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代用于神经保护治疗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最新一代用于神经保护治疗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美芬

时间: 2009-06-02 来源: BESTRY 浏览: 593

从第一代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纳洛酮在神经内外科的应用进行了持续的研究。1981年Baskin首次报道纳洛酮静注治疗脑梗塞,对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后;纳洛酮在临床研究中陆续成功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等的治疗。在国内,自200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组织完成530例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后,纳洛酮的应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取得了卓越的神经保护临床疗效。

作为最新一代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美芬,和纳洛酮具有同样的作用机制,有着比纳洛酮更优异的药理、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国外已经成功应用于脑梗塞、脑外伤的治疗。

本文谨就纳美芬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作简要概述。

一、神经系统损伤的生理病理机制

在人体脑内和外周组织,都存在着内啡肽、强啡肽、脑啡肽等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这类物质能与体内广泛存在的μ、κ和δ等亚型阿片受体进行结合,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呼吸和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的损伤,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共有的病理性过程。外伤、卒中、中毒、感染、变性等疾病都会使神经系统受到致病因子的损害,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功能丧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兴奋性氨基酸、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含量过度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损伤程度相关。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增高导致了它们的相应受体(阿片受体、NMDA)超兴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伤。

二、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神经保护治疗作用

阿片受体拮抗剂是能够与阿片受体激动剂竞争,和阿片受体结合,且自身无激动作用的一类物质。它通过与内阿片肽竞争性地与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病理反应的通路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疗效和剂量是相关的,κ和δ受体对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小剂量纳洛酮只能作用于μ受体,用于解除术后呼吸抑制、酒精中毒、抗休克的治疗;大剂量纳洛酮能同时作用于μ、κ和δ三种阿片受体,已经在神经内外科进行广泛应用。纳美芬对三种受体的亲和力比纳洛酮更强,能同时作用于三种受体,起到神经保护治疗作用。

三、纳美芬的临床作用特点

纳美芬作为最新一代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与μ、κ和δ各亚型阿片受体结合。纳美芬与脑内和外周的阿片受体结合后,可阻断在身体应激状态下由内阿片肽引起的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等的一系列症状,因而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纳洛酮比较,纳美芬具有更优异的药理、药代动力学参数。

1、速效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不同于其他系统和组织。人体的血脑屏障较低等动物更完善,所以在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中疗效显著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往往达不到明显效果。不论何种药物,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它们的作用效果。

纳美芬能够快速突破血脑屏障,在体内分布迅速。给药后在2min起效,5min内达血药浓度高峰,可阻断80%以上的大脑阿片受体。急救时给予1mg剂量在5~15min内就可达到治疗浓度。

2、强效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纳美芬与μ受体的结合力与纳曲酮相当,是纳洛酮的4倍。纳美芬是三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中与中枢κ、δ受体结合力最强的,其中与κ受体的亲合力是纳洛酮的28倍,能够更强效的阻断内阿片肽的病理效应。

三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与大鼠脑细胞膜的结合力——IC50值(nM)

[3H]-双氢吗啡 [3H]- 乙基氧代环唑星 [3H]-D-丙氨酸-D-亮氨酸-脑啡肽 纳美芬 1.0 5.1 6.1

纳洛酮 3.5 60 26

纳曲酮 0.9 10 10

注:Mary Ellen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纳洛酮、纳曲酮和纳美芬与标记后的双氢吗啡、乙基氧代环唑星以及丙氨酸-亮氨酸-脑啡肽竞争性结合μ、κ和δ受体。测定出相应的IC50值(半抑制浓度),通过表中数据可见,纳美芬与三种受体的亲和力最高。

3、长效

纳美芬静注后的半衰期为10.8±5.2小时,而纳洛酮在成人血清中半衰期约为1小时;纳美芬的作用时间比纳洛酮更长,约为纳洛酮的10倍。不需要在多次给药后连续监测病人的状况,更方便临床用药,节约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痛苦。

4、安全

纳美芬安全性基本与纳洛酮相同,都是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

给予健康志愿者推荐剂量的15倍或15倍以上,纳美芬的耐受性都很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亦未显示严重毒性。

