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王冕(miǎn)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诸暨(jì)。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zhèng)的这点钱,实在供(gōng)不起你读书。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是七泖(mǎo)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yān)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zǎn)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fàn)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天,正值黄梅季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地来买他的画。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 zài)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10月7日《少年王冕》集体备课:
一、目标讨论:
1、核心目标之“通过人物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文类目标与篇目标。 疑惑:很多课文目标都可以定位“通过人物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但不同的文本是有差异的,这样文类目标的设定,是否意味着我们都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2、核心目标之“时间顺序”。
“了解按时间顺序选择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此不应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核心目标的实现都要在课堂上不少于10分钟,而此目标,1分钟就可以解决。 而且,按时间顺序写,不成其目标,只是策略。当其是不按时间顺序写故事,才可以构成目标。
3、目标补充:景色描写、“闷得慌”可以作为目标。
“闷得慌”目标——文本细读
对闷得慌的解析,进而提示到这篇课文的核心目标——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言外之意(文本细读)。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一层:是谎言。
证据:“这样可以补贴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为了体谅母亲。
第二层:不是谎言。
证据:“闷得慌”——“心里倒快活些”
在学堂里,王冕确实无法安心学习,心里不安,一直惦记着母亲的艰难。 另一处:“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
这里是哪里?秦家——东家。
母亲牵挂的是什么?为何是“早出晚归”?一般不应该是“早出早归”吗?
1、安全
2、好好工作,不要贪玩
景物描写目标
诸老师提出,可否给学生提供《儒林外史》中此段景物描写的文言原文?意在让学生感受文言的魅力。
被否定,这种感受只是在表面上漂,不能真正进入文本。
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此铁律。此段景物描写是如何烘托人物形象的?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不是,尽管在《儒林外史》中王冕是此形象,但具体这段课文,没有相关证据。
王冕人格:向上的生命力。
4、明确:目标的设定,一定是要紧扣课堂教学实际,绝不是为了教学框架上写出来好看。
5、C类目标辨析:语文课不是思想品质课,道德教育不应成为核心目标。
二、预习作业:
第4题,是否太快?不宜作为预习作业。后来发现课文后面有这道练习题,那么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完全可以。
10月14日李吉银上《少年王冕》教案:
语文课要充满着智力挑战
——李吉银《少年王冕》议课散记
诸向阳
深度对话,激烈碰撞,这是新教育小学语文议课的魅力。今天,李吉银执教了《少年王冕》,由我主持议课。尽管李吉银执教的《少年王冕》比较好地体现了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课上得扎实有效。但新教育小学的议课一向以批评见长,因为,我们认为,人在批评中成长得更快。周信东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学生在上课前大体了解了王冕的性格特点,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对王冕性格特点的掌握好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那么,教学的价值在哪里?干干同意这种看法:李吉银的《少年王冕》最大的问题是课堂缺乏智力挑战,学生的发言拖腔拖调,可见他们早就读懂了,学生在应付老师。我和李吉银有不同的看法:上课前,学生对王冕性格的把握是模模糊糊的,或者只是少数学生准确把握了。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王冕的性格有了清晰的把握,并培养了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同时让全班同学达成共识。我还指出了李吉银在王冕性格把握上的不足:一是“闷得慌”这段的教学体现的是王冕的孝顺懂事,有学生说勤奋好学,老师应该指出,把握人物性格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要只抓只言片语。二是王冕的孝顺懂事和勤奋好学,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应该是孝顺懂事,课文处处写到王冕对母亲的孝顺。这一点,李吉银没有给学生指出。
大家对李吉银“闷得慌”这段的文本细读没有什么意见,分歧最大的是在学画这段中环境描写的教学。干干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三个作用:烘托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渲染氛围。《少年王冕》中主要是前两个作用。李吉银对环境描写的教学未能形成智力挑战,尤其是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未能凸显出来。有外地参加开放周的老师认为:此处的环境太重要了,它改变了王冕的人生,景前景后,王冕的人生迥然不同。这点学生未能领悟到。陆友松认为:我们教的是小学语文,是不是要把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一古脑儿全部教给学生。
议课在激烈的争论中未能达成共识,最后,大家一致要求干干再上《少年王冕》,他答应了。我期盼着星期四干干的《少年王冕》,看看他怎样让语文课充满着智力挑战。
取舍,语文教学的必须
——从李吉银老师《少年王冕》课例说开去
课堂回放:
李老师向我们呈现的是《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
整个教学分成三大版块——第一版块读题回味,整体把握;第二版块学习课文,感受人物;第三版块资料延伸,文本拓展。
第一版块教学,李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学生回答后,李老师板书“放牛、学画”。接下来就围绕这两个词语展开教学。
第二版块,是全课的教学重点。结合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李老师想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达成这样的核心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在揣摩人物语言中分析人物形象;一是学习景物描写与表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故事情节的作用。
第三版块教学,李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是王冕的诗文、画作、篆刻,以及这则故事的出处《儒林外史》。
议课现场:
议课活动由新教育项目主持人诸向阳老师主持。
新教育的议课向来以批判见长,用诸老师的话说,它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成长,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周信东:整堂课很成功。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学生在课前已经大致了解了王冕的性格特点,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对王冕性格特点的掌握好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那么,教学的价值在哪里?
