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E
编号:05E045 题目: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内容提要:
《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像与
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落实素
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
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培养
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训练来培养。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为途径,努力尝
试利用物理学科中典型例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主题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作者单位:朝阳区和平街一中 作者姓名:李晶莹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清友园15号 邮编:100012 联系电话 单位:北京市和平街一中 住宅: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绣菊园10号2401 手机:[1**********]
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E
编号:05E045 题目: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内容提要:
《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像与
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落实素
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
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培养
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训练来培养。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为途径,努力尝
试利用物理学科中典型例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主题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
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人与人的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别的,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始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培养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训练来培养。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为途径,努力尝试利用物理学科典型例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另外纵观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在命题方向也由原来的“应试教育”方向向“素质教育”方向改变,作为在一线教师我们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观念,坚决杜绝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的软磨硬泡式教学,这样死记硬背的教学即耗时,教学效果又差,恶习性透支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学生高分低能、教师高耗低效。所以教师要摒弃题海战术,精选有效典型的习题,真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切实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为高中输送高分高能,名副其实的合格学生。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深刻性这五个方面。思维品质的五个特性中深刻性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思维品质质量的高低。
一、在起始课和复习课上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又称为抽象逻辑性,集中体现为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规律。中学生常说,物理难学,原因之一也就在于物理概念、规律的概括性强。思维深刻性具体表现在起始新授课上学生概念的构成是否到位,在复习课上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是否能由表及里,去粗留精。下面我用两道典型例题来说明这两点。
电学的串、并联欧姆定律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后接触到最多公式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和电压、电阻、电流的串、并联关系是电学后继学习的基础和框架,能否正确形成串联电路分压作用和并联电路分流作用的概念是学生把握电学的关健。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别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之后,我增设了一节小结课汇总了串、并联系电路欧姆定律,总共涉及到七个公式,相应配套的练习册上就有这样的一道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例1:已知R 1=4Ω,R 2=8Ω,将这两个电阻串联,R 1两端电压为2V ,求R 2两端电压?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这道题,但是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题目的潜在
功能,恰当地对题目进行延伸、演变、拓广,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激起思维火花,推进思维活动,不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因果关系,对问题的本质属性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我的做法是把题目改成:已知R 1=4Ω,R 2=8Ω,将这两个电阻串联,R 1两端电压为
2V ,通过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几个物理量?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采
横向关系分别体现了串联电路电流、电阻、电压的关系,表格的纵向则体现欧姆定律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表格清晰的把握知识点的脉络关系,领会串联分压和串联电流相等的要领。为今后复杂电路关系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九宫表”普遍获得学生的好评,许多学生反应刚开始做电学计算题时都需要画这个表格,否则无从入手甚至混淆了其中的关系。
另外初中学生求知欲高,思维活跃,但遇到问题往往不求甚解,盲目思维,轻率地作出判断。鉴于如此,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十分重要。例如我在二力平衡的复习课教学上就引用了一道例子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2:吊车的钢绳,吊着重为G 的货物,试比较下列三种情景下钢绳对货物拉力的大小:A. 货物在空中静止;B. 货物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C. 货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以上列举了货物处于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三种不同情景。对于此题学生往往会轻易判断出匀速上升的拉力最大,静止时拉力次之,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但是若仔细思考,发现这三种情景下均属平衡状态。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钢绳的拉力。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三种情况下钢绳的拉力都应等于重力。运用这道题可使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由表及里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陷阱题的错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的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善于鉴别问题的可能性,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立推测、猜想,认真辨析审阅题目所给条件,去伪存真,培养其思维的批判性。例3:质量为7.8kg 的正方体铁块放在面积为0.2m 2的水平桌面上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P=F/S=G/S=(7.8kg×9.8N/kg)/(0.2m2)=382.2Pa,当多数学生为解题成功高兴时,教师却说“错”了,学生惊讶,为何错了?错在何处?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原因在于没有去除伪条件桌面面积。“吃一堑,长一智”,在