四、用法用量推荐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一般为静注,也可肌注或皮下注射。

1、逆转术后呼吸抑制的推荐剂量:

初始剂量0.25ug/kg,2-5min后再增加剂量0.25ug/kg,呈现阿片逆转作用后立即停止给药,累计剂量可达1ug/kg。

2、用于抗昏迷休克,酒精、CO、有机磷农药、安定、阿片类药物等中毒的治疗: 初始剂量0.1mg-0.2mg,如有必要在2-5min后给予第2个相同剂量。

3、用于血管性及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每日0.2mg~1.0mg,分两次给药,将本品与适量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本品给药应在急性损伤早期开始,连用2周。

五、总结

神经保护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纳美芬能够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神经功能的损害作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逆转钙离子、兴奋性氨基酸升高等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并可能增加内源性脑保护因子的活性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综上所述,纳美芬作为最新一代的阿片受体拮抗剂,是美国医院药师联合会(ASHP)推荐的纳洛酮替代品,具有“速效、强效、长效、安全”的作用特点,将在神经内外科的神经保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 用 名】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

【商 品 名】

乐萌

【规 格】

1ml:0.1mg

【包 装】

120支/件

【生产厂家】 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有 效 期】

暂定12个月

【简要信息】

新一代用于神经保护治疗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1 三类新药,生产厂家少,可长线操作。

2 首仿产品,很多地方可单独标的,易中标。

3 可完全替代纳洛酮现有市场,另外还能创造急性期神经保护的最大市

场。

4 我公司有专业的学术支持队伍,提供临床上量保障。

5 我们与各地省代紧密合作,运作各省级医保目录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额。

1 基本信息

纳美芬于1995年被FDA批准上市,是一种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纯

阿片受体拮抗剂,并被美国医师协会推荐为纳洛酮的替代产品。纳美芬能

竞争性拮抗阿片受体中的μ,κ,δ受体,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2 作用特点

1) 速效 2min起效,5min内达血药浓度高峰,可阻断80%以上的阿片受体。急救时给予1mg剂量在5~15min内就可达到治疗浓度。

2) 强效 与纳洛酮比较,纳美芬与μ、 к、 δ受体的亲和力更强,与к受体的亲合力较纳洛酮强28倍,能够更强效的阻断阿片样物质的病理效应。

3) 长效 半衰期比纳洛酮更长(约10倍),临床用药更方便,不需要在多次给药后连续监测病人的状况。

4) 安全 安全性与纳洛酮相同,都是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给予健康志愿者推荐剂量的15倍或15倍以上亦未显示严重毒性;剂量增至1224mg,也只产生头沉、视力模糊、讲话费力等轻度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用药时, 不需要做剂量调整;也可用于新生儿的复苏。

3 临床应用

临床用途广泛,纳美芬除了具有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传统用途,如:拮抗麻醉性镇痛剂引起的呼吸抑制,麻醉催醒,抗休克,治疗酒精中毒和依赖,吗啡类药物中毒的治疗外,还可用于预防戒毒患者复吸、治疗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病态嗜赌、脑保护等。

最新一代用于神经保护治疗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美芬

时间: 2009-06-02 来源: BESTRY 浏览: 593

从第一代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纳洛酮在神经内外科的应用进行了持续的研究。1981年Baskin首次报道纳洛酮静注治疗脑梗塞,对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后;纳洛酮在临床研究中陆续成功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等的治疗。在国内,自200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组织完成530例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后,纳洛酮的应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取得了卓越的神经保护临床疗效。

作为最新一代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美芬,和纳洛酮具有同样的作用机制,有着比纳洛酮更优异的药理、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国外已经成功应用于脑梗塞、脑外伤的治疗。

本文谨就纳美芬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作简要概述。

一、神经系统损伤的生理病理机制

在人体脑内和外周组织,都存在着内啡肽、强啡肽、脑啡肽等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这类物质能与体内广泛存在的μ、κ和δ等亚型阿片受体进行结合,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呼吸和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的损伤,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共有的病理性过程。外伤、卒中、中毒、感染、变性等疾病都会使神经系统受到致病因子的损害,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功能丧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兴奋性氨基酸、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含量过度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损伤程度相关。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增高导致了它们的相应受体(阿片受体、NMDA)超兴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伤。