魏智渊:听完课,我想到了一句话,“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这是大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讲的。原话是这样的,一堂有趣的课应该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从这一点上讲,我觉得李老师的课堂做得不够。
干国祥:我同意魏老师的观点。李吉银执教的《少年王冕》,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缺乏智力挑战,学生的发言拖腔拖调,可见他们早就读懂了,学生在应付老师。特别是教学“王冕学画”这一部分,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为有了这样的缺失,李老师对文本中环境描写的教学就无法对学生形成智力上的挑战,甚至就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未能凸显出来。
诸向阳:恰恰相反,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上课前,学生对王冕性格的把握是模模糊糊的,或者只是少数学生准确把握了。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王冕的性格有了清晰的把握,并培养了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同时让全班同学达成共识。
干国祥:这篇文章的教学不在于文本细读。而在于要让学生清楚小说的“言下之意”。李老师在教学中一直在问学生“你认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课堂很容易把语文上成思想课,而我要说的是写作方法。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整堂课的教学应该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大问题进行笼罩!
陆友松:刚才我在私下里请教干老师,就文本内容而言,《少年王冕》中的“放牛”与“学画”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干老师告诉我没有关系。另外,刚才干老师在发言中说到,整个教学需要一个有足够长度的问题笼罩全篇,我想请教一下,在你看来,这个大问题究竟是什么?
干国祥:关于“放牛”与“学画”这两者本身就没有关系。如果我来教学这篇课文,我的问题主要围绕“小说的言下之意”展开。
观课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个人比较赞同干老师的观点。我在读这篇文章时,注意到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太重要了,它是否隐含了改变王冕人生的意境,从乌云密布到晴空万里。景前景后,王冕的人生迥然不同。遗憾的是,这一点学生未能领悟到。
陆友松:我不否认老师要把教材读厚,对于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需要警惕“钻”牛角尖。如果以这位老师刚刚对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分析,我同样可以从一个词语中引发到漫无边际的深度,甚至人生中的哲学思考。我想说的是,我们教的小学语文,小学语文的定位是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势必要把眼光放得“再低一点”,难道每节课上的智力挑战、深度研读才是最有价值的吗?
