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1、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并认识到这样详略处理能突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
2、学会6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思想情感。
4、能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并认识到这样详略处理能突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
一、揭题:《三顾茅庐》
理解:顾:拜访; 庐:房舍
二、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
1、正音:怏怏 数(shǚ)九寒天 谒见 草舍 ....
2、理解:
仰慕:敬慕。
大业:伟业,伟大的事业。
大贤:非常有才能且品德高尚的人。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怏怏不乐,怏怏而回。
谒见:晋见,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辅佐:辅助,协助;指大臣协助君主办理国事。
三、导入课文学习
1、读题:《三顾茅庐》
2、质疑:谁三顾茅庐?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3、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上述问题。
4、交流,教师提示课文背景:
1)“三顾茅庐”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作者罗贯中。
2)故事主要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军阀割据、群雄纷争,战乱不休,政治局势动荡。
3)刘备当时是个皇叔,而诸葛亮这时还只是个书生。他们的地位悬殊很大。刘备三顾茅庐,一为对诸葛亮才干的仰慕(理解“仰慕”);二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理解“大业”)。 ——“三顾茅庐”可见刘备求贤心之诚。
四、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
1、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次?
2、默读第三次,用 ̄ ̄ ̄ ̄划出三顾茅庐时,刘备诚心相请的句子,读一读,加以体会。
3、读一读,划一划:
1)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
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
3)刘备赶紧下拜„„ ....
4、交流:
读读上面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特别是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朗读。
小结:通过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刘备这个人物来表现心诚。
5、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课文对哪个人物也花费了不少笔墨?
找出描写张飞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1)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2)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体会张飞形象与刘备形象所形成的对比,反衬刘备心诚。
五、自学课文一二两段:
1、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法,自由品读,领会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2、交流,教师点拨: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这天气描写对于表现刘备的诚心起什么作用?
六、比较三顾茅庐,领会详略处理的妙处。
1、回顾三次拜访,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说略不同?三次都写得很详细,行吗?为什么?
3、为什么选择第三次详写?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1、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并认识到这样详略处理能突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
2、学会6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思想情感。
4、能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并认识到这样详略处理能突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
一、揭题:《三顾茅庐》
理解:顾:拜访; 庐:房舍
二、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
1、正音:怏怏 数(shǚ)九寒天 谒见 草舍 ....
2、理解:
仰慕:敬慕。
大业:伟业,伟大的事业。
大贤:非常有才能且品德高尚的人。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怏怏不乐,怏怏而回。
谒见:晋见,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辅佐:辅助,协助;指大臣协助君主办理国事。
三、导入课文学习
1、读题:《三顾茅庐》
2、质疑:谁三顾茅庐?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3、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上述问题。
4、交流,教师提示课文背景:
1)“三顾茅庐”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作者罗贯中。
2)故事主要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军阀割据、群雄纷争,战乱不休,政治局势动荡。
3)刘备当时是个皇叔,而诸葛亮这时还只是个书生。他们的地位悬殊很大。刘备三顾茅庐,一为对诸葛亮才干的仰慕(理解“仰慕”);二为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理解“大业”)。 ——“三顾茅庐”可见刘备求贤心之诚。
四、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
1、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次?
2、默读第三次,用 ̄ ̄ ̄ ̄划出三顾茅庐时,刘备诚心相请的句子,读一读,加以体会。
3、读一读,划一划:
1)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
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
3)刘备赶紧下拜„„ ....
4、交流:
读读上面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特别是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朗读。
小结:通过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刘备这个人物来表现心诚。
5、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课文对哪个人物也花费了不少笔墨?
找出描写张飞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1)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2)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体会张飞形象与刘备形象所形成的对比,反衬刘备心诚。
五、自学课文一二两段:
1、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法,自由品读,领会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2、交流,教师点拨: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这天气描写对于表现刘备的诚心起什么作用?
六、比较三顾茅庐,领会详略处理的妙处。
1、回顾三次拜访,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说略不同?三次都写得很详细,行吗?为什么?
3、为什么选择第三次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