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登基,三十几年没主过一天政,挖野菜充饥,平民都不如

历史上的窝囊皇帝为数不少,他们多被权臣控制。如:被吕后控制的汉惠帝刘盈,被王莽控制的汉平帝,被董卓曹操等控制的汉献帝,被贾后和八王控制的晋惠帝,被桓玄刘裕控制的晋安帝,等等。这中间,活得最窝囊的皇帝要数汉献帝刘协了,他活得连平民都不如。

东汉后期,少帝登基,太后临朝,外戚执掌朝政似乎已成惯例。当时执掌朝政的灵帝何皇后之兄何进,为消灭强大的宦官势力,密召凉州大豪强董卓入朝,不料宦官首先动手,杀死何进,裹挟刘协与少帝刘辩夜出洛阳城北门外。当时任廷尉的大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诛杀宦官,杀了两千多人,一些没长胡须的人也被当作宦臣杀掉。

在洛阳北门之外,刘辩、刘协一行人遇到了带兵前来“勤王”的董卓,少帝刘辩在骄横的董卓面前面如土色,9岁的陈留王刘协却对董卓厉声呵斥:“既然你前来勤王救驾,见了皇帝为何不跪?”陈留王刘协的下马威打掉了董卓的威风,也打出了董卓的好感。董卓进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懦弱的汉少帝踢下台,把皇袍披到了陈留王刘协身上,理由是:有威仪,聪敏好学。

董卓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他这个新皇帝。他不过是个空头的天子,无权、无势、无力,不要说重整祖业,就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董卓为避反董联盟的锋芒,烧毁洛阳宫殿,把他这具木偶搬到了长安,并准备取而代之,改朝换代。公元192年,王允设计打破了董卓的春秋大梦。虽然董卓被除掉了,但汉献帝并没有走出泥沼。

董卓死后,王允、吕布把持朝政,这是二人联合专政时期,汉献帝仍是傀儡。不久,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攻破长安,吕布逃走,王允被杀,李、郭二将把持朝政,汉献帝又成了孤家寡人被丢在长安。后二人相互猜疑,引兵相攻,李催扣留献帝,郭汜抵押群臣,演出了一幕幕丑剧。

兴平二年冬,乘李、郭二人忽战忽和之机,一些大臣拥着汉献帝乘夜逃出长安,被李催一路追杀,献帝身边人马被打败,在陕县弃车渡河而走,宫人大臣都得步行。后来终于摆脱了李催的追兵,由陕西辗转逃到了河南的安邑。在那里刘协衣服破了没有换的,没粮吃,只靠大枣栗子一类东西充饥。后来又跑回洛阳,照旧衣食无着,只得挖野菜充饥,途中饿死了不少人。后来直到被曹操迎往许都,才算安定下来。

然而,曹操需要的是“天子”这个招牌,并不需要他这个有头脑、有能力的刘协,因此刘协的境遇每况愈下。从此,汉献帝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张王牌。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逼着献帝下诏让位,若不是献帝的曹皇后曹操的女儿解围,只怕献帝早已成为刀下亡魂。后来曹丕称帝,改国为魏朝,封逊帝刘协为山阳公,结束了四百多年的两汉王朝。之后的献帝一直过着隐居般不问世事的生活,直到54岁去世结束了他傀儡的一生。

想来,这汉献帝一生虽有天子之名,但做了三十几年皇帝,没主过一天政,相反却吃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先是董卓,再有李、郭,然后就是曹家父子。尤其是在曹操这个绝世奸雄手中,不仅一点自由和尊严都没有,甚至连自己的妻儿都保不住,就是平民也绝不忍此辱。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实在够窝囊了。

历史上的窝囊皇帝为数不少,他们多被权臣控制。如:被吕后控制的汉惠帝刘盈,被王莽控制的汉平帝,被董卓曹操等控制的汉献帝,被贾后和八王控制的晋惠帝,被桓玄刘裕控制的晋安帝,等等。这中间,活得最窝囊的皇帝要数汉献帝刘协了,他活得连平民都不如。

东汉后期,少帝登基,太后临朝,外戚执掌朝政似乎已成惯例。当时执掌朝政的灵帝何皇后之兄何进,为消灭强大的宦官势力,密召凉州大豪强董卓入朝,不料宦官首先动手,杀死何进,裹挟刘协与少帝刘辩夜出洛阳城北门外。当时任廷尉的大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诛杀宦官,杀了两千多人,一些没长胡须的人也被当作宦臣杀掉。

在洛阳北门之外,刘辩、刘协一行人遇到了带兵前来“勤王”的董卓,少帝刘辩在骄横的董卓面前面如土色,9岁的陈留王刘协却对董卓厉声呵斥:“既然你前来勤王救驾,见了皇帝为何不跪?”陈留王刘协的下马威打掉了董卓的威风,也打出了董卓的好感。董卓进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懦弱的汉少帝踢下台,把皇袍披到了陈留王刘协身上,理由是:有威仪,聪敏好学。

