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本运作 1

2014年9月阿里巴巴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BABA ) ,以每股68美元的发行价初次公开上市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k,IPO),共筹资约250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IPO其股票上市当大开盘价为92.7美元,此后市场走势也较好。阿里巴巴的成功跟其有好的发展战略、营销策略、优秀的创业管理团队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过硬的技术等息息相关,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阿里巴巴有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木运作。

1公司简介

阿里巴巴公司(Alibaba Corporation)是马云1999年7月创立,公司注册资木50万元人民币,香港和杭州分别作为该公司总部所在地,后逐渐在海外设立了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阿里巴巴历经15的发展,目前已控股或参股数10多家公司,旗下子公司有阿里巴巴网络公司、淘宝网、支付宝、云计算、中国雅虎、口碑网、阿里软件·阿里妈妈、虾米音乐网等。其涉足的通讯领域包括:移动通讯应用.搜索和门户.地理导航服务和社交媒体等。其中金融业是阿里巴巴涉足的新领域,旗下的余额宝基金在2014年5月已经募集了870亿美元资金。 2阿里巴巴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

阿里巴巴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木运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2.1财务管理目标优化

目前国内外认可的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堪称马云的六脉神剑的阿里巴巴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客户第一,注重团队精神、拥抱变化,激情、诚信和敬业,除此外还有很强的社会责任观。从这里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这种客户至上、注重员工激励与团队精神,与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员工、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都关系融洽,体现了其财务管理目标的优化,即是在考虑了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

2.2创业者持股较少,能成功激励员工

阿里巴巴的创始股东马云只持有阿里巴巴近8%的控股权,而阿里巴巴规定普通员工工作3年以上就可获得期权,这些规定使阿里巴巴的公司高管及创业团队也持股较多,许多员工也持有一定股权,对员工特别高管起到的很好的激励作用。阿里巴巴的30名合伙人团队,共计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权,按照开盘价每股92.7美元计算,总价值超过300亿美元。

2.3成功的融资运作

第一轮成功融资是在阿里巴巴的成立初期,公司资金紧缺之时,具有伯乐眼观的马云,发现了“千里马”—现任阿里巴巴财务总监的蔡崇信。蔡崇信熟悉华尔街资木运作规则并具有风险投资经验,于1999年10月,为阿里巴巴私募到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的第一笔大使投资500万美元,蔡崇信也作为投资者进入了公司董事会。阿里巴巴的第二轮融资中,被素有“亚洲的巴菲特”之称的日木软银集团公司(简称软银)创始人、总裁孙正义看好。2000年,阿里巴巴成功引进了2 500万美元的第二笔资金,包括软银、富达、汇亚资金等六家风险投资机构,其中软银投资2 000万美元。此后,日木软银公司不断地支持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第三轮融资是2004年2月,再次从软银等四家风险投资机构手中募集到了8 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出资6 000万美元,此外还包括富达创业投资部等3家风险投资公司。

这三轮融资合计融资1.12亿美元,此后阿里巴巴的持股结构改变为:马云及其团队占47%、软银占20%、富达占18% ,其他几家股东占15%,并没有改变阿里巴巴大股东的地位。

2005年,雅虎入股阿里巴巴,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此次并购重组后大大稀释了马云及创业团队的控制权,雅虎占了阿里巴巴优势控制权。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旗舰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13.5港元,共融资15亿美元,不考虑超额配售部分,当时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其首日开盘价高达30港元,超过发行价122%,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首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以及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

为了确保马云及创业团队的控制权,阿里巴巴与雅虎经过了多次协商,2012年5月双方达成股权回购协议:必须在2015年12月前上市,估值至少达到350亿美元等,才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股份的一半。而能否让阿里巴巴集团成功整体上市,则是最后关键的一步。因此,阿里巴巴随后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成功整体上市,并且使其市值超过阿里巴巴跟雅虎的回购协议;此后为了此目标,阿里巴巴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并购投资,以增加上市后的估值。

2.4成功的投资运作

阿里巴巴的筹资主要出于对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资金拟用于收购和投资。2009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将主要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作为国内第一家由互联网公司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它将对阿里巴巴集团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存量进行统筹规划,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现金效益的最大化。

