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七农场公园设计
一、 公园现状
八五七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境内东南部.全境面积567平方公里.八五七公园位于857农垦中心区域,面积47484平方米,服务半径2-3km.公园原有规划功能区划分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现有设施陈旧,观赏性使用性不够.农场领导建议对其改造.
二、设计依据、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
2、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
3、国家省有关法规、规范、规定
4、设计人员现场勘察
5、中标方案及专家修改意见
(二)设计目标与原则
1、目标
根据甲方意见设计建成为综合性主题公园。合理安排游览空间序列,统筹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综合安排配套服务设施,使景观和功能相互统一,强化景观空间的整体性。
2、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2)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三、公园性质及规划指导思想
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公园性质
根据公园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城镇景观,改善整个城镇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农场综合性公园。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公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公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休闲功能要求的农场综合性公园。
四、设计方案构思
(1)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为指导
设计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有重点和个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并具 1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遵循857农场开发新区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建筑及小品、石景、绿化造景等造园要素,突出现代化公园的主题,使其与857农场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提高857农场人们生活的品味。
(2)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
注重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使整体环境具有较好的景观观赏性,同时使公园景观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有载体,突出主题公园的景观不同于其他景观的特色。
(3)根据功能定位及空间景观序列
将公园相对划分为五个区域性:1、入口景观区;2、过渡景观区;3、儿童活动区;4、老年活动区5、中央景观区
(4)保护好现存绿地和大树
857农场现有野生植被现状较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景,应严格的加以保护。在新的环境景观建设时,尤其是园林建筑和小品建设,应尽可能保护好现存乔灌木,并根据景观建设的需要,采用乔灌草多层次配置造景的手法,增加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以提高植物群落的景观品味。
(5)园林建筑和小品
园林建筑和小品力求体现时代特征并充分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精细设计绿化管理用房、观赏亭、曲桥、茶室、廊架等园林建筑小品,使之成为公园中的点睛之笔。注重道路广场铺装材料多样化,追求色彩、质感的对比和统一,广场地面拼花图案美观大方。 园林建筑和小品既要具有现代建筑所必须的设施和便利,体现时代特征。使游人能够充分得到休闲、健身、娱乐。
(6)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
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857公园完整的环境体系,使建筑及小品能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成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五 、种植设计
(一)种植设计
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
现状原有野生植被保存良好,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应尽最大努力加以保护利用。因此,本方案的植物配置主要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填补,以丰富景观带内的植物种类。在植物配置时以生态造景为原则,以营造多 2
八五七农场公园设计
种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小森林、树丛、疏林灌草丛、林荫带等植物景观。从而获得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选植857农场当地的乡土树种,常绿树和阔叶树相结合,与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以分隔竖向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为城市的绿地生态效益大小是由绿量决定的,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叶面积的大小,所以乔灌草合理配植绿地的生态绿量远大于大草坪和大色块的平面绿量,所以在本案中极少采用草坪和色块,尽可能利用品种较多的植物进行植物配景。大乔木的种植也能产生很好的绿廊效果。列植榆树,夏天可以遮荫,冬天落叶可以使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点植京桃、山梨等,以丰富植物景观。灌木树种考虑到植物的季相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春季,榆叶梅、连翘展开美丽的花朵;初夏,黄玫瑰鲜花怒放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秋天,五角枫,鸡爪槭以其鲜红的叶色吸引游人的视线;冬季,常绿树尽显身姿。总之,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和冬季的充足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结合配置观花、观叶、观果及芳香树种。下层采用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二)树种的选择
