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

摘要: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重政治和重伦理两大特征,形成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文化特质。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教育观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而以道家为主要代表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则倡导以个人为本位,它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思想出现了重视学西学和关注个体人的发展两大趋势,使个人本位的教育观得到彰显,从而引发了教育领域内的大变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教育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特征 探讨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众所周知,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的特点是受整个文化传统影响的,教育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非宗教倾向,反对消极出世,主张积极入世,是其一大特点。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动力,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一词源出于《易传》,《易传·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时间不断的流逝,天体始终运行不止,君子应当仿效天体的这种精神,奋发有为,勉力向前,永不停步。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它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就是入世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1]刻苦磨练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所喷发出来的进取力量,造就了历史上大批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便呈现出重政治的突出特点,即教育为政治服务。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国三要素之一(庶、富、教),认为教化万民比政令和刑法对巩固国家的统治更为重要和有效,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3]就是说,通过教育以孝悌之道影响政治,这便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孟子则把教育看成是“得民心”的根本措施,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教育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必要条件。《礼记• 学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用16个字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教育的政治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提出:“教,政之本也。”此后,历代教育家都主张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而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将教育作为统治万民的重要工具。于是便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重政治的特色。

除了重政治的特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二大特点是重伦理,即以德育为核心。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整体和谐,儒家学者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无数个体的人集合而成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整体之中,他不具有独立性,只是整体中的一个细胞,必须依附整体。如果社会的整体和谐被打破,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个体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整体,这样才能保持社会整体生活的安定。强调整体和谐,就必须重视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因而就非常注重伦理道德,以增进人与人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离不开整体。重视伦理道德,势必要加强自我修养,因而修身便成为儒家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天下所有人都能自觉的修身,社会才能和谐安定,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要以“修身为本”。孔子将学生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其中德行居于首位,因为在他看来,“君子义以为上”。而要做到义,就必须“修己”。提高道德修养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孟子继承了孔子重德教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即明白做人的道理,遵守道德准则。董仲舒则建构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编织了一张宗法伦理的大网,对全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代教育家在人才培养中均突出德育。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5]又说:“立学校以教其民„„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弟忠信而无违也。” [6]王守仁也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7]他们认为,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

从先秦到明清的儒家学者都特别重视德育,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在他们看来,思想

道德品质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所谓“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说过,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此,只有懂得如何做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重政治与重伦理这两大特点是相互联系并统一的,因为儒家的政治强调“德治”和“仁政”,从而使民众安居乐业,使社会安定,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处理好伦理关系,重伦理是手段,重政治才是目的。古代教育家之所以重视道德教育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这种道德教育说到底还是政治教育,这种重政治与重伦理的统一,便形成了我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典型特征: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这种思想以社会为本位,强调国家的利益和整体的价值,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它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只讲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不讲个人的平等和权利,从而束缚了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既不利于个体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自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思想便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既然有主流思想存在,就必然有非主流的思想。在我国古代非主流思想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最重要的一派。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以自然无为之道反对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他们彻底否定儒家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表面上看,他们否定一切,但实际上,否定是手段,超越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主张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反对用人为的精神枷锁来束缚人,强调顺应自然,按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引导人,让人们能够自由的发展,以实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批判的态度和超越的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推动了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东汉的王充继承了道家的批判精神,高举起“疾虚妄”的大旗,对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向儒家的权威公开宣战。在严守师法家法的年代,他写出数十万字的“距师”之作,在中国教育史上揭开一大波澜。王充敢于批判,善于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标志着人的精神的觉醒,从而开启了魏晋新思想之先河。以嵇康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远承先秦道家的传统,近受王充思想的影响,吹响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号角,将儒家学说批判得体无完肤、臭不可闻,在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地震”,它标志着一个以个人为本位的新时代的到来。明代中叶的王守仁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提出不能以孔子或朱子的是非为是非,每个人都应当独立思考,这种反权威、反偶像崇拜的观点,具有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意义。他反对程朱学派用规矩束缚儿童,主张顺应自然,适合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兴趣,在愉快的情境中促进儿童的发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在王学的影响下,批判了以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要求的、求实的教育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教育中非主流和反主流思想的存在,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使教育思想领域中出现了一股清新、活跃的空气,它推动了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升了受教育者作为大写的人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致使以个人为本位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得不到张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教育原本所具有的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功能就体现不出来,这种状况直到近代才逐渐开始有所改善。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冲突从物质文化层面,到制度文化层面,再到精神文化层面,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在西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冲击下,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逐渐由过去的重义轻利到关注个人的合理需求与正当利益,由习于专制统治到民主意识的萌发,由维护等级制度到要求人人平等,由因循守旧到开拓创新。总之,中西文化的冲突,造成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变化。

