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
前 言
“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开发项目将成为一个集景点观光、养生休闲、生态度假、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可满足“行、住、游、食、购、娱、养”等七大旅游环节的需求。力争打造成为某某省某某市旅游龙头,某某市第一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文化生态名区。
景区规划中设有“生态山水”、“爱国教育”、“互动娱乐”、“珍奇SHOPPING”、“度假疗养”“商务会议旅游”六大功能,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开发13项旅游、度假板块。该景点建成后将具有五大竞争优势:世界第一的古都与少数民族镇、中国第一的文化渊源、某某省珍奇精华荟萃、一站式的生态养生养老度假区,一条龙旅游产业链。
“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风景区开发项目不仅仅肩负起探索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任,建成一个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具有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调整、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功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启动了“十二五”计划里的经济发展。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加快中原地区开发的今天,“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拉开了某某旅游的帷幕。“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将会与建设某某国际旅游的相关规定相结合,打造某某国际旅游的新形象。“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景区开发项目的实施,可以起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巨大积极作用。
第一章 项目开发背景
1.1旅游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最高的经济产业之一,加快其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全球旅游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世界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预测,在本世纪,旅游业、电讯业、资讯科技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三大主要推动力。
据1997年12月世界旅游组织在土耳其新千年展望报告,到2020年世界每年将有16亿人次到外国旅游,每年的国际旅游花费是2万亿美元,全世界每天平均有50亿美元花费用在国际旅游上。据推测,到2020年每年就有160亿人次在国内进行旅游,花费是20亿美元。以上数据充分展示了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它表明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已进入世界十大旅游国行列,其发展的强劲势头正受到世人瞩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2009年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国。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
实施,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现代旅游发展方式也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及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种专题旅游于一体的多种方式转化,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不仅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品味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示:各地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2.85万亿元,增长11%,预计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左右,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可见,中国旅游业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1.2近几年的旅游发展趋势
近年来,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旅游规模和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长,连连创出历史新高。
旅游市场正呈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时期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时期转变,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消费的趋势和潮流。
某某市,又名“申城”,位于某某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某某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虽属某某,却是最不像某某的地方,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创业之城,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某某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豪杰辈出,孕育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楚国名相孙叔敖、北宋宰相司马光、上将许世友、政协主席邓颖超等著名历史人物。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中原第一湖”南湾湖、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唐、明两朝国庙灵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大别长淮,豫风楚韵,鱼米之乡,闽台祖地,革命圣地,中国茶都。
意蕴: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 某某,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因某某毛尖和鸡公山而闻名。
位于淮河上游,中原文化与古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淮上文化风情。某某北距郑州300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东距合肥346公里,西距西安534公里,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豫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中国连接南北,承东启西最重要的支点城市。
某某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最显著的南北分界线的标志地。境内有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贤隐寺、长生谷、汤泉池、金兰上森林公园、西九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其中灵山寺曾在朱元璋患难时期,救过他的命而被封为明朝的国庙。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等典故轶事都发生在这里。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播放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由某某长台关出土的楚国编钟所演奏的,某某还出土过全国最早的毛笔、酒、轿子、床、书籍和楚国最精美的漆器,印证着这里是楚文明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因此,“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景区将旅游业作为振兴某某市及某某省地方经济的突破口,顺应了某某省与某某市的发展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将成为了某某省某某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另一道风景线。
1.3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的过度膨胀,这些不良后果正在迅速
损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使资源使用的速度低于更新的速度,保证现代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在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主要以欣赏和研究生态区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文化特征为目的,旨在突出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区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
以大自然为取向的生态旅游活动逐年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据估算,生态旅游正以25%—3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众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某某市*****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正是这种旅游发展趋势最现实的反映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可以说是切准了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脉博,选准了旅游开发的项目导向。
1.4某某省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某某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某某省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年就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并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发展,把旅游业当作脱贫致富、换取外汇和支撑本省
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