„„
观课碎思:
综观议课老师的观点,干国祥等老师主张教学中的智力挑战,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诸向阳等老师认为师生细读文本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学核心目标达成的重要凭借,这样的
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细读文本的重要能力,更注重了语文教学中的“务本求实”。
孰是孰非?似乎都有道理。语文课堂缺少了思考的智力,又何谈学生心灵与精神上的生长;教学中丢失了文本的细读体悟,又哪里来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提升。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引领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智力的挑战呢?合二为一,或者相互渗透。
我不敢肯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单一的指向”不是一堂语文课所能解决的!更何况小学语文课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
再回到李老师的课堂——从开讲到下课,从提问到交流,老师的问题不断,老师的引导不断,老师想方设法在每个环节上下足气力。但从教学实际效果看,难免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之嫌疑。试想一下,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又要揣摩人物语言,又要分析人物形象?又要学习景物描写,又要凸显人物性格?能不累吗?上课者累,听课者累,学生更累。
所以,语文课堂必须学会取舍!必须清清楚楚地明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中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如果一味地坚持“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地用定势的框架来统一整个教学,我们就更难看清语文教学的“庐山真面目”。
那么,一堂语文课究竟取什么,舍什么?还是以李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为例。 第一,教学内容的取舍。
《少年王冕》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篇写人的叙事性作品。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王冕的辍学放牛到刻苦学画,从他半真半假的“闷得慌”到三四个月的坚持不懈,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懂事孝顺、刻苦勤奋。
但就这一篇课文而言,“辍学放牛”与“刻苦学画”这两个部分是有着主次而分的。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字里行间渗透着少年王冕的懂事孝顺,即便学画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着力于少年王冕的懂事孝顺,着力于他“辍学放牛”这一部分文字的阅读、揣摩。而对于文章中景色描写的感悟和品味,则是明显地画蛇添足。
第二,教学策略的取舍。
教学策略的取舍不仅仅在于教者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更在于教材本身所承载的相关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少年王冕》是编排在小学高年段的一篇叙事性文章,对于叙事性作品,课标里有这样一段话——“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依照这样的标准,《少年王冕》的教学应当注重“细读文本”,应当在师生有效的对话与交流中加深文中“场景、人物、细节”的印象,并有所感受。
另外,就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而言,课标中还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
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我们注意到,《少年王冕》一文中的“景色描写”部分正是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有力抓手。这时候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变“细读文本”为“智力挑战”。让学生围绕着“文章写的是少年王冕,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景色呢?”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把小说中景色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和盘托出。学生自然铭记心中。
第三,教学价值的取舍。
什么是教学价值,教学价值的具体呈现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这里说的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关于前者,苏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早就指出,语文课程中“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七个方面。而课堂的教学价值重在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途径。比如怎么识字,如何把字写好,怎么读书,如何把书读透? 如果能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课堂教学,去精心准备课堂的教学案,相信我们的老师会轻松、漂亮起来。至于一部分老师所追求的深度教学,我的理解是——只需要让孩子尝到一点点滋味,不必操之过急,囫囵吞枣。
少年王冕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王冕(miǎn)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诸暨(jì)。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zhèng)的这点钱,实在供(gōng)不起你读书。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是七泖(mǎo)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yān)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zǎn)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fàn)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天,正值黄梅季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地来买他的画。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 zài)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10月7日《少年王冕》集体备课:
一、目标讨论:
1、核心目标之“通过人物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文类目标与篇目标。 疑惑:很多课文目标都可以定位“通过人物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但不同的文本是有差异的,这样文类目标的设定,是否意味着我们都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2、核心目标之“时间顺序”。
“了解按时间顺序选择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此不应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核心目标的实现都要在课堂上不少于10分钟,而此目标,1分钟就可以解决。 而且,按时间顺序写,不成其目标,只是策略。当其是不按时间顺序写故事,才可以构成目标。
3、目标补充:景色描写、“闷得慌”可以作为目标。
“闷得慌”目标——文本细读
对闷得慌的解析,进而提示到这篇课文的核心目标——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言外之意(文本细读)。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一层:是谎言。
证据:“这样可以补贴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为了体谅母亲。
第二层:不是谎言。
证据:“闷得慌”——“心里倒快活些”
在学堂里,王冕确实无法安心学习,心里不安,一直惦记着母亲的艰难。 另一处:“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
这里是哪里?秦家——东家。
母亲牵挂的是什么?为何是“早出晚归”?一般不应该是“早出早归”吗?
