远离"浮躁"
  •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 初中语文课改要远离"浮躁" 近年来,课程改革之风吹遍校园,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教师为课改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高考的教学,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 ...查看


  • 我眼中的课改生活论文
  • 课改伴我行 巩义市小关镇口头小学 郑君烁 辅导教师 张玉霞 课改伴我行 作为一名学生,我亲眼目睹.感受.体验了新课程给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我眼中的课改生活很有意义,最深刻的是英语课堂.具体体会如下: 首先,老师的教法新颖,创设真实的英语教学 ...查看


  • 小学英语课改论文:激活小学英语课堂推进小学英语新课改
  • 小学英语课改论文: 激活小学英语课堂 推进小学英语新课改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 ...查看


  • 新课程研究征文大赛
  • 关于举办首届"心系新课程 给力新课改"征文大赛的通知 各高等院校.省市教科院(所.中心),省市教研室.职业院校.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研究机构和热心教育改革的社会人士: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国家教育 ...查看


  • 怎样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论文
  •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 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新课改实行以来,关于如何进行课改的讨论就来没有停止过.从课改成为中国教育界的第一话题.可见课改对于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在教师的努力之下 ...查看


  • 初中英语课改小论文
  • 初中英语课改小论文-- 初中英语课改的几点思考 北门乡中心校 梁丽蓉 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它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题,并以学会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 ...查看


  • 小学课改论文
  • 课改心得体会 郭晶华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