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社会史》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 :历史学1101 学号: 110200041 姓名:谢宗意 选课班级: 11历史 任课教师:谢敏华 成绩:
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以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二十年(1993~2013)的变迁为例
赣南师范学院11历史谢宗意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1]可见农村发展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将以在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实地观察及访谈老人等方法叙述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从1993~2013这二十年的变化与变迁,以此为例进而谈谈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变迁 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
首先,让我来描述一下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的基本状况。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户聚集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它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并非如此),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其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2]7。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的对村庄的定义,而新圩村牛田坑则是一个占地四平方千米,常住居民只有十家,人口总计约一百(有四户居民搬到离牛田坑约六里的地方盖了新房,但常回牛田坑干农活,另有两户人家分别在赣州市和赣县安了家,但还有父母兄弟姊妹在老家,这些人口也一并算入在内)。若在古代,牛田坑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小小村庄罢,但按现代的区域划分,它只是新圩村的一小部分,甚至都找不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区域名称,暂且把它叫做村庄下的一个小地方吧。牛田坑位于龙埠村和南田村的交界处,它三面环山,坐落于山底的一个小小平原,有两条小河流经过并汇合成一条流向村里的大河。它有一条宽约三米五,长约三千米的马路(此路是牛田坑居民自己集资修建)通向村公路,此外,就是几条与外界相通的小山路。这里的房屋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但不是围屋。它是所有房屋整体建成一排,由一条中间通道连接所有房屋,每家都有天井,每家都有两层楼,但二楼不住人,一般是放些杂物像干柴,干稻草等。房屋都是由泥土和石头混合建成,房顶是盖瓦,楼板是木头铺成。在1999年以前,从生态环境来说,这个小地方可以说是一个“桃花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点也不夸张;从物质环境来说只能用贫穷二字概括;从文化环境来说则是落后。
自我有记忆起,牛田坑的人们还是以务农为主,农闲时男子会骑自行车外出去镇上或市里做工,赚钱补贴家用。而妇女则在家做家务,带小孩,干些农活。而年龄稍大的小孩则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在我上小学前,这个小地方的基本情况就是如此,经济落后,大家都是只够温饱,谈不上别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小地方也在变化。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慢慢在变。在我上小学这五年(2000~2005),牛田
坑已发生相当大的改变。妇女不再是只在家干家务和农活,而是和男子一起外出做工,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做工不同于外出打工,它只是在本村,镇或市里工作,每天早出晚归而已。大家种的田明显减少,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交通工具有自行车,摩托车。也有两户人家另开辟土地盖了新砖房。总而言之,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再跟着时间的转轴往前走,在我上初中至高二(2005~2010)这段时间,牛田坑又是大变。有户人家买了车,又有两户人家盖了新房,而且是三层楼和两层楼,种地的人家越发的少,人们的主要收入是做工,蓄养的家禽家畜越来越少,白天在家的除了老人就是还未上学的小孩。这跟别的农村的发展历程没有太大区别。
最主要的是2011~2013这三年的变化。在2013年,牛田坑已经不再是绿山环绕,小桥流水了,确切的说是山林树木屋舍农田都被夷为平地。在2011年的时候,有一个香港商人看中了这块小地方,宣称要买下这片地来建一个赛马场,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在商人, 镇乡领导及牛田坑居民的参与和协调下,不到两年的时间,牛田坑已是一个施工场地,树木被砍光了,山被夷平了,农田屋舍不复存在。那么我们来看看牛田坑原住居民情况如何。
原来的十户居民都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居住在一起了,而是各自找了地方盖了新房,当然,我觉得有一点需要表明的是他们的经济能力与牛田坑未被开发前相比是好了太多。据我所知,这十户人家得到的各种征地补偿最多的一家约有百万。所以,现在大家盖的新房少则三层,多则五层,而且都精心装修,也置了新家具,好几家都买了车,还有在市里买房的。看的出来,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当然,牛田坑的居民向来勤奋,他们虽然比以前更富了,但依旧勤劳,虽然没有了土地不再耕种,但依然工作。
