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建筑设计思潮,对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本土性设计理念的思考,通过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中西方国家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相关论述,旨在寻求一条适宜于中国建筑发展的中式新古典主义之路。
新古典主义风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带着对古典美学的无限推崇,曾一度成为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建筑发展的复古思潮。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西方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在欧洲建筑领域的第一次提出,是针对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来。在欧洲“人本主义”思想的宣扬下,以及对古希腊罗马建筑文化中理性美学的考古研究下作出的对巴洛克与洛可可矫揉繁琐的装饰风格的反抗。其在欧洲的第二次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功能至上的工业化时代时,作为对抗冷漠的“国际式”风格的有力武器。
其在创作手法上并没有完全的遵循古典主义法则,而是极力追求严谨柱式和简洁装饰等一系列的古典主义精神。如在建筑的形体处理上继承古典主义完美的比例、遵循轴线与对称、采用古典主义的三段式构图以及古希腊罗马的经典柱式等。在装饰上选取古典主义的一些象征符号,并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将其与现代主义的新材料新技术进行重组,既作为装饰又起到一定的隐喻效果。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建筑史上的新古典主义受国外思潮的影响也曾有两次大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840年之后随殖民文化的输入而传入国内。加之在国外受学院派熏陶的中国建筑师大部分已学成归国,其对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次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多样化。与现代主义风格单一的“方盒子”建筑相比,精致典雅的欧式风格更能满足此时国内大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作为“欧陆风”代表之一的新古典主义在中国得以再次发展。
从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发展来看,此时的建筑师们都是对古典主义风格有相当正规的认识,其优秀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不仅让国人接触到了国外优秀的建筑艺术,也给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建筑界以新的美学认识。
从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发展来看,它是国内建筑界对西方建筑艺术进行的一次自发探索过程,其设计作品将西方的古典建筑语言引入国内的现代建筑中,对中国的建筑艺术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对部分城市的肌理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异域风格的建筑在国内争奇斗艳不足为奇,除了满足大众求新求异的市场需求外,作为城市设计者的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多样的设计风格中归纳总结,以挖掘出有利于本民族建筑发展的道路。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发展,有其进步意义,更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其所复兴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参照的是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建筑语言,挖掘的是西方传统的人文内涵,将新古典主义的这些特征照搬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在观念维度上只能作为一种审美情趣而存在,是很难长久的发展下去的。中西方建筑文化本身是依附于不同社会环境下而产生的两种艺术方式,其发展道路的不同,导致其所形成的美学特征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从审美层次分析,西方古典建筑更多的是注重比例、尺度等外在层次的形式美,它是在西方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数理和谐的挖掘,追求物理性的建筑审美。而中国传统建筑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去暗示内在的某种精神内核,通过数与礼的和谐去追求情与理的统一,以达到人文性的审美追求。
第二,在建筑空间形态上,西方古典建筑以竖向单体建筑的造型美为主,建筑空间追求可被量化感知的几何形态,通过超人的尺度以达到神的高度。中国传统建筑更多的是以横向群体院落组合见长,建筑尺度以人为本,着意于意境的营造,将时间的概念引入建筑,力求获得空间的无限开放性。
第三,从建筑装饰艺术上看,西方建筑装饰多直观具象的石刻花叶图形。中国传统建筑则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的木雕装饰。
在深刻了解了上述差异后,回望中国传统建筑,首先从建筑布局的指导思想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都具有相对明确的轴线组织规律,又在“天人合一”的指导下多与自然和谐统一,内外共融,这恰巧也是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研究与继承此类具有积极意义的观念形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更有益于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其次从建筑细部上看,中国传统建筑也有台基、屋身与大屋顶的特定美学划分,特别是有着建筑第五立面之称的屋顶形式,以及特色鲜明的斗拱、雀替、藻井等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建筑元素,不仅起着结构和装饰作用,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这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建筑哲学观念以及大量的符合自身审美文化的传统建筑语汇将是我们进行建筑创作的坚实基础。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不管是对本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还是对国外优秀建筑文化的吸收,都应植根于本土化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态度去进行挖掘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提炼创新并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结合,才能挖掘出一条具有中式传统建筑语汇的“地域性新古典主义”道路。
