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邝 梅
摘 要:国际政治经济学应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
法,将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纳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与整体主义相结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规范分析;个人主义;整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1;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09-0011-05
作者简介:邝 梅,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 (北京 100084)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IPE)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迄今为止,国际政治经济学仍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体系,这是该学科未能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问题,因为在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著述中几乎不涉及这个问题”①,国内有关的著作也论及不多。“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多地被学者们作为一个关于研究什么,而不是如何研究的领域而发展的。”②琼・斯佩罗和杰弗里・哈特认为,“最重要的搭桥工作来自政治科学家,经济学者现在也将政治方法运用在他们的分析中,并用经济理论来研究政治行为。”③苏珊・斯特兰奇强调,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把政治学和经济学综合起来的方法”④。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包含了“政治学、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⑤,或“是政治经济两大方法之结合在各个方面的应用”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由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是18世纪70年代建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以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起点,而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经济学理论范式内演化和发展的,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它应当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要求。所谓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选取的手段,……不同的目的就要求有不同的方法。”⑦国际收稿日期:2007-06-28
①⑤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②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③ 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
④ 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⑥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⑦ 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1
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它从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这就要求运用能够将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将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一、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运用的最主要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方法。所谓实证分析,是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并预测经济活动后果的方法;规范分析则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方法。实证分析力求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所涉及的命题可以从其基本逻辑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进行检验,它是最接近于科学的方法,通常运用数学分析工具建立各种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规范分析通常是制订经济政策的基础。
熊彼特最早提出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①,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将个人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认为“只有个体才进行选择和行动,而群体本身既不选择又不行动,如果所分析的群体同样进行选择和行动,则就不符合科学的准则。社会总是被认为只是个体所做的选择和采取行动的结果。”②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是方法论的整体主义,它主要是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主张,整体不是个体的累加,社会制度等整体范畴不能简单地还原为个人心理等个人范畴;社会整体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个人存在的本质和个人行为的结果,应当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其中的个人行为。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内政治因素,主要是一国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政党制度、选举方式,决策模式和压力集团的混合体”以及“政府机构的总和”③。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利益集团、政党与选举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民主模式等。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作为国际经济关系起点的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方面;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政治因素,包括霸权、国际制度、政治一体化和全球治理机制等,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等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领域。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要求,国际政治经济学具体应用公共选择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各种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公共选择方法是西方经济学中分析政治制度对经济政策影响的一种基本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借鉴这一方法研究利益集团、政党与选举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民主模式等因素对各国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制定的影响;同时,也运用公共选择方法探讨各国在一定政治制度背景下制定的对外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该国在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领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并分析霸权、国际制度等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统一运用实证和规范分析,既探讨政治因素将如何解释与最优政策不同的政策选择,以及这些政策所意味的结果,同时也分析如何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而设计制度④。如在分析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公共选择方法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政治制度的运作和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员的行为进行明晰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另一方面①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4页。
②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5页。
③ 杨祖功、顾俊礼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④ 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2
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又寻求从规范的角度建立一种更理想、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共选择方法属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西方的传统经济理论没有解释经济行为者如何对特殊的政治机构做出反映的态度,……但是,公共选择分析法却非常重视对经济主体的自私自利进行新古典主义的假设,以解释个人、官僚和政府为什么和怎样按照他们所采取的方式行动。”①
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借鉴的制度分析方法,可以划分为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旧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制度变量,比如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和后果;或者家庭、国家、法律、政治等制度安排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演化及其对经济体制的影响。”②这一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它反对单纯的数量分析,注重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③。其基本特征是强调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属于方法论的整体主义④。反对脱离社会和历史孤立地研究经济现象,“主张应该结合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结构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因素来分析经济现象”⑤。强调这一方法应与历史分析方法密切结合,即按照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历史统计数据和描述历史事件来分析经济现象⑥。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分析政治制度对各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在霸权、国际制度等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为何现实中的经济政策偏离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设计的最优经济政策,重点研究霸权的兴衰和国际制度的演变对多边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在理论上渊源于旧制度经济学学派,……但在方法论上则与旧制度学派有重大区别。”⑦它“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研究制度的运行和演变,与制度学派社会的、伦理的和心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区别开来。”⑧国际政治经济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在规范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制度的内生化及其后果进行深入的研究。”⑨不仅从规范的意义上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更好的国际制度来降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中存在交易成本,而且也对国际制度内部运作机制和组织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这一方法与西方主流或新古典范式相融合,属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⑩。
