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几点看法

浅议“读写结合”中的“写”

榆中县小康营学校 王恩萍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中这种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已逐步走进课堂,被广大教师努力摸索着、实践着,许多教师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自己在不断实践、探索读写结合的一年时间里,就此发现,以读促写,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写,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 兴趣是关键。

学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激起内心情感的兴奋点,有强烈宣泄情感的愿望,“写”才会顺势而发,写起来才会“言之有物”,如何在阅读课上点燃学生的这一情感兴奋点,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是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探索的方向。

化枯燥为神奇。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在阅读内容兴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更多的喜好倾向于故事类、叙事类、童话类,课本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人教版所选的《鲸》为例,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说明文,课文内容及形式略显枯燥。如果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学生只能勉强教授课文内容,“写”得欲望却很难产生。在教学中,我另辟蹊径,大胆做了这样的设计:“孩子们,元旦到了,海洋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鱼类舞会了,鲸也兴冲冲的挤在一群鱼中去报名了。没想到,却被大鲨鱼拦了下来,说它是哺乳动物,没资格参加舞会。鲸垂头丧气的打道回府,越想越生气,一道状纸将大鲨鱼搞上了海洋法庭,请你代替海洋法官写一份判决书,让鲸心服口服。”这一有情景的童话设计让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首先:这种非常规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其次,这一设计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对课文繁琐枯燥的分析,经济高效的对课文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学生要想写好这份判决书,必须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重组,还要将课文语言进行内化,再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写判决书的过程,就是理解课文内容与进行言语实践结合的过程。

“精”写,而不要“滥”写。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 “写”要顺势而发,其“精”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因此以读促写要多练习写作,但一定要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让习作成为负担而扼杀学生写的兴趣。经常有许多教师,认为读写结合,就是每读必要写,并且一定要按规定写完整。孰不知,大量堆积的写,久而久之让学生不堪重负,原本高昂的习作激情,就在这填鸭式的“滥”

写里被消磨了。因此,写就要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写“精”才是关键。可以是一段补白,可以是故事的续写,也可以是一个场景的想象……学生没有束缚,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写作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二、灵活而不生硬。

灵活运用教材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时特别关注的方面。学生在阅读之后开始写作,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所学知识,不加辨析,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学了《可爱的杨梅》,不管里面的句子是否适宜,改头换面,就成了《可爱的杏子》。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对于任何景点,都采用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进行写景。许多学生作文写得不具体、不生动,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照搬套用,词汇量贫乏或未能形成迁移。

三、“写”应紧密围绕生活。

为了强化读写结合,教师往往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就紧接着出一个与课文有关的习作题或单项训练题让学生做。这种方法虽然对训练学生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使人产生从“文”到“文”的错觉,容易使作文与生活脱节。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完《师生情》一文后,就让学生写教师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教师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亲身经历和感受,都必须写,学生没有经历,只能靠编造或抄袭来完成习作任务。为什么学生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套话的问题屡见不鲜,就是因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违背了“作文来源于生活”这一规律。因此,读写结合中的“写”,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内容的指导。形式的灵活选择,不能为写而写。

阅读与习作是紧密相连的,辩证统一的,阅读中积累,习作中运用。积累不运用,积累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大量灵活的积累,也就不存在运用。所以教者必须树立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教学观。否则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把二者对立起来,或孤立起来,都将学不好语文。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是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把习作看成是语文园地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不仅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把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实现真正意义地“读写结合”。

浅议“读写结合”中的“写”

榆中县小康营学校 王恩萍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中这种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已逐步走进课堂,被广大教师努力摸索着、实践着,许多教师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自己在不断实践、探索读写结合的一年时间里,就此发现,以读促写,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写,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 兴趣是关键。

学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激起内心情感的兴奋点,有强烈宣泄情感的愿望,“写”才会顺势而发,写起来才会“言之有物”,如何在阅读课上点燃学生的这一情感兴奋点,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是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探索的方向。

