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

流动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

作者:贺琳霞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4期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家园合作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流动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的早期教育现状的调查,探讨流动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流动幼儿的教育现状,促进流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流动幼儿: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4-0066-02

流动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流入地(城市)生活的2-6岁的儿童。家园合作狭义的解释就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即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实施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密切配合,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成为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有关流动幼儿的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内。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举家迁徙成为人口流动的一大特征。伴随着举家迁徙的大潮,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早期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即本文所指的流动幼儿早期教育。为了解流动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情况,笔者于2005年底在西安市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莲湖区、碑林区、未央区的15家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走访。发现流动人口子女虽然同与父母离开农村,居住在城市,但并未真正象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而是处在早期教育的边缘化状态,特别是流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方面:表现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少;合作的内容单一,只有在孩子出现较大的问题时教师才会联系家长,很少给家长建设性的教育建议;合作的形式多以通讯工具进行,教师与家长很少面对面地交流;很少利用家长资源等。

二、影响流动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因素

(一)幼儿园方面

1.师资条件。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多的几家公立幼儿园里看不到流动幼儿。流动幼儿多被企业办的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接收。其中民办幼儿园占大多数,89%的流动幼儿就学的幼儿园都是民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无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无法和公办园相比,主要靠自身去解决幼儿园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幼儿园条件的改善,教师的聘任等。这使这些幼儿园为节能增效,大量聘请学历低,教龄短的年轻教师来任教。调查中发现有58%的教师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有75%的教师具有3年以下教龄,有71%的教师年龄在25岁以下。可见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这些幼儿园的师资状况都很难保证流动幼儿能够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更谈不上向流动幼儿的家长提供科学教育孩子方面的建议了。

2.办园主体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幼儿园由于由投资者承担风险与享受利益,过多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使得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明显。

3.教师素养。通过教师访谈发现。75.02%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促进幼儿家长参与的策略;70.33%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在现实中,有些教师与幼儿家长见面,内容就是告状,从而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教师对着干。这说明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幼儿进步的作用,反而造成幼儿家长对教师的反感。有的教师对城市儿童的家长与流动幼儿的家长不是一样看待。对流动家庭的孩子,习惯于批评指责,造成教师与流动家长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二)流动家庭方面

1.家长职业特点。从调查看,大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一些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为城市人所看不起,且大都收入不高,来源不稳定。因此,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只能选择那些收费低廉、教育质量不高的民办幼儿园。流动家长职业上的低层次特点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劳动时间过长,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繁忙的工作任务和过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家长也无暇顾及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

2.家长观念。调查发现,许多流动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通过教育,拥有高学历而摆脱目前这种生活的困境。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使得流动幼儿的家长只重视孩子智能的培养,并且认为这是幼儿园要做的事,家长只需要努力干活给孩子按时交足学费就行了。这也导致幼儿园与流动家庭在家园合作中的“老死不相往来”。

(三)社会方面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对人口给予了人为的划分,即把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并且相应带来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一系列计划经济色彩的各种福利制度。而长期形成的这种划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中形成心理上的惯性效应,人口无形中被分为两大阶层、两种身份、两种社会地位。城市人成为优等人,农村人则自然地被划分为劣等人。这种观念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同时存在自强又自卑的心理,遇到问题不愿意求助与人。特别

流动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

作者:贺琳霞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4期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家园合作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流动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的早期教育现状的调查,探讨流动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流动幼儿的教育现状,促进流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流动幼儿: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4-0066-02

流动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流入地(城市)生活的2-6岁的儿童。家园合作狭义的解释就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即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实施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密切配合,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成为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有关流动幼儿的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内。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举家迁徙成为人口流动的一大特征。伴随着举家迁徙的大潮,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早期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即本文所指的流动幼儿早期教育。为了解流动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情况,笔者于2005年底在西安市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莲湖区、碑林区、未央区的15家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走访。发现流动人口子女虽然同与父母离开农村,居住在城市,但并未真正象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而是处在早期教育的边缘化状态,特别是流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方面:表现在教师与家长交流少;合作的内容单一,只有在孩子出现较大的问题时教师才会联系家长,很少给家长建设性的教育建议;合作的形式多以通讯工具进行,教师与家长很少面对面地交流;很少利用家长资源等。

