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探索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实践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意识的觉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在的学校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符合将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和形势的要求。但是,目前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能否升入高中的唯一标准,致使一些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学校节假日补课之风屡禁不止,社会上各种提高学习成绩的辅导班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只顾自己的学习,不关心班集体,不参加有益的活动,甚至不参加体育锻炼、卫生扫除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评价目标单一、方式简单,“一张试卷定乾坤”,导向人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做好动员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开好学生会、任课教师会、家长会,宣传我市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政策。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十分重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积极倡导成立本班的家长委员会,由家长选举产生,通过家长会及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引导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笔者积极和任课教师沟通,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地发展。在家长、教师的统一教育引导下,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向评价的方向发展。

  二、落实好平时评价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为了管理好这个班,笔者对班级做了长远规划,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初一开始,笔者给学生建立了一个“班级管理小档案”,这个档案袋记录每个学生三年的各种信息。笔者的“班级管理小档案”中收集三年来学生的成长信息,如个人信息,三年中十二次考试成绩,每学期两次考试(期中、期末)单科、总分成绩,与上次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六次体检表,每学年二次体检表,从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情况;三次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我只要求家长写孩子的优点,每年一次);六次学生的自我反思,要求每学期学生对自己进行一次反思,反思一学期的得与失(有学习成绩,思想品德,集体活动中为班级争得的荣誉等);笔者对学生的六次评语,有表扬有希望也有不足,切合实际还不失幽默。另外,笔者还收集了学生的获奖情况、给灾区捐钱、捐物,一些课内外实践活动记录情况,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所有这些我都是利用每周一次班会做。笔者还从初一开始写班级日记,初二建立学生日志,初三建立班主任日志。记录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主要是结合每周班会有十分钟的“说说心里话”,可以写自己、其他同学、班级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等。

  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笔者把学生的成绩制作成统计图,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成绩的变化情况,也可把各科的成绩进行对比,看到不足和优势,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初三学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每学期放假前,笔者都会把各自的档案袋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了解自己一学期来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假期反思自己的不足,确定下学期的努力方向。利用“班级管理小档案和三年来所写的班级日记、学生日志、班主任日志,使笔者在班级管理上显得得心应手,这些材料在初三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为学生创设条件,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向评价方向努力

  要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必须使其真正读懂“感恩,回报”,真正懂得爱。笔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班会时给他们讲一些感恩小故事,读一些感人的文章,让学生写出最让他们感动的一件事,视频播放一些歌曲的背景、一些感恩、回报的图片,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后,把笔者看到、听到救人、捐款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大爱无私,真爱无价。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为自主管理和实践创造的地方。因此,评价只是一个方向,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不断向此方向、引导,逐步达到自主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实施效果及评价结果

  有了指导思想、评价标准和评价资料,为了鼓励学生向好的方向全面发展,每学期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评价,有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委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和班主任评价,从这六个方面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公正评价。三年中综合六次评价得出结果,最后上交给学校评价小组。正因为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综合素质评价)。三年来,笔者的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满意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意识的觉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在的学校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符合将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和形势的要求。但是,目前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能否升入高中的唯一标准,致使一些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学校节假日补课之风屡禁不止,社会上各种提高学习成绩的辅导班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只顾自己的学习,不关心班集体,不参加有益的活动,甚至不参加体育锻炼、卫生扫除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评价目标单一、方式简单,“一张试卷定乾坤”,导向人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做好动员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开好学生会、任课教师会、家长会,宣传我市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政策。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十分重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积极倡导成立本班的家长委员会,由家长选举产生,通过家长会及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引导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笔者积极和任课教师沟通,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地发展。在家长、教师的统一教育引导下,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向评价的方向发展。

  二、落实好平时评价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为了管理好这个班,笔者对班级做了长远规划,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初一开始,笔者给学生建立了一个“班级管理小档案”,这个档案袋记录每个学生三年的各种信息。笔者的“班级管理小档案”中收集三年来学生的成长信息,如个人信息,三年中十二次考试成绩,每学期两次考试(期中、期末)单科、总分成绩,与上次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六次体检表,每学年二次体检表,从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情况;三次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我只要求家长写孩子的优点,每年一次);六次学生的自我反思,要求每学期学生对自己进行一次反思,反思一学期的得与失(有学习成绩,思想品德,集体活动中为班级争得的荣誉等);笔者对学生的六次评语,有表扬有希望也有不足,切合实际还不失幽默。另外,笔者还收集了学生的获奖情况、给灾区捐钱、捐物,一些课内外实践活动记录情况,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所有这些我都是利用每周一次班会做。笔者还从初一开始写班级日记,初二建立学生日志,初三建立班主任日志。记录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主要是结合每周班会有十分钟的“说说心里话”,可以写自己、其他同学、班级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等。

  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笔者把学生的成绩制作成统计图,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成绩的变化情况,也可把各科的成绩进行对比,看到不足和优势,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初三学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每学期放假前,笔者都会把各自的档案袋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了解自己一学期来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假期反思自己的不足,确定下学期的努力方向。利用“班级管理小档案和三年来所写的班级日记、学生日志、班主任日志,使笔者在班级管理上显得得心应手,这些材料在初三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为学生创设条件,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向评价方向努力

  要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必须使其真正读懂“感恩,回报”,真正懂得爱。笔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班会时给他们讲一些感恩小故事,读一些感人的文章,让学生写出最让他们感动的一件事,视频播放一些歌曲的背景、一些感恩、回报的图片,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后,把笔者看到、听到救人、捐款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大爱无私,真爱无价。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为自主管理和实践创造的地方。因此,评价只是一个方向,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不断向此方向、引导,逐步达到自主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实施效果及评价结果

  有了指导思想、评价标准和评价资料,为了鼓励学生向好的方向全面发展,每学期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评价,有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委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和班主任评价,从这六个方面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公正评价。三年中综合六次评价得出结果,最后上交给学校评价小组。正因为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综合素质评价)。三年来,笔者的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满意效果。


相关文章

  • 在班级管理中探索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和实践
  • 张旭斌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五中学(756000) [摘要]本文针对人们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依据科学发展观结合<固原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班级管理中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思考和探索,从 ...查看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与思考
  •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坐落在长春东部老城二道区,依傍穿城而过的伊通河.建校50年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上级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科学指导下,五十二中人抓住机遇,勇于改革,追求卓越,稳步发展,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创"动力教育 ...查看


  • 自主管理,自我发展
  • 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会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字的含义――"忙".班主任几乎天天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紧盯紧靠.忙忙碌碌,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而这种警察式和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结果却是班主任人人喊累,学生个个叫苦.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五年规划
  • 个人发展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 一.个人背景分析 (一)个人职业背景 ⅹⅹⅹ:1963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大专学历,ⅹⅹ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专科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 (二)发展背 ...查看


  • 追求理想的教育
  • 追求理想的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参加这个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仅是"他乡遇故知"的格外激动,而且与这么多教育同行切磋交流,备感充实. 我是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的校长,感谢大家给我这次交流 ...查看


  • 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 [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中山街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 几个契机1.适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 ...查看


  • A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 市 中学 "十三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本着"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以"为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奠基"为办学理念,秉承"积善成德,风正行远&quo ...查看


  •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 编号: 题目: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系 (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日期: 摘 要: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高校管理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