阿里巴巴最初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创立与经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于1999年创立了“企业对企业(B2B)”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阿里巴巴花1亿元人民币投资建立了“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C2C)”淘宝网;淘宝经过一系列的营销创新后,淘宝赢得了生存,但也一直承受着资金压力,因此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3.5亿元。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了而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基于中介安全交易服务的支付宝公司。

2003年底,阿里巴巴依据战略试图通过经营B2B的阿里巴巴网络公司、经营C2C的淘宝网以及即将进入的B2C领域。此次进军B2C领域与前而的由B2B领域进军C2C领域不同,因为前两二者都是基于买卖之间的一个平台,其技术支持以及诚信体系的建设,都可互通有无。B2C所要求的仓储、物流、结算等要素,都是硬指标,而且其市场竞争以及而临问题也远比独自建立一个C2C网站复杂,于是在2006年阿里巴巴收购了口碑网。而阿里巴巴的发展壮大及多元化经营,后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投资或者收购相关企业来完成。

2012年5月,在阿里巴巴与雅虎达成股权回购协议之后,阿里巴巴还进行了以下收购与投资活动。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社交运用陌陌,再次向移动社交网络发力;同月阿里巴巴还战略投资丁丁网布局线上线下电子商务(020); 2013年4月,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合推新产品;2013年4月投资快的打车;2013年11月收购移动互联网统计分析公司友盟;2014年3月阿里巴巴作为领投者,投资2.8亿美元到美社交应用领域即移动聊大和通话应用的Tango公司;2013年4月再次投资丁丁网,将丁丁网优惠与支付宝进行深度整合;2013年4月投资旅游App“在路上”;2013年4月底增持浏览器Ucweb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对银泰商业集团进行战略投资,以53.7亿元港币入股后者,最多持有26%股权,以此构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商品交易、会员营销及会员服务无缝联通;2014年4月,阿里巴巴以

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同月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入股优酷土豆;2013年5月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购买高德软件公司28%的股份后,2014年4月再次收购高德公司剩余的72%的股份,高德由此成为阿里巴巴100%子公司。2014年6月5日,阿里巴巴收购恒大足球俱乐部。

2014年9月,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市值约达2500亿美元。雅虎当时也立马兑现承诺,以68美元的IPO价格出售1.4亿股股票,获取了高额收益,同时持股比率下降到15%。

3阿里巴巴成功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的经验与启示

3.1企业筹资应为投资所需,且都要服务于优化的财务目标

阿里巴巴不仅有好的财务管理目标:考虑了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且其所有的投资与并购,都紧密结合阿里巴巴长远财务目标,以及要在2015年前以较高的市场估值进行整体上市的短期目标有条不紊进行。阿里巴巴的融资也是围绕其投资需要而进行,没有盲目地为融资而过度融资。因此,其融资不仅能为其投资与并购提供资金保障,还能降低融资成木与风险。

3.2资本运作的风险

资本运作又称为资木运营。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功的资本运作,但资本运作有时是一把“双刃剑”,是有风险的。如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此次并购是以股权换资产的形式实现的。它解了资金燃眉之急,获得了雅虎中国的业务与机会,但阿里巴巴也付出了39%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此次并购的部分条款从2010年10月生效后,创始股东马云及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被大大分散并险些失去,后期阿里巴巴不得不采取各种不寻常的方式试图赎回其控制权。其中包括: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向旗下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以该公司2007年上市时的发行价每股13.5港元,回购其约26%的股份,较该公司宣布私有化停牌前近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55.3% ,并为此耗资190亿港元。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退市;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以63亿美元现金及价值8亿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20%股份。

