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的胶砂流动度测定。

2 仪器设备

(1)胶砂搅拌机:应符合JC/T681-1997的要求。

(2)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跳桌):技术要求及其安装方法应符合T0507附录的规定。

(3)试模: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

截锥圆模内壁须光滑,尺寸为:高度60mm ±0.5mm ;上口内径70mm ±0.5mm ;下口内径100mm ±0.5mm ;下口外径120mm ,模壁厚度大于5mm 。模套与截锥圆模配合使用。

(4)捣棒:用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mm ±0.5mm ,长度约200mm ,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柄滚花。

(5)卡尺:量程不小于300mm ,分度值不大于0.5mm 。

(6)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 。

(7)秒表;分度值为1s 。

3 试样制备

3.1 材料准备

胶砂材料用量按相应标准要求或试验设计确定。水泥试样,标准砂和试验用水及试验条件应符合GB/T17671-1999中第四条的有关规定。

3.2 胶砂制备

按GB/T17671-1999中有关规定进行。

4 试验步骤

4.1 如在24h 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4.2 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4.3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之后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 ,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应使胶砂略高于截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捣压顺序见图T0507-1、图T0507-2。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4.4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每

秒钟一次,在25s ±1s 内完成25次跳动。

4.5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计算平均值,精确至1mm ,即为该水量下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流动度试验,从胶砂拌合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须在6min 内完成。

4.6 电动跳桌与手动跳桌测定的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以电动跳桌为准。

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

(2)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

(3) 试样编号;

(4) 试验日期及时间;

(5) 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6) 环境温度和湿度;

(7) 执行标准;

(8) 使用砂的类型;

(9) 水泥胶砂流动度;

(10) 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T0507附录 跳桌及其安装

本附录规定了跳桌的技术要求和安装方法,适用于跳桌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检定。

A .1 技术要求

A.1.1 跳桌(图T0507A-1)主要由跳动部分和机架部分组成。

A.1.2 跳动部分是由圆盘桌面和推杆构成。总质量为4.35kg ±0.15kg ,且以推杆为中心均匀分布。圆盘桌面直径300mm ±1mm ,是由硬度不低于200HB 的铸钢制成,边缘厚约5mm 。其上表面应光滑平整,并镀硬铬。表面粗糙度Ra 在0.8um-1.6um 之间。桌面中心有直径为125mm 的刻圆,用以确定锥形试模的位置。从圆盘外缘指向中心有8条线,相隔45度分布。

桌面有6根辐射状筋,相隔60度均匀分布。圆盘表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10mm 。跳动部分下落瞬间,托轮不应与凸轮接触。跳桌落距为10.0mm ±0.2mm 。推杆与机架孔的公差间隙为0.05mm-0.10mm 。

A .1.3 凸轮(图 T0507A-2)由钢制成,其外表面轮廓应符合等速螺旋线,表面硬度不低于洛氏55HRC 。当推杆和凸轮接触时不应察觉出有跳动,上升过程中保持圆盘桌面平稳,不抖动。

A.1.4 机架是由铸铁制成的坚固整体,有三根相隔120度分布的增强筋延伸整个机架高度。机架孔周围环状精磨。机架孔的轴线应与圆盘上表面垂直。当圆盘下落和机架接触时,接触面应保持平滑,并与圆盘上表面成平行状态,同时在360度范围内完全接触。

A.1.5 转动轴与转速为60r/min的同步电机连接,其转动机构能保证跳桌在(25±1)s 内完成25次跳动。

A.1.6 跳桌底座有3个直径为12mm 的孔,以便与混凝土基座连接,三个孔均匀分布在直径为200mm 的圆上。

A.2安装和保养

A.2.1 跳桌宜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已硬化的水平混凝土基座上。基座由容重至少2240kg/m3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基部约为400mm ×400mm 见方,高约690mm 。

A.2.2 推杆应保持清洁,并稍涂润滑油。圆盘与机架接触面不应有油。凸轮表面上涂油可减少操作的摩擦。

A.3 检定

安装好的跳桌用流动度标准样(JBW01-1-1)进行检定,测得的流动度值与标准样给定流动度相差在规定范围内,则跳桌的使用性能合格。

条文说明

本方法参照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方法》修改。与旧标准相比,主要修改部分为:采用技术参数与EN459-2-2001相同的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但跳动次数为25次; 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用砂为ISO 砂,胶砂组成按相应标准要求或试验设计确定。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的胶砂流动度测定。

2 仪器设备

(1)胶砂搅拌机:应符合JC/T681-1997的要求。

(2)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跳桌):技术要求及其安装方法应符合T0507附录的规定。

(3)试模: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

截锥圆模内壁须光滑,尺寸为:高度60mm ±0.5mm ;上口内径70mm ±0.5mm ;下口内径100mm ±0.5mm ;下口外径120mm ,模壁厚度大于5mm 。模套与截锥圆模配合使用。

(4)捣棒:用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mm ±0.5mm ,长度约200mm ,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柄滚花。

(5)卡尺:量程不小于300mm ,分度值不大于0.5mm 。

(6)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 。

(7)秒表;分度值为1s 。

3 试样制备

3.1 材料准备

胶砂材料用量按相应标准要求或试验设计确定。水泥试样,标准砂和试验用水及试验条件应符合GB/T17671-1999中第四条的有关规定。

3.2 胶砂制备

按GB/T17671-1999中有关规定进行。

4 试验步骤

4.1 如在24h 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4.2 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4.3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之后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 ,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应使胶砂略高于截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捣压顺序见图T0507-1、图T0507-2。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4.4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每

