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将56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综合发射能力实现六大跃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20100920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张骁霞

9月5日0时14分,搭载着“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继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之后,于1970年组建的第三个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航天发射任务。组建40年来,创造了第一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第一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第一次发射国际商业卫星、第一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等我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先后将56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综合发射能力实现了六大跃升,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行列。

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1984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能使用长征三号一种型号火箭,运载1400多公斤的有效载荷。如今,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二号丙等6种型号火箭,可将有效载荷从数十公斤至数千公斤不等的卫星送入太空,运载能力不断攀升。

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过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能执行单射向发射。2004年4月18日,中心首次采用北射向方式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标志着中心具备了不同射向发射卫星的能力。

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随着发射设施的逐步升级,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实现从发射单一轨道卫星到发射高、中、低多种轨道卫星的跃升。

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次数最多的航天器发射场。从1990年至今,中心先后将“亚洲一号”、“澳星”等近20颗国际商业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展示了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

从每年最多执行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10颗以上卫星。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5大系统和2座现代化发射工位,发射转换周期大幅缩短,具备了执行高密度发射任务的能力。

从近控模式测试发射到远控模式测试发射。近年来,随着火箭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网的建立,中心实现了火箭、卫星的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具备了指挥显示、信息交换、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计算机辅助决策等诸多功能,测试发射安全性及数字化、信息化控制水平大大增强。

将56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综合发射能力实现六大跃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20100920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张骁霞

9月5日0时14分,搭载着“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继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之后,于1970年组建的第三个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航天发射任务。组建40年来,创造了第一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第一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第一次发射国际商业卫星、第一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等我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先后将56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综合发射能力实现了六大跃升,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行列。

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1984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能使用长征三号一种型号火箭,运载1400多公斤的有效载荷。如今,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二号丙等6种型号火箭,可将有效载荷从数十公斤至数千公斤不等的卫星送入太空,运载能力不断攀升。

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过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能执行单射向发射。2004年4月18日,中心首次采用北射向方式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标志着中心具备了不同射向发射卫星的能力。

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随着发射设施的逐步升级,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实现从发射单一轨道卫星到发射高、中、低多种轨道卫星的跃升。

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次数最多的航天器发射场。从1990年至今,中心先后将“亚洲一号”、“澳星”等近20颗国际商业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展示了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

从每年最多执行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10颗以上卫星。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5大系统和2座现代化发射工位,发射转换周期大幅缩短,具备了执行高密度发射任务的能力。

从近控模式测试发射到远控模式测试发射。近年来,随着火箭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网的建立,中心实现了火箭、卫星的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具备了指挥显示、信息交换、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计算机辅助决策等诸多功能,测试发射安全性及数字化、信息化控制水平大大增强。


相关文章

  • "一超三强"新格局
  •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取得了巨大进展.截止2012年底各国共成功研制和发射了6550多个航天器,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实现了从陆地.海洋.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重大飞跃.最近几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 ...查看


  • 电子科大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论文
  •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1在前苏联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宇宙空间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并且将这一年定为第一个国际空间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 ...查看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和综合性高科技群体,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国防力量的重要标志.中国航天事业已整整走过了43年的历程.43年来,她从无到有(从1956年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机构的创建开始,到1975年,长征二号 ...查看


  • 中国发射一枚超级卫星
  • 中国发射一枚超级卫星,以后哪里都可以高速上网 2017年10月21日 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代表着一个国家卫星通信的发展水平,它是构成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经常在国内旅行的人都知道,在飞行的飞机上. ...查看


  •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
  •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 据介绍,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 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 ...查看


  • 985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 ...查看


  •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郴州市九中209班贺虹莎 [摘要]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 ...查看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企业文化手册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企业文化手册 倾力打造航天品牌文化推进空间事业跨越发展 --代序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它反映着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生长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沃土和中国航天特 ...查看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 9月15日22时0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天宫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三步走"的第二步二阶段,意义重大.天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