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文文 王学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
摘 要:选取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并使用ARDL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效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在短期中,技术变化当期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技术变化的改善也会对就业人数的增加产生抑制效应,同时,在长期中,技术变化对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可以带动就业量的增加。
关键词:技术进步;就业量;数据包络分析; ARDL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66-04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技术进步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依然存在。2010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08万人,到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变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失业人数在不断增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经济目标。在当代,经济增长的实现离不开技术进步,而充分就业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全面、正确地研究技术进步与就业间关系,及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可行性措施,对于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出技术进步及其分解项,进而实证研究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其原因之后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第二部分为已有的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国内外文献,第三部分是运用DEA方法测量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指标,第四部分是运用ARDL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效果,最后是简要的结论及政策。
一、文献回顾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一直是经济学家激烈争论的话题,技术进步究竟是促进就业人数的增加,还是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新古典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中属于外生的技术进步,因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正面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文文 王学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
摘 要:选取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并使用ARDL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效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在短期中,技术变化当期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技术变化的改善也会对就业人数的增加产生抑制效应,同时,在长期中,技术变化对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可以带动就业量的增加。
关键词:技术进步;就业量;数据包络分析; ARDL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66-04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技术进步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依然存在。2010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08万人,到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变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失业人数在不断增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经济目标。在当代,经济增长的实现离不开技术进步,而充分就业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全面、正确地研究技术进步与就业间关系,及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可行性措施,对于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出技术进步及其分解项,进而实证研究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其原因之后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第二部分为已有的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国内外文献,第三部分是运用DEA方法测量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指标,第四部分是运用ARDL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效果,最后是简要的结论及政策。
一、文献回顾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一直是经济学家激烈争论的话题,技术进步究竟是促进就业人数的增加,还是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新古典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中属于外生的技术进步,因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正面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