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中的应用

中国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中的应用

【摘 要】茶文化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以茶文化定位,从茶的历史文化、地域特性、茶道精神三个方面探讨茶叶包装设计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商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弘扬茶文化。

【关键词】茶文化; 现代; 茶叶包装设计; 体现; 应用

English Topic

The application of tea culture in morden tea packing design

Abstracts: The tea culture is the history is glorious, the connotation is rich, and has integrated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This article by the tea culture localization, from the tea historical culture,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e sado spirit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tea packing design the method, not only may increase the tea commodity the added value, creates a higher economic efficiency; Moreover may bring honor to the tea culture through the tea packing design.

Key words: tea culture; modem; tea packing design;manifests;using

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相传,五千年前,我国的山东半岛有位神农氏,他用树叶遮体,手里拿着一根拐棍,把草木的果实打下来,尝其汁液,他中毒不下七十多次,都是用茶解的毒。从此就有了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茶的传说。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故乡。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长时间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展开,又隔了很长时间,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古的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在茶业上,我国对于世界和人类的贡献,不仅在于我国原产了这种植物,更主要的还在于我们的祖先,首先发现和利用了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蕴涵于茶中的文化

文化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并可以继承、延续、发展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根据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层次,文化又可分为:物质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大形态。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有关茶文化的概念与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茶文化的定义应从大文化的角度定义,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是一种对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相应地也分为四个层次,即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物态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分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

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人们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的高度所形成的茶德、茶道等。

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出来。如以茶待客,以茶示礼,以茶为媒,以茶祭祀等。

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茶政、茶法等。而有人认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等自然现象,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而是研究茶在备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即通过茶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等。本文所用的茶文化为广义文化概念,但偏重于与茶有关的精神文明的那部分。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

游等方面。

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茶文化是中华悠久文化中一支奇葩,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涵。21世纪的包装,由简单的保护、收纳功能,发展成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己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己由过去的产品包装升华为当今的文化包装。茶叶包装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现和传播茶文化的一个载体。而茶叶这种富有丰厚文化的商品,人们购买它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还是一种心理需求,消费者饮茶更多的是为了饮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种文化。好的茶叶包装,需以包装为形式载体,将茶文化蕴涵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商品销售份额,还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更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所以,设计茶叶包装时就更需要从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特别是从茶文化寻找创作的依据,如:茶具,茶的历史传说,茶的精神,融入了茶的精神的文学、艺术等。

如前所述,中国的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丰富、深厚。那么,当代的茶叶包装设计又该如何以茶文化来体现,对茶叶包装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下面将从茶的历史传说、地域特性和茶道精神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茶的历史文化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到在现代社会中的兴盛,中国茶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在这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茶孕育出了许多神奇的历史传说和与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相关的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表现题材。以茶的历史传说和有关茶的故事为题材进行茶叶包装设计,可以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中国茶文化,使消费者在品茶的同时还可以品味到醇厚的历史文化。现实中以茶的历史传说为背景的茶叶包装层出不穷。如:一款名为《浙江红茶》的包装,其图形是以种茶、采茶、加工茶、品茶以及战场、歌舞、集贸等人物动势的宏大场面为设计元素,表现了我国悠远的茶文化史。

以茶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的茶叶包装设计,一般是采用图解的形式表现相关历史文化内容。图形多是采用中国画、砖刻图形和壁画等传统图形来表现,有的还配以相关的诗词歌赋加以文字说明,色彩的搭配多是从这些艺术形式中提炼出来

的,这些设计整体效果统一,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茶文化历史的厚重感。

其实,对于定位在茶的历史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我们不要只局限在平面视觉效果的设计上,也不一定非得用中国画、砖刻图形和壁画等传统图形来表现,可以从包装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对于茶叶包装的形体结构设计,可以模仿古代的茶器,采茶、制茶的器具,武器,乐器,以及砚台等,并在上面用图形和文字表现和说明相关的历史、故事,并采用与之相应的具有历史感的色彩加以渲染。如此,从造型到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三位一体,整个包装就是一幅的历史画卷,带着人们回到已经过去了很久的历史年代,了解当时人们与茶之间发生的故事。例如:若要表现宋朝的斗茶,可以用白瓷罐,虽然宋朝的特色茶具就是斗茶用的黑釉盏,茶吸附性很强,若吸附了釉,人喝了有害身体健康,而黑瓷罐则会暗化茶叶的颜色,容易使人产生陈茶的错觉。相比较而言,白瓷则更适合,因为在斗茶中,茶汤发白则是采摘适时、炒制技术优良的上等好茶。另外白瓷给人清雅的感觉,这与茶的清、雅气质正好吻合;罐体上的图形,自然要用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斗茶图》了;另外,再以书法字体附上斗茶的过程、评判的标准以及画中的描绘的内容的文字说明。拿到这样的茶叶包装,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对斗茶这一茶事有个大概的了解。

