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历史年表

古罗马年表

1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2 前3世纪

3 前2世纪

4 前1世纪

5 1世纪

6 2世纪

7 3世纪

8 4世纪

古罗马年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举古罗马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跨度从古罗马建立至拜占庭帝国最后试图收复罗马。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前753年 - 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建立罗马市,标志罗马王政时代的开始(前509年结束),罗穆卢斯成为第一任国王。

前753年/前715年 - 国王罗穆卢斯在位。

前715年/前673年 - 国王努玛〃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在位,创建了元老院和祭司团。

前672年/前641年 - 国王托-(里斯)-〃奥斯蒂吕斯(Tullus Hostilius)在位。

前641年/前616年 - 国王安库斯〃玛尔提乌斯(Ancus Marcius)在位。 前616年/前575年 - 国王卢修斯〃塔克文〃布里斯库(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在位。

前575年/前535年 - 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 Tullius)在位。 前535年/前509年 - 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在位。

前509年 - 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被驱逐,罗马共和国建立(前27年结束)。

前3世纪

前283年 - 击败埃特鲁斯坎和柏依人于瓦迪莫湖之战

前280年/前275年 - 与伊壁鲁斯国王皮洛士的战争。

前267年 - 财务官的人数从4升至6人。

前264年/前241年 - 第一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战事主要在西西里岛及附近海域进行。

前242年 - 创立裁判官(praetor)。

前241年 - 罗马和迦太基签定和约。西西里为罗马所有。并且迦太基割让“西西里与意大利之间的岛屿”,不包括撒丁岛和科西嘉岛。迦太基赔偿罗马3200他连特。

前238年 - 佣兵战争中的迦太基形势危急。罗马接受迦太基的撒丁岛守军于去年提出的投降要求,进占撒丁岛。

前237年 - 迦太基胜利结束佣兵战争。要求罗马归还撒丁岛。罗马以武力威胁。精疲力尽的迦太基被迫屈服。罗马正式吞并撒丁岛和科西嘉岛。

前227年 - 财务官的人数从6升至8人;大法官人数从2升至4人。初次设置

行省:西西里行省和撒丁行省(包括科西嘉岛)。

前224年 - 击败入侵的高卢人

前223年 - 击败山南高卢人(Cisalpine Gaul)

前218年/前201年 - 第二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

前216年 - 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给罗马造成了灾难

前214年/前205年 -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战事在希腊半岛进行,罗马主要以其希腊盟友与马其顿作战。前205年的和约规定恢复战前状态。

前213年/前211年 - 包围并进占叙拉古

前204年/前202年 - 大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意为阿非利加的征服者)侵入阿非利加;汉尼拔被召回,于公元前202年扎马战役败于西庇阿之手 前202年/前196年 -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罗马胜利

前2世纪

前197年 -

远、近西班牙成为罗马行省

财务官的人数从8升至12人;大法官人数从4升至6人

前192年--前189年 - 对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战争

前172年/前167年 -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罗马得胜

前154年/前138年 - 对吕西坦尼亚的战争

前149年/前146年 - 第三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

前149年/前148年 - 第四次马其顿战争

前146年 - 西庇阿〃伊密连那斯(Scipio Aemilianus)以迦太基与科林斯城的毁灭结束了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 马其顿和阿非利加行省的建立 前133年 - 保民官提比略〃革拉古因颁布土地法案被杀害

前121年 -

罗马征服并建立山外高卢(Transalpine Gaul)行省,以确保到西班牙通路的安全

元老院颁布首部Senatus consultum de re publica defenda以平息由保民官盖约〃革拉古引起的暴动威胁

前112年/前106年 - 对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Jughurta)的战争,以马略(Marius)的胜利告终

前105年 - 西姆布赖(Cimbri)人入侵,重创罗马军团于battle of Arausio 前104年/前100年 - 盖约〃马略(Gaius Marius) 被选连任五年的执政官 前102年 - 马略击败条顿人(Teutons)于Battle of Aquae Sextae

前101年 - 马略和昆塔斯〃琉喜阿斯〃卡塔拉斯(Quintus Lutatius Catulus)击败西姆布赖人于the Battle of Vercellae

前1世纪

前91年/前88年 - 同盟战争(Social wars),末次意大利同盟国对罗马的叛乱

前88年 苏拉统军攻入罗马

前88年/前85年 - 对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的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 前83年/前82年 - 苏拉与罗马民主党间的第一次内战;苏拉获胜,实行独裁统治;废黜独裁官一职(前70年恢复)

前83年/前82年 - 第二次米特拉达梯战争;苏拉回到罗马,任独裁官

前82年/前72年 - 塞多留(Sertorius),最后的马略党人,在西班牙延续内

前74年/前66年 - 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以庞培(Pompey)最终获胜 前67年 - 庞培清剿地中海海盗

前63年 -

耶路撒冷陷落

西塞罗任执政官;粉碎平民派领袖喀提林企图夺权的喀提林的阴谋

前59年/前54年 - 前三头政治;凯撒、庞培和克拉苏缔结秘密同盟 前58年/前50年 - 凯撒发动高卢战争攻取外高卢

前54年/前53年 - 首次对帕提亚帝国作战,克拉苏败死

1世纪

6年 - 犹大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

37年 -卡-(里)-古拉成为皇帝

41年 -克劳狄成为皇帝

54年 -尼禄成为皇帝

79年 -

提图斯成为皇帝

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毁灭了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

81年 - 多米田(又译作图密善)成为皇帝

96年 - 多米田王被元老院派人刺杀,夫拉维王朝结束。元老院任命涅尔瓦继任,开始了五贤帝时代。

98年 - 图拉真成为皇帝

2世纪

117年 - 哈德良成为皇帝

122年 - 哈德良长城开始建造

138年 - 安敦宁〃毕尤成为皇帝

140年/143年 - 安敦宁〃毕尤攻占苏格兰;安敦宁长城开始建造

161年 - 马可〃奥略留成为皇帝

180年 - 康茂德成为皇帝

3世纪

211年 - 卡拉卡拉成为皇帝

217年 - 卡拉卡拉被杀; 马-(克里)-努斯成为皇帝

222年 - 亚历山大〃塞维鲁成为皇帝

4世纪

330年 - 君士坦丁一世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

古罗马与中国年表对比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开始。 约公元前753年,传说罗马建城。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以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3年,晋国赵、韩、魏三家共灭知氏,三分其领地。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行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