以上就是牛田坑三十年的变化与变迁。事实上,在中国的农村,像牛田坑这样被开发的地方越来越多,农村城镇化或城市化速度加快,土地由林地耕地转化为其它用地已经很普遍。或是国家,或是私人开发。一方面,这种由土地转化为资金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快速度的发展也会对农民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农民失去了唯一的依附—土地,有些农民可以利用土地被征资金进行投资,继续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有些农民却未必能够利用资金再投资,所以失去土地对他们来说是得不偿失。而且,过度的征用农耕地也不利于国家农业的发展。我主要是想通过牛田坑的变化来谈谈我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如今中国农耕地越来越少,农民似乎越来越与土地脱离。 如果不加控制,终将不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
二.开发农村资源,将土地转化为资本,于农民而言,也不是一本万利的事。土地是 农民的根,依靠土地虽然不一定能致富,但起码可以保证温饱。而且土地不断在升值,农民用土地的彻底失去换取一时的资金并不是长远的打算。当然,中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中,处于城市化的高潮阶段[3]。这些变化是必然趋势,这些农村的变迁正好说明国家在快速的发展。
三.农村被征用开发也是一种农村发展的常态,但在开发过程中要多考虑农民的利益,在征用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切不可一味的为了开发而开发,逼迫农民,甚至损害农民的利益(像牛田坑的征用过程就有官护商,官迫民现象)。有的农民安土重迁,并不愿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园,不愿失去自己的土地。所以要充分考虑和理解农民的心理和心态,避免拆迁户纵火自焚事件的发生。
四.一个地方的征用开发意味着这个地方居民的离散。起码对牛田坑而言,开发后的人的交往,亲密程度不如从前,凝聚力也不如从前。若在以前,走家串户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大家几乎每天闲暇时间都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因为我们的地域就是这样,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山底,大家都觉得格外亲切。如今,大家真的是各奔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距离,大家也会更生疏。这或许也是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城市的人早已习惯独自的生活,但农村的人还需要适应,还需要适应与以前不太一样的生活。
五.我也算是牛田坑的一员,对我而言,我更喜欢我原来的老家,那里承载了我所有关于童年的乐趣,关于亲情的温暖,关于与乡邻相处的快乐。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尽管这个地方很小,曾经很穷很落后,但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都无比的熟悉,都曾经有我的足迹,它是一个完整的家园。而如今,已被夷为平地,没有了山,没有了水,没有了房子,没有了曾经的欢声笑语。纵使有了钱,也不能把它完整的复原到我记忆中的家园,这是一种精神伤害。古代的人们因为战火远离家园,流离失所,如今的我们为了更好的发展重建家园,但没有了土地的家园不再完整。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跟我一样的想法,我知道,即使没有外来的开发征地,我们自己也会使它发生大改变,但起码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起码我们还有土地,起码我们还有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起码我们的改变速度没有那样的快,快到没有时间去接受它的改变。城市里遍地起高楼,人们的物质条件固然大大提高,可喧嚣的环境,浑浊的空气,快节奏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所以当农村社会在外力的推动下迅速变迁,有的农民并不是都喜欢或接受。
总之,农村发展问题是国家密切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各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等等都对农村进行不同视角的研究,可以说各类研究成果都比较丰硕。都可以为解决各种农村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而此文的完成并没有那样严格规范的步骤,最初的灵感是来自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一些关于农村研究的书和论文,而且牛田坑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可以说我所叙述的情况除主观因素影响外,都是真实可靠地。此文不是正规的关于农村研究的文章,只是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初步看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还有很多,望大家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十八届三中全会央视网
特别报道,第十一条。
[2] 费孝通.江村经济[M].戴可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第7页。 [3] 中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中,处于城市化的高潮阶段[EB] [4] 曾芸.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5] 胡瑞琴,俞祖华.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6]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