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使传统观念产生变化的外在因素,而中国文化自身的矛盾运动则是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因。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势力迅速崛起,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物质利益,要求民主与平等,人的主体意识日渐显露。这一变化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这个精神枷锁,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于是一场理学革新运动就出现了。以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和教育家,批判程朱理学,反对恪守教条、迷信权威,主张独立思考,他们提出了人的价值和潜能问题。如陈献章强调“立心”以建立“自我”;王守仁对自我批判,自我选择,自我决

定的独立人格的赞赏以及对个人巨大潜能的推崇;王艮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欲”的多重性予以充分肯定;李贽的“童心”说突破了“名教”的束缚,就连程朱学派的罗钦顺、吕楠等人,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欲”,并给其以合乎人性的位置。这一革新运动,适应了市民阶层的个性解放、“人欲”解放和思想解放的迫切需要。

在这场革新运动中,王守仁学说的发展与演变,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突出的作用。王守仁是心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心即理”,这个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它无须外在的强制性束缚,人人都能自我控制,于是理就从天上降到了人间,由客观精神(天理)转变为主体意识(良知),而主体意识,即人的精神离不开物质的躯壳,因而这个具有物质性的东西——心,就成为性和理的依据和基础,在程朱理学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客观精神实体——天理,在王学中反而成了心的引申和派生物。这样一来,过去的从理→性→心,现在便反转过来,变成从心→性→理,这就使王守仁的学说中潜藏着某种近代的倾向,即由理性统治向感性统治的转化,它日益倾向于否认用外在的规范来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由理到心的发展,必然导致由心向欲的过渡。因为“心即理”的理逐渐的由外在规范变成内在的自然、情感,甚至欲求了。“理在心中”必将演变为“理在欲中”,王门后学正是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的,到陈确的时候便提出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的观点。这样它就走向了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然人性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情欲、需求和欲望。发展下去就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从而促进了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它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垒起了最初一级台阶。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文化自身的矛盾运动,使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对于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与古代教育思想相比较,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重视学西学。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明智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后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一观点的提出,冲破了传统思想的“坚冰”,在长期以来以“中学”为唯一体系的思想界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方资本主义的许多新事物不断渗入进来,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最早的新式学堂诞生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派遣了,许多西学书籍被翻译出版了,这些新事物的出现逐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时尚,从而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了某些心理障碍。在维新运动中,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也非常重视学西学,他们接过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经改造后成为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他们要维护的体已不再是封建的专制政体,而是君主立宪、君民共主的资本主义政体。因此他们主张学西学,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资产阶级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以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以后的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西学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五四运动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提出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实质上是不同时代文化即古今文化的冲突。因此,我们只有承认自己的落后,虚心向别人学习,教育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新生。中国近代新教育的产生,从新式学堂的创办到三大学制的颁行,基本上都是学西学的结果。向西方寻求真理,是同传统的价值观相背离的,但正因为这种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学西学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乃至整个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影响很大的教育思想,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其目的是为了富国强民、巩固统治、抵御外侮。五四以后出现的军国民教育思潮、实利主义教育思潮以及职业教育思潮等,均属于这种西学影响下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二是注重个体的人的发展。五四时期许多教育家从剖析国民性入手,深入地探讨了封建教育在培养国民性中所起的负面作用。他们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协调人际关系,重视伦理道德,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最重视人的教育,而实际上却是最无视人、抹杀人的个性的教育。传统教育培养的是只有共性而无个性的人,这种人不是主人,而是奴隶,是在人格上丧失了独立地位而依附于统治者的奴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为了改造国民性,提高中国人作为人的价值,王国维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所谓“完全之人物”就是身体和精神“无不发达且调和”的人。蔡元培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人格”,而“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 [8](p316)陶行知则主张知情意合一的教育,他认为人是知情意合一的统一体,只有实施知情意合一的

教育,才能使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杨贤江主张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

为了使受教育者养成健全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蔡元培针对传统教育中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的弊端,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强调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按照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序进行教育。陶行知则从反对传统的、片面传授知识的教育出发,突出儿童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儿童勇于战胜困难,善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生活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精神,掌握独立求知方法的治学能力和处理多种事务,善于应变的治事能力,以及不断探索,敢于开拓创新的创造能力。通过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发展,将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让象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出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 [9](p10)