公元前264年—前24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自称“始皇帝”。

公元前218年—前20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公元前149年—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城被摧毁。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西汉进入强盛时期。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罗马内战时代。

公元前119年,西汉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从此匈奴远徙。

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

公元前60年,罗马庞培、克拉苏、恺撒结成“前三头政治”。

公元前51年,汉宣帝刘询召集石渠阁会议,讨论五经异同。

公元前43年,罗马安东尼、屋大维、李必达结成“后三头政治”。 公元前33年,西汉王昭君出塞。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14年—68年,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

公元73年,东汉窦固击败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9年,罗马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等城被湮没。

公元92年,宦官郑众等因诛杀外戚有功而封侯,宦官开始用权。 公元96年—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

公元97年,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甘英至条支,临海而还。

公元166年,大秦(罗马)王安敦使者至汉朝。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

公元193年—235年,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

公元235年—284年,罗马社会陷入“三世纪危机”, 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短暂统一中国。

公元284年—305年,罗马戴克里先进行改革。

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 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次年东晋建立。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83年,东晋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队。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南朝开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除, 西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历史简说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仿效了其邻近的埃特鲁斯坎文明。意大利现存最早的文字发现于公元前8世纪初罗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奥萨客栈大墓地。陶罐上刻画的4个希腊字母表明,刚刚建立罗马城的拉丁人在希腊人采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学会使用了这种文字。罗马早期政治是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法官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 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要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37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43年)、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32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44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位38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时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

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纪中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政权。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强奸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奋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强奸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政权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政权和文明的衰落。

罗马人没有再推选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彻底摒弃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这预示着罗马势力得到最大扩张时期的来临。罗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统治。执政官执掌最高权力,由推举出来的两名贵族担当,一年选举一次。他们行使最高权力,创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军事首脑及大祭祀长,与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们甚至像君王一样着装,穿着紫色大袍,坐在传统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宝座上。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只执政一年,以后供职于元老院;他们是两人执政,任何一名执政官都可以凭借简单的否决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行动或决定。这样,由于执政官没有太多的展示进取心、发挥创造性的机会,罗马政府趋于保守和谨慎。

在两名执政官之下是两名财务官员,称为度支官。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还出现被了称为普雷艾特的官员。它起初是司法官,后来成为军队长官。另外,根据财富和纳税额来划分公民等级的工作,原是执政官的职责,最终由两名被称为监察员的新官员来承担。

有效的权势全部集中在贵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愤懑。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创立到公元前1世纪在凯撒手中结束,这两个阶级之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贵族对权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锲而不舍地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当时,平民生产食物并提供劳动,使得罗马经济得以发展,他们还是罗马军队的来源。可以说,离开平民,贵族就无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试图平息这两个阶级间的斗争。公元前445年,平民获得了与贵族联姻的权力;公元前367年,平民获得当选为执政官的权力,随后获得进入元老院的权力。公元前300年,平民获准参加所有等级的祭祀活动,这使得他们在宗教事务上与贵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会的立法和决定被认定对所有罗马公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约束力,这是平民最后在权力和影响上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些改革是在没有战争或流血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阶级间的争斗,却避免了内战的发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时,罗马人建立起领土霸权。起初,共和国的战争大多是防御性的,但不久罗马人就开始控制周边领土来消弭遭受进攻的威胁。这样,罗马人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是地中海世界。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罗马人逐步占领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鲁斯坎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受到了高卢人的挑战。这些高卢人系凯尔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侵入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387年占领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295年,罗马卷入了与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的萨莫奈特人的战争,残余的埃特鲁斯坎人的城市、高卢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意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公元前

280年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罗马人继续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腊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他们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给与它们一定的权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在这些地方,罗马得到了实惠,士兵们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并成为该地永久的军事居民。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他们修筑的道路质量高,笔直如线,甚至径直穿过山区,确保了士兵和供给可以快速地运抵反叛之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结合在一起(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的帝国。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采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公元前3世纪,当罗马的势力到达意大利南端、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领土接壤时,这两大强国有了接触。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战争的焦点完全在西西里岛。罗马人在岛上围攻几座迦太基城市,并凭借自己的海军彻底摧毁了迦太基前来解救的战舰。尽管这次战争没有明确分出胜负,但这是自迦太基帝国建立以来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区丧失霸权。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签署条约,他们不得不放弃西西里岛,并支付战争赔偿。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岛后,迦太基人开始加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到公元前218年,他们在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财富和权力都得到增强。随着迦太基势力的日益强大,罗马人忧心忡忡,他们强迫迦太基人签定协定,允诺其领土扩张不能越过埃布罗河(位于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罗马人联军攻占了西班牙城市萨贡图姆,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驻防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在年轻统帅汉尼拔的率领下穿越欧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遭遇的罗马军队。罗马人在绝望中任命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为独裁者。他采取避免与迦太基直接作战的策略,试图通过不断侵扰他们,使他们疲惫得不堪应战。但当汉尼拔军队在公元前216年到达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并开始在乡村肆意蹂躏时,费边派出8万大军前往迎战,结果全部被歼灭,这是罗马从未有过的惨败。意大利南部的罗马同盟倒向汉尼拔一边,整个西西里岛也都与迦太基人联盟。统治着大部分希腊大陆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乘机与汉尼拔结盟,在公元前215年开始了与罗马的领土之争。

形势对于罗马人似乎没有多大希望了,但汉尼拔同样面临军队后继无援和给养的匮乏,这使得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围攻类似罗马这样的城市。罗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机会。由于殖民地总督普布利乌斯〃科内利乌斯〃西庇阿的英明战略,罗马人重新占领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墙之下。汉尼拔被迫离开意大利半岛。当他返回迦太基后,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来并于公元前202年与罗马人展开最后的搏斗。在非洲北部的扎马,汉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军队击败。罗马将迦太基变成了一个属国(迦太基城于公元前146年最终被毁灭),从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个地中海西部。