(二)以茶的地域特性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当今中国名茶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兴旺发展时期,传统名茶工艺精湛,新品名茶层出不穷。已经被茶学专家鉴评为今古名茶的品种,总数不下二三百种之多。这些名茶覆盖到全国各地,遍及东西南北中。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在各地不同的水土条件下生长,使茶叶在品质上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在销售市场上茶叶也体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例如,名优绿茶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及西北,其中华东市场喜欢的茶叶,外形细嫩整齐、色翠味香;华北、西北市场则偏好外形粗壮、叶厚肉实、耐冲泡的茶叶;云、贵、广东和福建人,为保健及治病,多选用半发酵的高级包种茶、武夷岩茶或普洱茶等。因此,在包装设计时,对于地域特色很强的茶叶,设计时可以采用突出地方特色的手法。像云南的普洱茶包装设计中就运用了很多当地的材料和文化元素,如:当地的包装材料有竹、木、干笋叶、棉纸、蓝印花布、云南风情民俗画、装饰画等

图1 傣族风情包装 图2 蓝印画布沱茶包装 图3 黄山四茶包装 如图1、2:这些茶叶包装,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能领略到当地的文化风情,了解到当地的物质盛产。如《云南高级礼品茶》的包装设计;借用了傣锦素材,再取用最具西双版纳代表性的漫飞龙笋塔照片,使包装洋溢着民族地区的乡土特色、古朴纯正。

安徽黄山地区盛产好茶,“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要体现黄山毛峰茶的地域特色,用黄山美景自然再恰当不过。《黄山四茶》系列包装(获中国首届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银奖),如图3:,其背景图形就是云雾缭绕的黄山盛景。该作品以黄山茶品为题材,以黄山盛境为背景图形,突出了黄山茶品的地域特色。设计师分别用“天源雾茶”、“水源清茶”、“土源淳茶”、“人源心茶”来代表茶叶生长和制造所必需的四种元素——“气候、水质、土壤、人工”,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久远的历史和长期以来其对人们自身的影响。另外,它的包装造型也很独特,运用四个独立的四分之一圆柱,下部用一个单独的托盘将四个盒组合在一起,采用中国传统的书法与文章结合的风格,形式古朴又具有现代感,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三)以茶道精神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不光茶叶包装的视觉形象富含文化底蕴,透过视觉形象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应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关于中国茶道精神有多种说法,最新的、广为认可的说法是——“清[清正廉洁(做事)]、静[宁静致远(修心)]、雅[高雅文明(做人)]、和[天地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乏蕴涵茶道精神的佳作。

在《大千茶楼》的茶叶包装设计中,以黑色为底,白色托着鸟笼子的线描和一枚红色印章是主体形象,画面留有大量的空间,整体统一在一个黑色幽静的调子里,给人以幽静、清雅脱俗之感,体现了茶道的精神内涵。如图4:“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佛道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凡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

饮”,因而茶事活动是综合、协调“茶、水、器、火、境”各项要素的复杂过程;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这一理念之中渗透了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于茶中的浓缩和传扬。

如图5中,绿色、清雅的色调体现了龙井所在地——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茶叶竹筒的设计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特别是盒盖背面的人物和背景设计很是绝妙,两位雅士正在秀美的大自然中席地而坐,品茶、对翌。茶与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和一。此作品实为茶叶包装设计中的精品。

图4 大千茶楼包装 图5 西湖龙井包装

茶文化中丰厚的内涵,给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份,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汲的。茶道精神更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永恒的表现主题。下面就以“清、静、雅、和”为主题进行一套茶叶包装的设计构思。在以茶道精神为主题的茶叶包装设计,其表现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象征、比喻、联想、寓意、意境营造等。可设计单独的作品,亦可以作为一个系列来进行整体设计,设计元素不必拘泥于茶文化,可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因为茶道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