注重个体的发展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处于被排斥、受压抑的非主流地位而得不到伸展。到了近代,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实际上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促进人的素质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是教育这一人类特有活动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社会为本的所谓“无人教育”的严重弊端,使受教育者以大写的人的姿态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之中,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的大变革: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制定教学计划,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实行普及教育,无论贫富、贵贱,使每一个学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彻底改变女子不能入学的不平等局面,进而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逐步朝着科学化、民主化、平等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教育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盲目崇拜,不可生搬硬套,简单模仿。齐白石老人说得好: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教育要发展,就要有所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就是要与众不同。虽然,与众不同并不一定都是创新,但是,创新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墨守成规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盲目“克隆”,也不会有发展。要发展,就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等等,一大批教育家立足本国,力求洋为中用,使中西融通,中西合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们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对于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二,我们既要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又要吸取教育传统中的精华,使古为今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不能也无法离开已有的传统,因为受教育者是在传统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传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融化在人的血液中,渗透在人的骨髓里,因此,新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旧教育所积累的优秀成果。儒家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虽然有其弊端,然而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社会,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事实上,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必然要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儒家强调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并非毫无道理。因此,在重视以人为本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社会为本的思想,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协调起来,才能完整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因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10](p3)我国近代出现的一些教育思潮,如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普及教育思潮等等,它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出发点,以实现国家富强、振兴中华为归宿,用教育这个手段来促进人的发展,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是发展我国教育,推动教育近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孟子• 告子下》

[2]《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记》

[3]《论语• 为政》

[4]《论语• 先进》

[5]《朱子语类》卷十三

[6]《尤溪县学记》

[7]《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

[8]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16页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0]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的探讨

摘要: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重政治和重伦理两大特征,形成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文化特质。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教育观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而以道家为主要代表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则倡导以个人为本位,它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思想出现了重视学西学和关注个体人的发展两大趋势,使个人本位的教育观得到彰显,从而引发了教育领域内的大变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教育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特征 探讨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众所周知,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的特点是受整个文化传统影响的,教育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非宗教倾向,反对消极出世,主张积极入世,是其一大特点。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动力,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一词源出于《易传》,《易传·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时间不断的流逝,天体始终运行不止,君子应当仿效天体的这种精神,奋发有为,勉力向前,永不停步。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它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就是入世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1]刻苦磨练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所喷发出来的进取力量,造就了历史上大批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便呈现出重政治的突出特点,即教育为政治服务。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国三要素之一(庶、富、教),认为教化万民比政令和刑法对巩固国家的统治更为重要和有效,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3]就是说,通过教育以孝悌之道影响政治,这便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孟子则把教育看成是“得民心”的根本措施,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教育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必要条件。《礼记• 学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用16个字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教育的政治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提出:“教,政之本也。”此后,历代教育家都主张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而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将教育作为统治万民的重要工具。于是便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重政治的特色。

除了重政治的特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二大特点是重伦理,即以德育为核心。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整体和谐,儒家学者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无数个体的人集合而成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整体之中,他不具有独立性,只是整体中的一个细胞,必须依附整体。如果社会的整体和谐被打破,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个体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整体,这样才能保持社会整体生活的安定。强调整体和谐,就必须重视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因而就非常注重伦理道德,以增进人与人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离不开整体。重视伦理道德,势必要加强自我修养,因而修身便成为儒家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天下所有人都能自觉的修身,社会才能和谐安定,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要以“修身为本”。孔子将学生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其中德行居于首位,因为在他看来,“君子义以为上”。而要做到义,就必须“修己”。提高道德修养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孟子继承了孔子重德教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即明白做人的道理,遵守道德准则。董仲舒则建构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编织了一张宗法伦理的大网,对全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代教育家在人才培养中均突出德育。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5]又说:“立学校以教其民„„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弟忠信而无违也。” [6]王守仁也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7]他们认为,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