由于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与汉尼拔结盟,罗马兵锋东指,发动了征服菲利普随后征服其他希腊王国(叙利亚、帕加马和埃及)的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使罗马统治了已知的世界。首先,在公元前197年,罗马将军提图斯〃奎恩科提乌斯〃弗拉米尼努斯在希腊东部的色萨利击败了菲利普,并宣布希腊所有城市为自由城市。叙利亚国王安条克,曾试图从罗马人手中夺取希腊,但是他的军队在公元前189年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被歼灭。最初,罗马人认为希腊的城市作为自由城市不会对罗马构成威胁,而把自己看作希腊的“保护者”,能够阻止任何对罗马安全构成威胁的集权的产生。但当平定马其顿王国珀耳修斯叛乱(公元前168年)以后,罗马对同盟和隶属国开始实行霸权统治,以防备叛乱的萌生。与此同时,罗马社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强加给战败国家的赋税和来自被占领城市的战利品,充溢于罗马的国库。在个人生活中,以传统农耕为基础的避免铺张浪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经历着剧烈的变化,人们效仿古希腊时期,把奢华和美好当作地位的象征。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帝国是一架巨大的造钱机器,创建帝国是一件极其划算的事情。

第二次布匿战争造成了巨大的财富不均。罗马城内的财富堆积如山,而成千上万依赖农耕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却被战争损毁。原本富有的人们又发了战争财,变得更加富有,他们把土地全部买下来,以至于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庄园在罗马农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大庄园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由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后被带回意大利的无数新奴隶来耕种。事实上,公元前2世纪,罗马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劳动力经济转变成奴隶经济。这也造成大量的无业游民涌向城市,大批贫穷、不满和愤怒的罗马自由人就集中在罗马城中。公元前133年,这种情形终于引发了内战。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会上被选为保民官,提出拥有土地的数额应限制在640英亩,这样就可以从富豪手中剥夺出大量的土地。罗马富豪和元老院反对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们发动暴乱,一群元老院贵族乘机刺杀了提比略。十年后,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也当选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会通过与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为国家的敌人而自杀身亡,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也被杀害或处死。这标志着格拉古兄弟叛乱的结束。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罗马平民和富豪之间的冲突仍连续不断,主要表现为出身普通家庭的罗马统帅、执政官盖尤斯〃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门的罗马统帅、独裁官科内利乌斯〃苏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间的对立。公元前88年,双方的敌对状态引发了内战。马略的军队主要募自最贫穷的

阶层,他承诺将战利品和土地分给他们作为服役的代价。这样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军队,士兵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最后苏拉击败了马略,被元老院赋予统治罗马事务的全部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官。其后几年,他把权力归还给元老院,结束了公民大会的权力。

苏拉的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庞培这两个野心勃勃的人当选为执政官,他们迅速废除了苏拉制定的宪法。由于在亚洲打了胜仗,庞培在罗马大受欢迎,而克拉苏尽管镇压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却不受欢迎。庞培与其他有前途且日渐重要的将领结盟,这些将领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才华横溢的统帅盖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这三人达成协议,建立了“前三头政治”,这标志着共和国开始走向灭亡。恺撒在北部的法国、比利时和大不列颠南部打了大胜仗,但在他返回罗马之前,“前三头政治”已经不复存在。克拉苏在与中东帕提亚人的战争中死去,而庞培则转而对抗恺撒,怂恿元老院反对恺撒,并将恺撒宣布为国家之敌。在强大忠诚的军队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49年攻入意大利,穿过意大利中部的鲁比孔河,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公元前48年,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斯被击败,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杀身亡。公元前46年,恺撒回到罗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为可以执政十年的独裁者。他被授予统治罗马国家的绝对权力,在任何实际需要时可以不受法律和宪法的约束。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终身独裁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恺撒的绝对权力,使他成为绝对统治者、古罗马皇帝、最高统治者,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君主。一些以罗马共和国为荣的罗马贵族,对他的权力极为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盖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马库斯〃朱尼乌斯〃布鲁图为首的一群阴谋家,刺杀了恺撒。

但是,反叛者企图和平回归共和制的梦想却在现实中变成了另外一场长达十三年的残酷的内战。恺撒的追随者们建立了“后三头政治”,他们与那些阴谋反叛者斗争并在希腊菲力皮获胜。“后三头政治”由恺撒收养的甥孙马可〃屋大维(自称卡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以及恺撒的部下马可〃安东尼和马可〃艾米利乌斯〃李必达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维不久就与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奥帕特拉支持的马可〃安东尼发生了分裂。双方的战争于公元前31年结束,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在海战中失败,两人于次年在亚历山大城自杀。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屋大维夺取了恺撒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只是在形式上没有作任何关于共和国制度的改变。他确定自己为绝对的统治者,最初他自称为“元首”(罗马的首席公民,这个词就是现代词汇prince的由来),后来称为“奥古斯都”(威严或最高的)。在遗言中,他自诩完成了恢复帝国和平与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农田里,使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平等拥有土地的梦想几乎变为现实。他将罗马军队由志愿军变成了常备队。这些军队遍及帝国大地,他们把罗马语言和罗马文化传播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最后,奥古斯都开始了一个巨大的建筑计划,并充任艺术的保护人,从而使罗马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杰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内斯的资助,这些人包括著名的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贺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推动了奥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维吉尔创作的罗马文学巨著《埃涅阿斯纪》是关于英雄埃涅阿

斯创建罗马文明的史诗。奥古斯都还以赞助文学的热情同样慷慨赞助艺术和雕塑。他实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和其他各种神庙以及罗马广场等许多大型建筑项目。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罗马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罗马统治了北非更多的领土、不列颠的大部分、德国的局部、东欧濒临黑海地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本土,罗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统治制度。奥古斯都宣称自己为“罗马的首席公民”,他的继任者们则揭掉了虚伪的面纱,直接称自己为“恺撒”,用以表明他们的皇族血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的政体更像君主制。尽管奥古斯都由元老院选举出来的做法依旧保持着,但事实上掌权的皇帝在死前就选好了自己的继承人。

