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背后的商业因素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反思文字很多。其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对英国“光荣革命”的讨论。三百多年前的一次不流血宫廷政变将英国推上了宪政道路,其后的工业革命又将英国变成了世界霸主。通过鸦片贸易和战争,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和国门,这就使得许多中国学者的理性分析和感情表达都有浓郁的英国情结。   一位中国学者在去年流行的一本小册子中,认为清朝末代皇帝退位相当于英国“光荣革命”。虽然有些言重,但也道出历经百年暴力革命摧残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反思和期待。须知,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看来,“光荣革命”是很不光彩的阶级妥协,没有通过暴力革命获得的政权都是不彻底的,也是缺乏革命灵魂的。苏联和中国主流史学界对“光荣革命”的   评价都不高,故尔,当下的反思也多从宪政角度来考察,说明英国革命远比暴力流血的法国大革命来得成功和符合现代性。   不同的专业立场对光荣革命有不同角度的解读,相映成趣。大众版本多集中于其借助宗教力量的权力之争。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上台后大肆扩张天主教徒的势力,迫害清教徒,与天主教的法国结盟。清教徒主体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团,则扶植不信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和她丈夫荷兰执政王威廉联合执政。1688年,威廉夫妇带领军队逼迫詹姆斯二世下野并流亡法国,由夫妇俩联合统治英国,宣布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这种血亲为仇、宫廷政变及国教改宗的故事一直是文学剧本的焦点。   政治家和法律学者会再上溯四百年历史。在英格兰贵族劫持与胁迫下,英国国王约翰不得不在1215年订立大宪章(Magna Carta),这是封建贵族与王室的政治权利契约。当中影响最深远的是第三十九条,由它衍生了人身保护概念:“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法律规则高于国王个人意志成为社会共识,尽管国王在以后几百年中不断扩大权力,这一条始终没有变化。“光荣革命”后,新国王不得不与支持他们上台的英国资产阶级代表的议会签署《权利法案》。这是英国政治性法律中重要的一部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   《权利法案》规定了英国人民拥有不可被剥夺的民事与政治权利,包括国王不得干涉法律;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人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人民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人民有不遭受残酷与非常惩罚的自由;等等。 直到今天,地球上许多国家和人民也没有实现这些基本权利。相对于几百年来全球各地的血腥暴力与革命,英国人民这些权利的实现却是不流血这政变产物,这就是“光荣革命”的“光荣”所在。   宗教版本直指人心信仰,不过宗教无法避免甚至鼓励杀戮,却是历史事实,显然不足以解释“光荣”何以实现。法律和宪政版本则着眼于“光荣革命”的结果及其制度化。相对于以后的法国、美国等制度改变都曾经历战争与暴力而言,英国“光荣革命”还需要更多解释。托克维尔等学者在此后的历史研究著作中,把英国人的性格和理性能力等都带进了分析要素,不过,他更是基于要批评法国知识分子的浪漫激情和暴力倾向。   多年前,美国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教授从经济制度和金融能力的角度著述,分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商业背景。与中国的一统江山不同,中世纪的欧洲是教权和王权博弈的时代,各国国王都在有限的疆土上不断扩大王权的经济力量,增税,贷款,卖爵位,印币和征用便是扩大王权也是政府权力的主要渠道,不过,王室的权力还是有在教权支持下的新贵族领主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商业势力的制约的。   13世纪前,英国多数土地控制在私人和教会手里,王室只拥有较少土地。1436年,英王室只拥有3%土地,而私人拥有约45%土地(多数由贵族和绅士拥有),教会拥有其他20%-25%土地。王室也没有权力随意决定在别人土地上收税。因此《大宪章》明文规定王室须承认并保护私有土地产权。这是对政府权力制衡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基础。   尽管有了《大宪章》约束,英国国王不断背信弃义地扩张王权,探试议会和新贵族底线。到詹姆斯二世执政之时,已经近于为所欲为。詹姆斯二世为应付战争,不断增设新税种,提高税率。完全绕开议会推进,导致议会不满。同时,不断通过买卖官职制造寻租机会,造就只对国王负责的官僚体系,大大削弱了议会对国王和政府的监督能力。   更为甚者,国王不断透支自己的王室信誉,为战争筹款而不断发行政府债券,向富裕阶层借款。这些债券经常违约甚至无限延期拖欠,事实上形成了对贵族的财产剥夺税。王室也就是政府的信用崩溃,使得民间融资空间萎缩,不仅政府融资能力消失,民间经济和新贵族发展的空间也没有了。新生的资产阶级怨声载道,整体转向詹姆斯二世的敌对势力,酿就了英国革命的商业基础。   “光荣革命”后,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征税,大大制约了国王的权力,形成稳定的谈判机制。这种不断谈判和议价的过程提升了人民预期的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透明度,也降低了灰色成本。反过来,经济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大大增加了纳税能力,巩固了国王合理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议会的制约也使国王的贷款被限制在合理的利率和返还承诺上,从而公债市场发展起来了,英格兰银行的业务发展起来了,英国金融制度得到了完善和保障。   “光荣革命”确立的宪政制度,保证了政府作出可信承诺的能力。政府从此能够以低利率大举借债,获得史无前例的财政资源。19世纪初,首相小皮特宣称: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都建立在国债的基础上。据资料称,1688年“光荣革命”之前,英国政府债务很少超过200万英镑。而到了百年之后的1790年,英国的债务达到了2.44亿英镑,相当于当年岁入的15倍。