工业化大生产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丰裕,也让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但西方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包装设计思维主意识一致的前提下,也存在着各国不同的风格。如法国的设计常常如同法兰西民族的气质一样,随意、浪漫,充满灵气;意大利人的设计以优雅、浪漫、大方与完善而著称;德国包装的一丝不苟的画面使商品远离世俗生活,更多地在于庄严肃然的祈祷和承诺,设计科学性、逻辑性强,具有严谨、理性的风格;英国的包装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绅士风度。因此,大红大绿以及高纯度的色彩就难于在他们的包装上立足,而各种成熟老到的复色常受到欢迎,

在图形构成上也比较崇尚传统;而美国的设计却常

是很现代且带有较浓郁的商业气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包装设计师开始意识到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趋势,不再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走向设计民族本位化的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六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这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茶叶包装设计师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牢牢把握住时代运行的大动脉,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表现于包装风格中,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广大茶叶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满足国内市场上的地域化个性设计和国际市场上的民族化个性设计的需求。最终实现“走遍世界,喝中国茶”的理想。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查俊锋,尹寒编.《茶文化与茶具》.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3.

[2] 王玲编.《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出版社[M],1998

[3] 孙仲威编.《古茶器》.北京时事出版社[M].,2002

[4] 姚国坤,胡小军编.《中国古代茶具》.上海文艺出版社[M],1998

[5] 沈汉,朱自振编.《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M],1995

中国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中的应用

【摘 要】茶文化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以茶文化定位,从茶的历史文化、地域特性、茶道精神三个方面探讨茶叶包装设计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商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弘扬茶文化。

【关键词】茶文化; 现代; 茶叶包装设计; 体现; 应用

English Topic

The application of tea culture in morden tea packing design

Abstracts: The tea culture is the history is glorious, the connotation is rich, and has integrated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This article by the tea culture localization, from the tea historical culture,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e sado spirit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tea packing design the method, not only may increase the tea commodity the added value, creates a higher economic efficiency; Moreover may bring honor to the tea culture through the tea packing design.

Key words: tea culture; modem; tea packing design;manifests;using

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相传,五千年前,我国的山东半岛有位神农氏,他用树叶遮体,手里拿着一根拐棍,把草木的果实打下来,尝其汁液,他中毒不下七十多次,都是用茶解的毒。从此就有了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茶的传说。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故乡。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长时间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展开,又隔了很长时间,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古的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在茶业上,我国对于世界和人类的贡献,不仅在于我国原产了这种植物,更主要的还在于我们的祖先,首先发现和利用了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蕴涵于茶中的文化

文化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并可以继承、延续、发展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根据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层次,文化又可分为:物质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大形态。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有关茶文化的概念与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茶文化的定义应从大文化的角度定义,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是一种对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相应地也分为四个层次,即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物态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分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

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人们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的高度所形成的茶德、茶道等。

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出来。如以茶待客,以茶示礼,以茶为媒,以茶祭祀等。

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茶政、茶法等。而有人认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等自然现象,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而是研究茶在备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即通过茶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等。本文所用的茶文化为广义文化概念,但偏重于与茶有关的精神文明的那部分。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

游等方面。

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茶文化是中华悠久文化中一支奇葩,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涵。21世纪的包装,由简单的保护、收纳功能,发展成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己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己由过去的产品包装升华为当今的文化包装。茶叶包装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现和传播茶文化的一个载体。而茶叶这种富有丰厚文化的商品,人们购买它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还是一种心理需求,消费者饮茶更多的是为了饮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种文化。好的茶叶包装,需以包装为形式载体,将茶文化蕴涵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商品销售份额,还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更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所以,设计茶叶包装时就更需要从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特别是从茶文化寻找创作的依据,如:茶具,茶的历史传说,茶的精神,融入了茶的精神的文学、艺术等。

如前所述,中国的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丰富、深厚。那么,当代的茶叶包装设计又该如何以茶文化来体现,对茶叶包装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下面将从茶的历史传说、地域特性和茶道精神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茶的历史文化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到在现代社会中的兴盛,中国茶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在这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茶孕育出了许多神奇的历史传说和与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相关的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表现题材。以茶的历史传说和有关茶的故事为题材进行茶叶包装设计,可以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中国茶文化,使消费者在品茶的同时还可以品味到醇厚的历史文化。现实中以茶的历史传说为背景的茶叶包装层出不穷。如:一款名为《浙江红茶》的包装,其图形是以种茶、采茶、加工茶、品茶以及战场、歌舞、集贸等人物动势的宏大场面为设计元素,表现了我国悠远的茶文化史。

以茶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的茶叶包装设计,一般是采用图解的形式表现相关历史文化内容。图形多是采用中国画、砖刻图形和壁画等传统图形来表现,有的还配以相关的诗词歌赋加以文字说明,色彩的搭配多是从这些艺术形式中提炼出来

