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 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了解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学习重点】
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3.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学习难点】
1.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2.构造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应用 【知识梳理】
1-2 构造原理(各能级的能量由低到高顺序,即电子填充顺序)
1s →2s →2p →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二、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 。 (并不是指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
吸收能量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原子光谱包括 和 。
释放能量
三、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3-1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3-1
四、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4-1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4-2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一个轨道,而且自旋自旋状态_ _。
能量相同的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处于_ _、_ 或__ __的状态时,能量较低,比较稳定。
【重难点突破】 一、能层与能级
1.不同能层同种能级的能量顺序: 2.同一能层不同能级的能量顺序:; 3.能级数=能层序数,各能层的能级均是从s 能级开始。 【典例分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减1
B .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 能级开始至f 能级结束
C .各能层含有的轨道数按s 、p 、d 、f 的顺序依次为1、3、5、7 D .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一定为该能层序数平方的2倍 【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1的能层可以有p 能级,标记为1p B .n =2的能层可以有d 能级,标记为2d C .n =6的能层可以有f 能级,标记为6f D .n =3的能层可以有f 能级,标记为3f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就是电子的填充顺序,其实质是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2.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但不是指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
3.电子填充顺序要按构造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则要将能层序数相同的各能级归并在一起。 4.简化电子排布式,把内层电子已达到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的部分写成[稀有气体元素符号(]称为原子实)的形式,得到简化电子排布式。 【方法引领】
构造原理巧记方法:122,334,345,456,4567,567
能级能量比较经验公式:E =n +0.7l 式中:n 为能层数,l 为能级,l 的取值规律为:s 为0,p 为1,d 为2,f 为3。
不同能层不同能级的能量比较:n s <(n -2)f <(n -1)d <n p (即能级交错现象) 【典例分析】
下列能级的能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E (4s)>E (3d)>E(2p) B .E (6p)>E (5f)>E(4f) C .E (6s)<E (5p)
电子在原子的下列能级中排布时,最后一个排布的是 ,n 的取值至少是_ __。
A .n s B .n p C .(n -1)d D .(n -2)f
【典例分析】
已知X 、Y 两种元素电子排布式分别为,X :[Ar]3d64s 2;Y :1s 22s 22p 4。Z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回答下列问题:
①X 、Y 、Z 叁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分别是,X :_ __;Y :_ _;Z :_ __。 ②X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过量的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Y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能层数的__ 倍;Y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 能级与p 能级上的电子数之比为___ _。Y 原子核外s 能级与p 能级上的电子数之比为__ __。
④写出Z 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 __,Z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 周期_ 族;其原子半径_ ___X的原子半径(填“>”或“<”)。 【课堂练习3】
(2009-宁夏改编)已知X 、Y 和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 元素原子的4p 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 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1)X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 _,该元素的符号是__ __; (2)Y 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 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 ___; (3)Z 与同主族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X 跟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3。已知化合物X 2Y 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 3,产物还有ZnSO 4和H 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X 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 __(用化学式表示)。 三、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不是代表一个电子,而是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过一次。离核越近,黑点越密集,意味着电子在离核近的空间里出现的概率大。
2.原子轨道是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反映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3.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相同,但随能层序数增大,原子轨道的半径增大。 4.各能级的电子云在空间有几种伸展方向,该能级就有几个原子轨道。 四、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1.在一个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一个原子中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电子运动状态。
2.电子排布图是用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用箭头“↑”“↓”表示自旋相反的电子。不同能级原子轨道的方框要分开;同一能级不同原子轨道要并列在一起。
3.洪特规则特例只有在能级能量比较接近时(一般是在出现了能级交错的地方,所以应在3d 、4s 及以后)才予以考虑。
4.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要用能层(n )、能级(s 、p 、d 、f )、以及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和自旋状态四个方面来描述。 【典例分析】
(2010-上海——改编) (1)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 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这些电子分布在_ __种不同能级、____个原子轨道中。
(2)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_ _ (填“大”或“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子半径比Mg 小,则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烧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4】
(1)(2009-上海)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 .:He B . C .1s D .