秒钟一次,在25s ±1s 内完成25次跳动。

4.5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计算平均值,精确至1mm ,即为该水量下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流动度试验,从胶砂拌合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须在6min 内完成。

4.6 电动跳桌与手动跳桌测定的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以电动跳桌为准。

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

(2)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

(3) 试样编号;

(4) 试验日期及时间;

(5) 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6) 环境温度和湿度;

(7) 执行标准;

(8) 使用砂的类型;

(9) 水泥胶砂流动度;

(10) 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T0507附录 跳桌及其安装

本附录规定了跳桌的技术要求和安装方法,适用于跳桌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检定。

A .1 技术要求

A.1.1 跳桌(图T0507A-1)主要由跳动部分和机架部分组成。

A.1.2 跳动部分是由圆盘桌面和推杆构成。总质量为4.35kg ±0.15kg ,且以推杆为中心均匀分布。圆盘桌面直径300mm ±1mm ,是由硬度不低于200HB 的铸钢制成,边缘厚约5mm 。其上表面应光滑平整,并镀硬铬。表面粗糙度Ra 在0.8um-1.6um 之间。桌面中心有直径为125mm 的刻圆,用以确定锥形试模的位置。从圆盘外缘指向中心有8条线,相隔45度分布。

桌面有6根辐射状筋,相隔60度均匀分布。圆盘表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10mm 。跳动部分下落瞬间,托轮不应与凸轮接触。跳桌落距为10.0mm ±0.2mm 。推杆与机架孔的公差间隙为0.05mm-0.10mm 。

A .1.3 凸轮(图 T0507A-2)由钢制成,其外表面轮廓应符合等速螺旋线,表面硬度不低于洛氏55HRC 。当推杆和凸轮接触时不应察觉出有跳动,上升过程中保持圆盘桌面平稳,不抖动。

A.1.4 机架是由铸铁制成的坚固整体,有三根相隔120度分布的增强筋延伸整个机架高度。机架孔周围环状精磨。机架孔的轴线应与圆盘上表面垂直。当圆盘下落和机架接触时,接触面应保持平滑,并与圆盘上表面成平行状态,同时在360度范围内完全接触。

A.1.5 转动轴与转速为60r/min的同步电机连接,其转动机构能保证跳桌在(25±1)s 内完成25次跳动。

A.1.6 跳桌底座有3个直径为12mm 的孔,以便与混凝土基座连接,三个孔均匀分布在直径为200mm 的圆上。

A.2安装和保养

A.2.1 跳桌宜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已硬化的水平混凝土基座上。基座由容重至少2240kg/m3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基部约为400mm ×400mm 见方,高约690mm 。

A.2.2 推杆应保持清洁,并稍涂润滑油。圆盘与机架接触面不应有油。凸轮表面上涂油可减少操作的摩擦。

A.3 检定

安装好的跳桌用流动度标准样(JBW01-1-1)进行检定,测得的流动度值与标准样给定流动度相差在规定范围内,则跳桌的使用性能合格。

条文说明

本方法参照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方法》修改。与旧标准相比,主要修改部分为:采用技术参数与EN459-2-2001相同的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但跳动次数为25次; 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用砂为ISO 砂,胶砂组成按相应标准要求或试验设计确定。


相关文章

  • 铁尾矿与活性混合材料
  •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铁尾矿与活性混合材的 复合效应及合理掺量研究 英文题目:The compound effect and reasonable dosage research on 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材 料 化 ...查看


  •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 t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一. 水泥的基本概念 了解:1.常见五大水泥的含义. 大致特点及适用范 围. (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料,以及适量石膏混合磨细制成的水泥. 其中完全不掺混合料的称为I ...查看


  • 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 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砂浆.混凝土检验 2002-3-5 下午 02:16:56 阅读98次 一.水泥砂浆 砂浆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二类:砌筑砂浆应能把块体材料(砖.石.砌块)粘结为整体结构,因此结构的强度不仅取决于砌体 ...查看


  • 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指导书 精品
  • 混凝土外加剂实验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类材料,掺量一般只占水泥量的5%以下.混凝土外加剂根据其主要功能分类,如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缓凝剂.速凝剂.早强剂,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 ...查看


  • 水泥___水灰比___泥浆比重___混凝土配合比
  • 水泥 水灰比 泥浆比重 混凝土配合比 水灰比(water cement ratio) 拌制水泥浆.砂浆.混凝土时所用的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 ...查看


  • 水泥基自流平基底的处理与界面剂的使用
  • 基底的处理与界面剂的使用 界面剂的作用 1. 增强界面接着及封闭毛细孔 2. 阻止自流平固化前水份渗透到基层中,造成自流平水化作用的不完整 3. 防止基底湿气上升造成表面气孔 4. 增加流动度 基底的处理与界面剂的使用 1.普通基底:如粗糙 ...查看


  • 水泥性能试验
  • 一.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水泥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2.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 ...查看


  •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
  • 水灰比 拌制水泥浆.砂浆.混凝土时所用的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对某种水泥就有一个最适 ...查看


  • 混凝土名词解释
  • 坍落度: 定义1: 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一种指标,用拌和物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坍落的高度表示.其单位为cm. 定义2: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流动性)的一种指标,用拌合物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坍落的高度,以厘米数表示. 一.基本概念 坍落度是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