早期罗马的皇帝全都是恺撒的子孙。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后的继承者是盖尤斯,史称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后是克劳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禄(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后来卡利古拉的统治证明了皇帝的专横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残暴和疯狂的统治在整个罗马历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杀后,克劳狄被罗马禁卫军拥戴为皇帝,所有共和国统治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军队可以使皇帝的统治合法化时,那些野心勃勃的将军们就利用他们的军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在尼禄这位朱里亚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迫害并处死传自东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员。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一个犹太人传教士拿撒勒的耶稣,他生活在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统治时期,后被罗马人处死,另外两名创始人传教士彼得和保罗也被处死。后者用毕生的心血将基督教从一个犹太人的信仰转变成为希腊和罗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驻扎在高卢的军队发动暴乱,尼禄被赶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罗马进入混乱状态,但将军提图斯〃弗拉维〃韦斯巴芗(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获得了长久的统治,创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维王朝。在他之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继位,之后是图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开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图密善被谋杀。由于他没有立嗣,元老院推选出自己信赖的涅尔瓦做皇帝。这是被后世罗马史学家称道的五个好皇帝时期的开始,这五个皇帝是:涅尔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东尼〃庇护(公元138年—161年在位) 以及马可〃奥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政权顺利地从一个皇帝传递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个皇帝都由前任选出和收养,并得到元老院的首肯。这个时期是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统治最稳定的时期。当马可〃奥勒留选择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为继承人时,这一局面才宣告终结。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的传播。罗马人在帝国范围内(尤其在那些还没有城市文化的地区)积极建设大型城市居住区,并赋予这些城市与罗马人同样的权力。上层阶级统治着这些城市,他们因此更加效忠于皇帝。帝国成为罗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权政府。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与奥古斯都时期同样具有创造力。尼禄时期,生活着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腊斯多葛派的学说。一个世纪以后,皇帝马可〃奥勒留本人也是一个斯多葛派的哲学家。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公元60年—140年)和佩尔西乌斯通过挖掘日常生活、城市堕落和人口膨胀问题,创作出反映罗马文化中道德败坏的讽刺诗篇。塔西佗(公元55年—117年)则可能是最伟大的罗马历史学家。

在这一时期,与东方的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其贸易通道主要为“丝绸之路”。这条商路沿用了几个世纪,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大夏直至中国。公元前1世纪,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抱怨, 每年与印度、阿拉伯和中国(赛里斯国)的贸易要花费至少一亿塞斯特斯(古罗马的货币单位)。中国《后汉书》记载, 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即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派遣使臣到达中国境内。根据一段史料记载, 罗马人一直想直接与中国人贸易,但为安息(帕提亚人)所阻, 因为安息人要保持自己在丝绸贸易上的垄断地位。这段记述为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些考古发现包括在楼兰和河南发现的埃及衣物和罗马玻璃器,在远东的其他考古发现也间接证明了这点,如在越南南部俄厄发现的马可〃奥勒留时期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硬币以及同时出土的一面中国汉代晚期铜镜和各种印度文物。

在这一时期,罗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其中包括营建罗马的万神庙和科洛赛姆,后者即罗马圆形大剧场,供角斗士比赛。所有伟大的工程都建造于这一时期,包括大规模的引水系统:罗马城本身有11条引水渠,可将3亿加仑水从周边的山区输送到城市中。在医药方面,罗马人在公元1—2世纪取得了显著进步。盖伦可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一位医学家,他生活在2世纪末,动脉血液循环是其最重要的发现。

凯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

凯撒渐渐消灭了庞培、克拉苏,他也就是凯撒大帝,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都(Brntus)和卡西乌斯(Cassius)阴谋刺杀。

屋大维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义子屋大维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奥古斯都大帝。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后来,屋大维消灭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屋大维皇帝之后,罗马帝国头二百年间的十几位皇帝:

一、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这位罗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为犹太巡抚,在彼拉多任内,耶稣被钉死。

二、加力果拉(Caligula公元37~41),也译作加利古拉。

三、克劳狄(Claudius公元41~54)

四、尼禄(Nero 54~68)亦译尼罗,尼禄皇帝在第一次犹太大起义时,血腥镇压犹太人。

五、维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译韦帕芗或威斯巴仙,这将军于公元67年受尼禄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镇压犹太人起义,尼禄死后的次年被拥立为皇帝。

六、提多(Titus公元79~81)维斯帕先皇帝的儿子,公元70年毁灭耶路撒冷城。

七、图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八、图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时两次对外征讨,建立阿拉伯行省,并向东扩张势力到两河流域。

九、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任内加强独裁统治,再次镇压犹太人的反抗。

十、安东尼(Antonia公元138161)。公元一至二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广大,北部边界到达现在欧洲的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利亚等地,东边一度达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西边面临大西洋。安东尼皇帝统治时期,局势仍比较稳定,尚能维持帝国现状。

十一、马可〃奥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这位皇帝在位时,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已经逐渐消逝。

十二、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

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

同时,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

古罗马年表

1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2 前3世纪

3 前2世纪

4 前1世纪

5 1世纪

6 2世纪

7 3世纪

8 4世纪

古罗马年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举古罗马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跨度从古罗马建立至拜占庭帝国最后试图收复罗马。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前753年 - 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建立罗马市,标志罗马王政时代的开始(前509年结束),罗穆卢斯成为第一任国王。

前753年/前715年 - 国王罗穆卢斯在位。

前715年/前673年 - 国王努玛〃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在位,创建了元老院和祭司团。

前672年/前641年 - 国王托-(里斯)-〃奥斯蒂吕斯(Tullus Hostilius)在位。

前641年/前616年 - 国王安库斯〃玛尔提乌斯(Ancus Marcius)在位。 前616年/前575年 - 国王卢修斯〃塔克文〃布里斯库(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在位。

前575年/前535年 - 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 Tullius)在位。 前535年/前509年 - 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在位。

前509年 - 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被驱逐,罗马共和国建立(前27年结束)。