坚实的财政基础令英国在与法国的争霸战争中获胜并迅速崛起。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反思文字很多。其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对英国“光荣革命”的讨论。三百多年前的一次不流血宫廷政变将英国推上了宪政道路,其后的工业革命又将英国变成了世界霸主。通过鸦片贸易和战争,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和国门,这就使得许多中国学者的理性分析和感情表达都有浓郁的英国情结。   一位中国学者在去年流行的一本小册子中,认为清朝末代皇帝退位相当于英国“光荣革命”。虽然有些言重,但也道出历经百年暴力革命摧残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反思和期待。须知,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看来,“光荣革命”是很不光彩的阶级妥协,没有通过暴力革命获得的政权都是不彻底的,也是缺乏革命灵魂的。苏联和中国主流史学界对“光荣革命”的   评价都不高,故尔,当下的反思也多从宪政角度来考察,说明英国革命远比暴力流血的法国大革命来得成功和符合现代性。   不同的专业立场对光荣革命有不同角度的解读,相映成趣。大众版本多集中于其借助宗教力量的权力之争。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上台后大肆扩张天主教徒的势力,迫害清教徒,与天主教的法国结盟。清教徒主体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团,则扶植不信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和她丈夫荷兰执政王威廉联合执政。1688年,威廉夫妇带领军队逼迫詹姆斯二世下野并流亡法国,由夫妇俩联合统治英国,宣布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这种血亲为仇、宫廷政变及国教改宗的故事一直是文学剧本的焦点。   政治家和法律学者会再上溯四百年历史。在英格兰贵族劫持与胁迫下,英国国王约翰不得不在1215年订立大宪章(Magna Carta),这是封建贵族与王室的政治权利契约。当中影响最深远的是第三十九条,由它衍生了人身保护概念:“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法律规则高于国王个人意志成为社会共识,尽管国王在以后几百年中不断扩大权力,这一条始终没有变化。“光荣革命”后,新国王不得不与支持他们上台的英国资产阶级代表的议会签署《权利法案》。这是英国政治性法律中重要的一部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   《权利法案》规定了英国人民拥有不可被剥夺的民事与政治权利,包括国王不得干涉法律;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人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人民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人民有不遭受残酷与非常惩罚的自由;等等。 直到今天,地球上许多国家和人民也没有实现这些基本权利。相对于几百年来全球各地的血腥暴力与革命,英国人民这些权利的实现却是不流血这政变产物,这就是“光荣革命”的“光荣”所在。   宗教版本直指人心信仰,不过宗教无法避免甚至鼓励杀戮,却是历史事实,显然不足以解释“光荣”何以实现。法律和宪政版本则着眼于“光荣革命”的结果及其制度化。相对于以后的法国、美国等制度改变都曾经历战争与暴力而言,英国“光荣革命”还需要更多解释。托克维尔等学者在此后的历史研究著作中,把英国人的性格和理性能力等都带进了分析要素,不过,他更是基于要批评法国知识分子的浪漫激情和暴力倾向。   多年前,美国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教授从经济制度和金融能力的角度著述,分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商业背景。与中国的一统江山不同,中世纪的欧洲是教权和王权博弈的时代,各国国王都在有限的疆土上不断扩大王权的经济力量,增税,贷款,卖爵位,印币和征用便是扩大王权也是政府权力的主要渠道,不过,王室的权力还是有在教权支持下的新贵族领主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商业势力的制约的。   13世纪前,英国多数土地控制在私人和教会手里,王室只拥有较少土地。1436年,英王室只拥有3%土地,而私人拥有约45%土地(多数由贵族和绅士拥有),教会拥有其他20%-25%土地。王室也没有权力随意决定在别人土地上收税。因此《大宪章》明文规定王室须承认并保护私有土地产权。这是对政府权力制衡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基础。   尽管有了《大宪章》约束,英国国王不断背信弃义地扩张王权,探试议会和新贵族底线。到詹姆斯二世执政之时,已经近于为所欲为。詹姆斯二世为应付战争,不断增设新税种,提高税率。完全绕开议会推进,导致议会不满。同时,不断通过买卖官职制造寻租机会,造就只对国王负责的官僚体系,大大削弱了议会对国王和政府的监督能力。   更为甚者,国王不断透支自己的王室信誉,为战争筹款而不断发行政府债券,向富裕阶层借款。这些债券经常违约甚至无限延期拖欠,事实上形成了对贵族的财产剥夺税。王室也就是政府的信用崩溃,使得民间融资空间萎缩,不仅政府融资能力消失,民间经济和新贵族发展的空间也没有了。新生的资产阶级怨声载道,整体转向詹姆斯二世的敌对势力,酿就了英国革命的商业基础。   “光荣革命”后,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征税,大大制约了国王的权力,形成稳定的谈判机制。这种不断谈判和议价的过程提升了人民预期的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透明度,也降低了灰色成本。反过来,经济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大大增加了纳税能力,巩固了国王合理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议会的制约也使国王的贷款被限制在合理的利率和返还承诺上,从而公债市场发展起来了,英格兰银行的业务发展起来了,英国金融制度得到了完善和保障。   “光荣革命”确立的宪政制度,保证了政府作出可信承诺的能力。政府从此能够以低利率大举借债,获得史无前例的财政资源。19世纪初,首相小皮特宣称: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都建立在国债的基础上。据资料称,1688年“光荣革命”之前,英国政府债务很少超过200万英镑。而到了百年之后的1790年,英国的债务达到了2.44亿英镑,相当于当年岁入的15倍。坚实的财政基础令英国在与法国的争霸战争中获胜并迅速崛起。