以后就会注意审题时做到去伪存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变化题目条件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学生能快而正确的做出反映,而不同于轻率,是思维的其它品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物理中有些问题可以统一为一个简单的模型。鉴于此,一些物理的典型题可以通过题目条件变换、结论变换或情景变换实现多题归一,不但能迅速地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提高解题速度,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4,测电阻的实验是电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常规的方法是用伏安法,通过题目条件的变换,可以形成不同条件下测电阻的题目,如只提供电压表的双伏法,只提供电流表的双安法,利用开关的闭合断开测电阻的单安法、单伏法,利用等效替代思想用电阻箱测电阻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设一节课专题讨论测电阻的不同方法,教师往往只讲到双伏法时学生就能联想到双安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挖掘隐含条件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体现了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在遇到问题时,能多角度思考,善于发散思维,又善于集中思维。例5:一个空瓶,它的质量是160 g ,用它装满水,瓶和水的总质量是360g ,换用它装满煤油,瓶中煤油的总质量是多少g ?(ρ油=0.8×103kg/m3), 本题有两种解法,大部分学生都采用第一种方法,要求煤油的质量,就须知煤油的体积,题目中同一个瓶子装满水或煤油,即可知水的体积就是煤油的体积,水的体积可根据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求出。这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挖掘出题目的隐含条件即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跟密度成正比,可以应用比例法解题,那么就会得到第二种方法比例法来解这道题。能否探索新路是衡量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标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要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那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不断探索之中。
五、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学生能高度概括知识点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从而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例6:现要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6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有一个电压为9V 的电池组(不可拆的)和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器材。(1)如果所给器材均能满足本实验的要求,请画出实验原理图。(2)如果所给电压表量程为0—5V ,其它器材能满足实验需要,请画出此时的实验原理图。此题在解答第2问时有部分同学在思维定势影响下,不知变通地画出与第1问相同的电路图,或者不知如何下手。在此题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条件变化后,常规思路行不通时,要学会另辟新径,探索新路。只需将电压表改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
特点即可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其额定电压。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要人云亦云,按图索骥或墨守成规;而是突破常规、不受经验的束缚,从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异乎寻常的新见解。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事有很多类似的典型例题都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科学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思维品质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臻于成熟。
参考文献:孔德英,《物理不再“ x
288页,北京出版社,2007年12月 雾里” 》带学生轻轻松松学物理,
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E
编号:05E045 题目: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内容提要:
《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像与
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落实素
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
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培养
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训练来培养。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为途径,努力尝
试利用物理学科中典型例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主题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作者单位:朝阳区和平街一中 作者姓名:李晶莹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清友园15号 邮编:100012 联系电话 单位:北京市和平街一中 住宅: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绣菊园10号2401 手机:[1**********]
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E
编号:05E045 题目: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内容提要:
《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像与
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落实素
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
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培养
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训练来培养。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为途径,努力尝
试利用物理学科中典型例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主题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
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人与人的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别的,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始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是由个人的生活实践以及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利用教育实践来培养人思维品质的最佳培养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训练来培养。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为途径,努力尝试利用物理学科典型例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另外纵观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在命题方向也由原来的“应试教育”方向向“素质教育”方向改变,作为在一线教师我们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观念,坚决杜绝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的软磨硬泡式教学,这样死记硬背的教学即耗时,教学效果又差,恶习性透支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学生高分低能、教师高耗低效。所以教师要摒弃题海战术,精选有效典型的习题,真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切实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为高中输送高分高能,名副其实的合格学生。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深刻性这五个方面。思维品质的五个特性中深刻性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思维品质质量的高低。
一、在起始课和复习课上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又称为抽象逻辑性,集中体现为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规律。中学生常说,物理难学,原因之一也就在于物理概念、规律的概括性强。思维深刻性具体表现在起始新授课上学生概念的构成是否到位,在复习课上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是否能由表及里,去粗留精。下面我用两道典型例题来说明这两点。