赣南师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社会史》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 :历史学1101 学号: 110200041 姓名:谢宗意 选课班级: 11历史 任课教师:谢敏华 成绩:
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以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二十年(1993~2013)的变迁为例
赣南师范学院11历史谢宗意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1]可见农村发展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将以在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实地观察及访谈老人等方法叙述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从1993~2013这二十年的变化与变迁,以此为例进而谈谈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变迁 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
首先,让我来描述一下江西赣州新圩村牛田坑的基本状况。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户聚集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它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并非如此),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其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2]7。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的对村庄的定义,而新圩村牛田坑则是一个占地四平方千米,常住居民只有十家,人口总计约一百(有四户居民搬到离牛田坑约六里的地方盖了新房,但常回牛田坑干农活,另有两户人家分别在赣州市和赣县安了家,但还有父母兄弟姊妹在老家,这些人口也一并算入在内)。若在古代,牛田坑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小小村庄罢,但按现代的区域划分,它只是新圩村的一小部分,甚至都找不到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区域名称,暂且把它叫做村庄下的一个小地方吧。牛田坑位于龙埠村和南田村的交界处,它三面环山,坐落于山底的一个小小平原,有两条小河流经过并汇合成一条流向村里的大河。它有一条宽约三米五,长约三千米的马路(此路是牛田坑居民自己集资修建)通向村公路,此外,就是几条与外界相通的小山路。这里的房屋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但不是围屋。它是所有房屋整体建成一排,由一条中间通道连接所有房屋,每家都有天井,每家都有两层楼,但二楼不住人,一般是放些杂物像干柴,干稻草等。房屋都是由泥土和石头混合建成,房顶是盖瓦,楼板是木头铺成。在1999年以前,从生态环境来说,这个小地方可以说是一个“桃花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点也不夸张;从物质环境来说只能用贫穷二字概括;从文化环境来说则是落后。
自我有记忆起,牛田坑的人们还是以务农为主,农闲时男子会骑自行车外出去镇上或市里做工,赚钱补贴家用。而妇女则在家做家务,带小孩,干些农活。而年龄稍大的小孩则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在我上小学前,这个小地方的基本情况就是如此,经济落后,大家都是只够温饱,谈不上别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小地方也在变化。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慢慢在变。在我上小学这五年(2000~2005),牛田
坑已发生相当大的改变。妇女不再是只在家干家务和农活,而是和男子一起外出做工,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做工不同于外出打工,它只是在本村,镇或市里工作,每天早出晚归而已。大家种的田明显减少,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交通工具有自行车,摩托车。也有两户人家另开辟土地盖了新砖房。总而言之,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再跟着时间的转轴往前走,在我上初中至高二(2005~2010)这段时间,牛田坑又是大变。有户人家买了车,又有两户人家盖了新房,而且是三层楼和两层楼,种地的人家越发的少,人们的主要收入是做工,蓄养的家禽家畜越来越少,白天在家的除了老人就是还未上学的小孩。这跟别的农村的发展历程没有太大区别。
最主要的是2011~2013这三年的变化。在2013年,牛田坑已经不再是绿山环绕,小桥流水了,确切的说是山林树木屋舍农田都被夷为平地。在2011年的时候,有一个香港商人看中了这块小地方,宣称要买下这片地来建一个赛马场,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在商人, 镇乡领导及牛田坑居民的参与和协调下,不到两年的时间,牛田坑已是一个施工场地,树木被砍光了,山被夷平了,农田屋舍不复存在。那么我们来看看牛田坑原住居民情况如何。
原来的十户居民都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居住在一起了,而是各自找了地方盖了新房,当然,我觉得有一点需要表明的是他们的经济能力与牛田坑未被开发前相比是好了太多。据我所知,这十户人家得到的各种征地补偿最多的一家约有百万。所以,现在大家盖的新房少则三层,多则五层,而且都精心装修,也置了新家具,好几家都买了车,还有在市里买房的。看的出来,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当然,牛田坑的居民向来勤奋,他们虽然比以前更富了,但依旧勤劳,虽然没有了土地不再耕种,但依然工作。