作者简介:毛磊(1991-),男,籍贯:湖北省孝感市,本科,现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建筑。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新古典主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建筑设计思潮,对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本土性设计理念的思考,通过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中西方国家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相关论述,旨在寻求一条适宜于中国建筑发展的中式新古典主义之路。
新古典主义风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带着对古典美学的无限推崇,曾一度成为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建筑发展的复古思潮。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西方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在欧洲建筑领域的第一次提出,是针对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来。在欧洲“人本主义”思想的宣扬下,以及对古希腊罗马建筑文化中理性美学的考古研究下作出的对巴洛克与洛可可矫揉繁琐的装饰风格的反抗。其在欧洲的第二次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功能至上的工业化时代时,作为对抗冷漠的“国际式”风格的有力武器。
其在创作手法上并没有完全的遵循古典主义法则,而是极力追求严谨柱式和简洁装饰等一系列的古典主义精神。如在建筑的形体处理上继承古典主义完美的比例、遵循轴线与对称、采用古典主义的三段式构图以及古希腊罗马的经典柱式等。在装饰上选取古典主义的一些象征符号,并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将其与现代主义的新材料新技术进行重组,既作为装饰又起到一定的隐喻效果。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建筑史上的新古典主义受国外思潮的影响也曾有两次大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840年之后随殖民文化的输入而传入国内。加之在国外受学院派熏陶的中国建筑师大部分已学成归国,其对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次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多样化。与现代主义风格单一的“方盒子”建筑相比,精致典雅的欧式风格更能满足此时国内大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作为“欧陆风”代表之一的新古典主义在中国得以再次发展。
从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发展来看,此时的建筑师们都是对古典主义风格有相当正规的认识,其优秀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不仅让国人接触到了国外优秀的建筑艺术,也给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建筑界以新的美学认识。
从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发展来看,它是国内建筑界对西方建筑艺术进行的一次自发探索过程,其设计作品将西方的古典建筑语言引入国内的现代建筑中,对中国的建筑艺术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对部分城市的肌理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异域风格的建筑在国内争奇斗艳不足为奇,除了满足大众求新求异的市场需求外,作为城市设计者的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多样的设计风格中归纳总结,以挖掘出有利于本民族建筑发展的道路。新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发展,有其进步意义,更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其所复兴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参照的是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建筑语言,挖掘的是西方传统的人文内涵,将新古典主义的这些特征照搬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在观念维度上只能作为一种审美情趣而存在,是很难长久的发展下去的。中西方建筑文化本身是依附于不同社会环境下而产生的两种艺术方式,其发展道路的不同,导致其所形成的美学特征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从审美层次分析,西方古典建筑更多的是注重比例、尺度等外在层次的形式美,它是在西方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数理和谐的挖掘,追求物理性的建筑审美。而中国传统建筑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去暗示内在的某种精神内核,通过数与礼的和谐去追求情与理的统一,以达到人文性的审美追求。
第二,在建筑空间形态上,西方古典建筑以竖向单体建筑的造型美为主,建筑空间追求可被量化感知的几何形态,通过超人的尺度以达到神的高度。中国传统建筑更多的是以横向群体院落组合见长,建筑尺度以人为本,着意于意境的营造,将时间的概念引入建筑,力求获得空间的无限开放性。
第三,从建筑装饰艺术上看,西方建筑装饰多直观具象的石刻花叶图形。中国传统建筑则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的木雕装饰。
在深刻了解了上述差异后,回望中国传统建筑,首先从建筑布局的指导思想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都具有相对明确的轴线组织规律,又在“天人合一”的指导下多与自然和谐统一,内外共融,这恰巧也是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研究与继承此类具有积极意义的观念形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更有益于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其次从建筑细部上看,中国传统建筑也有台基、屋身与大屋顶的特定美学划分,特别是有着建筑第五立面之称的屋顶形式,以及特色鲜明的斗拱、雀替、藻井等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建筑元素,不仅起着结构和装饰作用,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这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建筑哲学观念以及大量的符合自身审美文化的传统建筑语汇将是我们进行建筑创作的坚实基础。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不管是对本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还是对国外优秀建筑文化的吸收,都应植根于本土化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态度去进行挖掘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提炼创新并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结合,才能挖掘出一条具有中式传统建筑语汇的“地域性新古典主义”道路。
作者简介:毛磊(1991-),男,籍贯:湖北省孝感市,本科,现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建筑。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