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试卷(长春版)
一、(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甲)基础知识(4分)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1)惆.伥( ) (2)恬.然( ) (3)鄙.夷( ) (4)外埠.( ) (5)拮据( ) (6)褴褛 ( ) (7)打搅.( ) (8)胆怯.( ) (乙)名句积累与运用(11分) 3
.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4
.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5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6.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
《观刈麦》)
7.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思慕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
,
。
8.《天净沙》中写天色正晚,正面抒发游子浪迹天涯的悲凉之情的句子是:
9.愁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纷繁复杂的情感,抽象而无形。但诗人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这种愁绪演绎得形象而生动,恰切而感人。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写出能表达愁思的连续的两句。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文学常识:(2分)本文作者是 时期 (人名),字善长, 时期 著名的 家。 7、实词解释:(2分)
多生怪柏
凄异 8、用原文回答(4分)
(1)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是:
(2)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9、.作者写渔歌的目的是什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0、三峡水大流急,此中行船“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你还能举出学过的古诗文中其他描写水大流急的语句或诗句吗?(4分)
(乙)(5分)
终不知车 方孝孺
越①
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
腐而轮败.
,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
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
(1)辐腐而轮败. ( ) (2)以为车固.
若是( ) (3)效.而为之者相属( )(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2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有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地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
的飞梯,空中螺旋状,空中的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件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那家征丈举办部门寄来的,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拳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有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1.给加线字注音:(2分)
遐想 ( ) 瞠目结舌 ( ) 请柬( ) 气馁( ) 2.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 (4分) 答: 3.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4分)
答: 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3分)
答:
5.从倒数第三段的划线句子中,你能看到“儿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列出两点,并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答: 6.文中母亲对儿子参加创意征文赛的态度前后不同,请先把表现母亲态度的语句找出来,然后再用简洁语言归纳母亲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答: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宽厚善良
2.既说明他宽厚善良,又说明他十分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因为昨夜是和农家小朋友一起在欢乐的气氛中吃豆,心情感到很快乐,而桌上的豆尽管一样,但缺少友谊欢乐感
4.不多余。文中借六一公公赞美老一代农民的淳朴、善良、宽厚、热诚的品格 5.六一公公是一位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农民
7、童年时代你有过文中儿子那样的美好或异想天开的好创意吗?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4分)
8.文学名著能帮助我们提高想象,拓展思维,你一定有许多名著让你记忆犹新,请你为其他同学做个读书卡片:(5分) 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完成下题。 《鲁滨逊漂流记》《童年》《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 一个印象最深的人物: 一个印象最深的情节: 一点最深的感受或启发:三、作文(60分) 1、温暖的瞬间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 “怎么啦?”母亲惊诧地问。
“班上的杰克老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 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
“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 “那你„„”
“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
“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 “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二)
1.(1)坏,毁坏。 (2)本来。 (3)模仿,仿效(4)理睬。
2.(1)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2)等到敌人侵人他们的国境。
3.(1)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2)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3)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
应认识事物的本质。(4)不要自以为是。(5)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点拨:读懂选文,理解大意,归纳总结。
七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试卷(长春版)
一、(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甲)基础知识(4分)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1)惆.伥( ) (2)恬.然( ) (3)鄙.夷( ) (4)外埠.( ) (5)拮据( ) (6)褴褛 ( ) (7)打搅.( ) (8)胆怯.( ) (乙)名句积累与运用(11分) 3
.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4
.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5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6.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
《观刈麦》)
7.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思慕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
,
。
8.《天净沙》中写天色正晚,正面抒发游子浪迹天涯的悲凉之情的句子是:
9.愁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纷繁复杂的情感,抽象而无形。但诗人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这种愁绪演绎得形象而生动,恰切而感人。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写出能表达愁思的连续的两句。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文学常识:(2分)本文作者是 时期 (人名),字善长, 时期 著名的 家。 7、实词解释:(2分)
多生怪柏
凄异 8、用原文回答(4分)
(1)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是:
(2)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9、.作者写渔歌的目的是什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0、三峡水大流急,此中行船“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你还能举出学过的古诗文中其他描写水大流急的语句或诗句吗?(4分)
(乙)(5分)
终不知车 方孝孺
越①
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
腐而轮败.
,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
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
(1)辐腐而轮败. ( ) (2)以为车固.
若是( ) (3)效.而为之者相属( )(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2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有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地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
的飞梯,空中螺旋状,空中的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件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那家征丈举办部门寄来的,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拳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有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1.给加线字注音:(2分)
遐想 ( ) 瞠目结舌 ( ) 请柬( ) 气馁( ) 2.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 (4分) 答: 3.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4分)
答: 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3分)
答:
5.从倒数第三段的划线句子中,你能看到“儿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列出两点,并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答: 6.文中母亲对儿子参加创意征文赛的态度前后不同,请先把表现母亲态度的语句找出来,然后再用简洁语言归纳母亲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答: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宽厚善良
2.既说明他宽厚善良,又说明他十分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因为昨夜是和农家小朋友一起在欢乐的气氛中吃豆,心情感到很快乐,而桌上的豆尽管一样,但缺少友谊欢乐感
4.不多余。文中借六一公公赞美老一代农民的淳朴、善良、宽厚、热诚的品格 5.六一公公是一位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农民
7、童年时代你有过文中儿子那样的美好或异想天开的好创意吗?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4分)
8.文学名著能帮助我们提高想象,拓展思维,你一定有许多名著让你记忆犹新,请你为其他同学做个读书卡片:(5分) 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完成下题。 《鲁滨逊漂流记》《童年》《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 一个印象最深的人物: 一个印象最深的情节: 一点最深的感受或启发:三、作文(60分) 1、温暖的瞬间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 “怎么啦?”母亲惊诧地问。
“班上的杰克老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 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
“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 “那你„„”
“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
“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 “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二)
1.(1)坏,毁坏。 (2)本来。 (3)模仿,仿效(4)理睬。
2.(1)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2)等到敌人侵人他们的国境。
3.(1)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2)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3)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
应认识事物的本质。(4)不要自以为是。(5)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点拨:读懂选文,理解大意,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