从先秦到明清的儒家学者都特别重视德育,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在他们看来,思想

道德品质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所谓“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说过,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此,只有懂得如何做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重政治与重伦理这两大特点是相互联系并统一的,因为儒家的政治强调“德治”和“仁政”,从而使民众安居乐业,使社会安定,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处理好伦理关系,重伦理是手段,重政治才是目的。古代教育家之所以重视道德教育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这种道德教育说到底还是政治教育,这种重政治与重伦理的统一,便形成了我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典型特征: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这种思想以社会为本位,强调国家的利益和整体的价值,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它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只讲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不讲个人的平等和权利,从而束缚了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既不利于个体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自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思想便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既然有主流思想存在,就必然有非主流的思想。在我国古代非主流思想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最重要的一派。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以自然无为之道反对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他们彻底否定儒家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表面上看,他们否定一切,但实际上,否定是手段,超越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主张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反对用人为的精神枷锁来束缚人,强调顺应自然,按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引导人,让人们能够自由的发展,以实现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批判的态度和超越的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推动了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东汉的王充继承了道家的批判精神,高举起“疾虚妄”的大旗,对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向儒家的权威公开宣战。在严守师法家法的年代,他写出数十万字的“距师”之作,在中国教育史上揭开一大波澜。王充敢于批判,善于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标志着人的精神的觉醒,从而开启了魏晋新思想之先河。以嵇康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远承先秦道家的传统,近受王充思想的影响,吹响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号角,将儒家学说批判得体无完肤、臭不可闻,在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地震”,它标志着一个以个人为本位的新时代的到来。明代中叶的王守仁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提出不能以孔子或朱子的是非为是非,每个人都应当独立思考,这种反权威、反偶像崇拜的观点,具有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意义。他反对程朱学派用规矩束缚儿童,主张顺应自然,适合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兴趣,在愉快的情境中促进儿童的发展。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在王学的影响下,批判了以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要求的、求实的教育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教育中非主流和反主流思想的存在,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封闭、僵化局面,使教育思想领域中出现了一股清新、活跃的空气,它推动了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升了受教育者作为大写的人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致使以个人为本位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得不到张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教育原本所具有的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功能就体现不出来,这种状况直到近代才逐渐开始有所改善。

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冲突从物质文化层面,到制度文化层面,再到精神文化层面,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在西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冲击下,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逐渐由过去的重义轻利到关注个人的合理需求与正当利益,由习于专制统治到民主意识的萌发,由维护等级制度到要求人人平等,由因循守旧到开拓创新。总之,中西文化的冲突,造成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变化。

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使传统观念产生变化的外在因素,而中国文化自身的矛盾运动则是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因。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势力迅速崛起,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物质利益,要求民主与平等,人的主体意识日渐显露。这一变化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这个精神枷锁,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于是一场理学革新运动就出现了。以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和教育家,批判程朱理学,反对恪守教条、迷信权威,主张独立思考,他们提出了人的价值和潜能问题。如陈献章强调“立心”以建立“自我”;王守仁对自我批判,自我选择,自我决

定的独立人格的赞赏以及对个人巨大潜能的推崇;王艮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欲”的多重性予以充分肯定;李贽的“童心”说突破了“名教”的束缚,就连程朱学派的罗钦顺、吕楠等人,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欲”,并给其以合乎人性的位置。这一革新运动,适应了市民阶层的个性解放、“人欲”解放和思想解放的迫切需要。

在这场革新运动中,王守仁学说的发展与演变,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突出的作用。王守仁是心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心即理”,这个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它无须外在的强制性束缚,人人都能自我控制,于是理就从天上降到了人间,由客观精神(天理)转变为主体意识(良知),而主体意识,即人的精神离不开物质的躯壳,因而这个具有物质性的东西——心,就成为性和理的依据和基础,在程朱理学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客观精神实体——天理,在王学中反而成了心的引申和派生物。这样一来,过去的从理→性→心,现在便反转过来,变成从心→性→理,这就使王守仁的学说中潜藏着某种近代的倾向,即由理性统治向感性统治的转化,它日益倾向于否认用外在的规范来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由理到心的发展,必然导致由心向欲的过渡。因为“心即理”的理逐渐的由外在规范变成内在的自然、情感,甚至欲求了。“理在心中”必将演变为“理在欲中”,王门后学正是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的,到陈确的时候便提出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的观点。这样它就走向了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然人性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情欲、需求和欲望。发展下去就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从而促进了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它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垒起了最初一级台阶。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文化自身的矛盾运动,使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对于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与古代教育思想相比较,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重视学西学。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明智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后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一观点的提出,冲破了传统思想的“坚冰”,在长期以来以“中学”为唯一体系的思想界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方资本主义的许多新事物不断渗入进来,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最早的新式学堂诞生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派遣了,许多西学书籍被翻译出版了,这些新事物的出现逐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时尚,从而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了某些心理障碍。在维新运动中,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也非常重视学西学,他们接过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经改造后成为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他们要维护的体已不再是封建的专制政体,而是君主立宪、君民共主的资本主义政体。因此他们主张学西学,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资产阶级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以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以后的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西学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五四运动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提出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实质上是不同时代文化即古今文化的冲突。因此,我们只有承认自己的落后,虚心向别人学习,教育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新生。中国近代新教育的产生,从新式学堂的创办到三大学制的颁行,基本上都是学西学的结果。向西方寻求真理,是同传统的价值观相背离的,但正因为这种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学西学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乃至整个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影响很大的教育思想,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其目的是为了富国强民、巩固统治、抵御外侮。五四以后出现的军国民教育思潮、实利主义教育思潮以及职业教育思潮等,均属于这种西学影响下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二是注重个体的人的发展。五四时期许多教育家从剖析国民性入手,深入地探讨了封建教育在培养国民性中所起的负面作用。他们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协调人际关系,重视伦理道德,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最重视人的教育,而实际上却是最无视人、抹杀人的个性的教育。传统教育培养的是只有共性而无个性的人,这种人不是主人,而是奴隶,是在人格上丧失了独立地位而依附于统治者的奴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为了改造国民性,提高中国人作为人的价值,王国维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所谓“完全之人物”就是身体和精神“无不发达且调和”的人。蔡元培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人格”,而“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 [8](p316)陶行知则主张知情意合一的教育,他认为人是知情意合一的统一体,只有实施知情意合一的