董卓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他这个新皇帝。他不过是个空头的天子,无权、无势、无力,不要说重整祖业,就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董卓为避反董联盟的锋芒,烧毁洛阳宫殿,把他这具木偶搬到了长安,并准备取而代之,改朝换代。公元192年,王允设计打破了董卓的春秋大梦。虽然董卓被除掉了,但汉献帝并没有走出泥沼。

董卓死后,王允、吕布把持朝政,这是二人联合专政时期,汉献帝仍是傀儡。不久,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攻破长安,吕布逃走,王允被杀,李、郭二将把持朝政,汉献帝又成了孤家寡人被丢在长安。后二人相互猜疑,引兵相攻,李催扣留献帝,郭汜抵押群臣,演出了一幕幕丑剧。

兴平二年冬,乘李、郭二人忽战忽和之机,一些大臣拥着汉献帝乘夜逃出长安,被李催一路追杀,献帝身边人马被打败,在陕县弃车渡河而走,宫人大臣都得步行。后来终于摆脱了李催的追兵,由陕西辗转逃到了河南的安邑。在那里刘协衣服破了没有换的,没粮吃,只靠大枣栗子一类东西充饥。后来又跑回洛阳,照旧衣食无着,只得挖野菜充饥,途中饿死了不少人。后来直到被曹操迎往许都,才算安定下来。

然而,曹操需要的是“天子”这个招牌,并不需要他这个有头脑、有能力的刘协,因此刘协的境遇每况愈下。从此,汉献帝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张王牌。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逼着献帝下诏让位,若不是献帝的曹皇后曹操的女儿解围,只怕献帝早已成为刀下亡魂。后来曹丕称帝,改国为魏朝,封逊帝刘协为山阳公,结束了四百多年的两汉王朝。之后的献帝一直过着隐居般不问世事的生活,直到54岁去世结束了他傀儡的一生。

想来,这汉献帝一生虽有天子之名,但做了三十几年皇帝,没主过一天政,相反却吃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先是董卓,再有李、郭,然后就是曹家父子。尤其是在曹操这个绝世奸雄手中,不仅一点自由和尊严都没有,甚至连自己的妻儿都保不住,就是平民也绝不忍此辱。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实在够窝囊了。


相关文章

  • 赶集的记忆(外一篇)
  • 祁玉江,陕西子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十月>等.著有<我的陕北><故土难离><红都情深>等多部.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 陕北大理河川有一个镇子叫石湾,是横山县一个边 ...查看


  • 印度神话故事:罗摩王传奇
  • 一.放逐森林 古时候,在印度恒河的支流萨逻逾沿岸有一个小国,叫萨罗国,统治这个国家的国王叫十车王. 十车王在一次打猎中,偶然误射杀了一个打水的青年人,这青年人是一对瞎夫妇仙人的独生子.瞎夫妇仙人失去了惟一爱子,便诅咒这国王说:"我 ...查看


  • 寒食节的故事
  • 介子推,自幼就聪敏好学,而且非常的孝顺 父亲死得早,就跟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着 - 后来,有人把他推荐给了晋国的公子重耳 这个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他自小就喜欢结交朋友, 有赵衰.狐偃.贾佗.魏犨等,后来他们都成为晋文公的左膀右臂 - 介 ...查看


  • 让中国的贫困人口一年脱贫-吴 志
  • 让中国的贫困人口一年脱贫 吴  志 看了电视的相关报道,直接看到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生活,真是催人泪下,有些人为儿女的两三百元学费发愁,有些人不得不采野菜充饥,有些人与猪牛同住一间草房.我插过队.下过乡,也在贫困的百色地区守过边疆,深深了解农 ...查看


  • 布谷鸟诗文集
  • 布谷鸟诗文集 1. 七绝*愚人节闲吟(新韵) 愚人逗乐闹欢心,尔诈他虞雾里云. 诚信仁慈如殆尽,神医扁鹊怎回春? 2. 七绝*题图 独倚西窗望远方,一帘秋韵梦悠长. 相思别后空如水,月下清歌欲断肠. 3. 七绝*秋愁 西风偷卷半轮秋,雁字南 ...查看


  •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
  • 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在人民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 ...查看


  • 天下若无曹操,可有汉献帝?
  • (一) 刘协对曹操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即位之前,刘协或许听说过曹操.年幼的他可能认为曹操只是家奴.大宦官曹腾的孙子.而这个孙子,也还是曹腾收养乞丐曹嵩为儿子后,曹嵩再生下来的.曹操这样的出身,很被世人看不起.贵为陈留王的刘协也不例外.之后, ...查看


  • 爷俩种豆子
  • 有这么一家子,他们一无所有,只有一粒豆子. 种豆子的季节,他们把这一粒豆子小心翼翼地种了下去.第二年,他们收获100粒豆子. 这100粒豆子,不到一两重,能干什么呢?做豆腐吃,不够:生豆芽吃,也不够:炒干豆子吃,也不够,塞牙缝都不够. 父亲 ...查看


  • 有关落叶的诗句意义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晚唐诗人 马戴 <灞上秋居> 唐·马戴<灞上秋居>.这两句大意是:异乡的树上黄叶飘落,寒凉的秋夜独对孤灯.前句写白天室外所见:秋风瑟瑟,落叶萧萧,最易触动人们悲感的季节到来了.而&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