3.3恰当的资木运作可使企业超常规发展

阿里巴巴的发展壮大及多元化经营,后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投资或者收购相关企业来完成的,这些都属于资木扩张的运营模式。但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回购旗下全资子公司的股票,并使其在香港联交所退市,则是一种资本收缩的运营模式。对阿里巴巴集团而言,该子公司的私有化退市只是一种巧妙的收缩运作形式,其实并非彻底从资木市场撤离,而是为了与集团其他业务进行优化整合.最终打通从淘宝一个买家到B2B贸易供应链的链条,也是为了回购雅虎的股票以稀释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同时这也是阿里巴巴的战略计划,即为了分拆上市,并保留合伙人制度。

阿里巴巴的腾飞说明恰当地运用并购等资木扩张运作,以及必要时候运用回购等资木收缩的运作能使得企业获得超常规发展。

总之,阿里巴巴目前的成功跟其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木运作是分不开的,其成功上市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也给其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带来了较大利益,实现了“多赢”的结果。

2014年9月阿里巴巴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BABA ) ,以每股68美元的发行价初次公开上市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k,IPO),共筹资约250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IPO其股票上市当大开盘价为92.7美元,此后市场走势也较好。阿里巴巴的成功跟其有好的发展战略、营销策略、优秀的创业管理团队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过硬的技术等息息相关,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阿里巴巴有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木运作。

1公司简介

阿里巴巴公司(Alibaba Corporation)是马云1999年7月创立,公司注册资木50万元人民币,香港和杭州分别作为该公司总部所在地,后逐渐在海外设立了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阿里巴巴历经15的发展,目前已控股或参股数10多家公司,旗下子公司有阿里巴巴网络公司、淘宝网、支付宝、云计算、中国雅虎、口碑网、阿里软件·阿里妈妈、虾米音乐网等。其涉足的通讯领域包括:移动通讯应用.搜索和门户.地理导航服务和社交媒体等。其中金融业是阿里巴巴涉足的新领域,旗下的余额宝基金在2014年5月已经募集了870亿美元资金。 2阿里巴巴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

阿里巴巴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木运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2.1财务管理目标优化

目前国内外认可的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堪称马云的六脉神剑的阿里巴巴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客户第一,注重团队精神、拥抱变化,激情、诚信和敬业,除此外还有很强的社会责任观。从这里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这种客户至上、注重员工激励与团队精神,与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员工、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都关系融洽,体现了其财务管理目标的优化,即是在考虑了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

2.2创业者持股较少,能成功激励员工

阿里巴巴的创始股东马云只持有阿里巴巴近8%的控股权,而阿里巴巴规定普通员工工作3年以上就可获得期权,这些规定使阿里巴巴的公司高管及创业团队也持股较多,许多员工也持有一定股权,对员工特别高管起到的很好的激励作用。阿里巴巴的30名合伙人团队,共计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权,按照开盘价每股92.7美元计算,总价值超过300亿美元。

2.3成功的融资运作

第一轮成功融资是在阿里巴巴的成立初期,公司资金紧缺之时,具有伯乐眼观的马云,发现了“千里马”—现任阿里巴巴财务总监的蔡崇信。蔡崇信熟悉华尔街资木运作规则并具有风险投资经验,于1999年10月,为阿里巴巴私募到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的第一笔大使投资500万美元,蔡崇信也作为投资者进入了公司董事会。阿里巴巴的第二轮融资中,被素有“亚洲的巴菲特”之称的日木软银集团公司(简称软银)创始人、总裁孙正义看好。2000年,阿里巴巴成功引进了2 500万美元的第二笔资金,包括软银、富达、汇亚资金等六家风险投资机构,其中软银投资2 000万美元。此后,日木软银公司不断地支持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第三轮融资是2004年2月,再次从软银等四家风险投资机构手中募集到了8 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出资6 000万美元,此外还包括富达创业投资部等3家风险投资公司。

这三轮融资合计融资1.12亿美元,此后阿里巴巴的持股结构改变为:马云及其团队占47%、软银占20%、富达占18% ,其他几家股东占15%,并没有改变阿里巴巴大股东的地位。

2005年,雅虎入股阿里巴巴,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此次并购重组后大大稀释了马云及创业团队的控制权,雅虎占了阿里巴巴优势控制权。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旗舰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13.5港元,共融资15亿美元,不考虑超额配售部分,当时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其首日开盘价高达30港元,超过发行价122%,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首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以及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