1、安全
2、好好工作,不要贪玩
景物描写目标
诸老师提出,可否给学生提供《儒林外史》中此段景物描写的文言原文?意在让学生感受文言的魅力。
被否定,这种感受只是在表面上漂,不能真正进入文本。
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此铁律。此段景物描写是如何烘托人物形象的?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不是,尽管在《儒林外史》中王冕是此形象,但具体这段课文,没有相关证据。
王冕人格:向上的生命力。
4、明确:目标的设定,一定是要紧扣课堂教学实际,绝不是为了教学框架上写出来好看。
5、C类目标辨析:语文课不是思想品质课,道德教育不应成为核心目标。
二、预习作业:
第4题,是否太快?不宜作为预习作业。后来发现课文后面有这道练习题,那么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完全可以。
10月14日李吉银上《少年王冕》教案:
语文课要充满着智力挑战
——李吉银《少年王冕》议课散记
诸向阳
深度对话,激烈碰撞,这是新教育小学语文议课的魅力。今天,李吉银执教了《少年王冕》,由我主持议课。尽管李吉银执教的《少年王冕》比较好地体现了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课上得扎实有效。但新教育小学的议课一向以批评见长,因为,我们认为,人在批评中成长得更快。周信东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学生在上课前大体了解了王冕的性格特点,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对王冕性格特点的掌握好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那么,教学的价值在哪里?干干同意这种看法:李吉银的《少年王冕》最大的问题是课堂缺乏智力挑战,学生的发言拖腔拖调,可见他们早就读懂了,学生在应付老师。我和李吉银有不同的看法:上课前,学生对王冕性格的把握是模模糊糊的,或者只是少数学生准确把握了。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王冕的性格有了清晰的把握,并培养了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同时让全班同学达成共识。我还指出了李吉银在王冕性格把握上的不足:一是“闷得慌”这段的教学体现的是王冕的孝顺懂事,有学生说勤奋好学,老师应该指出,把握人物性格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要只抓只言片语。二是王冕的孝顺懂事和勤奋好学,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应该是孝顺懂事,课文处处写到王冕对母亲的孝顺。这一点,李吉银没有给学生指出。
大家对李吉银“闷得慌”这段的文本细读没有什么意见,分歧最大的是在学画这段中环境描写的教学。干干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三个作用:烘托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渲染氛围。《少年王冕》中主要是前两个作用。李吉银对环境描写的教学未能形成智力挑战,尤其是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未能凸显出来。有外地参加开放周的老师认为:此处的环境太重要了,它改变了王冕的人生,景前景后,王冕的人生迥然不同。这点学生未能领悟到。陆友松认为:我们教的是小学语文,是不是要把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一古脑儿全部教给学生。
议课在激烈的争论中未能达成共识,最后,大家一致要求干干再上《少年王冕》,他答应了。我期盼着星期四干干的《少年王冕》,看看他怎样让语文课充满着智力挑战。
取舍,语文教学的必须
——从李吉银老师《少年王冕》课例说开去
课堂回放:
李老师向我们呈现的是《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
整个教学分成三大版块——第一版块读题回味,整体把握;第二版块学习课文,感受人物;第三版块资料延伸,文本拓展。
第一版块教学,李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学生回答后,李老师板书“放牛、学画”。接下来就围绕这两个词语展开教学。
第二版块,是全课的教学重点。结合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李老师想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达成这样的核心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在揣摩人物语言中分析人物形象;一是学习景物描写与表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故事情节的作用。
第三版块教学,李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是王冕的诗文、画作、篆刻,以及这则故事的出处《儒林外史》。
议课现场:
议课活动由新教育项目主持人诸向阳老师主持。
新教育的议课向来以批判见长,用诸老师的话说,它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成长,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周信东:整堂课很成功。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学生在课前已经大致了解了王冕的性格特点,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对王冕性格特点的掌握好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那么,教学的价值在哪里?
魏智渊:听完课,我想到了一句话,“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这是大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讲的。原话是这样的,一堂有趣的课应该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从这一点上讲,我觉得李老师的课堂做得不够。
干国祥:我同意魏老师的观点。李吉银执教的《少年王冕》,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缺乏智力挑战,学生的发言拖腔拖调,可见他们早就读懂了,学生在应付老师。特别是教学“王冕学画”这一部分,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为有了这样的缺失,李老师对文本中环境描写的教学就无法对学生形成智力上的挑战,甚至就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未能凸显出来。
诸向阳:恰恰相反,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上课前,学生对王冕性格的把握是模模糊糊的,或者只是少数学生准确把握了。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王冕的性格有了清晰的把握,并培养了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同时让全班同学达成共识。
干国祥:这篇文章的教学不在于文本细读。而在于要让学生清楚小说的“言下之意”。李老师在教学中一直在问学生“你认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课堂很容易把语文上成思想课,而我要说的是写作方法。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整堂课的教学应该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大问题进行笼罩!