(2)下列①~⑤表示的是第二周期中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回答以下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a .存在错误的是,错误的原因是。 b .代表B 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是,代表N 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是 【对应练习】
1.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 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 .3s B .3p x C .3p y D .3p z
2.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B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C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D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3.下列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 .Br :[Ar]3d104s 24p 6 B .Cr :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4
3p
C .26Fe 2+:
D .14Si :[Ne] 4.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原子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 .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2的原子
B .2p 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 22p 5的原子 C .M 层全充满而N 层为4s 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的原子 D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 24p 5的原子。 5.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 .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 电子
B .3p 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 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6的离子
D .原子核外的M 层上的s 轨道和p 轨道都排满了电子,而d 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6.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Ca 2+:1s 22s 22p 63s 23p 6 B .O :1s 22s 23p 4
C .Ar :1s 22s 22p 63s 23p 6 D .Cu 2+:1s 22s 22p 63s 23p 6 3d 84s 1 7.已知M 2+的3d 轨道上有5个电子,试回答:
(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 __;
(2)M 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中的电子数各为___ ____、___ ___; (3)M 元素在周期表中第___ ___周期__ ___族。
(4)与M 同周期的元素R 的阳离子R 3+和M 2+的电子构型相同。R 在第__ ___族,1molR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R 3+时,3d 轨道失去___ ____N A 个电子。
8.原子序数小于36的A 、B 、C 、D 、E 、F 、G 等7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 、E 、F 、G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均为n s 1,其中A 为非金属元素,且A 和E 属同一族。B 和D 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 能级电子数是s 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___ ___,B 是___ ____,E 是___ ____,G 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2)写出D 、F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D : F_ _。 (3)用电子排布图表示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
9.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 >W >Z >Y 。W 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 电子,X 原子核外s 电子与p 电子数之比为1∶1,Y 原子最外层s 电子与p 电子数之比为1∶1,Z 原子核外电子中p 电子数比Y 原子多2个。则:
(1)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 _(用元素符号表示)。 (2)W 、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10.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在同一电子层上,可有s 、p 、d 、f 、g 、h „„能级,和能级分别有1、3、5„„个轨道。试根据构造原理预测:
(1)第8周期共有________种元素。
(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6f 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 _____。 (3)第114号元素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 __周期_ _族。
11. (2010-上海)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C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 23p 4 D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2. 有X 、Y 、Z 、Q 、T 五种元素,X 原子的M 能层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Y 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3d 64s 2,Z 原子的L 能层的p 能级上有一空轨道,Q 原子的L 电子层的P 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 原子的M 能层上p 轨道半充满。试写出:
(1)X 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Y 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
(2)Z 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Q 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T 的价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 单质在Q 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产物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 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了解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学习重点】
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3.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学习难点】
1.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2.构造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应用 【知识梳理】
1-2 构造原理(各能级的能量由低到高顺序,即电子填充顺序)
1s →2s →2p →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二、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 。 (并不是指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
吸收能量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原子光谱包括 和 。
释放能量
三、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3-1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3-1
四、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4-1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4-2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一个轨道,而且自旋自旋状态_ _。
能量相同的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处于_ _、_ 或__ __的状态时,能量较低,比较稳定。
【重难点突破】 一、能层与能级
1.不同能层同种能级的能量顺序: 2.同一能层不同能级的能量顺序:; 3.能级数=能层序数,各能层的能级均是从s 能级开始。 【典例分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减1
B .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 能级开始至f 能级结束
C .各能层含有的轨道数按s 、p 、d 、f 的顺序依次为1、3、5、7 D .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一定为该能层序数平方的2倍 【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1的能层可以有p 能级,标记为1p B .n =2的能层可以有d 能级,标记为2d C .n =6的能层可以有f 能级,标记为6f D .n =3的能层可以有f 能级,标记为3f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就是电子的填充顺序,其实质是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2.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但不是指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
3.电子填充顺序要按构造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则要将能层序数相同的各能级归并在一起。 4.简化电子排布式,把内层电子已达到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的部分写成[稀有气体元素符号(]称为原子实)的形式,得到简化电子排布式。 【方法引领】
构造原理巧记方法:122,334,345,456,4567,567
能级能量比较经验公式:E =n +0.7l 式中:n 为能层数,l 为能级,l 的取值规律为:s 为0,p 为1,d 为2,f 为3。
不同能层不同能级的能量比较:n s <(n -2)f <(n -1)d <n p (即能级交错现象) 【典例分析】
下列能级的能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E (4s)>E (3d)>E(2p) B .E (6p)>E (5f)>E(4f) C .E (6s)<E (5p)
电子在原子的下列能级中排布时,最后一个排布的是 ,n 的取值至少是_ __。
A .n s B .n p C .(n -1)d D .(n -2)f
【典例分析】
已知X 、Y 两种元素电子排布式分别为,X :[Ar]3d64s 2;Y :1s 22s 22p 4。Z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回答下列问题:
①X 、Y 、Z 叁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分别是,X :_ __;Y :_ _;Z :_ __。 ②X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过量的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Y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能层数的__ 倍;Y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 能级与p 能级上的电子数之比为___ _。Y 原子核外s 能级与p 能级上的电子数之比为__ __。
④写出Z 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 __,Z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 周期_ 族;其原子半径_ ___X的原子半径(填“>”或“<”)。 【课堂练习3】
(2009-宁夏改编)已知X 、Y 和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 元素原子的4p 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 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1)X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 _,该元素的符号是__ __; (2)Y 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 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 ___; (3)Z 与同主族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X 跟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3。已知化合物X 2Y 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 3,产物还有ZnSO 4和H 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X 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 __(用化学式表示)。 三、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不是代表一个电子,而是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过一次。离核越近,黑点越密集,意味着电子在离核近的空间里出现的概率大。
2.原子轨道是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反映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3.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相同,但随能层序数增大,原子轨道的半径增大。 4.各能级的电子云在空间有几种伸展方向,该能级就有几个原子轨道。 四、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1.在一个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一个原子中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电子运动状态。
2.电子排布图是用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用箭头“↑”“↓”表示自旋相反的电子。不同能级原子轨道的方框要分开;同一能级不同原子轨道要并列在一起。
3.洪特规则特例只有在能级能量比较接近时(一般是在出现了能级交错的地方,所以应在3d 、4s 及以后)才予以考虑。
4.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要用能层(n )、能级(s 、p 、d 、f )、以及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和自旋状态四个方面来描述。 【典例分析】
(2010-上海——改编) (1)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 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这些电子分布在_ __种不同能级、____个原子轨道中。
(2)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_ _ (填“大”或“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子半径比Mg 小,则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烧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4】
(1)(2009-上海)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 .:He B . C .1s D .
(2)下列①~⑤表示的是第二周期中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回答以下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a .存在错误的是,错误的原因是。 b .代表B 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是,代表N 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是 【对应练习】
1.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 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 .3s B .3p x C .3p y D .3p z
2.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B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C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D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3.下列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 .Br :[Ar]3d104s 24p 6 B .Cr :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4
3p
C .26Fe 2+:
D .14Si :[Ne] 4.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原子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 .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2的原子
B .2p 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 22p 5的原子 C .M 层全充满而N 层为4s 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的原子 D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 24p 5的原子。 5.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 .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 电子
B .3p 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 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6的离子
D .原子核外的M 层上的s 轨道和p 轨道都排满了电子,而d 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6.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Ca 2+:1s 22s 22p 63s 23p 6 B .O :1s 22s 23p 4
C .Ar :1s 22s 22p 63s 23p 6 D .Cu 2+:1s 22s 22p 63s 23p 6 3d 84s 1 7.已知M 2+的3d 轨道上有5个电子,试回答:
(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 __;
(2)M 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中的电子数各为___ ____、___ ___; (3)M 元素在周期表中第___ ___周期__ ___族。
(4)与M 同周期的元素R 的阳离子R 3+和M 2+的电子构型相同。R 在第__ ___族,1molR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R 3+时,3d 轨道失去___ ____N A 个电子。
8.原子序数小于36的A 、B 、C 、D 、E 、F 、G 等7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 、E 、F 、G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均为n s 1,其中A 为非金属元素,且A 和E 属同一族。B 和D 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 能级电子数是s 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 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___ ___,B 是___ ____,E 是___ ____,G 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2)写出D 、F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D : F_ _。 (3)用电子排布图表示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
9.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 >W >Z >Y 。W 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 电子,X 原子核外s 电子与p 电子数之比为1∶1,Y 原子最外层s 电子与p 电子数之比为1∶1,Z 原子核外电子中p 电子数比Y 原子多2个。则:
(1)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 _(用元素符号表示)。 (2)W 、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10.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在同一电子层上,可有s 、p 、d 、f 、g 、h „„能级,和能级分别有1、3、5„„个轨道。试根据构造原理预测:
(1)第8周期共有________种元素。
(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6f 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 _____。 (3)第114号元素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 __周期_ _族。
11. (2010-上海)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C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 23p 4 D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2. 有X 、Y 、Z 、Q 、T 五种元素,X 原子的M 能层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Y 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3d 64s 2,Z 原子的L 能层的p 能级上有一空轨道,Q 原子的L 电子层的P 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 原子的M 能层上p 轨道半充满。试写出:
(1)X 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Y 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
(2)Z 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Q 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T 的价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 单质在Q 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产物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