二、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神经保护治疗作用

阿片受体拮抗剂是能够与阿片受体激动剂竞争,和阿片受体结合,且自身无激动作用的一类物质。它通过与内阿片肽竞争性地与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病理反应的通路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疗效和剂量是相关的,κ和δ受体对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小剂量纳洛酮只能作用于μ受体,用于解除术后呼吸抑制、酒精中毒、抗休克的治疗;大剂量纳洛酮能同时作用于μ、κ和δ三种阿片受体,已经在神经内外科进行广泛应用。纳美芬对三种受体的亲和力比纳洛酮更强,能同时作用于三种受体,起到神经保护治疗作用。

三、纳美芬的临床作用特点

纳美芬作为最新一代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与μ、κ和δ各亚型阿片受体结合。纳美芬与脑内和外周的阿片受体结合后,可阻断在身体应激状态下由内阿片肽引起的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等的一系列症状,因而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纳洛酮比较,纳美芬具有更优异的药理、药代动力学参数。

1、速效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不同于其他系统和组织。人体的血脑屏障较低等动物更完善,所以在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中疗效显著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往往达不到明显效果。不论何种药物,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它们的作用效果。

纳美芬能够快速突破血脑屏障,在体内分布迅速。给药后在2min起效,5min内达血药浓度高峰,可阻断80%以上的大脑阿片受体。急救时给予1mg剂量在5~15min内就可达到治疗浓度。

2、强效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纳美芬与μ受体的结合力与纳曲酮相当,是纳洛酮的4倍。纳美芬是三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中与中枢κ、δ受体结合力最强的,其中与κ受体的亲合力是纳洛酮的28倍,能够更强效的阻断内阿片肽的病理效应。

三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与大鼠脑细胞膜的结合力——IC50值(nM)

[3H]-双氢吗啡 [3H]- 乙基氧代环唑星 [3H]-D-丙氨酸-D-亮氨酸-脑啡肽 纳美芬 1.0 5.1 6.1

纳洛酮 3.5 60 26

纳曲酮 0.9 10 10

注:Mary Ellen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纳洛酮、纳曲酮和纳美芬与标记后的双氢吗啡、乙基氧代环唑星以及丙氨酸-亮氨酸-脑啡肽竞争性结合μ、κ和δ受体。测定出相应的IC50值(半抑制浓度),通过表中数据可见,纳美芬与三种受体的亲和力最高。

3、长效

纳美芬静注后的半衰期为10.8±5.2小时,而纳洛酮在成人血清中半衰期约为1小时;纳美芬的作用时间比纳洛酮更长,约为纳洛酮的10倍。不需要在多次给药后连续监测病人的状况,更方便临床用药,节约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痛苦。

4、安全

纳美芬安全性基本与纳洛酮相同,都是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

给予健康志愿者推荐剂量的15倍或15倍以上,纳美芬的耐受性都很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亦未显示严重毒性。

四、用法用量推荐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一般为静注,也可肌注或皮下注射。

1、逆转术后呼吸抑制的推荐剂量:

初始剂量0.25ug/kg,2-5min后再增加剂量0.25ug/kg,呈现阿片逆转作用后立即停止给药,累计剂量可达1ug/kg。

2、用于抗昏迷休克,酒精、CO、有机磷农药、安定、阿片类药物等中毒的治疗: 初始剂量0.1mg-0.2mg,如有必要在2-5min后给予第2个相同剂量。

3、用于血管性及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每日0.2mg~1.0mg,分两次给药,将本品与适量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本品给药应在急性损伤早期开始,连用2周。

五、总结

神经保护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纳美芬能够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神经功能的损害作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逆转钙离子、兴奋性氨基酸升高等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并可能增加内源性脑保护因子的活性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综上所述,纳美芬作为最新一代的阿片受体拮抗剂,是美国医院药师联合会(ASHP)推荐的纳洛酮替代品,具有“速效、强效、长效、安全”的作用特点,将在神经内外科的神经保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 用 名】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