二、影响流动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因素

(一)幼儿园方面

1.师资条件。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多的几家公立幼儿园里看不到流动幼儿。流动幼儿多被企业办的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接收。其中民办幼儿园占大多数,89%的流动幼儿就学的幼儿园都是民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无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无法和公办园相比,主要靠自身去解决幼儿园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幼儿园条件的改善,教师的聘任等。这使这些幼儿园为节能增效,大量聘请学历低,教龄短的年轻教师来任教。调查中发现有58%的教师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有75%的教师具有3年以下教龄,有71%的教师年龄在25岁以下。可见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这些幼儿园的师资状况都很难保证流动幼儿能够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更谈不上向流动幼儿的家长提供科学教育孩子方面的建议了。

2.办园主体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幼儿园由于由投资者承担风险与享受利益,过多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使得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明显。

3.教师素养。通过教师访谈发现。75.02%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促进幼儿家长参与的策略;70.33%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在现实中,有些教师与幼儿家长见面,内容就是告状,从而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教师对着干。这说明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幼儿进步的作用,反而造成幼儿家长对教师的反感。有的教师对城市儿童的家长与流动幼儿的家长不是一样看待。对流动家庭的孩子,习惯于批评指责,造成教师与流动家长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二)流动家庭方面

1.家长职业特点。从调查看,大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一些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为城市人所看不起,且大都收入不高,来源不稳定。因此,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只能选择那些收费低廉、教育质量不高的民办幼儿园。流动家长职业上的低层次特点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劳动时间过长,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繁忙的工作任务和过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家长也无暇顾及与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

2.家长观念。调查发现,许多流动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通过教育,拥有高学历而摆脱目前这种生活的困境。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使得流动幼儿的家长只重视孩子智能的培养,并且认为这是幼儿园要做的事,家长只需要努力干活给孩子按时交足学费就行了。这也导致幼儿园与流动家庭在家园合作中的“老死不相往来”。

(三)社会方面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对人口给予了人为的划分,即把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并且相应带来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一系列计划经济色彩的各种福利制度。而长期形成的这种划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中形成心理上的惯性效应,人口无形中被分为两大阶层、两种身份、两种社会地位。城市人成为优等人,农村人则自然地被划分为劣等人。这种观念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同时存在自强又自卑的心理,遇到问题不愿意求助与人。特别


相关文章

  • 福海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引导教师幼儿园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福海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引导|教师|幼儿园论文选题题目 福海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引导|教师|幼儿 ...查看


  • 新巴尔虎左旗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幼儿园管理工作创新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新巴尔虎左旗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幼儿园|管理工作|创新论文选题题目 新巴尔虎左旗代理发表职称论文 ...查看


  • 家园合作主要途径论文
  • 浅析家园合作的主要途径 内容提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教育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下共同进行的,两者就如同自行车的 ...查看


  • 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 题 目: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我国学前教 育的启示 姓 名: 学 号:[1**********]9 系 别:教育科学系 专 业:学前教育 年级班级:2009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31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 ...查看


  • 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学习层次: 年 级: 指导老师: 职 称: 教 学 点: 广播电视大学 开 题 报 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在我实习的一所小学附近就分别有 ...查看


  • 为了幼儿的快乐与发展
  • 为了幼儿的快乐与发展 在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过程中,北京确立了贯彻<纲要>的总体思路:"求真务实,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研究和学习氛围,形成有助于学前教育事业全面 ...查看


  • 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提出家长参与管理的具体实施,旨在更好地为幼儿发展创造有益环境. 关键词: 家长参与 幼儿园管理工作 必要性 具体实施 <幼儿园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让家长 ...查看


  • 韩国瑞吉欧方案教学发展简述
  • [摘要]自1994年韩国首次应用瑞吉欧方案教学以来,瑞吉欧方案教学已经在韩国发展了十几年,在儿童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家园合作等方面促进了韩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但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韩国瑞吉欧方案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韩国社会的进一步支持.中. ...查看


  • 2012年会征文通..
  • 2012年"上海学前教育年会"征文通知 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上海托幼>杂志 协办:上海市托幼协会.上海学前教育网 时间: 2012年11月 年会主题:以规范保基本,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