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采血技术及注意事项
目前,随着家禽疫病的频频暴发,我们需要采取更准确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来准确判断家禽的免疫状况,而在血清学检测和实验研究中,采血技术是一项前提性的工作,采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能不能进行实验和判定实验结果。家禽的采血方法主要有翅内侧腋下静脉采血、骨内侧静脉采血和心脏采血法等。下面简要介绍在临床实践中家禽的采血技术。
1、翅内侧腋下静脉采血法
助手用左手抓住禽的两只脚,右手固定住两翅,使禽背部贴住助手上腹部,右手稍高于左手,暴露出翅内侧,采血者左手拨开翅内侧羽毛,在翅静脉处消毒后,右手持5号采血器与皮肤呈45度角方向顺血管进针,进针时手要稳,进针不宜过深,如刺穿血管,皮下很快水肿,导致采血不成功。见血液回流,慢慢回抽针芯,不可操之过急,采血完毕后,局部消毒按压30s后放走。
2、跖骨内侧静脉采血法
此采血法一般适用于鸭子或野鸟。助手用一手固定两翼,另一手固定一脚,采血者固定另一只脚,背侧靠近助手,即可见暴露的清晰的静脉,采血者在跖骨内侧静脉处消毒后,持5号采血器与皮肤呈10度角方向顺血管进针,见血液回流,慢慢回抽针芯,采血完毕后,局部消毒按压30s后放走。
3、心脏采血法
该法容易使被采血家禽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所以在常规免疫监测中较少使用。助手固定两翅及两脚,右侧卧保定,在胸骨脊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线1/2处或稍前方可触及心脏明显搏动,在此处消毒后,采血者手持7号采血器垂直刺入2~3cm,回抽针芯见有血液回流即可。
4、注意事项
采血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基础工作。采血时,采血者要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采血设备需经消毒干燥。要做好采血记录,在送样过程中,血样不可剧烈摇晃以免溶血,血样送至实验室后要立即分离血清,不能立即分离的需及时冷藏。
家禽采血技术
在血清学检测和实验研究中,采血技术是一项前提性工作,采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和判定实验结果。在操作时,应注意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一、鸡冠采血法:
多用于需血量较少的采血,用针头刺破鸡冠吸取血液或在鸡冠的尖端部用剪刀剪去一小片即可。吸取血液时需用手挤压鸡冠一次可吸取30~80ul血液。此法操作简便,但要十分注意伤口的止血预防感染,最方便有效的消毒止血方法是用浓碘酒涂抹伤口。
二、鸡颈静脉采血法:
右侧颈静脉较左侧粗,故常采用右侧颈静脉取血。左手以食指和中指夹住家禽头部,并使头偏向一侧,无名指、小指和手掌握住躯干,拇指轻压颈椎部以使静脉充血怒张。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倾斜45度沿血管方向一侧0.3~0.5cm挑破皮肤前行0.3~0.5cm刺人静脉,再与血管平行进针0.2~0.5cm抽取血液。采血完毕后压迫伤口处止血。这种方法采血可应用于15~45日龄的锥鸡,成年鸡单人操作保定较难,皮色较深不易找到血管。
三、鸡心脏采血法:
右侧卧保定,在左侧胸部触摸心搏动最明显的地方进行穿刺,连接注射器吸取血液。成年鸡心脏穿刺部位是:从胸骨峭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接线的1/2处。用细针头在穿刺部位与皮肤垂直刺入约2~3cm即可。家禽品种和个体大小不同进针位置和深度不同要作适当调整。心脏采血可大量采血,但不宜连续使用,因有一定的死亡率。特别是对雏禽,常因针头刺破心脏导致出血过多而死亡,而且心脏的修复能力特别差,对畜禽后期影响较大。
四、胸外静脉采血法:
胸外静脉采血该脉管在翼下无毛区前方,呈上下偏斜走向,清晰可见。但由于皮下质肌肉疏松,不易刺中血管,而且血流量不多,所以一般不用。
五、鸡翼下静脉采血法:
静脉又称容量血管,其内含血量较多且流速较慢,位于翼下静脉具此特点,此静脉易找到,健康安全范围内在此可采血10~20ml。而且操作方便,单人即可完成,采血量极易控制,止血彻底,对家禽影响小。
实验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将家禽双翼提起,露出翼静脉的采血位置,把覆盖血管的羽毛拔开,即可见到明显一条较粗的静脉血管。采血时用左手大拇指夹住覆盖静脉的羽毛,食指协调大拇指夹住双翼,中指、无名指和手掌轻轻提起或轻按背部保定鸡只,待其安静方可刺针。针头在距静脉血管0.3~0.5cm一旁倾斜刺入皮肤,再与血管平行进针0.2~0.4cm后刺入血管,见有少量回血即可采集血液,采血完成后马上用手压迫伤口止血。
六、注意事项:
1、采血场所要有充足的光线,室温夏季最好在25~28℃,冬季14~20℃为宜;
2、采血所用器具:注射器或盛血容器等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消毒采用部位;
3、采血时小心一些鸡只顽强的争扎而把翅膀弄断或抓伤实验者的双手,要待鸡只保定平静下来,再实施采血工作。
4、静脉采血时抽血速度要保持缓慢,静脉血管回血流速较慢,内压突然降低致使血管壁接触而阻塞了针头,影响继续采血量。
5、静脉采血时,若需反复多次,应自远离心脏端开始,以免发生栓塞而影响整条静脉。