陆友松:刚才我在私下里请教干老师,就文本内容而言,《少年王冕》中的“放牛”与“学画”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干老师告诉我没有关系。另外,刚才干老师在发言中说到,整个教学需要一个有足够长度的问题笼罩全篇,我想请教一下,在你看来,这个大问题究竟是什么?
干国祥:关于“放牛”与“学画”这两者本身就没有关系。如果我来教学这篇课文,我的问题主要围绕“小说的言下之意”展开。
观课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个人比较赞同干老师的观点。我在读这篇文章时,注意到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太重要了,它是否隐含了改变王冕人生的意境,从乌云密布到晴空万里。景前景后,王冕的人生迥然不同。遗憾的是,这一点学生未能领悟到。
陆友松:我不否认老师要把教材读厚,对于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需要警惕“钻”牛角尖。如果以这位老师刚刚对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分析,我同样可以从一个词语中引发到漫无边际的深度,甚至人生中的哲学思考。我想说的是,我们教的小学语文,小学语文的定位是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势必要把眼光放得“再低一点”,难道每节课上的智力挑战、深度研读才是最有价值的吗?
„„
观课碎思:
综观议课老师的观点,干国祥等老师主张教学中的智力挑战,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诸向阳等老师认为师生细读文本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学核心目标达成的重要凭借,这样的
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细读文本的重要能力,更注重了语文教学中的“务本求实”。
孰是孰非?似乎都有道理。语文课堂缺少了思考的智力,又何谈学生心灵与精神上的生长;教学中丢失了文本的细读体悟,又哪里来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提升。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引领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智力的挑战呢?合二为一,或者相互渗透。
我不敢肯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单一的指向”不是一堂语文课所能解决的!更何况小学语文课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
再回到李老师的课堂——从开讲到下课,从提问到交流,老师的问题不断,老师的引导不断,老师想方设法在每个环节上下足气力。但从教学实际效果看,难免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之嫌疑。试想一下,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又要揣摩人物语言,又要分析人物形象?又要学习景物描写,又要凸显人物性格?能不累吗?上课者累,听课者累,学生更累。
所以,语文课堂必须学会取舍!必须清清楚楚地明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中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如果一味地坚持“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地用定势的框架来统一整个教学,我们就更难看清语文教学的“庐山真面目”。
那么,一堂语文课究竟取什么,舍什么?还是以李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为例。 第一,教学内容的取舍。
《少年王冕》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篇写人的叙事性作品。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王冕的辍学放牛到刻苦学画,从他半真半假的“闷得慌”到三四个月的坚持不懈,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懂事孝顺、刻苦勤奋。
但就这一篇课文而言,“辍学放牛”与“刻苦学画”这两个部分是有着主次而分的。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字里行间渗透着少年王冕的懂事孝顺,即便学画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着力于少年王冕的懂事孝顺,着力于他“辍学放牛”这一部分文字的阅读、揣摩。而对于文章中景色描写的感悟和品味,则是明显地画蛇添足。
第二,教学策略的取舍。
教学策略的取舍不仅仅在于教者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更在于教材本身所承载的相关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少年王冕》是编排在小学高年段的一篇叙事性文章,对于叙事性作品,课标里有这样一段话——“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依照这样的标准,《少年王冕》的教学应当注重“细读文本”,应当在师生有效的对话与交流中加深文中“场景、人物、细节”的印象,并有所感受。
另外,就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而言,课标中还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
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我们注意到,《少年王冕》一文中的“景色描写”部分正是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有力抓手。这时候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变“细读文本”为“智力挑战”。让学生围绕着“文章写的是少年王冕,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景色呢?”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把小说中景色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和盘托出。学生自然铭记心中。
第三,教学价值的取舍。
什么是教学价值,教学价值的具体呈现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这里说的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关于前者,苏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早就指出,语文课程中“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七个方面。而课堂的教学价值重在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途径。比如怎么识字,如何把字写好,怎么读书,如何把书读透? 如果能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课堂教学,去精心准备课堂的教学案,相信我们的老师会轻松、漂亮起来。至于一部分老师所追求的深度教学,我的理解是——只需要让孩子尝到一点点滋味,不必操之过急,囫囵吞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