以上就是牛田坑三十年的变化与变迁。事实上,在中国的农村,像牛田坑这样被开发的地方越来越多,农村城镇化或城市化速度加快,土地由林地耕地转化为其它用地已经很普遍。或是国家,或是私人开发。一方面,这种由土地转化为资金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快速度的发展也会对农民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农民失去了唯一的依附—土地,有些农民可以利用土地被征资金进行投资,继续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有些农民却未必能够利用资金再投资,所以失去土地对他们来说是得不偿失。而且,过度的征用农耕地也不利于国家农业的发展。我主要是想通过牛田坑的变化来谈谈我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看法。
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如今中国农耕地越来越少,农民似乎越来越与土地脱离。 如果不加控制,终将不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
二.开发农村资源,将土地转化为资本,于农民而言,也不是一本万利的事。土地是 农民的根,依靠土地虽然不一定能致富,但起码可以保证温饱。而且土地不断在升值,农民用土地的彻底失去换取一时的资金并不是长远的打算。当然,中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中,处于城市化的高潮阶段[3]。这些变化是必然趋势,这些农村的变迁正好说明国家在快速的发展。
三.农村被征用开发也是一种农村发展的常态,但在开发过程中要多考虑农民的利益,在征用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切不可一味的为了开发而开发,逼迫农民,甚至损害农民的利益(像牛田坑的征用过程就有官护商,官迫民现象)。有的农民安土重迁,并不愿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园,不愿失去自己的土地。所以要充分考虑和理解农民的心理和心态,避免拆迁户纵火自焚事件的发生。
四.一个地方的征用开发意味着这个地方居民的离散。起码对牛田坑而言,开发后的人的交往,亲密程度不如从前,凝聚力也不如从前。若在以前,走家串户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大家几乎每天闲暇时间都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因为我们的地域就是这样,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山底,大家都觉得格外亲切。如今,大家真的是各奔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距离,大家也会更生疏。这或许也是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城市的人早已习惯独自的生活,但农村的人还需要适应,还需要适应与以前不太一样的生活。
五.我也算是牛田坑的一员,对我而言,我更喜欢我原来的老家,那里承载了我所有关于童年的乐趣,关于亲情的温暖,关于与乡邻相处的快乐。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尽管这个地方很小,曾经很穷很落后,但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都无比的熟悉,都曾经有我的足迹,它是一个完整的家园。而如今,已被夷为平地,没有了山,没有了水,没有了房子,没有了曾经的欢声笑语。纵使有了钱,也不能把它完整的复原到我记忆中的家园,这是一种精神伤害。古代的人们因为战火远离家园,流离失所,如今的我们为了更好的发展重建家园,但没有了土地的家园不再完整。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跟我一样的想法,我知道,即使没有外来的开发征地,我们自己也会使它发生大改变,但起码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起码我们还有土地,起码我们还有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起码我们的改变速度没有那样的快,快到没有时间去接受它的改变。城市里遍地起高楼,人们的物质条件固然大大提高,可喧嚣的环境,浑浊的空气,快节奏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所以当农村社会在外力的推动下迅速变迁,有的农民并不是都喜欢或接受。
总之,农村发展问题是国家密切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各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等等都对农村进行不同视角的研究,可以说各类研究成果都比较丰硕。都可以为解决各种农村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而此文的完成并没有那样严格规范的步骤,最初的灵感是来自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一些关于农村研究的书和论文,而且牛田坑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可以说我所叙述的情况除主观因素影响外,都是真实可靠地。此文不是正规的关于农村研究的文章,只是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几个初步看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还有很多,望大家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十八届三中全会央视网
特别报道,第十一条。
[2] 费孝通.江村经济[M].戴可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第7页。 [3] 中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中,处于城市化的高潮阶段[EB] [4] 曾芸.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5] 胡瑞琴,俞祖华.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6]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