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作者:程萍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01期

  当前,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发展准则的前提下,对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内涵与外延都无可避免地需要增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如何?对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影响如何等?理所当然,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与形成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也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衡量,把“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变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为区别于传统的科技创新,我们把既可减少资源损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又具有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可能性的科技创新称为“可持续科技创新”。这一创新带来的成果,称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用以区别于传统的科技成果。据此,“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应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技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显然不仅包含着一般意义上的先进性、创新性,更主要的是包含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创新内容,其技术或工艺的被采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都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和推动。当然,这个影响与推动决不会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经过日积月累、甚至几代人不懈的艰苦努力,才有可能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想社会。

  一、“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意义决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更应强调的是对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推动

  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高投入与科技复制的低成本决定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经济性。就社会经济效益而言,一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当它形成产业规模以后,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而形成产业的过程,必然是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内转化的过程。因此,就整个社会来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消费及思维方式的最大改变;它又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牵涉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方方面面,而各因素无一例外地都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这一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科技创新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穷威力,促进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本身也发生着重大的、带有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开始跳出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长的狭隘视界,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科学技术创新服务于人类的更高目标,寻求自然、经济、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和谐完美,用更加科学的手段与技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决不是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同时表现出的是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口素质的提高等更复杂层面的综合效益。

  二、“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实质上表达的是科技创新成果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

  “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首先要看“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所谓“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是指转化的“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数量与取得的“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总数量之比,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越大,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就越高。

  一般而言,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指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贡献后的余值。最早提出关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他在《技术进步与聚合生产函数》中把技术进步纳入大经济增长的函数中去。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发生变化,而经济增长正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变化的结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定量评价科技进步的贡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既能测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又能反映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40%,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高新区为例,2000年,我国53个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9209.3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105.5倍;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长111.5倍;实交税费460.2亿元,增长118倍;年出口创汇185.8亿美元,增长103.2倍。高新区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显著,相当一批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在其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有较大份额,如苏州市为46%,绵阳市为31%,北京市为27%,长春市为23%,西安市为22%,中山市为20.5%,哈尔滨市为10.6%。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时间尚短,其理论尚在研究探索之中,“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概念仅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的研究也仅仅是一种思路。对于这一比率的计算,首先取决于建立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专项认定与统计系统,在取得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总量与转化量定量数据的前提下,“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数除以“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总数,即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

  无疑,在这个比率中,所得数值越高,“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就越大,同时,这一比率也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角度反映出某一国家或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情况。根据这个公式,很容易计算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并可以方便地根据时间或地区的不同取得不同的数值,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纵向(时间)或横向(区域)比较、鉴别,对比出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时间与区域上的变化与差异。但是,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与认定,是“可持续科技创新贡献率”计算的难点,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可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予以科学评价。

  三、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测度,过程评价的定量指标将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状况的评价,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目前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概念难以严格定义,“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具有一定局限性——转化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转化的状况好。在国外,一般不直接关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而是试图发展较全面的评价指标。

  (一)“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指标体系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评价,大约有几百种潜在指标,可以将其分成三大类。此处,可借作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指标体系的参考:

  1、投入指标

  ·货币和实物资源的投入

  ·能力投入

  ·技术投入

  2、产出指标

  ·R&D产出

  ·商业化产出

  ·货币和资源产出

  3、过程指标

  ·新的发展联系

  ·能力转移利用

  ·新的开发组织

  许多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着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组织界面,不同的界面可能有不同的转化机制等。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应区分不同的转化机制与渠道。目前,大多数研究强调三种渠道:合同研究开发、R&D联盟和创办新公司。在这三种渠道中,都要考虑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过程指标,组成完整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的投入、产出指标大多能够进行定量测度,但也有一些需要定性分析给予补充。和投入、产出指标相比,过程指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更面向未来,它关注的是如何使用研究与开发投资,如何组织和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等,这些特征常常难以用数量测度,不得不主要依靠定性评价。因此,目前测度评价指标仍然以投入、产出指标为主,并随着对过程指标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过程评价的定量指标将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二)“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测度与评价

  由于“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活动的其他内容暂时很难区分,因此,现有的测度和评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方法,主要是以投入、产出指标为基础,和科技活动总的测度与评价密切联系起来进行的,其测度评价与科技活动的其他方面内容的测度与评价不可分割。一般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创新投资收益,科技创新对生产率、贸易和就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仅简略介绍一下另外两种测度方法。

  1、测度R&D创新投资收益。

  在发达国家,R&D投资不断增加是基于一种长期形成的认识:R&D投资越高,技术创新的速率就越高,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其国际科技竞争力也就越强。

