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 ( )(3分)
A 、这只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不敢飞的模(m ó)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B 、 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说:“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其
他的则哄(h ōng )堂大笑。 ..
C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ni ān )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D 、覆盆子像小珊瑚攒(cu án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
的远。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B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
捉。
C 、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
悬崖上的那一课。
D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
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
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
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D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她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作品风格与泰
戈尔有相似之处。
1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②但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系
统工程,需要连续全面的数据支撑③治霾的关键还在源头治理④有关部门应
在摸清污染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精准减排、有效发力⑤近年来,为了治理
雾霾各地各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A 、①⑤④②③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②①③④ D 、⑤②③①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老舍,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有《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作品。
B .泰戈尔,印度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园丁集》、《飞鸟集》
等作品。
C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背影》,《欧游杂记》等作品。
D .海伦·凯勒,19世纪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等作品。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或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法国罗浮宫里珍品无数,___________ __①(补写句子) :断臂
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前两个是雕塑,维纳斯美在韵致,胜利女神
美在雄壮;油画中的蒙娜丽莎则美在神秘,这三位女神可谓举世闻名,成了
美丽的代言人。_____②(补写关联词),她们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______③(补写关联词)她们身上都有着明显的缺陷:维纳斯没有了胳膊,
胜利女神已不见昂扬的头颅,蒙娜丽莎因为弱视看不清,只好含糊地向你微
笑。由此,我们应该明白,缺陷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是被隐藏的部分。缺陷
有着让人惋惜的遗憾;然而,___________ ④(补写句
子) 。
2
7、按原文填空。(7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
月歌》)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3)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7)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文后小题。(16分)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3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
10.“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
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填
空)(2分)
12.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
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二)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
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
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
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
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
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
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4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 为什么? (3分)
14.“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3分)
5
15.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分)
16.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 (3分)
17.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 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分)
(三)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
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
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
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
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6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3. 在第一段中,“写得美丽如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含义。(3分)
14. 第2自然段加点词“极其”,你认为“极”字用得好吗?请你说明理由。(3分)
15. 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3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3分)
三、作文。(10+40分)
自我介绍,通过介绍让同学了解你,你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
们对你也印象更深刻。不少于150字 (10分)
7
8
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D
6、默写
(1)夜阑卧听风吹雨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思君不见下渝州潮平两岸阔
(4)潮平两岸阔
(5)教然后知困。
(6)落花时节又逢君
7、略。
二、阅读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
8.(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越过,超过
9.(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10.忠 信 习 品德
1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略,能抓住中心意思言之有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二)《秋天的怀念》
13.①“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 我' 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谈出两点即可)
14. 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
15.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16.参考: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2分) 母爱无私,母亲永远爱我,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2分)意思对即可。
17.答: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三)寻春从小男孩与常的不同去理解。
14. 好,表现出小男孩很用心,认真的程度深。“极”字把一个孩子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15. 因为老师富有爱心,像妈妈一样爱护他,有一颗伟大的心。
16. 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真切、感人,更能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妈妈的欣慰和对孩子的爱。
17. 示例: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最高分的作文献给了自己的妈妈作为生日礼物。
9
18.(3分) 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19.采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 写出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 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惊喜和欢愉。
20.不同。第⑨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初春的草色是远看可见而近觅却无。第⑩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的解说。
21.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意思对即可)。
22.要点:可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比较,言之成理即可。
1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 ( )(3分)
A 、这只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不敢飞的模(m ó)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B 、 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说:“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其
他的则哄(h ōng )堂大笑。 ..
C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ni ān )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D 、覆盆子像小珊瑚攒(cu án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
的远。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B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
捉。
C 、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
悬崖上的那一课。
D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
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
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
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D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她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作品风格与泰
戈尔有相似之处。
1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②但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系
统工程,需要连续全面的数据支撑③治霾的关键还在源头治理④有关部门应
在摸清污染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精准减排、有效发力⑤近年来,为了治理
雾霾各地各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A 、①⑤④②③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②①③④ D 、⑤②③①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老舍,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有《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作品。
B .泰戈尔,印度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园丁集》、《飞鸟集》
等作品。
C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背影》,《欧游杂记》等作品。
D .海伦·凯勒,19世纪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等作品。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或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法国罗浮宫里珍品无数,___________ __①(补写句子) :断臂
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前两个是雕塑,维纳斯美在韵致,胜利女神
美在雄壮;油画中的蒙娜丽莎则美在神秘,这三位女神可谓举世闻名,成了
美丽的代言人。_____②(补写关联词),她们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______③(补写关联词)她们身上都有着明显的缺陷:维纳斯没有了胳膊,
胜利女神已不见昂扬的头颅,蒙娜丽莎因为弱视看不清,只好含糊地向你微
笑。由此,我们应该明白,缺陷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是被隐藏的部分。缺陷
有着让人惋惜的遗憾;然而,___________ ④(补写句
子) 。
2
7、按原文填空。(7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
月歌》)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3)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7)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文后小题。(16分)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3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
10.“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
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填
空)(2分)
12.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
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二)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
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
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
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
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
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
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
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4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 为什么? (3分)
14.“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3分)
5
15.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分)
16.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 (3分)
17.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 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分)
(三)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
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
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
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
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6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3. 在第一段中,“写得美丽如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含义。(3分)
14. 第2自然段加点词“极其”,你认为“极”字用得好吗?请你说明理由。(3分)
15. 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3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3分)
三、作文。(10+40分)
自我介绍,通过介绍让同学了解你,你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
们对你也印象更深刻。不少于150字 (10分)
7
8
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D
6、默写
(1)夜阑卧听风吹雨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思君不见下渝州潮平两岸阔
(4)潮平两岸阔
(5)教然后知困。
(6)落花时节又逢君
7、略。
二、阅读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
8.(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越过,超过
9.(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10.忠 信 习 品德
1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略,能抓住中心意思言之有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二)《秋天的怀念》
13.①“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 我' 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谈出两点即可)
14. 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
15.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16.参考: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2分) 母爱无私,母亲永远爱我,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2分)意思对即可。
17.答: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三)寻春从小男孩与常的不同去理解。
14. 好,表现出小男孩很用心,认真的程度深。“极”字把一个孩子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15. 因为老师富有爱心,像妈妈一样爱护他,有一颗伟大的心。
16. 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真切、感人,更能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妈妈的欣慰和对孩子的爱。
17. 示例: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最高分的作文献给了自己的妈妈作为生日礼物。
9
18.(3分) 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19.采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 写出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 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惊喜和欢愉。
20.不同。第⑨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初春的草色是远看可见而近觅却无。第⑩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的解说。
21.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意思对即可)。
22.要点:可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比较,言之成理即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