a) 上层乔木:杜松、云杉、樟子松,新疆杨、糖槭、白榆、水曲柳、黄菠罗、银中杨、垂柳、白桦、五角枫等;
b) 中层乔木:鸡爪槭、京桃、卫矛等
c) 花灌木、色叶灌木:杜鹃、榆叶梅、黄玫瑰、锦带、红瑞木、紫丁香、锦鸡、文冠果等。
d) 草花、水生植物及地被植物:三叶草、桔梗、鸢尾、节缕草、蒲棒等。 e) 攀援及藤本植物:五叶地锦、南蛇藤等
六、 功能分区
1、入口景观区
在公园大门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圆形铺装广场组成,是人们在公园入口主要聚散的地方,强调了入口区的交通功能以及开放、简洁、大气的第一印象。入口对景处的花池中栽植不同色彩的四季花草,其强烈的色彩自然成为景观中心与焦点。为整个公园的优美景色做铺垫。
2、过渡景观区
过渡景观区紧靠着入口,以景观柱为空间引导,使人在步行的过程当中体会历史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并辅以大面积花坛给人以心情愉悦的感觉,使过渡空间充满了生机。该区植物以大乔木家榆,柳树等为主。、
3、儿童活动区
本设计力图营造安全又自然开放的儿童活动空间。该区内设以攀爬、球类、秋千等简单活动为主题,绿化主调树种为木绣球与榆叶梅,植物配置以自然式的丛植,体现夏季景观为主。
4、老人健身区
3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老人是公园主要游人,所以我们给老人留出了一方天地,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快乐喧嚣的露天舞池,供人闲暇时娱乐的棋牌桌。都给城镇老人设计了无限向往之地。
绿化主调树种选用五角枫、茶条槭和红瑞木,突出秋、冬色彩,并配置了大量的香花灌木,黄玫瑰,多季玫瑰等。
5、中央景观区
该区以大片水为背景,而水又依靠着山,形成依山傍水之势,挑起全园的景观兴奋点。在本区内设计有水池、小桥、曲桥,花架,雕塑等众多的园林景观内容,构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道路布局随地形变化形成不同视线高度,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高低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七 、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廊架:在中央主景区设计有一座造型别致,风车平面的钢木结构花架,在少儿区和老年区分别设计有各自的休闲廊架。
2养护管理用房:在公园东侧设置一座管理房和厕所结合一体的养护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3茶室:位于主景区水池对岸,以体现木结构造型为主。
4置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另外水池的驳坎也采用大量的黄石砌筑
6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园路一侧。
7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花岗石碎片、广场砖及砼划块等材料,根据材质和图案的变化布置在不同的区域。
8黄石假山:位于老年区入口对景处,造型上力求体现粗犷雄伟,以小见大。 9雕塑:规划中在公园中心景观区有一处大型雕塑,色彩明丽,轻松活泼,其中镶嵌着鸽子和太阳的造形,857农场领导班子情系场区人民,为民营造祥和的生活环境及场区人们自由快乐的幸福生活都浓缩其中.入口处 一小型雕塑,点出激情向上的阳光主题.
八、竖向设计与绿化灌溉
根据土方就地平衡原则,利用公园开挖水池所得土方,在绿地上作自然起伏的地形处理,竖向高差在1.5米之内。
绿化灌溉采取自动喷灌方式,即在绿地上均匀布置水栓,由阀门控制分区浇灌。
4
八五七农场公园设计
一、 公园现状
八五七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境内东南部.全境面积567平方公里.八五七公园位于857农垦中心区域,面积47484平方米,服务半径2-3km.公园原有规划功能区划分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现有设施陈旧,观赏性使用性不够.农场领导建议对其改造.
二、设计依据、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
2、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
3、国家省有关法规、规范、规定
4、设计人员现场勘察
5、中标方案及专家修改意见
(二)设计目标与原则
1、目标
根据甲方意见设计建成为综合性主题公园。合理安排游览空间序列,统筹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综合安排配套服务设施,使景观和功能相互统一,强化景观空间的整体性。
2、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2)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三、公园性质及规划指导思想
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公园性质
根据公园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城镇景观,改善整个城镇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农场综合性公园。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公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公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休闲功能要求的农场综合性公园。
四、设计方案构思
(1)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为指导
设计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有重点和个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并具 1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遵循857农场开发新区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建筑及小品、石景、绿化造景等造园要素,突出现代化公园的主题,使其与857农场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提高857农场人们生活的品味。
(2)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
注重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使整体环境具有较好的景观观赏性,同时使公园景观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有载体,突出主题公园的景观不同于其他景观的特色。
(3)根据功能定位及空间景观序列
将公园相对划分为五个区域性:1、入口景观区;2、过渡景观区;3、儿童活动区;4、老年活动区5、中央景观区
(4)保护好现存绿地和大树