前3世纪

前283年 - 击败埃特鲁斯坎和柏依人于瓦迪莫湖之战

前280年/前275年 - 与伊壁鲁斯国王皮洛士的战争。

前267年 - 财务官的人数从4升至6人。

前264年/前241年 - 第一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战事主要在西西里岛及附近海域进行。

前242年 - 创立裁判官(praetor)。

前241年 - 罗马和迦太基签定和约。西西里为罗马所有。并且迦太基割让“西西里与意大利之间的岛屿”,不包括撒丁岛和科西嘉岛。迦太基赔偿罗马3200他连特。

前238年 - 佣兵战争中的迦太基形势危急。罗马接受迦太基的撒丁岛守军于去年提出的投降要求,进占撒丁岛。

前237年 - 迦太基胜利结束佣兵战争。要求罗马归还撒丁岛。罗马以武力威胁。精疲力尽的迦太基被迫屈服。罗马正式吞并撒丁岛和科西嘉岛。

前227年 - 财务官的人数从6升至8人;大法官人数从2升至4人。初次设置

行省:西西里行省和撒丁行省(包括科西嘉岛)。

前224年 - 击败入侵的高卢人

前223年 - 击败山南高卢人(Cisalpine Gaul)

前218年/前201年 - 第二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

前216年 - 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给罗马造成了灾难

前214年/前205年 -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战事在希腊半岛进行,罗马主要以其希腊盟友与马其顿作战。前205年的和约规定恢复战前状态。

前213年/前211年 - 包围并进占叙拉古

前204年/前202年 - 大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意为阿非利加的征服者)侵入阿非利加;汉尼拔被召回,于公元前202年扎马战役败于西庇阿之手 前202年/前196年 -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罗马胜利

前2世纪

前197年 -

远、近西班牙成为罗马行省

财务官的人数从8升至12人;大法官人数从4升至6人

前192年--前189年 - 对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战争

前172年/前167年 -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罗马得胜

前154年/前138年 - 对吕西坦尼亚的战争

前149年/前146年 - 第三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

前149年/前148年 - 第四次马其顿战争

前146年 - 西庇阿〃伊密连那斯(Scipio Aemilianus)以迦太基与科林斯城的毁灭结束了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 马其顿和阿非利加行省的建立 前133年 - 保民官提比略〃革拉古因颁布土地法案被杀害

前121年 -

罗马征服并建立山外高卢(Transalpine Gaul)行省,以确保到西班牙通路的安全

元老院颁布首部Senatus consultum de re publica defenda以平息由保民官盖约〃革拉古引起的暴动威胁

前112年/前106年 - 对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Jughurta)的战争,以马略(Marius)的胜利告终

前105年 - 西姆布赖(Cimbri)人入侵,重创罗马军团于battle of Arausio 前104年/前100年 - 盖约〃马略(Gaius Marius) 被选连任五年的执政官 前102年 - 马略击败条顿人(Teutons)于Battle of Aquae Sextae

前101年 - 马略和昆塔斯〃琉喜阿斯〃卡塔拉斯(Quintus Lutatius Catulus)击败西姆布赖人于the Battle of Vercellae

前1世纪

前91年/前88年 - 同盟战争(Social wars),末次意大利同盟国对罗马的叛乱

前88年 苏拉统军攻入罗马

前88年/前85年 - 对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的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 前83年/前82年 - 苏拉与罗马民主党间的第一次内战;苏拉获胜,实行独裁统治;废黜独裁官一职(前70年恢复)

前83年/前82年 - 第二次米特拉达梯战争;苏拉回到罗马,任独裁官

前82年/前72年 - 塞多留(Sertorius),最后的马略党人,在西班牙延续内

前74年/前66年 - 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以庞培(Pompey)最终获胜 前67年 - 庞培清剿地中海海盗

前63年 -

耶路撒冷陷落

西塞罗任执政官;粉碎平民派领袖喀提林企图夺权的喀提林的阴谋

前59年/前54年 - 前三头政治;凯撒、庞培和克拉苏缔结秘密同盟 前58年/前50年 - 凯撒发动高卢战争攻取外高卢

前54年/前53年 - 首次对帕提亚帝国作战,克拉苏败死

1世纪

6年 - 犹大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

37年 -卡-(里)-古拉成为皇帝

41年 -克劳狄成为皇帝

54年 -尼禄成为皇帝

79年 -

提图斯成为皇帝

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毁灭了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

81年 - 多米田(又译作图密善)成为皇帝

96年 - 多米田王被元老院派人刺杀,夫拉维王朝结束。元老院任命涅尔瓦继任,开始了五贤帝时代。

98年 - 图拉真成为皇帝

2世纪

117年 - 哈德良成为皇帝

122年 - 哈德良长城开始建造

138年 - 安敦宁〃毕尤成为皇帝

140年/143年 - 安敦宁〃毕尤攻占苏格兰;安敦宁长城开始建造

161年 - 马可〃奥略留成为皇帝

180年 - 康茂德成为皇帝

3世纪

211年 - 卡拉卡拉成为皇帝

217年 - 卡拉卡拉被杀; 马-(克里)-努斯成为皇帝

222年 - 亚历山大〃塞维鲁成为皇帝

4世纪

330年 - 君士坦丁一世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

古罗马与中国年表对比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开始。 约公元前753年,传说罗马建城。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以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3年,晋国赵、韩、魏三家共灭知氏,三分其领地。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行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

公元前264年—前24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自称“始皇帝”。

公元前218年—前20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公元前149年—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城被摧毁。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西汉进入强盛时期。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罗马内战时代。

公元前119年,西汉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从此匈奴远徙。

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

公元前60年,罗马庞培、克拉苏、恺撒结成“前三头政治”。

公元前51年,汉宣帝刘询召集石渠阁会议,讨论五经异同。

公元前43年,罗马安东尼、屋大维、李必达结成“后三头政治”。 公元前33年,西汉王昭君出塞。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14年—68年,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

公元73年,东汉窦固击败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9年,罗马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等城被湮没。

公元92年,宦官郑众等因诛杀外戚有功而封侯,宦官开始用权。 公元96年—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