  在评价R&D投资效益时,目前采用的指标主要是企业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企业收益率是指企业从R&D投资中得到的利润与R&D投资之比。社会收益率则是社会以R&D投资得到的收益与R&D投资之比。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曼斯菲尔德,20世纪80年代,他测算了17项科技创新投资收益率,平均企业收益率为25%,社会收益率为56%。90年代,福斯特等人测算的20项科技创新的平均企业收益率为24%,社会收益率为99%。

  这一方法是比较典型的R&D投入与产出评价方法,它比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更为微观和具体,其结果更能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2、测度科技创新对生产率、贸易和就业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是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作用的重要方面。生产率一般指产出与投入之比。根据投入,生产率可表示为劳动力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率,就是要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科技创新在减少投入和增加产出方面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跨国经济研究显示,R&D支出对劳动力生产率和总要素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科技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也必然反映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上。生产率高,国际竞争能力就强,出口就多。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的增加,是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影响的重要表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由20%上升到80%左右。

  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是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增加就业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大量研究显示,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对就业却未形成不利影响,相反却增加了就业机会。弗里曼分析了经济发展长波中科技创新与就业的机会,科技创新高峰与就业高峰十分相关。德国对5000家制造业企业1979~1996年的调查显示,科技创新投资高于平均值的企业,就业率增加较快;科技创新投资低于平均值的企业,就业率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科技创新对增长就业的作用,尤其表现在新产品、新企业和新产业的发展为劳动者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作者介绍:程萍 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程萍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01期

  当前,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发展准则的前提下,对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内涵与外延都无可避免地需要增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如何?对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影响如何等?理所当然,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与形成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也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衡量,把“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变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为区别于传统的科技创新,我们把既可减少资源损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又具有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可能性的科技创新称为“可持续科技创新”。这一创新带来的成果,称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用以区别于传统的科技成果。据此,“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应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技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显然不仅包含着一般意义上的先进性、创新性,更主要的是包含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创新内容,其技术或工艺的被采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都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和推动。当然,这个影响与推动决不会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经过日积月累、甚至几代人不懈的艰苦努力,才有可能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想社会。

  一、“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意义决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更应强调的是对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推动

  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高投入与科技复制的低成本决定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经济性。就社会经济效益而言,一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当它形成产业规模以后,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而形成产业的过程,必然是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内转化的过程。因此,就整个社会来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消费及思维方式的最大改变;它又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牵涉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方方面面,而各因素无一例外地都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这一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科技创新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穷威力,促进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本身也发生着重大的、带有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开始跳出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长的狭隘视界,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科学技术创新服务于人类的更高目标,寻求自然、经济、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和谐完美,用更加科学的手段与技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决不是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同时表现出的是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口素质的提高等更复杂层面的综合效益。

  二、“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实质上表达的是科技创新成果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

  “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首先要看“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所谓“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是指转化的“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数量与取得的“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总数量之比,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越大,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就越高。

  一般而言,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指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贡献后的余值。最早提出关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他在《技术进步与聚合生产函数》中把技术进步纳入大经济增长的函数中去。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发生变化,而经济增长正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变化的结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定量评价科技进步的贡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既能测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又能反映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40%,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高新区为例,2000年,我国53个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9209.3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105.5倍;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长111.5倍;实交税费460.2亿元,增长118倍;年出口创汇185.8亿美元,增长103.2倍。高新区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显著,相当一批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在其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有较大份额,如苏州市为46%,绵阳市为31%,北京市为27%,长春市为23%,西安市为22%,中山市为20.5%,哈尔滨市为10.6%。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时间尚短,其理论尚在研究探索之中,“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概念仅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的研究也仅仅是一种思路。对于这一比率的计算,首先取决于建立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专项认定与统计系统,在取得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总量与转化量定量数据的前提下,“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数除以“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总数,即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

  无疑,在这个比率中,所得数值越高,“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就越大,同时,这一比率也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角度反映出某一国家或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情况。根据这个公式,很容易计算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并可以方便地根据时间或地区的不同取得不同的数值,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纵向(时间)或横向(区域)比较、鉴别,对比出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时间与区域上的变化与差异。但是,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与认定,是“可持续科技创新贡献率”计算的难点,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可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予以科学评价。

  三、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测度,过程评价的定量指标将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对“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状况的评价,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目前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概念难以严格定义,“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具有一定局限性——转化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转化的状况好。在国外,一般不直接关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而是试图发展较全面的评价指标。

  (一)“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指标体系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评价,大约有几百种潜在指标,可以将其分成三大类。此处,可借作为“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指标体系的参考:

  1、投入指标

  ·货币和实物资源的投入

  ·能力投入

  ·技术投入

  2、产出指标

  ·R&D产出

  ·商业化产出

  ·货币和资源产出

  3、过程指标

  ·新的发展联系

  ·能力转移利用

  ·新的开发组织

  许多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着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组织界面,不同的界面可能有不同的转化机制等。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应区分不同的转化机制与渠道。目前,大多数研究强调三种渠道:合同研究开发、R&D联盟和创办新公司。在这三种渠道中,都要考虑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过程指标,组成完整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的投入、产出指标大多能够进行定量测度,但也有一些需要定性分析给予补充。和投入、产出指标相比,过程指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更面向未来,它关注的是如何使用研究与开发投资,如何组织和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等,这些特征常常难以用数量测度,不得不主要依靠定性评价。因此,目前测度评价指标仍然以投入、产出指标为主,并随着对过程指标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过程评价的定量指标将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二)“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测度与评价

  由于“可持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活动的其他内容暂时很难区分,因此,现有的测度和评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方法,主要是以投入、产出指标为基础,和科技活动总的测度与评价密切联系起来进行的,其测度评价与科技活动的其他方面内容的测度与评价不可分割。一般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创新投资收益,科技创新对生产率、贸易和就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仅简略介绍一下另外两种测度方法。

  1、测度R&D创新投资收益。

  在发达国家,R&D投资不断增加是基于一种长期形成的认识:R&D投资越高,技术创新的速率就越高,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其国际科技竞争力也就越强。

  在评价R&D投资效益时,目前采用的指标主要是企业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企业收益率是指企业从R&D投资中得到的利润与R&D投资之比。社会收益率则是社会以R&D投资得到的收益与R&D投资之比。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曼斯菲尔德,20世纪80年代,他测算了17项科技创新投资收益率,平均企业收益率为25%,社会收益率为56%。90年代,福斯特等人测算的20项科技创新的平均企业收益率为24%,社会收益率为99%。

  这一方法是比较典型的R&D投入与产出评价方法,它比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更为微观和具体,其结果更能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2、测度科技创新对生产率、贸易和就业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是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作用的重要方面。生产率一般指产出与投入之比。根据投入,生产率可表示为劳动力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率,就是要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科技创新在减少投入和增加产出方面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跨国经济研究显示,R&D支出对劳动力生产率和总要素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科技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也必然反映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上。生产率高,国际竞争能力就强,出口就多。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的增加,是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影响的重要表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由20%上升到80%左右。

  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是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增加就业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大量研究显示,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对就业却未形成不利影响,相反却增加了就业机会。弗里曼分析了经济发展长波中科技创新与就业的机会,科技创新高峰与就业高峰十分相关。德国对5000家制造业企业1979~1996年的调查显示,科技创新投资高于平均值的企业,就业率增加较快;科技创新投资低于平均值的企业,就业率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科技创新对增长就业的作用,尤其表现在新产品、新企业和新产业的发展为劳动者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作者介绍:程萍 国家行政学院


相关文章

  •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
  • 湖南农业科学2009,(9):132-134,137 Hunan A研culturalSciences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 谭华1,刘学文2 (1.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0097: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 ...查看


  •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成果转化机制研究_胡一波
  • 3卷 第1期 第3015年2月 2科 学 管 理 研 究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Vol.33 No.1 Feb.2015 )文章编号:1004-115X(201501-0024-04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查看


  • 农业推广理论
  • 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2015级) 课 程 名 称: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课 程 编 号:300103 学 生 姓 名:郑 惠 玉 学 号:150220165 年 级:硕资环1504 任 课 教 师: 魏 湜 提 交 日 期:2015年11月 ...查看


  • 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服务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 2011年第21卷第34期 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4-011仙3 收稿日期:2011-10-21 科技成果转化与知 ...查看


  • 5)科技成果转化
  • 五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1.概念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可分为广义 ...查看


  •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现状分析
  • 摘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是技术转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技术转移中心的服务能力不强.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分析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的现状,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Abst ...查看


  • 我国新能源科技成果现状研究与未来发展建议
  • 第12期 SINO-GLOBALENERGY·27· 我国新能源科技成果现状研究与未来发展建议 钟永恒 1,2,3 ,吕鹏辉1,2,3,曹晨 1,2,3 ,金波 1,3 ,江洪 1,2,3 (1.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湖北武汉4300 ...查看


  •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张显友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10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又一次 ...查看


  • 政府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用中的案例研究
  •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院所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地方政府有责任通过行政干预选择或创新出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帮助本地科研院所有效提高转化率.苏州市和宁波市地方政府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积累了较为相似的成功经验和转化模式,通过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