教育,才能使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杨贤江主张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

为了使受教育者养成健全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蔡元培针对传统教育中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的弊端,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强调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按照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序进行教育。陶行知则从反对传统的、片面传授知识的教育出发,突出儿童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儿童勇于战胜困难,善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生活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精神,掌握独立求知方法的治学能力和处理多种事务,善于应变的治事能力,以及不断探索,敢于开拓创新的创造能力。通过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发展,将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让象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出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 [9](p10)

注重个体的发展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处于被排斥、受压抑的非主流地位而得不到伸展。到了近代,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实际上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促进人的素质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是教育这一人类特有活动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社会为本的所谓“无人教育”的严重弊端,使受教育者以大写的人的姿态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之中,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的大变革: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制定教学计划,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实行普及教育,无论贫富、贵贱,使每一个学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彻底改变女子不能入学的不平等局面,进而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逐步朝着科学化、民主化、平等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教育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盲目崇拜,不可生搬硬套,简单模仿。齐白石老人说得好: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教育要发展,就要有所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就是要与众不同。虽然,与众不同并不一定都是创新,但是,创新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墨守成规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盲目“克隆”,也不会有发展。要发展,就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等等,一大批教育家立足本国,力求洋为中用,使中西融通,中西合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们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对于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二,我们既要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又要吸取教育传统中的精华,使古为今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不能也无法离开已有的传统,因为受教育者是在传统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传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融化在人的血液中,渗透在人的骨髓里,因此,新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旧教育所积累的优秀成果。儒家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虽然有其弊端,然而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社会,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事实上,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必然要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儒家强调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并非毫无道理。因此,在重视以人为本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社会为本的思想,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协调起来,才能完整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因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10](p3)我国近代出现的一些教育思潮,如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普及教育思潮等等,它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出发点,以实现国家富强、振兴中华为归宿,用教育这个手段来促进人的发展,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是发展我国教育,推动教育近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孟子• 告子下》

[2]《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记》

[3]《论语• 为政》

[4]《论语• 先进》

[5]《朱子语类》卷十三

[6]《尤溪县学记》

[7]《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

[8]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16页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0]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相关文章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部分 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创世神话初论 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诗经>中的爱情诗综论 &l ...查看


  • 法学本科论文题目
  • 法学本科论文题目 选题方向:法理学 1.论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2.现代法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3.社会公平问题的法哲学透视 4.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正义的法哲学解读 6.人权的法哲学思考 7.论以人为本的法治发展 ...查看


  • 论文综述要求及范文 1
  • 资料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 ...查看


  • 北宋皇帝重教研究综述
  • 2012年9月第37卷第5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Sep.2012V01.37 No.5 北宋皇帝重教研究综述 魏彦红1' ...查看


  •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
  •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 娄岙菲 包丹丹 于述胜 [论文摘要]对近年来CSSCI 期刊发表的386篇中国教育史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教育史研究注重新材料的使用,注重历史与当下的联系,研究热点集中在大学史.科举制.教育人物的思想和课程 ...查看


  •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 作者: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年11期 一.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系统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那就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 ...查看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就,述阐2的面方多了巧作任范信规:德道信的守本:基实一诚他这登在信:,诚面信对侧L诚个两:的范才人规成构德将为道家张作德:儒与词才.把范t子美孔规本A基项一,的德道统传国中是1N信3诚0秋-6400-R贤30)3002唐(X2U20一I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