为了确保马云及创业团队的控制权,阿里巴巴与雅虎经过了多次协商,2012年5月双方达成股权回购协议:必须在2015年12月前上市,估值至少达到350亿美元等,才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股份的一半。而能否让阿里巴巴集团成功整体上市,则是最后关键的一步。因此,阿里巴巴随后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成功整体上市,并且使其市值超过阿里巴巴跟雅虎的回购协议;此后为了此目标,阿里巴巴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并购投资,以增加上市后的估值。

2.4成功的投资运作

阿里巴巴的筹资主要出于对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资金拟用于收购和投资。2009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将主要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作为国内第一家由互联网公司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它将对阿里巴巴集团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存量进行统筹规划,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现金效益的最大化。

阿里巴巴最初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创立与经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于1999年创立了“企业对企业(B2B)”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阿里巴巴花1亿元人民币投资建立了“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C2C)”淘宝网;淘宝经过一系列的营销创新后,淘宝赢得了生存,但也一直承受着资金压力,因此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3.5亿元。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了而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基于中介安全交易服务的支付宝公司。

2003年底,阿里巴巴依据战略试图通过经营B2B的阿里巴巴网络公司、经营C2C的淘宝网以及即将进入的B2C领域。此次进军B2C领域与前而的由B2B领域进军C2C领域不同,因为前两二者都是基于买卖之间的一个平台,其技术支持以及诚信体系的建设,都可互通有无。B2C所要求的仓储、物流、结算等要素,都是硬指标,而且其市场竞争以及而临问题也远比独自建立一个C2C网站复杂,于是在2006年阿里巴巴收购了口碑网。而阿里巴巴的发展壮大及多元化经营,后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投资或者收购相关企业来完成。

2012年5月,在阿里巴巴与雅虎达成股权回购协议之后,阿里巴巴还进行了以下收购与投资活动。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社交运用陌陌,再次向移动社交网络发力;同月阿里巴巴还战略投资丁丁网布局线上线下电子商务(020); 2013年4月,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合推新产品;2013年4月投资快的打车;2013年11月收购移动互联网统计分析公司友盟;2014年3月阿里巴巴作为领投者,投资2.8亿美元到美社交应用领域即移动聊大和通话应用的Tango公司;2013年4月再次投资丁丁网,将丁丁网优惠与支付宝进行深度整合;2013年4月投资旅游App“在路上”;2013年4月底增持浏览器Ucweb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对银泰商业集团进行战略投资,以53.7亿元港币入股后者,最多持有26%股权,以此构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商品交易、会员营销及会员服务无缝联通;2014年4月,阿里巴巴以

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同月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入股优酷土豆;2013年5月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购买高德软件公司28%的股份后,2014年4月再次收购高德公司剩余的72%的股份,高德由此成为阿里巴巴100%子公司。2014年6月5日,阿里巴巴收购恒大足球俱乐部。

2014年9月,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市值约达2500亿美元。雅虎当时也立马兑现承诺,以68美元的IPO价格出售1.4亿股股票,获取了高额收益,同时持股比率下降到15%。

3阿里巴巴成功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的经验与启示

3.1企业筹资应为投资所需,且都要服务于优化的财务目标

阿里巴巴不仅有好的财务管理目标:考虑了相关者利益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且其所有的投资与并购,都紧密结合阿里巴巴长远财务目标,以及要在2015年前以较高的市场估值进行整体上市的短期目标有条不紊进行。阿里巴巴的融资也是围绕其投资需要而进行,没有盲目地为融资而过度融资。因此,其融资不仅能为其投资与并购提供资金保障,还能降低融资成木与风险。

3.2资本运作的风险

资本运作又称为资木运营。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功的资本运作,但资本运作有时是一把“双刃剑”,是有风险的。如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此次并购是以股权换资产的形式实现的。它解了资金燃眉之急,获得了雅虎中国的业务与机会,但阿里巴巴也付出了39%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此次并购的部分条款从2010年10月生效后,创始股东马云及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被大大分散并险些失去,后期阿里巴巴不得不采取各种不寻常的方式试图赎回其控制权。其中包括: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向旗下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以该公司2007年上市时的发行价每股13.5港元,回购其约26%的股份,较该公司宣布私有化停牌前近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55.3% ,并为此耗资190亿港元。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退市;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以63亿美元现金及价值8亿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20%股份。

