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理解,现在很多年纪轻轻的人都叹息‘老了老了’,而一些真正的老人却活得生机勃勃! 我在珞珈山道上走路,坡不陡,却气喘吁吁,不禁感叹:“毕竟三十多岁了,体质大不如从前。”我自嘲地对同行者说,在古代,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绝对可以算到中年行列了。近日正在读唐宋大家的文章,发现韩愈和柳宗元这样大有成就的人都只不过活了四五十岁,这多少影响了我对于年龄的感觉。并非有意在此等问题上撒娇,好像美人迟暮似的,而是这个年代的人普遍存在着一种焦虑,我也不例外。 我那位同行者是学历史学的。他奇怪地看看我,说:“不可理解,现在很多年纪轻轻的人都叹息‘老了老了’,而一些真正的老人却活得生机勃勃!” 他说得有道理,我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但问题是,为什么年轻人会有光阴促迫“已然苍老”的年龄错觉?为什么总感觉自己的年华还没有好好绽放就逐渐地趋于衰败?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从容面对时间的心境了吗? 年龄感恐怕是与志趣相关的。总觉得自己“老了”的原因,首先是失趣,然后是丧志。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人,对于人生有太强的索取意欲,于是就拼命地榨取时光,可榨取的结果是使自己失去了活着的趣味。不是说不要奋斗,但一个人一定要能够从奋斗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否则即使能够“成功”,也会很快衰败。失趣必定会导致丧志。中国很多运动员咬着牙苦练多少年拿到金牌登顶成功以后,厌倦感、苍老感油然而生,基本也失去了继续练下去的欲望。 同行者跟我聊起了他所认识的两个也有着“年龄错觉”的老人,只不过他们的“错觉”指向另一个相反的方向。两位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位是武汉大学的刘绪贻老先生,美国史研究专家,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堪称高龄。可是他至今思维还非常敏捷,心态也很年轻。与小伙子们一起爬山,不见得落后到哪里。到了山顶,随便找块地就坐下。坐大客车,也乐意跟大家一起颠簸。他说,从1936年开始每天早上用双手干洗脸部50次,上世纪70年代后增加到每天干洗80次。生活对他来说每天都是兴趣盎然的,到现在他还从事编著工作,你能说他的生活没有质量吗? 还有一位老先生,心态就更年轻了。他就是治近现代史的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章开沅先生。章先生今年已经七十九岁了,可在他七十一岁时,人家问他年纪,他都答是“十七岁”,七十二岁时答“二十七岁”,简直像个老顽童。他以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坚持自己不服老的态度。有人又问他“最欣赏的人是谁”?他的回答是两个字:“孙文。”章先生研究近现代史,尤其长于辛亥革命史研究,还是孙中山基金会理事,对于这个答案,大家觉得合情合理。于是再问他:“你是因为研究近现代史才欣赏孙中山的吗?”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得意神情,笑答:“你们都听错了,我最欣赏的不是辛亥革命的孙文,而是那个踢足球的小姑娘孙雯!” 图/彭长征 编辑/吴桐
不可理解,现在很多年纪轻轻的人都叹息‘老了老了’,而一些真正的老人却活得生机勃勃! 我在珞珈山道上走路,坡不陡,却气喘吁吁,不禁感叹:“毕竟三十多岁了,体质大不如从前。”我自嘲地对同行者说,在古代,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绝对可以算到中年行列了。近日正在读唐宋大家的文章,发现韩愈和柳宗元这样大有成就的人都只不过活了四五十岁,这多少影响了我对于年龄的感觉。并非有意在此等问题上撒娇,好像美人迟暮似的,而是这个年代的人普遍存在着一种焦虑,我也不例外。 我那位同行者是学历史学的。他奇怪地看看我,说:“不可理解,现在很多年纪轻轻的人都叹息‘老了老了’,而一些真正的老人却活得生机勃勃!” 他说得有道理,我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但问题是,为什么年轻人会有光阴促迫“已然苍老”的年龄错觉?为什么总感觉自己的年华还没有好好绽放就逐渐地趋于衰败?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从容面对时间的心境了吗? 年龄感恐怕是与志趣相关的。总觉得自己“老了”的原因,首先是失趣,然后是丧志。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人,对于人生有太强的索取意欲,于是就拼命地榨取时光,可榨取的结果是使自己失去了活着的趣味。不是说不要奋斗,但一个人一定要能够从奋斗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否则即使能够“成功”,也会很快衰败。失趣必定会导致丧志。中国很多运动员咬着牙苦练多少年拿到金牌登顶成功以后,厌倦感、苍老感油然而生,基本也失去了继续练下去的欲望。 同行者跟我聊起了他所认识的两个也有着“年龄错觉”的老人,只不过他们的“错觉”指向另一个相反的方向。两位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位是武汉大学的刘绪贻老先生,美国史研究专家,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堪称高龄。可是他至今思维还非常敏捷,心态也很年轻。与小伙子们一起爬山,不见得落后到哪里。到了山顶,随便找块地就坐下。坐大客车,也乐意跟大家一起颠簸。他说,从1936年开始每天早上用双手干洗脸部50次,上世纪70年代后增加到每天干洗80次。生活对他来说每天都是兴趣盎然的,到现在他还从事编著工作,你能说他的生活没有质量吗? 还有一位老先生,心态就更年轻了。他就是治近现代史的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章开沅先生。章先生今年已经七十九岁了,可在他七十一岁时,人家问他年纪,他都答是“十七岁”,七十二岁时答“二十七岁”,简直像个老顽童。他以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坚持自己不服老的态度。有人又问他“最欣赏的人是谁”?他的回答是两个字:“孙文。”章先生研究近现代史,尤其长于辛亥革命史研究,还是孙中山基金会理事,对于这个答案,大家觉得合情合理。于是再问他:“你是因为研究近现代史才欣赏孙中山的吗?”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得意神情,笑答:“你们都听错了,我最欣赏的不是辛亥革命的孙文,而是那个踢足球的小姑娘孙雯!” 图/彭长征 编辑/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