【商 品 名】

乐萌

【规 格】

1ml:0.1mg

【包 装】

120支/件

【生产厂家】 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有 效 期】

暂定12个月

【简要信息】

新一代用于神经保护治疗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1 三类新药,生产厂家少,可长线操作。

2 首仿产品,很多地方可单独标的,易中标。

3 可完全替代纳洛酮现有市场,另外还能创造急性期神经保护的最大市

场。

4 我公司有专业的学术支持队伍,提供临床上量保障。

5 我们与各地省代紧密合作,运作各省级医保目录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额。

1 基本信息

纳美芬于1995年被FDA批准上市,是一种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纯

阿片受体拮抗剂,并被美国医师协会推荐为纳洛酮的替代产品。纳美芬能

竞争性拮抗阿片受体中的μ,κ,δ受体,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2 作用特点

1) 速效 2min起效,5min内达血药浓度高峰,可阻断80%以上的阿片受体。急救时给予1mg剂量在5~15min内就可达到治疗浓度。

2) 强效 与纳洛酮比较,纳美芬与μ、 к、 δ受体的亲和力更强,与к受体的亲合力较纳洛酮强28倍,能够更强效的阻断阿片样物质的病理效应。

3) 长效 半衰期比纳洛酮更长(约10倍),临床用药更方便,不需要在多次给药后连续监测病人的状况。

4) 安全 安全性与纳洛酮相同,都是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给予健康志愿者推荐剂量的15倍或15倍以上亦未显示严重毒性;剂量增至1224mg,也只产生头沉、视力模糊、讲话费力等轻度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用药时, 不需要做剂量调整;也可用于新生儿的复苏。

3 临床应用

临床用途广泛,纳美芬除了具有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传统用途,如:拮抗麻醉性镇痛剂引起的呼吸抑制,麻醉催醒,抗休克,治疗酒精中毒和依赖,吗啡类药物中毒的治疗外,还可用于预防戒毒患者复吸、治疗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病态嗜赌、脑保护等。


相关文章

  • 药物-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药
  • 纳洛酮 [临床应用] 1. 用于拮抗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术后的呼吸抑制或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2. 用于促醒(如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术后.急性乙醇中毒.安眠药中毒.休克等) . 3. 用于对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吸毒成瘾者的催促戒断综合 ...查看


  • 第七版药理学重点(完)
  • 第一.二章 1. Drug:即药物,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Pharmacology:即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 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Ph ...查看


  • 药理学考试重点 1
  • 总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科学. 变态反应 指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不正常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和药物剂量无关 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 ...查看


  • 药理学笔记
  • 麻 醉 药 理 学 概 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是定量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动态变化 规律的学科. ·被动转运:药物从细胞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顺浓度差转运,称~不耗能.无饱和限速.不受竞争性制约. ·pKa ...查看


  • 药理学电子书
  • 目录 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一.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药理学的发展 三.药理学在新药发现和新药研制中的地位 四.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 一.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 二.药物的吸收 三. ...查看


  • 镇静镇痛操作规范
  • 镇静镇痛操作规范 一.镇静镇痛目的和意义 在镇痛和镇静治疗之前,应尽量明确使患者产生疼痛及焦虑躁动等症状的原因,尽可能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包括环境.心理.物理疗法等)祛除或减轻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消除或减轻病人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 ...查看


  • 第十九章 麻醉性镇痛药
  • 第十九章麻醉性镇痛药Chapter 19 Analgesics 疼痛 是一种因组织损伤和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释放一些致痛物质(如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5-HT等),这 ...查看


  • 解热镇痛抗炎药习题456
  • 第六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1. 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的特点是 A. 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B.仅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C. 既能降低正常人体温又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D. 解热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 E.以上都是 2. 乙酰水杨酸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查看


  •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整理
  • 药物代谢动力学 1. 首关效应: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灭活代谢一部分(主 要在肝脏),导致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现象. 2.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脏转化后可由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使结合 型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