3.3恰当的资木运作可使企业超常规发展

阿里巴巴的发展壮大及多元化经营,后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投资或者收购相关企业来完成的,这些都属于资木扩张的运营模式。但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回购旗下全资子公司的股票,并使其在香港联交所退市,则是一种资本收缩的运营模式。对阿里巴巴集团而言,该子公司的私有化退市只是一种巧妙的收缩运作形式,其实并非彻底从资木市场撤离,而是为了与集团其他业务进行优化整合.最终打通从淘宝一个买家到B2B贸易供应链的链条,也是为了回购雅虎的股票以稀释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同时这也是阿里巴巴的战略计划,即为了分拆上市,并保留合伙人制度。

阿里巴巴的腾飞说明恰当地运用并购等资木扩张运作,以及必要时候运用回购等资木收缩的运作能使得企业获得超常规发展。

总之,阿里巴巴目前的成功跟其成功的财务管理与资木运作是分不开的,其成功上市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也给其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带来了较大利益,实现了“多赢”的结果。


相关文章

  • 折衷资本制
  • 折衷资本制 折衷资本制概述 由于不同国家奉行的资本制度不同,公司资本的涵义存在不小的差异.在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公司资本通常指公司的注册资本,即公司成立时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往往等同于发行资本.实缴资本等概念,不允许存在授权资本.催缴资本.而 ...查看


  • 关于[公司法]废除最低注册资本的分析
  • 关于<公司法>废除最低注册资本的分析 2012年<公司法>的修改在公司设立这一部分上着墨甚多,许多规定被取消或者修改,其整体特点是降低了对股东出资数额和形式的要求,降低了注册资本在公司设立中的重要性,最为突出的表现为 ...查看


  • 2017年公司注册资本最新规定
  • www.mx-china.net 2017年公司注册资本最新规定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 新公司法规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8日决定, ...查看


  • 验资报告格式
  • 格式1(适用于拟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一次全部出资情况) 验资报告 ╳╳有限责任公司(筹): 我们接受委托, 审验了 贵公司(筹)截至 年 月 日止申请设立登记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章程的要求出资,提供真实.合法.完 ...查看


  • 公司法定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的废除之探析
  • 摘 要 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废除了我国长期以来关于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我国公司法资本制度的改革对传统公司法原理和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公司设立不再有最低资本额的要求动摇了我国一直长期奉行的资本三原则,同 ...查看


  • 减资专项审计报告
  • 注:以上材料均需加盖企业公章篇二:验资报告书(减资) 验 资 报 告 +++++++公司 : 我们接受委托,审验了贵公司截至+++年+月+日止减少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股本)的情 况.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章程的要求出资,提供真实.合法.完整 ...查看


  • 公司的种类
  • 1.根据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的不同,可以把公司划分为五类: (1)无限公司,即所有股东无论出资数额多少,均需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股东均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3)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 ...查看


  • 国有资本两类公司法律解析
  • 国有资本两类公司法律解析 一.文件发布及试点开展情况梳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国有资本改革的顶层设计逐渐清晰,改组组建"两类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已通过了数份相关文件,并开展了若干试点. 2 ...查看


  • 虚报注册资本罪的司法认定
  • 作者:孙力 法学 1999年05期 目前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登记的问题比较严重,原因比较复杂,有个人行为,有单位行为,甚至有的还掺杂着政府行为.有些实际上没有资本的人,与验资机构.公司登记等部门的人员恶意串通,弄虚作假,骗取公司登记:有的 ...查看


  • 虚报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的区别
  • 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是当前公司违法中危害性较大.发生比率较高的三种违法行为,它们直接侵害了国家对公司登记的管理制度,侵犯了公司.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由于此类违法行为的隐蔽性.牵连性和智能性,使得公司登记管理部门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