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学案
一 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三 学习与交流(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三大改造指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
(1)原因:当时条件下,分散、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很难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建设的需
要。
(2)措施:主要是把_______________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走 和 的社会主义道路。
(3)过程:1953年开始, 年掀起高潮, 年基本完成。
2 、手工业:在 运动的推动下, 年,绝大多数手工业者参加了 基本上完成
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公私合营
1、过程:从 年起,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 的 ,
公私双方 , 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到 年初,出现了 的高潮 。
2.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 ,实行 __________政策
按 。
3.意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 ,
是 。
(三)对三大改造地评价
1.到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把___________________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 ,工作 ,改变 等缺点。
四、典型题例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哪些困难?
2)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对农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措施: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效果: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将各种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入社,统一使
用,解决了广大农民生产资料不足的问题;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完成,增强了农
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镇压反革命
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
A.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5.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B.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一五”计划超前完成 D.我国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6.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7.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最合适的是
A、 林大爷(78岁) B、谢伯伯(52岁) C、田大叔(46岁) D、杜阿姨(38岁)
8.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目的是:
A、巩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B 、使农工商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
C、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二)阅读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1) 从材料中可见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从材料中可见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
(2)中共怎样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形式如何?
六、教学反馈(反思)
三大改造教学案
一 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三 学习与交流(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三大改造指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
(1)原因:当时条件下,分散、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很难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建设的需
要。
(2)措施:主要是把_______________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走 和 的社会主义道路。
(3)过程:1953年开始, 年掀起高潮, 年基本完成。
2 、手工业:在 运动的推动下, 年,绝大多数手工业者参加了 基本上完成
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公私合营
1、过程:从 年起,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 的 ,
公私双方 , 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到 年初,出现了 的高潮 。
2.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 ,实行 __________政策
按 。
3.意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 ,
是 。
(三)对三大改造地评价
1.到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把___________________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 ,工作 ,改变 等缺点。
四、典型题例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哪些困难?
2)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对农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措施: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效果: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将各种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入社,统一使
用,解决了广大农民生产资料不足的问题;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完成,增强了农
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镇压反革命
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
A.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5.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B.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一五”计划超前完成 D.我国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6.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7.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最合适的是
A、 林大爷(78岁) B、谢伯伯(52岁) C、田大叔(46岁) D、杜阿姨(38岁)
8.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目的是:
A、巩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B 、使农工商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
C、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二)阅读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1) 从材料中可见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从材料中可见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
(2)中共怎样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形式如何?
六、教学反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