家禽的采血技术及注意事项
目前,随着家禽疫病的频频暴发,我们需要采取更准确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来准确判断家禽的免疫状况,而在血清学检测和实验研究中,采血技术是一项前提性的工作,采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能不能进行实验和判定实验结果。家禽的采血方法主要有翅内侧腋下静脉采血、骨内侧静脉采血和心脏采血法等。下面简要介绍在临床实践中家禽的采血技术。
1、翅内侧腋下静脉采血法
助手用左手抓住禽的两只脚,右手固定住两翅,使禽背部贴住助手上腹部,右手稍高于左手,暴露出翅内侧,采血者左手拨开翅内侧羽毛,在翅静脉处消毒后,右手持5号采血器与皮肤呈45度角方向顺血管进针,进针时手要稳,进针不宜过深,如刺穿血管,皮下很快水肿,导致采血不成功。见血液回流,慢慢回抽针芯,不可操之过急,采血完毕后,局部消毒按压30s后放走。
2、跖骨内侧静脉采血法
此采血法一般适用于鸭子或野鸟。助手用一手固定两翼,另一手固定一脚,采血者固定另一只脚,背侧靠近助手,即可见暴露的清晰的静脉,采血者在跖骨内侧静脉处消毒后,持5号采血器与皮肤呈10度角方向顺血管进针,见血液回流,慢慢回抽针芯,采血完毕后,局部消毒按压30s后放走。
3、心脏采血法
该法容易使被采血家禽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所以在常规免疫监测中较少使用。助手固定两翅及两脚,右侧卧保定,在胸骨脊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线1/2处或稍前方可触及心脏明显搏动,在此处消毒后,采血者手持7号采血器垂直刺入2~3cm,回抽针芯见有血液回流即可。
4、注意事项
采血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基础工作。采血时,采血者要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采血设备需经消毒干燥。要做好采血记录,在送样过程中,血样不可剧烈摇晃以免溶血,血样送至实验室后要立即分离血清,不能立即分离的需及时冷藏。
家禽采血技术
在血清学检测和实验研究中,采血技术是一项前提性工作,采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和判定实验结果。在操作时,应注意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一、鸡冠采血法:
多用于需血量较少的采血,用针头刺破鸡冠吸取血液或在鸡冠的尖端部用剪刀剪去一小片即可。吸取血液时需用手挤压鸡冠一次可吸取30~80ul血液。此法操作简便,但要十分注意伤口的止血预防感染,最方便有效的消毒止血方法是用浓碘酒涂抹伤口。
二、鸡颈静脉采血法:
右侧颈静脉较左侧粗,故常采用右侧颈静脉取血。左手以食指和中指夹住家禽头部,并使头偏向一侧,无名指、小指和手掌握住躯干,拇指轻压颈椎部以使静脉充血怒张。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倾斜45度沿血管方向一侧0.3~0.5cm挑破皮肤前行0.3~0.5cm刺人静脉,再与血管平行进针0.2~0.5cm抽取血液。采血完毕后压迫伤口处止血。这种方法采血可应用于15~45日龄的锥鸡,成年鸡单人操作保定较难,皮色较深不易找到血管。
三、鸡心脏采血法:
右侧卧保定,在左侧胸部触摸心搏动最明显的地方进行穿刺,连接注射器吸取血液。成年鸡心脏穿刺部位是:从胸骨峭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接线的1/2处。用细针头在穿刺部位与皮肤垂直刺入约2~3cm即可。家禽品种和个体大小不同进针位置和深度不同要作适当调整。心脏采血可大量采血,但不宜连续使用,因有一定的死亡率。特别是对雏禽,常因针头刺破心脏导致出血过多而死亡,而且心脏的修复能力特别差,对畜禽后期影响较大。
四、胸外静脉采血法:
胸外静脉采血该脉管在翼下无毛区前方,呈上下偏斜走向,清晰可见。但由于皮下质肌肉疏松,不易刺中血管,而且血流量不多,所以一般不用。
五、鸡翼下静脉采血法:
静脉又称容量血管,其内含血量较多且流速较慢,位于翼下静脉具此特点,此静脉易找到,健康安全范围内在此可采血10~20ml。而且操作方便,单人即可完成,采血量极易控制,止血彻底,对家禽影响小。
实验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将家禽双翼提起,露出翼静脉的采血位置,把覆盖血管的羽毛拔开,即可见到明显一条较粗的静脉血管。采血时用左手大拇指夹住覆盖静脉的羽毛,食指协调大拇指夹住双翼,中指、无名指和手掌轻轻提起或轻按背部保定鸡只,待其安静方可刺针。针头在距静脉血管0.3~0.5cm一旁倾斜刺入皮肤,再与血管平行进针0.2~0.4cm后刺入血管,见有少量回血即可采集血液,采血完成后马上用手压迫伤口止血。
六、注意事项:
1、采血场所要有充足的光线,室温夏季最好在25~28℃,冬季14~20℃为宜;
2、采血所用器具:注射器或盛血容器等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消毒采用部位;
3、采血时小心一些鸡只顽强的争扎而把翅膀弄断或抓伤实验者的双手,要待鸡只保定平静下来,再实施采血工作。
4、静脉采血时抽血速度要保持缓慢,静脉血管回血流速较慢,内压突然降低致使血管壁接触而阻塞了针头,影响继续采血量。
5、静脉采血时,若需反复多次,应自远离心脏端开始,以免发生栓塞而影响整条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