在上述研究方法中,公共选择方法事实上也属于一种制度分析方法,即“是其中的专门的政治制度的分析。”因而,国际政治经济学所运用的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归结为制度分析方法。通过引入这一研究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将政治因素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证和规范分析,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取向,即“明确区分‘是’和‘应该是’、事实和价值取向、描述和指示、诊断和药方。”一些学者偏重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体现在运用数学方法这种形式化的意义上”;还有一些学者则强调规范分析的重要性,反对忽视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认为将分析的视野限定于可计量的事物,过分
注重实证分析,将导致片面地追求形式的完美。
事实上,运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的要求。一般而言,实证分析要以规范分析为指导,而规范分析则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经常需要将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实证和规范两种分析方法中,更加强调规范分析的重要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经济政策问题。前已述及,国内政治因素① 布鲁诺.S.弗雷:《国际政治经济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2页。
②③⑨ 高鸿业、刘风良主编:《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4、29、494、497页。
④ 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185页。
⑤ 胡代光、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⑥ 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一种比较的视点》,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⑦⑧⑩ 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468、470、470页。
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一种比较的视点》,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导言。 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1页;第4页。
13
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方面;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集中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领域。而对于经济政策的研究,规范分析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此其一;其二,运用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可以对经济现象做出精确的阐述,有利于更清晰地把握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然而,政治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模型化的困难。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领域,由于各种国际政治因素不适合量化,往往需要通过案例研究等方法来获得必要的证据。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借鉴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也具有整体主义的特征。国际政治经济学运用的公共选择方法、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等方法,属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在分析各种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时,这一研究方法将个人、集团、组织都纳入了统一的“经济人”分析框架,将它们视为理性行为主体,分析其行为特征和规律。它们不仅运用经济手段,而且运用政治手段,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受经济和政治的约束。这就使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能够将政治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①。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运用旧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整体主义特征,强调应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将政治因素与经济现象的分析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即“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②。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马克思通过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且探索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作用。马克思认为,由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建立在其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从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意义上看,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归入整体主义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单个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作为出发点,“应归于18世纪鲁滨逊故事毫无想象力的虚构。”③马克思强调阶级分析与历史分析,将个人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背景下来考察,认为个人的行为受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应当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人的行为。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主义不是机械的整体主义。马克思强调,不能把人和社会看成是绝对从属的关系,将个人与社会截然对立起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主要探讨殖民主义、霸权等国际政治因素对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具体而言,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借鉴矛盾分析方法,从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因素在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殖民主义如何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附、金融依附或技术-工业依附等经济依附关系,以揭示国际经济关系不公正的根源;并分析世界体系的内部关系,在强调经济联系或世界经济体系是世界体系的基础的同时,研究世界政治体系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尤其是探讨处于世界政治体系中心的霸权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整体主义特征,即将国际经济关系作为一个具有“中心—外围”或“核心—半边缘—边缘”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并“采用一种国际范围的阶① 布鲁诺.S.弗雷:《国际政治经济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14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55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14
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级分析方法”①,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阶级结构置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加以考察。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整体的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历史体系,从其全部历史和独特的现实中加以考察。”②
综上所述,国际政治经济学所运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以制度分析为基本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联系,但强调规范分析的重要性;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具有整体主义的特征。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一般的意义上,可以将这一方法归结为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总体上看,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结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将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基本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将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纳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当然,不同方法重点研究的问题或领域有所不同。大多数西方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强调政治制度这一国内政治因素对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结果的制约,并分析霸权和国际制度等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影响,以解释为何国际经济关系现实中的经济政策偏离了政策设计者的最优经济政策。而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则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殖民主义、霸权等国际政治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制约及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依附关系,以探讨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不公正的基本原因。
明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基本特征,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使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了相对统一的方法论基础。当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尚不完善,有待于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吴绍中)
Probing into the Studying Mean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Kuang Mei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hasn’t been a systematic studying method as a new branch ofscience.In this studies,we use politics,economics and other study methods mainly.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study methodof economics built a relative united methodical foundament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The InternationalPolitical Economics makes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and bring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Systematic Analysis;Norm Analysis;Individualism;Entirety
①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② 伊曼纽尔・沃伦斯坦:《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5