公元97年,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甘英至条支,临海而还。

公元166年,大秦(罗马)王安敦使者至汉朝。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

公元193年—235年,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

公元235年—284年,罗马社会陷入“三世纪危机”, 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短暂统一中国。

公元284年—305年,罗马戴克里先进行改革。

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 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次年东晋建立。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83年,东晋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队。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南朝开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除, 西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历史简说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仿效了其邻近的埃特鲁斯坎文明。意大利现存最早的文字发现于公元前8世纪初罗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奥萨客栈大墓地。陶罐上刻画的4个希腊字母表明,刚刚建立罗马城的拉丁人在希腊人采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学会使用了这种文字。罗马早期政治是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法官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 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要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37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43年)、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32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44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位38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时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

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纪中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政权。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强奸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奋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强奸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政权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政权和文明的衰落。

罗马人没有再推选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彻底摒弃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这预示着罗马势力得到最大扩张时期的来临。罗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统治。执政官执掌最高权力,由推举出来的两名贵族担当,一年选举一次。他们行使最高权力,创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军事首脑及大祭祀长,与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们甚至像君王一样着装,穿着紫色大袍,坐在传统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宝座上。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只执政一年,以后供职于元老院;他们是两人执政,任何一名执政官都可以凭借简单的否决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行动或决定。这样,由于执政官没有太多的展示进取心、发挥创造性的机会,罗马政府趋于保守和谨慎。

在两名执政官之下是两名财务官员,称为度支官。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还出现被了称为普雷艾特的官员。它起初是司法官,后来成为军队长官。另外,根据财富和纳税额来划分公民等级的工作,原是执政官的职责,最终由两名被称为监察员的新官员来承担。

有效的权势全部集中在贵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愤懑。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创立到公元前1世纪在凯撒手中结束,这两个阶级之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贵族对权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锲而不舍地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当时,平民生产食物并提供劳动,使得罗马经济得以发展,他们还是罗马军队的来源。可以说,离开平民,贵族就无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试图平息这两个阶级间的斗争。公元前445年,平民获得了与贵族联姻的权力;公元前367年,平民获得当选为执政官的权力,随后获得进入元老院的权力。公元前300年,平民获准参加所有等级的祭祀活动,这使得他们在宗教事务上与贵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会的立法和决定被认定对所有罗马公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约束力,这是平民最后在权力和影响上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些改革是在没有战争或流血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阶级间的争斗,却避免了内战的发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时,罗马人建立起领土霸权。起初,共和国的战争大多是防御性的,但不久罗马人就开始控制周边领土来消弭遭受进攻的威胁。这样,罗马人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是地中海世界。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罗马人逐步占领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鲁斯坎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受到了高卢人的挑战。这些高卢人系凯尔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侵入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387年占领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295年,罗马卷入了与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的萨莫奈特人的战争,残余的埃特鲁斯坎人的城市、高卢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意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公元前

280年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罗马人继续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腊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他们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给与它们一定的权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在这些地方,罗马得到了实惠,士兵们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并成为该地永久的军事居民。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他们修筑的道路质量高,笔直如线,甚至径直穿过山区,确保了士兵和供给可以快速地运抵反叛之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结合在一起(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的帝国。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采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公元前3世纪,当罗马的势力到达意大利南端、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领土接壤时,这两大强国有了接触。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战争的焦点完全在西西里岛。罗马人在岛上围攻几座迦太基城市,并凭借自己的海军彻底摧毁了迦太基前来解救的战舰。尽管这次战争没有明确分出胜负,但这是自迦太基帝国建立以来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区丧失霸权。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签署条约,他们不得不放弃西西里岛,并支付战争赔偿。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岛后,迦太基人开始加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到公元前218年,他们在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财富和权力都得到增强。随着迦太基势力的日益强大,罗马人忧心忡忡,他们强迫迦太基人签定协定,允诺其领土扩张不能越过埃布罗河(位于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罗马人联军攻占了西班牙城市萨贡图姆,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驻防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在年轻统帅汉尼拔的率领下穿越欧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遭遇的罗马军队。罗马人在绝望中任命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为独裁者。他采取避免与迦太基直接作战的策略,试图通过不断侵扰他们,使他们疲惫得不堪应战。但当汉尼拔军队在公元前216年到达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并开始在乡村肆意蹂躏时,费边派出8万大军前往迎战,结果全部被歼灭,这是罗马从未有过的惨败。意大利南部的罗马同盟倒向汉尼拔一边,整个西西里岛也都与迦太基人联盟。统治着大部分希腊大陆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乘机与汉尼拔结盟,在公元前215年开始了与罗马的领土之争。

形势对于罗马人似乎没有多大希望了,但汉尼拔同样面临军队后继无援和给养的匮乏,这使得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围攻类似罗马这样的城市。罗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机会。由于殖民地总督普布利乌斯〃科内利乌斯〃西庇阿的英明战略,罗马人重新占领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墙之下。汉尼拔被迫离开意大利半岛。当他返回迦太基后,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来并于公元前202年与罗马人展开最后的搏斗。在非洲北部的扎马,汉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军队击败。罗马将迦太基变成了一个属国(迦太基城于公元前146年最终被毁灭),从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个地中海西部。

由于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与汉尼拔结盟,罗马兵锋东指,发动了征服菲利普随后征服其他希腊王国(叙利亚、帕加马和埃及)的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使罗马统治了已知的世界。首先,在公元前197年,罗马将军提图斯〃奎恩科提乌斯〃弗拉米尼努斯在希腊东部的色萨利击败了菲利普,并宣布希腊所有城市为自由城市。叙利亚国王安条克,曾试图从罗马人手中夺取希腊,但是他的军队在公元前189年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被歼灭。最初,罗马人认为希腊的城市作为自由城市不会对罗马构成威胁,而把自己看作希腊的“保护者”,能够阻止任何对罗马安全构成威胁的集权的产生。但当平定马其顿王国珀耳修斯叛乱(公元前168年)以后,罗马对同盟和隶属国开始实行霸权统治,以防备叛乱的萌生。与此同时,罗马社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强加给战败国家的赋税和来自被占领城市的战利品,充溢于罗马的国库。在个人生活中,以传统农耕为基础的避免铺张浪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经历着剧烈的变化,人们效仿古希腊时期,把奢华和美好当作地位的象征。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帝国是一架巨大的造钱机器,创建帝国是一件极其划算的事情。