的,这些设计整体效果统一,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茶文化历史的厚重感。

其实,对于定位在茶的历史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我们不要只局限在平面视觉效果的设计上,也不一定非得用中国画、砖刻图形和壁画等传统图形来表现,可以从包装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对于茶叶包装的形体结构设计,可以模仿古代的茶器,采茶、制茶的器具,武器,乐器,以及砚台等,并在上面用图形和文字表现和说明相关的历史、故事,并采用与之相应的具有历史感的色彩加以渲染。如此,从造型到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三位一体,整个包装就是一幅的历史画卷,带着人们回到已经过去了很久的历史年代,了解当时人们与茶之间发生的故事。例如:若要表现宋朝的斗茶,可以用白瓷罐,虽然宋朝的特色茶具就是斗茶用的黑釉盏,茶吸附性很强,若吸附了釉,人喝了有害身体健康,而黑瓷罐则会暗化茶叶的颜色,容易使人产生陈茶的错觉。相比较而言,白瓷则更适合,因为在斗茶中,茶汤发白则是采摘适时、炒制技术优良的上等好茶。另外白瓷给人清雅的感觉,这与茶的清、雅气质正好吻合;罐体上的图形,自然要用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斗茶图》了;另外,再以书法字体附上斗茶的过程、评判的标准以及画中的描绘的内容的文字说明。拿到这样的茶叶包装,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对斗茶这一茶事有个大概的了解。

(二)以茶的地域特性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当今中国名茶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兴旺发展时期,传统名茶工艺精湛,新品名茶层出不穷。已经被茶学专家鉴评为今古名茶的品种,总数不下二三百种之多。这些名茶覆盖到全国各地,遍及东西南北中。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在各地不同的水土条件下生长,使茶叶在品质上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在销售市场上茶叶也体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例如,名优绿茶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及西北,其中华东市场喜欢的茶叶,外形细嫩整齐、色翠味香;华北、西北市场则偏好外形粗壮、叶厚肉实、耐冲泡的茶叶;云、贵、广东和福建人,为保健及治病,多选用半发酵的高级包种茶、武夷岩茶或普洱茶等。因此,在包装设计时,对于地域特色很强的茶叶,设计时可以采用突出地方特色的手法。像云南的普洱茶包装设计中就运用了很多当地的材料和文化元素,如:当地的包装材料有竹、木、干笋叶、棉纸、蓝印花布、云南风情民俗画、装饰画等

图1 傣族风情包装 图2 蓝印画布沱茶包装 图3 黄山四茶包装 如图1、2:这些茶叶包装,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能领略到当地的文化风情,了解到当地的物质盛产。如《云南高级礼品茶》的包装设计;借用了傣锦素材,再取用最具西双版纳代表性的漫飞龙笋塔照片,使包装洋溢着民族地区的乡土特色、古朴纯正。

安徽黄山地区盛产好茶,“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要体现黄山毛峰茶的地域特色,用黄山美景自然再恰当不过。《黄山四茶》系列包装(获中国首届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银奖),如图3:,其背景图形就是云雾缭绕的黄山盛景。该作品以黄山茶品为题材,以黄山盛境为背景图形,突出了黄山茶品的地域特色。设计师分别用“天源雾茶”、“水源清茶”、“土源淳茶”、“人源心茶”来代表茶叶生长和制造所必需的四种元素——“气候、水质、土壤、人工”,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久远的历史和长期以来其对人们自身的影响。另外,它的包装造型也很独特,运用四个独立的四分之一圆柱,下部用一个单独的托盘将四个盒组合在一起,采用中国传统的书法与文章结合的风格,形式古朴又具有现代感,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三)以茶道精神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不光茶叶包装的视觉形象富含文化底蕴,透过视觉形象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应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关于中国茶道精神有多种说法,最新的、广为认可的说法是——“清[清正廉洁(做事)]、静[宁静致远(修心)]、雅[高雅文明(做人)]、和[天地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乏蕴涵茶道精神的佳作。

在《大千茶楼》的茶叶包装设计中,以黑色为底,白色托着鸟笼子的线描和一枚红色印章是主体形象,画面留有大量的空间,整体统一在一个黑色幽静的调子里,给人以幽静、清雅脱俗之感,体现了茶道的精神内涵。如图4:“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佛道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凡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

饮”,因而茶事活动是综合、协调“茶、水、器、火、境”各项要素的复杂过程;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这一理念之中渗透了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于茶中的浓缩和传扬。