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邝 梅
摘 要:国际政治经济学应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
法,将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纳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与整体主义相结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规范分析;个人主义;整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1;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09-0011-05
作者简介:邝 梅,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 (北京 100084)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IPE)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迄今为止,国际政治经济学仍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体系,这是该学科未能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问题,因为在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著述中几乎不涉及这个问题”①,国内有关的著作也论及不多。“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多地被学者们作为一个关于研究什么,而不是如何研究的领域而发展的。”②琼・斯佩罗和杰弗里・哈特认为,“最重要的搭桥工作来自政治科学家,经济学者现在也将政治方法运用在他们的分析中,并用经济理论来研究政治行为。”③苏珊・斯特兰奇强调,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把政治学和经济学综合起来的方法”④。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包含了“政治学、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⑤,或“是政治经济两大方法之结合在各个方面的应用”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由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是18世纪70年代建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以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起点,而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经济学理论范式内演化和发展的,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它应当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要求。所谓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选取的手段,……不同的目的就要求有不同的方法。”⑦国际收稿日期:2007-06-28
①⑤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② 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③ 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
④ 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⑥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⑦ 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1
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它从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这就要求运用能够将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将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一、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运用的最主要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方法。所谓实证分析,是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并预测经济活动后果的方法;规范分析则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方法。实证分析力求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所涉及的命题可以从其基本逻辑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进行检验,它是最接近于科学的方法,通常运用数学分析工具建立各种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规范分析通常是制订经济政策的基础。
熊彼特最早提出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①,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将个人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认为“只有个体才进行选择和行动,而群体本身既不选择又不行动,如果所分析的群体同样进行选择和行动,则就不符合科学的准则。社会总是被认为只是个体所做的选择和采取行动的结果。”②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是方法论的整体主义,它主要是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主张,整体不是个体的累加,社会制度等整体范畴不能简单地还原为个人心理等个人范畴;社会整体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个人存在的本质和个人行为的结果,应当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其中的个人行为。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内政治因素,主要是一国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政党制度、选举方式,决策模式和压力集团的混合体”以及“政府机构的总和”③。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利益集团、政党与选举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民主模式等。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作为国际经济关系起点的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方面;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政治因素,包括霸权、国际制度、政治一体化和全球治理机制等,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等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领域。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要求,国际政治经济学具体应用公共选择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各种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公共选择方法是西方经济学中分析政治制度对经济政策影响的一种基本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借鉴这一方法研究利益集团、政党与选举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民主模式等因素对各国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制定的影响;同时,也运用公共选择方法探讨各国在一定政治制度背景下制定的对外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该国在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领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并分析霸权、国际制度等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统一运用实证和规范分析,既探讨政治因素将如何解释与最优政策不同的政策选择,以及这些政策所意味的结果,同时也分析如何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而设计制度④。如在分析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公共选择方法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政治制度的运作和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员的行为进行明晰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另一方面①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4页。
②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5页。
③ 杨祖功、顾俊礼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④ 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2
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又寻求从规范的角度建立一种更理想、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共选择方法属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西方的传统经济理论没有解释经济行为者如何对特殊的政治机构做出反映的态度,……但是,公共选择分析法却非常重视对经济主体的自私自利进行新古典主义的假设,以解释个人、官僚和政府为什么和怎样按照他们所采取的方式行动。”①
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借鉴的制度分析方法,可以划分为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旧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制度变量,比如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和后果;或者家庭、国家、法律、政治等制度安排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演化及其对经济体制的影响。”②这一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它反对单纯的数量分析,注重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③。其基本特征是强调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属于方法论的整体主义④。反对脱离社会和历史孤立地研究经济现象,“主张应该结合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结构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因素来分析经济现象”⑤。强调这一方法应与历史分析方法密切结合,即按照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历史统计数据和描述历史事件来分析经济现象⑥。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分析政治制度对各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在霸权、国际制度等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为何现实中的经济政策偏离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设计的最优经济政策,重点研究霸权的兴衰和国际制度的演变对多边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在理论上渊源于旧制度经济学学派,……但在方法论上则与旧制度学派有重大区别。”⑦它“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研究制度的运行和演变,与制度学派社会的、伦理的和心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区别开来。”⑧国际政治经济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在规范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制度的内生化及其后果进行深入的研究。”⑨不仅从规范的意义上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更好的国际制度来降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中存在交易成本,而且也对国际制度内部运作机制和组织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这一方法与西方主流或新古典范式相融合,属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⑩。