前 言
“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开发项目将成为一个集景点观光、养生休闲、生态度假、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可满足“行、住、游、食、购、娱、养”等七大旅游环节的需求。力争打造成为某某省某某市旅游龙头,某某市第一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文化生态名区。
景区规划中设有“生态山水”、“爱国教育”、“互动娱乐”、“珍奇SHOPPING”、“度假疗养”“商务会议旅游”六大功能,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开发13项旅游、度假板块。该景点建成后将具有五大竞争优势:世界第一的古都与少数民族镇、中国第一的文化渊源、某某省珍奇精华荟萃、一站式的生态养生养老度假区,一条龙旅游产业链。
“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风景区开发项目不仅仅肩负起探索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任,建成一个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具有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调整、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功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启动了“十二五”计划里的经济发展。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加快中原地区开发的今天,“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拉开了某某旅游的帷幕。“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将会与建设某某国际旅游的相关规定相结合,打造某某国际旅游的新形象。“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景区开发项目的实施,可以起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巨大积极作用。
第一章 项目开发背景
1.1旅游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最高的经济产业之一,加快其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全球旅游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世界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预测,在本世纪,旅游业、电讯业、资讯科技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三大主要推动力。
据1997年12月世界旅游组织在土耳其新千年展望报告,到2020年世界每年将有16亿人次到外国旅游,每年的国际旅游花费是2万亿美元,全世界每天平均有50亿美元花费用在国际旅游上。据推测,到2020年每年就有160亿人次在国内进行旅游,花费是20亿美元。以上数据充分展示了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它表明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已进入世界十大旅游国行列,其发展的强劲势头正受到世人瞩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2009年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国。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
实施,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现代旅游发展方式也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及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种专题旅游于一体的多种方式转化,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不仅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品味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示:各地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2.85万亿元,增长11%,预计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左右,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可见,中国旅游业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1.2近几年的旅游发展趋势
近年来,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旅游规模和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长,连连创出历史新高。
旅游市场正呈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时期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时期转变,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消费的趋势和潮流。
某某市,又名“申城”,位于某某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某某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虽属某某,却是最不像某某的地方,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创业之城,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某某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豪杰辈出,孕育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楚国名相孙叔敖、北宋宰相司马光、上将许世友、政协主席邓颖超等著名历史人物。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中原第一湖”南湾湖、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唐、明两朝国庙灵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大别长淮,豫风楚韵,鱼米之乡,闽台祖地,革命圣地,中国茶都。
意蕴: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 某某,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因某某毛尖和鸡公山而闻名。
位于淮河上游,中原文化与古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淮上文化风情。某某北距郑州300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东距合肥346公里,西距西安534公里,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豫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中国连接南北,承东启西最重要的支点城市。
某某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最显著的南北分界线的标志地。境内有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贤隐寺、长生谷、汤泉池、金兰上森林公园、西九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其中灵山寺曾在朱元璋患难时期,救过他的命而被封为明朝的国庙。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等典故轶事都发生在这里。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播放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由某某长台关出土的楚国编钟所演奏的,某某还出土过全国最早的毛笔、酒、轿子、床、书籍和楚国最精美的漆器,印证着这里是楚文明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因此,“天下中原”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城景区将旅游业作为振兴某某市及某某省地方经济的突破口,顺应了某某省与某某市的发展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将成为了某某省某某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另一道风景线。
1.3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的过度膨胀,这些不良后果正在迅速
损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使资源使用的速度低于更新的速度,保证现代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在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主要以欣赏和研究生态区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文化特征为目的,旨在突出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区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
以大自然为取向的生态旅游活动逐年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据估算,生态旅游正以25%—3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众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某某市*****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正是这种旅游发展趋势最现实的反映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可以说是切准了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脉博,选准了旅游开发的项目导向。
1.4某某省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某某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某某省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年就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并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发展,把旅游业当作脱贫致富、换取外汇和支撑本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