如图5中,绿色、清雅的色调体现了龙井所在地——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茶叶竹筒的设计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特别是盒盖背面的人物和背景设计很是绝妙,两位雅士正在秀美的大自然中席地而坐,品茶、对翌。茶与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和一。此作品实为茶叶包装设计中的精品。

图4 大千茶楼包装 图5 西湖龙井包装

茶文化中丰厚的内涵,给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份,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汲的。茶道精神更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永恒的表现主题。下面就以“清、静、雅、和”为主题进行一套茶叶包装的设计构思。在以茶道精神为主题的茶叶包装设计,其表现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象征、比喻、联想、寓意、意境营造等。可设计单独的作品,亦可以作为一个系列来进行整体设计,设计元素不必拘泥于茶文化,可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因为茶道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

工业化大生产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丰裕,也让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但西方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包装设计思维主意识一致的前提下,也存在着各国不同的风格。如法国的设计常常如同法兰西民族的气质一样,随意、浪漫,充满灵气;意大利人的设计以优雅、浪漫、大方与完善而著称;德国包装的一丝不苟的画面使商品远离世俗生活,更多地在于庄严肃然的祈祷和承诺,设计科学性、逻辑性强,具有严谨、理性的风格;英国的包装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绅士风度。因此,大红大绿以及高纯度的色彩就难于在他们的包装上立足,而各种成熟老到的复色常受到欢迎,

在图形构成上也比较崇尚传统;而美国的设计却常

是很现代且带有较浓郁的商业气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包装设计师开始意识到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趋势,不再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走向设计民族本位化的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六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这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茶叶包装设计师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牢牢把握住时代运行的大动脉,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表现于包装风格中,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广大茶叶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满足国内市场上的地域化个性设计和国际市场上的民族化个性设计的需求。最终实现“走遍世界,喝中国茶”的理想。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查俊锋,尹寒编.《茶文化与茶具》.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3.

[2] 王玲编.《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出版社[M],1998

[3] 孙仲威编.《古茶器》.北京时事出版社[M].,2002

[4] 姚国坤,胡小军编.《中国古代茶具》.上海文艺出版社[M],1998

[5] 沈汉,朱自振编.《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M],1995


相关文章

  • 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 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王颖 来源:<大观>2015年第05期 摘要:现代包装所讲求是将文化作为主体,将生活作为基础,在中国茶叶由来已久,随着茶文化的出现,茶叶包装以及绿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因此,对我国茶叶 ...查看


  • 茶包装开题报告
  •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梦里水乡-阿婆茶包装设计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 院年级 08级专业艺术设计平面班级 08平面学号 170508130 姓名邵静指导教师张振波职称 中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梦里水乡---阿婆茶包装设计一.课题 ...查看


  • 茶叶的包装
  •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茶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叶的贮藏和包装随着我国茶饮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特别是现代,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各种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新材料. ...查看


  • 艺术系本科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花茶包装设计中的"中西合璧" 系 别 艺术系 专 业 艺术设计与印刷方向 年 级 07级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联 系 方 式 指 导 教 师 职称: 完 成 日 期:二〇一一年 四月二十日 独 创 性 ...查看


  • 创意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设计论文
  • 第37卷第2期2010年6月 TEACOMMUNICATION 茶叶通讯 Vol.37,No.2June,2010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徐茂 刘玲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包装设计的重要功能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查看


  • 试谈茶叶包装设计
  • 第16卷第2期 2002年3月 株 洲 工 学 院 学 报JournalofZhu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 Vol.16No.2Mar.2002 试谈茶叶包装设计 过 山y (株洲工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 ...查看


  • 农夫山泉产品包装设计浅析_沈愈
  • 学术天地 艺术与美学・ART AND AESTHETICS 农夫山泉产品包装设计浅析 沈 愈 曹晓晓 王馨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500) [摘 要]产品包装设计是对盛装产品容器的造型.结构.色彩.图案等进行美化装 ...查看


  • 商品学论文1
  • 西湖龙井的包装利弊分析 摘要: 茶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西湖龙井又是茶叶中的佼佼者,在国内享有盛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包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茶叶包装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行业.茶叶包装不仅起到保护茶叶的作用,而且能够美化茶叶,提 ...查看


  •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心理研究
  •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心理研究 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而人们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感受实际上是多种信息的综合反应.本文主要对人们在茶包装设计中产生的色彩心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成功的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茶包装色彩心理的理解. 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