相关文章

  • 光荣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光荣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688年英国经过内战弒君改为民国复辟之后再经过光荣难命一切方有头绪,而英国在光荣革命时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来英国成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将世界带入了资本主义的民主阶段再加上洛克的自由财民主的制度. 阿姆斯特丹形成欧洲商 ...查看


  • 大数据:商业革命与科学革命
  • 基础""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存在的最终形态是 什么"等本体论问题-- 综上,大数据不是数据量的简单刻画,也不是特定算法.技术或商业模式上的发展,而是从数据量.数据形态和数据分析处理方式, ...查看


  • 美国历史上如何推进供给侧建设
  • 美国历史上如何推进供给侧建设--杨会军研究员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2016年03月22日 ■经过利益攸关方较量和制宪会议辩争,美国宪法最终认可和维护市场的核心地位,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分工合作关系:"市场之手"是经济活动的&qu ...查看


  • 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 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英国 一,环境及背景基本介绍: 英国位于欧洲西北端,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国建,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将其隔离,所以英国易于防守,海洋 为天然屏障. 海: 1便利2屏障作用 英吉利海峡: 1是英国容易保持独立 2避开岛国的孤立,封闭, ...查看


  • 浅谈茅盾作品的创作特色
  • 摘 要: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及社会活动家,茅盾所倡导的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人生,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理性思维提升作品内蕴的深刻性,影响了现代文学史,就是在今天,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 ...查看


  • 互联网经济背后的五大转变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2016年初,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零售平台的成交额比肩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大体相当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标志着:(1)虽然美国新经济在很多方面仍然领先中国,但新经济发展的全球重心,正在开始呈现美中双子星座的 ...查看


  • 艾瑞洞察:互联网金融与智慧的价值
  • 来源:艾瑞咨询 作者:撰写人(李超 张介然) 2016/3/4 16:29:12 分享 导语:事件背景: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关于宏观经济增长与结构的问题太过庞大,并非三言 ...查看


  • 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_陈佳贵
  • 2013年第3期(总第507期)May.,2013Vol.35 No.03 管理学动态 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 陈佳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2.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北京100836) "以物为本&q ...查看


  • 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建设
  • 一.企业品牌建设 --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攻心实战方略 1.中国品牌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品牌不仅能够使企业实现超值利润(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高价,投资商也愿意为品牌承受高股价),而且品牌可以减缓经济周期处于低谷时所带来的冲击,品牌作为企业无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