857农场现有野生植被现状较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景,应严格的加以保护。在新的环境景观建设时,尤其是园林建筑和小品建设,应尽可能保护好现存乔灌木,并根据景观建设的需要,采用乔灌草多层次配置造景的手法,增加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以提高植物群落的景观品味。
(5)园林建筑和小品
园林建筑和小品力求体现时代特征并充分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精细设计绿化管理用房、观赏亭、曲桥、茶室、廊架等园林建筑小品,使之成为公园中的点睛之笔。注重道路广场铺装材料多样化,追求色彩、质感的对比和统一,广场地面拼花图案美观大方。 园林建筑和小品既要具有现代建筑所必须的设施和便利,体现时代特征。使游人能够充分得到休闲、健身、娱乐。
(6)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
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857公园完整的环境体系,使建筑及小品能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成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五 、种植设计
(一)种植设计
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
现状原有野生植被保存良好,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应尽最大努力加以保护利用。因此,本方案的植物配置主要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填补,以丰富景观带内的植物种类。在植物配置时以生态造景为原则,以营造多 2
八五七农场公园设计
种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小森林、树丛、疏林灌草丛、林荫带等植物景观。从而获得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选植857农场当地的乡土树种,常绿树和阔叶树相结合,与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以分隔竖向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为城市的绿地生态效益大小是由绿量决定的,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叶面积的大小,所以乔灌草合理配植绿地的生态绿量远大于大草坪和大色块的平面绿量,所以在本案中极少采用草坪和色块,尽可能利用品种较多的植物进行植物配景。大乔木的种植也能产生很好的绿廊效果。列植榆树,夏天可以遮荫,冬天落叶可以使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点植京桃、山梨等,以丰富植物景观。灌木树种考虑到植物的季相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春季,榆叶梅、连翘展开美丽的花朵;初夏,黄玫瑰鲜花怒放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秋天,五角枫,鸡爪槭以其鲜红的叶色吸引游人的视线;冬季,常绿树尽显身姿。总之,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和冬季的充足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结合配置观花、观叶、观果及芳香树种。下层采用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二)树种的选择
a) 上层乔木:杜松、云杉、樟子松,新疆杨、糖槭、白榆、水曲柳、黄菠罗、银中杨、垂柳、白桦、五角枫等;
b) 中层乔木:鸡爪槭、京桃、卫矛等
c) 花灌木、色叶灌木:杜鹃、榆叶梅、黄玫瑰、锦带、红瑞木、紫丁香、锦鸡、文冠果等。
d) 草花、水生植物及地被植物:三叶草、桔梗、鸢尾、节缕草、蒲棒等。 e) 攀援及藤本植物:五叶地锦、南蛇藤等
六、 功能分区
1、入口景观区
在公园大门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圆形铺装广场组成,是人们在公园入口主要聚散的地方,强调了入口区的交通功能以及开放、简洁、大气的第一印象。入口对景处的花池中栽植不同色彩的四季花草,其强烈的色彩自然成为景观中心与焦点。为整个公园的优美景色做铺垫。
2、过渡景观区
过渡景观区紧靠着入口,以景观柱为空间引导,使人在步行的过程当中体会历史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并辅以大面积花坛给人以心情愉悦的感觉,使过渡空间充满了生机。该区植物以大乔木家榆,柳树等为主。、
3、儿童活动区
本设计力图营造安全又自然开放的儿童活动空间。该区内设以攀爬、球类、秋千等简单活动为主题,绿化主调树种为木绣球与榆叶梅,植物配置以自然式的丛植,体现夏季景观为主。
4、老人健身区
3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老人是公园主要游人,所以我们给老人留出了一方天地,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快乐喧嚣的露天舞池,供人闲暇时娱乐的棋牌桌。都给城镇老人设计了无限向往之地。
绿化主调树种选用五角枫、茶条槭和红瑞木,突出秋、冬色彩,并配置了大量的香花灌木,黄玫瑰,多季玫瑰等。
5、中央景观区
该区以大片水为背景,而水又依靠着山,形成依山傍水之势,挑起全园的景观兴奋点。在本区内设计有水池、小桥、曲桥,花架,雕塑等众多的园林景观内容,构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道路布局随地形变化形成不同视线高度,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高低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七 、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廊架:在中央主景区设计有一座造型别致,风车平面的钢木结构花架,在少儿区和老年区分别设计有各自的休闲廊架。
2养护管理用房:在公园东侧设置一座管理房和厕所结合一体的养护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3茶室:位于主景区水池对岸,以体现木结构造型为主。
4置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另外水池的驳坎也采用大量的黄石砌筑
6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园路一侧。
7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花岗石碎片、广场砖及砼划块等材料,根据材质和图案的变化布置在不同的区域。
8黄石假山:位于老年区入口对景处,造型上力求体现粗犷雄伟,以小见大。 9雕塑:规划中在公园中心景观区有一处大型雕塑,色彩明丽,轻松活泼,其中镶嵌着鸽子和太阳的造形,857农场领导班子情系场区人民,为民营造祥和的生活环境及场区人们自由快乐的幸福生活都浓缩其中.入口处 一小型雕塑,点出激情向上的阳光主题.
八、竖向设计与绿化灌溉
根据土方就地平衡原则,利用公园开挖水池所得土方,在绿地上作自然起伏的地形处理,竖向高差在1.5米之内。
绿化灌溉采取自动喷灌方式,即在绿地上均匀布置水栓,由阀门控制分区浇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