第二次布匿战争造成了巨大的财富不均。罗马城内的财富堆积如山,而成千上万依赖农耕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却被战争损毁。原本富有的人们又发了战争财,变得更加富有,他们把土地全部买下来,以至于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庄园在罗马农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大庄园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由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后被带回意大利的无数新奴隶来耕种。事实上,公元前2世纪,罗马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劳动力经济转变成奴隶经济。这也造成大量的无业游民涌向城市,大批贫穷、不满和愤怒的罗马自由人就集中在罗马城中。公元前133年,这种情形终于引发了内战。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会上被选为保民官,提出拥有土地的数额应限制在640英亩,这样就可以从富豪手中剥夺出大量的土地。罗马富豪和元老院反对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们发动暴乱,一群元老院贵族乘机刺杀了提比略。十年后,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也当选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会通过与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为国家的敌人而自杀身亡,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也被杀害或处死。这标志着格拉古兄弟叛乱的结束。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罗马平民和富豪之间的冲突仍连续不断,主要表现为出身普通家庭的罗马统帅、执政官盖尤斯〃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门的罗马统帅、独裁官科内利乌斯〃苏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间的对立。公元前88年,双方的敌对状态引发了内战。马略的军队主要募自最贫穷的

阶层,他承诺将战利品和土地分给他们作为服役的代价。这样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军队,士兵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最后苏拉击败了马略,被元老院赋予统治罗马事务的全部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官。其后几年,他把权力归还给元老院,结束了公民大会的权力。

苏拉的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庞培这两个野心勃勃的人当选为执政官,他们迅速废除了苏拉制定的宪法。由于在亚洲打了胜仗,庞培在罗马大受欢迎,而克拉苏尽管镇压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却不受欢迎。庞培与其他有前途且日渐重要的将领结盟,这些将领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才华横溢的统帅盖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这三人达成协议,建立了“前三头政治”,这标志着共和国开始走向灭亡。恺撒在北部的法国、比利时和大不列颠南部打了大胜仗,但在他返回罗马之前,“前三头政治”已经不复存在。克拉苏在与中东帕提亚人的战争中死去,而庞培则转而对抗恺撒,怂恿元老院反对恺撒,并将恺撒宣布为国家之敌。在强大忠诚的军队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49年攻入意大利,穿过意大利中部的鲁比孔河,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公元前48年,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斯被击败,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杀身亡。公元前46年,恺撒回到罗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为可以执政十年的独裁者。他被授予统治罗马国家的绝对权力,在任何实际需要时可以不受法律和宪法的约束。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终身独裁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恺撒的绝对权力,使他成为绝对统治者、古罗马皇帝、最高统治者,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君主。一些以罗马共和国为荣的罗马贵族,对他的权力极为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盖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马库斯〃朱尼乌斯〃布鲁图为首的一群阴谋家,刺杀了恺撒。

但是,反叛者企图和平回归共和制的梦想却在现实中变成了另外一场长达十三年的残酷的内战。恺撒的追随者们建立了“后三头政治”,他们与那些阴谋反叛者斗争并在希腊菲力皮获胜。“后三头政治”由恺撒收养的甥孙马可〃屋大维(自称卡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以及恺撒的部下马可〃安东尼和马可〃艾米利乌斯〃李必达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维不久就与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奥帕特拉支持的马可〃安东尼发生了分裂。双方的战争于公元前31年结束,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在海战中失败,两人于次年在亚历山大城自杀。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屋大维夺取了恺撒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只是在形式上没有作任何关于共和国制度的改变。他确定自己为绝对的统治者,最初他自称为“元首”(罗马的首席公民,这个词就是现代词汇prince的由来),后来称为“奥古斯都”(威严或最高的)。在遗言中,他自诩完成了恢复帝国和平与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农田里,使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平等拥有土地的梦想几乎变为现实。他将罗马军队由志愿军变成了常备队。这些军队遍及帝国大地,他们把罗马语言和罗马文化传播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最后,奥古斯都开始了一个巨大的建筑计划,并充任艺术的保护人,从而使罗马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杰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内斯的资助,这些人包括著名的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贺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推动了奥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维吉尔创作的罗马文学巨著《埃涅阿斯纪》是关于英雄埃涅阿

斯创建罗马文明的史诗。奥古斯都还以赞助文学的热情同样慷慨赞助艺术和雕塑。他实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和其他各种神庙以及罗马广场等许多大型建筑项目。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罗马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罗马统治了北非更多的领土、不列颠的大部分、德国的局部、东欧濒临黑海地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本土,罗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统治制度。奥古斯都宣称自己为“罗马的首席公民”,他的继任者们则揭掉了虚伪的面纱,直接称自己为“恺撒”,用以表明他们的皇族血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的政体更像君主制。尽管奥古斯都由元老院选举出来的做法依旧保持着,但事实上掌权的皇帝在死前就选好了自己的继承人。