化枯燥为神奇。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在阅读内容兴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更多的喜好倾向于故事类、叙事类、童话类,课本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人教版所选的《鲸》为例,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说明文,课文内容及形式略显枯燥。如果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学生只能勉强教授课文内容,“写”得欲望却很难产生。在教学中,我另辟蹊径,大胆做了这样的设计:“孩子们,元旦到了,海洋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鱼类舞会了,鲸也兴冲冲的挤在一群鱼中去报名了。没想到,却被大鲨鱼拦了下来,说它是哺乳动物,没资格参加舞会。鲸垂头丧气的打道回府,越想越生气,一道状纸将大鲨鱼搞上了海洋法庭,请你代替海洋法官写一份判决书,让鲸心服口服。”这一有情景的童话设计让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首先:这种非常规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其次,这一设计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对课文繁琐枯燥的分析,经济高效的对课文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学生要想写好这份判决书,必须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重组,还要将课文语言进行内化,再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写判决书的过程,就是理解课文内容与进行言语实践结合的过程。

“精”写,而不要“滥”写。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 “写”要顺势而发,其“精”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因此以读促写要多练习写作,但一定要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让习作成为负担而扼杀学生写的兴趣。经常有许多教师,认为读写结合,就是每读必要写,并且一定要按规定写完整。孰不知,大量堆积的写,久而久之让学生不堪重负,原本高昂的习作激情,就在这填鸭式的“滥”

写里被消磨了。因此,写就要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写“精”才是关键。可以是一段补白,可以是故事的续写,也可以是一个场景的想象……学生没有束缚,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写作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二、灵活而不生硬。

灵活运用教材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时特别关注的方面。学生在阅读之后开始写作,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所学知识,不加辨析,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学了《可爱的杨梅》,不管里面的句子是否适宜,改头换面,就成了《可爱的杏子》。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对于任何景点,都采用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进行写景。许多学生作文写得不具体、不生动,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照搬套用,词汇量贫乏或未能形成迁移。

三、“写”应紧密围绕生活。

为了强化读写结合,教师往往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就紧接着出一个与课文有关的习作题或单项训练题让学生做。这种方法虽然对训练学生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使人产生从“文”到“文”的错觉,容易使作文与生活脱节。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完《师生情》一文后,就让学生写教师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教师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亲身经历和感受,都必须写,学生没有经历,只能靠编造或抄袭来完成习作任务。为什么学生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套话的问题屡见不鲜,就是因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违背了“作文来源于生活”这一规律。因此,读写结合中的“写”,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内容的指导。形式的灵活选择,不能为写而写。

阅读与习作是紧密相连的,辩证统一的,阅读中积累,习作中运用。积累不运用,积累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大量灵活的积累,也就不存在运用。所以教者必须树立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教学观。否则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把二者对立起来,或孤立起来,都将学不好语文。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是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把习作看成是语文园地要求的那点内容,应把习作,不仅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把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实现真正意义地“读写结合”。


相关文章

  • 0132[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 0132<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论>考试题由两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内容的构成及分数分布如下所示: 1. 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 ...查看


  • 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作者:向登光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8期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地位十分重要 ...查看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潢川县第五小学:彭伟 2014年10月 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界定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的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相对于教材规定的八篇大作文之外的小作文,还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 六下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一.加强选文的文学性,选文更多考虑名家名篇 1.文质兼美,这也是人教版历来各套教材选文一以贯之的标准. 2.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汉语表达比较纯正. 3.语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生提示一 ...查看


  • 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阅读教学_省略_林山水_语文味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_邹先平 (1)
  • 备课 本版编辑/冯浩 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阅读 教学中的应用 -兼及--<桂林山水>语文味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 筅邹先平杨彩萍 广东(丹堤实验学校,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写景文中的应用及评价)小学写景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 ...查看


  •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 1 分,共 20 分) 填空题( 1.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 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 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是 熟练 ...查看


  •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
  •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功不成功,开头五分钟."所以说成功的导入对整堂课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教学目标,要实现强化主题阅读教学的目的 ...查看


  •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教学中要从&q ...查看


  • 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47号 刘俊涛 (皇甫阿诺老师讲课内容为选题)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鉴于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确定应该教什么, 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目标,培养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