在上述研究方法中,公共选择方法事实上也属于一种制度分析方法,即“是其中的专门的政治制度的分析。”因而,国际政治经济学所运用的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归结为制度分析方法。通过引入这一研究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将政治因素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证和规范分析,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取向,即“明确区分‘是’和‘应该是’、事实和价值取向、描述和指示、诊断和药方。”一些学者偏重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体现在运用数学方法这种形式化的意义上”;还有一些学者则强调规范分析的重要性,反对忽视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认为将分析的视野限定于可计量的事物,过分
注重实证分析,将导致片面地追求形式的完美。
事实上,运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的要求。一般而言,实证分析要以规范分析为指导,而规范分析则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经常需要将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实证和规范两种分析方法中,更加强调规范分析的重要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经济政策问题。前已述及,国内政治因素① 布鲁诺.S.弗雷:《国际政治经济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2页。
②③⑨ 高鸿业、刘风良主编:《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4、29、494、497页。
④ 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185页。
⑤ 胡代光、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⑥ 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一种比较的视点》,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⑦⑧⑩ 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468、470、470页。
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一种比较的视点》,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导言。 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1页;第4页。
13
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方面;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集中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领域。而对于经济政策的研究,规范分析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此其一;其二,运用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可以对经济现象做出精确的阐述,有利于更清晰地把握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然而,政治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模型化的困难。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领域,由于各种国际政治因素不适合量化,往往需要通过案例研究等方法来获得必要的证据。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借鉴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也具有整体主义的特征。国际政治经济学运用的公共选择方法、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等方法,属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在分析各种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时,这一研究方法将个人、集团、组织都纳入了统一的“经济人”分析框架,将它们视为理性行为主体,分析其行为特征和规律。它们不仅运用经济手段,而且运用政治手段,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受经济和政治的约束。这就使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能够将政治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①。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运用旧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整体主义特征,强调应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将政治因素与经济现象的分析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即“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②。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马克思通过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且探索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作用。马克思认为,由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建立在其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从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意义上看,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归入整体主义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单个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作为出发点,“应归于18世纪鲁滨逊故事毫无想象力的虚构。”③马克思强调阶级分析与历史分析,将个人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背景下来考察,认为个人的行为受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应当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人的行为。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主义不是机械的整体主义。马克思强调,不能把人和社会看成是绝对从属的关系,将个人与社会截然对立起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主要探讨殖民主义、霸权等国际政治因素对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具体而言,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借鉴矛盾分析方法,从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因素在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殖民主义如何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依附、金融依附或技术-工业依附等经济依附关系,以揭示国际经济关系不公正的根源;并分析世界体系的内部关系,在强调经济联系或世界经济体系是世界体系的基础的同时,研究世界政治体系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尤其是探讨处于世界政治体系中心的霸权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整体主义特征,即将国际经济关系作为一个具有“中心—外围”或“核心—半边缘—边缘”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并“采用一种国际范围的阶① 布鲁诺.S.弗雷:《国际政治经济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14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55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14
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级分析方法”①,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阶级结构置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加以考察。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整体的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历史体系,从其全部历史和独特的现实中加以考察。”②
综上所述,国际政治经济学所运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以制度分析为基本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联系,但强调规范分析的重要性;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具有整体主义的特征。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一般的意义上,可以将这一方法归结为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总体上看,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结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将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基本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将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纳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当然,不同方法重点研究的问题或领域有所不同。大多数西方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强调政治制度这一国内政治因素对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结果的制约,并分析霸权和国际制度等国际政治因素对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影响,以解释为何国际经济关系现实中的经济政策偏离了政策设计者的最优经济政策。而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则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殖民主义、霸权等国际政治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制约及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依附关系,以探讨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不公正的基本原因。
明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基本特征,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使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了相对统一的方法论基础。当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尚不完善,有待于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吴绍中)
Probing into the Studying Mean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Kuang Mei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hasn’t been a systematic studying method as a new branch ofscience.In this studies,we use politics,economics and other study methods mainly.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study methodof economics built a relative united methodical foundament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The InternationalPolitical Economics makes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and bring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Systematic Analysis;Norm Analysis;Individualism;Entirety
①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② 伊曼纽尔・沃伦斯坦:《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