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工安全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40分每题1分)
1、硫化氢为( )色,( )气味的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 )。
2、共辨识出危险源( )项,其中有( )重大危险源
3、硫磺的灭火方法,遇小火用( )闷熄,遇大火可用( )灭火。
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带( )手套。
5、危险源的识别方法有( ) ( )查阅有关记录( )( )
6、进入作业区不准吸烟动火,动火时须办理( )。
7、厂房内禁止放置( ),所有通道、走梯,操作现场无( ),应保持畅通无阻和( )。
8、若蒸氨塔底压力偏高,则应减少入塔( ),并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9、循环泵启动前应检查( )和( )的润滑油,用手转动( ),检查是否灵活。
10、检修设备是必须的( )彻底,停运行的塔、槽时要通入( )或( )保压以防止可燃气体或( )自燃引起事故。
11、熔硫釜的开停应严格按照( )操作,为确保熔硫釜的安全运行应每小时( )一次。
12、蒸氨塔检修时,要清扫彻底,进出口必须堵加( )防止( )对流。
13、发现煤气泄漏有人中毒。巡检人员应首先观察( ),利用手持报警仪检测( ),若果煤气浓度不超过( )立即站在( )对人员进行抢救。
14、检测煤气浓度超标时应带上( )进行抢救。
15、发生煤气泄露应立即通知( )或( )讲明地点和中毒人员。
16、环境因素的识别采用工艺流程( )及现场( )、( )、( )的信息识别环境因素。
17. 安环处每年( )月份组织个部门对区域生产活动和工作场所中具有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判定重大危险源。
二、问答题(共50分)
1、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什么?(10分)
2、发现煤气中毒人员应如何处理?(10分)
3、煤气爆炸的条件是什么?(10分)
4、煤气爆炸事故如何处理?(10分)
5、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哪些问题?(10分)
三、论述
本岗位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是什么?控制措施是什么?(
10分)
脱硫答案
一、1. 无 、臭鸡蛋 二氧化硫2、50、8 3、砂土、4、橡胶 5、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 6、动火证 7、易燃易爆品、杂物、清洁 8、蒸汽 9、轴承。电机、联轴器 10、清扫、氮气、蒸汽、硫化亚铁 11、规程、巡检12、盲板、空气13、风向、煤气浓度、24PPM 14、正压式呼吸器 15、作业长、调度16、分析法、观察、交谈、收集、17、11.
二、1、1进入工作岗位,劳保护品穿戴齐全,女工长发盘于帽内。
2设备检修必须清扫彻底,停运塔槽要通入氮气或蒸汽保压,以防串入可燃气体或硫化亚铁自燃引起事故。
3运转设备在启动前必须检查防护罩是否齐全,不准触及运转部位。
4走梯护栏保持完整可靠,及时清除积雪油污,上塔操作时要精力集中,扶好栏杆,防止坠落
5熔硫釜的开停严格按规程操作,为确保熔硫釜安全运行应每小时巡检一次。
6作业区内严禁烟火,预防中毒,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岗位人员应现场监护。 7设备检修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塔内空气对流以免形成自燃,一旦发生立即用内外灭火法扑救。
8配碱槽上盖和钢筋网要坚固,配料时预防滑落槽中。
9蒸氨塔检修时要清扫彻底,进出口必须堵加盲板,防止空气对流。
10巡检时携带煤气报警仪,放散口附近操作注意风向,并戴好防毒口罩。
11保持现场整洁,杂物及检修废弃物应及时清除,防止落物伤人
12掌握煤气、氨气的灭火方法及泄漏处理方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2、1. 应立即通知当班工段长或调度,讲明地点,中毒人员。
2.发现煤气泄露有人中毒,巡检人员应首先观察风向,利用手持报警检测煤气浓度,如果煤气浓度不超过24PPM 立即站在上风口对人员进行抢救。
3.如检测煤气浓度超标,应戴上正压式呼吸器进行抢救。
4.救出中毒人员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等待120到来。
3、答:(1)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或容器内
(2)有助燃剂(空气或氧气)和煤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3)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
4、答:抢救爆炸事故应首先救人,救护人员进入有残余煤气区域时应戴防护面具,抢救组织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1)对已经爆炸的煤气设施,应立即切断其煤气来源,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防止第二爆炸。
(2)对出事地点应加强警戒,以防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3)在爆炸地点40m 以内禁止火源,以防发生煤气着火事故。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查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
5、1)大气排放2) 水体排放3) 废物管理4)土地污染5)对社区的影响6)原材料与自燃资源的使用7)其它环境问题8)在正常运行、异常运行和紧急状态下存在的环境因素9)企业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过去的、现在实际影响的环境因素10)能够控制或可期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11)环境因素划分粗细程度应以管理控制能力而定。
三 本岗位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有两个
煤气氨气放散遇明火 控制措施:作业区内严禁烟火,预防中毒,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岗位人员应现场监护。
煤气泄漏遇明火 控制措施:作业区内严禁烟火,预防中毒,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岗位人员应现场监护。