早期罗马的皇帝全都是恺撒的子孙。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后的继承者是盖尤斯,史称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后是克劳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禄(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后来卡利古拉的统治证明了皇帝的专横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残暴和疯狂的统治在整个罗马历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杀后,克劳狄被罗马禁卫军拥戴为皇帝,所有共和国统治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军队可以使皇帝的统治合法化时,那些野心勃勃的将军们就利用他们的军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在尼禄这位朱里亚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迫害并处死传自东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员。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一个犹太人传教士拿撒勒的耶稣,他生活在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统治时期,后被罗马人处死,另外两名创始人传教士彼得和保罗也被处死。后者用毕生的心血将基督教从一个犹太人的信仰转变成为希腊和罗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驻扎在高卢的军队发动暴乱,尼禄被赶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罗马进入混乱状态,但将军提图斯〃弗拉维〃韦斯巴芗(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获得了长久的统治,创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维王朝。在他之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继位,之后是图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开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图密善被谋杀。由于他没有立嗣,元老院推选出自己信赖的涅尔瓦做皇帝。这是被后世罗马史学家称道的五个好皇帝时期的开始,这五个皇帝是:涅尔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东尼〃庇护(公元138年—161年在位) 以及马可〃奥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政权顺利地从一个皇帝传递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个皇帝都由前任选出和收养,并得到元老院的首肯。这个时期是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统治最稳定的时期。当马可〃奥勒留选择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为继承人时,这一局面才宣告终结。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的传播。罗马人在帝国范围内(尤其在那些还没有城市文化的地区)积极建设大型城市居住区,并赋予这些城市与罗马人同样的权力。上层阶级统治着这些城市,他们因此更加效忠于皇帝。帝国成为罗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权政府。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与奥古斯都时期同样具有创造力。尼禄时期,生活着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腊斯多葛派的学说。一个世纪以后,皇帝马可〃奥勒留本人也是一个斯多葛派的哲学家。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公元60年—140年)和佩尔西乌斯通过挖掘日常生活、城市堕落和人口膨胀问题,创作出反映罗马文化中道德败坏的讽刺诗篇。塔西佗(公元55年—117年)则可能是最伟大的罗马历史学家。

在这一时期,与东方的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其贸易通道主要为“丝绸之路”。这条商路沿用了几个世纪,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大夏直至中国。公元前1世纪,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抱怨, 每年与印度、阿拉伯和中国(赛里斯国)的贸易要花费至少一亿塞斯特斯(古罗马的货币单位)。中国《后汉书》记载, 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即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派遣使臣到达中国境内。根据一段史料记载, 罗马人一直想直接与中国人贸易,但为安息(帕提亚人)所阻, 因为安息人要保持自己在丝绸贸易上的垄断地位。这段记述为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些考古发现包括在楼兰和河南发现的埃及衣物和罗马玻璃器,在远东的其他考古发现也间接证明了这点,如在越南南部俄厄发现的马可〃奥勒留时期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硬币以及同时出土的一面中国汉代晚期铜镜和各种印度文物。

在这一时期,罗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其中包括营建罗马的万神庙和科洛赛姆,后者即罗马圆形大剧场,供角斗士比赛。所有伟大的工程都建造于这一时期,包括大规模的引水系统:罗马城本身有11条引水渠,可将3亿加仑水从周边的山区输送到城市中。在医药方面,罗马人在公元1—2世纪取得了显著进步。盖伦可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一位医学家,他生活在2世纪末,动脉血液循环是其最重要的发现。

凯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

凯撒渐渐消灭了庞培、克拉苏,他也就是凯撒大帝,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都(Brntus)和卡西乌斯(Cassius)阴谋刺杀。

屋大维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义子屋大维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奥古斯都大帝。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后来,屋大维消灭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屋大维皇帝之后,罗马帝国头二百年间的十几位皇帝:

一、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这位罗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为犹太巡抚,在彼拉多任内,耶稣被钉死。

二、加力果拉(Caligula公元37~41),也译作加利古拉。

三、克劳狄(Claudius公元41~54)

四、尼禄(Nero 54~68)亦译尼罗,尼禄皇帝在第一次犹太大起义时,血腥镇压犹太人。

五、维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译韦帕芗或威斯巴仙,这将军于公元67年受尼禄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镇压犹太人起义,尼禄死后的次年被拥立为皇帝。

六、提多(Titus公元79~81)维斯帕先皇帝的儿子,公元70年毁灭耶路撒冷城。

七、图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八、图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时两次对外征讨,建立阿拉伯行省,并向东扩张势力到两河流域。

九、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任内加强独裁统治,再次镇压犹太人的反抗。

十、安东尼(Antonia公元138161)。公元一至二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广大,北部边界到达现在欧洲的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利亚等地,东边一度达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西边面临大西洋。安东尼皇帝统治时期,局势仍比较稳定,尚能维持帝国现状。

十一、马可〃奥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这位皇帝在位时,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已经逐渐消逝。

十二、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

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

同时,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


相关文章

  • 罗马帝国灭亡的启示 1
  • 罗马帝国灭亡的启示 摘要:无庸置疑,罗马文明在西方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研究西方文明发展史 的一篇论文,本文将就曾经强盛一方.统治长达五百年之久的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进行浅述 剖析,并从中获得有用的启示.同时联系中国历史与现状,希冀能 ...查看


  •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万民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难点:罗马法的起源有发展:罗马法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演示法. 学习方法:查阅资料,加深对重要问题的理解.问题探究,了解中国 ...查看


  • 罗马帝国的兴起:三次布匿战争
  • 多福老人欢迎您 ;http://qwp43.360doc.com *国外油画 *国内油画 *精致工笔 *风景人物 *雕塑奇石 工艺精品 视频电影 学习笔记 罗马帝国的兴起:三次布匿战争 2011-08-04 引自 大石头的博客 本文引用自仰 ...查看


  • [罗马]阳光下的废墟,跨越千年寻找辉煌
  • (2012-01-10 22:29:30) 到底是曾经辉煌千年的帝国,罗马,就连阳光也能如此灿烂. 到过罗马多次,每次天气都好得一塌糊涂,这次更是日日头顶蓝天艳阳.然而,罗马,并不是一座让人处处感到轻松的城市.站在最气派的威尼斯广场的观望台 ...查看


  •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说课稿
  •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型属于新授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一说 ...查看


  • 约旦历史与文化遗产
  • 约旦历史与文化遗产  地理位置:约旦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是西南亚一个君主立宪制阿拉伯国家.北与叙利亚接壤,东部和南部与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为邻,西部是以色列.面积为 9618 ...查看


  • 希腊罗马名人传(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传世之作)
  • 基本资料 希腊罗马名人传(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传世之作) 作者: [古希腊]普鲁塔克 出版社: 北京吉版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145.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希腊罗马名人传>又称<比较 ...查看


  • 历史必修一第六课笔记
  • 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主要指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中叶罗马制定和实行的全部法律制度) 一.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在 意大利半岛 建立起来. 2.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 第七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古罗马政制的发展(根据此部分划课文从共和国到帝国一框题,了解,时间线索需背诵) 1.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