电学的串、并联欧姆定律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后接触到最多公式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和电压、电阻、电流的串、并联关系是电学后继学习的基础和框架,能否正确形成串联电路分压作用和并联电路分流作用的概念是学生把握电学的关健。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别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之后,我增设了一节小结课汇总了串、并联系电路欧姆定律,总共涉及到七个公式,相应配套的练习册上就有这样的一道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例1:已知R 1=4Ω,R 2=8Ω,将这两个电阻串联,R 1两端电压为2V ,求R 2两端电压?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这道题,但是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题目的潜在
功能,恰当地对题目进行延伸、演变、拓广,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激起思维火花,推进思维活动,不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因果关系,对问题的本质属性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我的做法是把题目改成:已知R 1=4Ω,R 2=8Ω,将这两个电阻串联,R 1两端电压为
2V ,通过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几个物理量?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采
横向关系分别体现了串联电路电流、电阻、电压的关系,表格的纵向则体现欧姆定律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表格清晰的把握知识点的脉络关系,领会串联分压和串联电流相等的要领。为今后复杂电路关系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九宫表”普遍获得学生的好评,许多学生反应刚开始做电学计算题时都需要画这个表格,否则无从入手甚至混淆了其中的关系。
另外初中学生求知欲高,思维活跃,但遇到问题往往不求甚解,盲目思维,轻率地作出判断。鉴于如此,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十分重要。例如我在二力平衡的复习课教学上就引用了一道例子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2:吊车的钢绳,吊着重为G 的货物,试比较下列三种情景下钢绳对货物拉力的大小:A. 货物在空中静止;B. 货物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C. 货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以上列举了货物处于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三种不同情景。对于此题学生往往会轻易判断出匀速上升的拉力最大,静止时拉力次之,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但是若仔细思考,发现这三种情景下均属平衡状态。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钢绳的拉力。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三种情况下钢绳的拉力都应等于重力。运用这道题可使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由表及里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陷阱题的错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的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善于鉴别问题的可能性,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立推测、猜想,认真辨析审阅题目所给条件,去伪存真,培养其思维的批判性。例3:质量为7.8kg 的正方体铁块放在面积为0.2m 2的水平桌面上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P=F/S=G/S=(7.8kg×9.8N/kg)/(0.2m2)=382.2Pa,当多数学生为解题成功高兴时,教师却说“错”了,学生惊讶,为何错了?错在何处?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原因在于没有去除伪条件桌面面积。“吃一堑,长一智”,在
以后就会注意审题时做到去伪存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变化题目条件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学生能快而正确的做出反映,而不同于轻率,是思维的其它品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物理中有些问题可以统一为一个简单的模型。鉴于此,一些物理的典型题可以通过题目条件变换、结论变换或情景变换实现多题归一,不但能迅速地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提高解题速度,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4,测电阻的实验是电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常规的方法是用伏安法,通过题目条件的变换,可以形成不同条件下测电阻的题目,如只提供电压表的双伏法,只提供电流表的双安法,利用开关的闭合断开测电阻的单安法、单伏法,利用等效替代思想用电阻箱测电阻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设一节课专题讨论测电阻的不同方法,教师往往只讲到双伏法时学生就能联想到双安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挖掘隐含条件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体现了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在遇到问题时,能多角度思考,善于发散思维,又善于集中思维。例5:一个空瓶,它的质量是160 g ,用它装满水,瓶和水的总质量是360g ,换用它装满煤油,瓶中煤油的总质量是多少g ?(ρ油=0.8×103kg/m3), 本题有两种解法,大部分学生都采用第一种方法,要求煤油的质量,就须知煤油的体积,题目中同一个瓶子装满水或煤油,即可知水的体积就是煤油的体积,水的体积可根据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求出。这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挖掘出题目的隐含条件即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跟密度成正比,可以应用比例法解题,那么就会得到第二种方法比例法来解这道题。能否探索新路是衡量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标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要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那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不断探索之中。
五、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学生能高度概括知识点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从而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例6:现要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6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有一个电压为9V 的电池组(不可拆的)和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器材。(1)如果所给器材均能满足本实验的要求,请画出实验原理图。(2)如果所给电压表量程为0—5V ,其它器材能满足实验需要,请画出此时的实验原理图。此题在解答第2问时有部分同学在思维定势影响下,不知变通地画出与第1问相同的电路图,或者不知如何下手。在此题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条件变化后,常规思路行不通时,要学会另辟新径,探索新路。只需将电压表改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
特点即可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其额定电压。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要人云亦云,按图索骥或墨守成规;而是突破常规、不受经验的束缚,从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异乎寻常的新见解。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事有很多类似的典型例题都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科学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思维品质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臻于成熟。
参考文献:孔德英,《物理不再“ x
288页,北京出版社,2007年12月 雾里” 》带学生轻轻松松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