脱硫工安全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40分每题1分)
1、硫化氢为( )色,( )气味的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 )。
2、共辨识出危险源( )项,其中有( )重大危险源
3、硫磺的灭火方法,遇小火用( )闷熄,遇大火可用( )灭火。
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带( )手套。
5、危险源的识别方法有( ) ( )查阅有关记录( )( )
6、进入作业区不准吸烟动火,动火时须办理( )。
7、厂房内禁止放置( ),所有通道、走梯,操作现场无( ),应保持畅通无阻和( )。
8、若蒸氨塔底压力偏高,则应减少入塔( ),并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9、循环泵启动前应检查( )和( )的润滑油,用手转动( ),检查是否灵活。
10、检修设备是必须的( )彻底,停运行的塔、槽时要通入( )或( )保压以防止可燃气体或( )自燃引起事故。
11、熔硫釜的开停应严格按照( )操作,为确保熔硫釜的安全运行应每小时( )一次。
12、蒸氨塔检修时,要清扫彻底,进出口必须堵加( )防止( )对流。
13、发现煤气泄漏有人中毒。巡检人员应首先观察( ),利用手持报警仪检测( ),若果煤气浓度不超过( )立即站在( )对人员进行抢救。
14、检测煤气浓度超标时应带上( )进行抢救。
15、发生煤气泄露应立即通知( )或( )讲明地点和中毒人员。
16、环境因素的识别采用工艺流程( )及现场( )、( )、( )的信息识别环境因素。
17. 安环处每年( )月份组织个部门对区域生产活动和工作场所中具有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判定重大危险源。
二、问答题(共50分)
1、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什么?(10分)
2、发现煤气中毒人员应如何处理?(10分)
3、煤气爆炸的条件是什么?(10分)
4、煤气爆炸事故如何处理?(10分)
5、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哪些问题?(10分)
三、论述
本岗位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是什么?控制措施是什么?(
10分)
脱硫答案
一、1. 无 、臭鸡蛋 二氧化硫2、50、8 3、砂土、4、橡胶 5、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 6、动火证 7、易燃易爆品、杂物、清洁 8、蒸汽 9、轴承。电机、联轴器 10、清扫、氮气、蒸汽、硫化亚铁 11、规程、巡检12、盲板、空气13、风向、煤气浓度、24PPM 14、正压式呼吸器 15、作业长、调度16、分析法、观察、交谈、收集、17、11.
二、1、1进入工作岗位,劳保护品穿戴齐全,女工长发盘于帽内。
2设备检修必须清扫彻底,停运塔槽要通入氮气或蒸汽保压,以防串入可燃气体或硫化亚铁自燃引起事故。
3运转设备在启动前必须检查防护罩是否齐全,不准触及运转部位。
4走梯护栏保持完整可靠,及时清除积雪油污,上塔操作时要精力集中,扶好栏杆,防止坠落
5熔硫釜的开停严格按规程操作,为确保熔硫釜安全运行应每小时巡检一次。
6作业区内严禁烟火,预防中毒,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岗位人员应现场监护。 7设备检修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塔内空气对流以免形成自燃,一旦发生立即用内外灭火法扑救。
8配碱槽上盖和钢筋网要坚固,配料时预防滑落槽中。
9蒸氨塔检修时要清扫彻底,进出口必须堵加盲板,防止空气对流。
10巡检时携带煤气报警仪,放散口附近操作注意风向,并戴好防毒口罩。
11保持现场整洁,杂物及检修废弃物应及时清除,防止落物伤人
12掌握煤气、氨气的灭火方法及泄漏处理方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2、1. 应立即通知当班工段长或调度,讲明地点,中毒人员。
2.发现煤气泄露有人中毒,巡检人员应首先观察风向,利用手持报警检测煤气浓度,如果煤气浓度不超过24PPM 立即站在上风口对人员进行抢救。
3.如检测煤气浓度超标,应戴上正压式呼吸器进行抢救。
4.救出中毒人员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等待120到来。
3、答:(1)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或容器内
(2)有助燃剂(空气或氧气)和煤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3)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
4、答:抢救爆炸事故应首先救人,救护人员进入有残余煤气区域时应戴防护面具,抢救组织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1)对已经爆炸的煤气设施,应立即切断其煤气来源,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防止第二爆炸。
(2)对出事地点应加强警戒,以防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3)在爆炸地点40m 以内禁止火源,以防发生煤气着火事故。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查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
5、1)大气排放2) 水体排放3) 废物管理4)土地污染5)对社区的影响6)原材料与自燃资源的使用7)其它环境问题8)在正常运行、异常运行和紧急状态下存在的环境因素9)企业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过去的、现在实际影响的环境因素10)能够控制或可期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11)环境因素划分粗细程度应以管理控制能力而定。
三 本岗位重点控制的危险源有两个
煤气氨气放散遇明火 控制措施:作业区内严禁烟火,预防中毒,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岗位人员应现场监护。
煤气泄漏遇明火 控制措施:作业区内严禁烟火,预防中毒,需要动火时,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岗位人员应现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