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作者:徐艺凌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第12期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然而,由于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诸多不同,因此,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也逐步受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视。笔者试图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一些浅薄建议。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少数民族学生是一类特色的群体,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也有自身的特点,如何把握这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管理培养工作,是值得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在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学生与广大的汉族学生相比,多数来自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教育水平落后、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地区,加之汉语言应用能力较弱,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品德、心理状态、文化素质、学习状况等方面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求知欲强,但学习能力较弱。少数民族学生往往生活在较偏远的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然后由于自身基础较弱,教育水平跟不上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相对较差。
第二,民族意识强烈,思想波动大。由于群居生活的特性,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极力维护,思想上较为固执风化,容易随大流,缺乏主见。
第三,心理脆弱,“被照顾”意识强烈。同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封闭、社交简单、知识面狭窄,生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弱点初见凸显出来,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出现自卑、妒忌甚至不满抵触的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学生,造成他们希望“被照顾”,在成绩考核、奖学金评定、特困补助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优待。
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培养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作者:徐艺凌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第12期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然而,由于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诸多不同,因此,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也逐步受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视。笔者试图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一些浅薄建议。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少数民族学生是一类特色的群体,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也有自身的特点,如何把握这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管理培养工作,是值得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在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学生与广大的汉族学生相比,多数来自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教育水平落后、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地区,加之汉语言应用能力较弱,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品德、心理状态、文化素质、学习状况等方面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求知欲强,但学习能力较弱。少数民族学生往往生活在较偏远的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然后由于自身基础较弱,教育水平跟不上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相对较差。
第二,民族意识强烈,思想波动大。由于群居生活的特性,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极力维护,思想上较为固执风化,容易随大流,缺乏主见。
第三,心理脆弱,“被照顾”意识强烈。同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封闭、社交简单、知识面狭窄,生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弱点初见凸显出来,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出现自卑、妒忌甚至不满抵触的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学生,造成他们希望“被照顾”,在成绩考核、奖学金评定、特困补助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优待。
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