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阶级性理论的新出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法律阶级性理论的新出路

作者:高瑛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2期

摘 要 法律阶级性理论,自50年代传入中国,便引发我国法理界学者的激烈争论,至今余波未息。争论主要围绕法律的阶级性与继承性、社会性、民主性三性质之间的冲突展开,为探究法或法律是否具有阶级性、法或法律是否应当具有阶级性这两大问题,各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不少学者混淆了法与法律二词之间的区别,使法或法律的阶级性理论研究陷入混乱状态。本文旨在理清法与法律两者之间的区别,在确认阶级性的研究主体的基础上,以比较阶级性与民主性为视角,对法律阶级性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问题进行论证分析。

关键词 阶级性 应然性 实然性

作者简介:高瑛,华东政法大学。

中图分类号:D90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001-02

综览法或法律的阶级性理论的论述,尽管学者观点不一,但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其一是法还是法律具有阶级性,其二是法或法律是否具有阶级性,其三是法或法律的阶级性是否应该存在。笔者主要在归纳辨析各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为解决法或法律阶级性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一、阶级性之研究主体辨析

在国内法学界,法与法律二词常常被混同或等同含义,如“法律价值”、“法律体系”等又常常被称为“法的价值”、“法的体系”;国内的教课书中常将法或法律定义为同一概念,即法或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法或法律的阶级性问题时,有些学者使用了“法”,而有些学者则使用了“法律”。 那么,学者研究的阶级性主体究竟是法还是法律?法与法律的概念和本质,中外学者都有过激烈的争论,法与法律的定义丛生,尽管对法与法律的内涵和外延,学者们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法与法律存在本质区别。理清法和法律的概念,是研究法或法律的阶级性的前提,也对深化认识法或法律的本质属性有所助益。

法学史上,关于法与法律不外乎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认为,法是客观精神,法律则是这种精神的外化或体现; 第二种学说认为,法就是法律,不存在实在法以外的法; 第三种学说认为,法是一定的社会事实,即在社会生活中起实际作用的“活的法”。 第一种学说是从应然法的角度对法或法律进行诠释,第二种学说是从实然法的角度对法或法律下定义,第三种学说则是从法的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法或法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法律阶级性理论的新出路

作者:高瑛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2期

摘 要 法律阶级性理论,自50年代传入中国,便引发我国法理界学者的激烈争论,至今余波未息。争论主要围绕法律的阶级性与继承性、社会性、民主性三性质之间的冲突展开,为探究法或法律是否具有阶级性、法或法律是否应当具有阶级性这两大问题,各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不少学者混淆了法与法律二词之间的区别,使法或法律的阶级性理论研究陷入混乱状态。本文旨在理清法与法律两者之间的区别,在确认阶级性的研究主体的基础上,以比较阶级性与民主性为视角,对法律阶级性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问题进行论证分析。

关键词 阶级性 应然性 实然性

作者简介:高瑛,华东政法大学。

中图分类号:D90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001-02

综览法或法律的阶级性理论的论述,尽管学者观点不一,但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其一是法还是法律具有阶级性,其二是法或法律是否具有阶级性,其三是法或法律的阶级性是否应该存在。笔者主要在归纳辨析各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为解决法或法律阶级性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一、阶级性之研究主体辨析

在国内法学界,法与法律二词常常被混同或等同含义,如“法律价值”、“法律体系”等又常常被称为“法的价值”、“法的体系”;国内的教课书中常将法或法律定义为同一概念,即法或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法或法律的阶级性问题时,有些学者使用了“法”,而有些学者则使用了“法律”。 那么,学者研究的阶级性主体究竟是法还是法律?法与法律的概念和本质,中外学者都有过激烈的争论,法与法律的定义丛生,尽管对法与法律的内涵和外延,学者们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法与法律存在本质区别。理清法和法律的概念,是研究法或法律的阶级性的前提,也对深化认识法或法律的本质属性有所助益。

法学史上,关于法与法律不外乎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认为,法是客观精神,法律则是这种精神的外化或体现; 第二种学说认为,法就是法律,不存在实在法以外的法; 第三种学说认为,法是一定的社会事实,即在社会生活中起实际作用的“活的法”。 第一种学说是从应然法的角度对法或法律进行诠释,第二种学说是从实然法的角度对法或法律下定义,第三种学说则是从法的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法或法律。


相关文章

  • 思路决定出路 四种思维推进社会治理
  • 思路决定出路四种思维推进社会治理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推进现代社会治理,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一道必答题.正确解答现代社会治理考题,需要树立科学的解题思维. 一要树立民主思维.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和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广 ...查看


  • 马基雅维利布丹
  •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奠基人之一.他的政治思想重要特点在于他抛弃了神学观点和方法,而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依据来研究政治问题. (一)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 1. 以人的本性作为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出 ...查看


  • 黄宗智:中国农村的发展出路
  • 陈寿文/文 2014年7月,黄宗智教授继荣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最佳著作奖"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荣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的<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查看


  • 大一新生3000字入党申请书3篇
  • [小编提示]更多入党申请书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范文|入党申请书3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自传|入党介绍人意见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生价值分为两种,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即 ...查看


  • 法律系大学生入党申请书3000字范文
  • ★入党申请书,又称入党申请报告,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入党申请书标志着申请人经过了郑重思考,向党组织表明自己有入党的志愿和要求,使党组织了解申请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便于党组织对申请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考 ...查看


  • 法国启蒙运动
  • 第42集 法国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 ...查看


  • 2012年9月最新入党申请书
  • 敬爱的党组织: 人生价值分为两种,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即是索取大于贡献,而社会价值则是贡献大于索取.在我认为,一个仅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是很没有价值可言的,社会价值才是能真正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我渴望能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查看


  • 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艰辛及启示
  •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 ...查看


  • 2011政治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1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