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学风建设评价研究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指标设计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为此,构建包括学校组织保障、学生学习风气、学校学风氛围、学风建设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A大学10个学院学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36-04  引言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在优良学风的指引下,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搞好高校学风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现代意识、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研究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学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指在学风建设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应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要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能准确反映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第二,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要求综合、全面,但又要尽量避免指标之间的复杂,要能反映高校学风建设体系的整体要求。第三,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在实现对定性指标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能对定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  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较多,基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在科学性、系统性、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高校学风建设的指标体系。笔者将目标层高校学风建设(A)定为4个一级:学校组织保障B1、学生学习风气B2、学校学风氛围B3、学风建设效果B4,4个一级指标下面共设置了29个三级指标。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A大学学风建设评价  (一)A大学学风建设的综合评价的数据准备  基于以上评价体系,本文以A高校的10个学院为例,评价其学风建设状况。该校10个学院的学风建设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按照设定的标准,由等级1—5进行打分。如人才培养方案D1中,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明确,培养计划合理,富有个性化,课程结构科学合理为5分;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基本明确,培养计划基本合理,缺乏个性化,课程结构基本合理为1分;再如英语六级通过率>=80%为5分,  (二)A大学学风建设的主成分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设计,运用SPSS软件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对A大学学风建设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前6个主成分,其总的贡献率为87.063%,如表2所示。  (三)A大学各学院学风建设评价得分  A高校的10个学院6个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得分的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A大学管理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名列第一;理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学风建设情况较好,稍稍落后于管理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在该校处于中上水平;电气学院、机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学风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艺术学院其学生学习风气在最后一名,影响了整体学风建设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高校校风建设是关系到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着力做好高校校风建设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建设至关重要。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学风建设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通过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时机,树立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建良好的教风和考风,促进学风提升  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考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风对学风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优良的考风能够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完善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通过制定严格、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工作,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完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及鼓励工作。  (四)优化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育人氛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餐厅、寝室等充满文化气息,以拓宽大学生视野,激发其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徐子东,张光磊,李木子,张亚男.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1).  [2] 魏伟.社会因素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3] 顾岱泉.浅谈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  [4] 周亚东,雷广宁.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7).  [5] 李欣,郑世明.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9).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指标设计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为此,构建包括学校组织保障、学生学习风气、学校学风氛围、学风建设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A大学10个学院学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36-04  引言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在优良学风的指引下,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搞好高校学风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现代意识、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研究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学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指在学风建设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应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要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能准确反映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第二,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要求综合、全面,但又要尽量避免指标之间的复杂,要能反映高校学风建设体系的整体要求。第三,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在实现对定性指标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能对定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  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较多,基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在科学性、系统性、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高校学风建设的指标体系。笔者将目标层高校学风建设(A)定为4个一级:学校组织保障B1、学生学习风气B2、学校学风氛围B3、学风建设效果B4,4个一级指标下面共设置了29个三级指标。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A大学学风建设评价  (一)A大学学风建设的综合评价的数据准备  基于以上评价体系,本文以A高校的10个学院为例,评价其学风建设状况。该校10个学院的学风建设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按照设定的标准,由等级1—5进行打分。如人才培养方案D1中,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明确,培养计划合理,富有个性化,课程结构科学合理为5分;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基本明确,培养计划基本合理,缺乏个性化,课程结构基本合理为1分;再如英语六级通过率>=80%为5分,  (二)A大学学风建设的主成分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设计,运用SPSS软件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对A大学学风建设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前6个主成分,其总的贡献率为87.063%,如表2所示。  (三)A大学各学院学风建设评价得分  A高校的10个学院6个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得分的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A大学管理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名列第一;理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学风建设情况较好,稍稍落后于管理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在该校处于中上水平;电气学院、机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学风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艺术学院其学生学习风气在最后一名,影响了整体学风建设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高校校风建设是关系到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着力做好高校校风建设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建设至关重要。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学风建设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通过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时机,树立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建良好的教风和考风,促进学风提升  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考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风对学风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优良的考风能够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完善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通过制定严格、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工作,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完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及鼓励工作。  (四)优化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育人氛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餐厅、寝室等充满文化气息,以拓宽大学生视野,激发其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徐子东,张光磊,李木子,张亚男.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1).  [2] 魏伟.社会因素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3] 顾岱泉.浅谈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  [4] 周亚东,雷广宁.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7).  [5] 李欣,郑世明.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9).


相关文章

  • 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
  • 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 杜鹏 杨燕萍 关晓斌 [摘要]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评价为研究视角, 基于对全国42所高校3805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专家学者的专题访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针对学 ...查看


  • 树立良好学风,规范学术行为
  • 树立良好学风,规范学术行为 刘学政 锦州医学院教务处 锦州121001 [摘要] "学术腐败"是当今我国学术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的学术腐败既会阻滞我国学术的发展与繁荣,也会延缓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学术腐败 ...查看


  • 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研究生德育 2012. 3 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 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武晓峰 王 磊 张 颖 摘要:从研究生学术科研的动机.投入.产出以及对学术失范现象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等方面,构建了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衡量体系:通过对全国24所高 ...查看


  • 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 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有效评价大学生学业质量并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学业的发展与提升,需要对学业质量的基本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包括学业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等.从而 ...查看


  •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
  • 提要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做了初步研究,并结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辅导员考核体系,探讨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模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 ...查看


  • 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这个群体的学风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乃至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因此做好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基 ...查看


  • 信息化绩效评价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信息化绩效评价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覃发兵1,2 (1.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2.长江大学 管理学院,荆州 434023) 摘要:从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容.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方法和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信息化 ...查看


  • 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十三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支持"双一流"建设!
  • 来源:   教育部 关键词:  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1 二.发展理念与主要目标. 6 (一)发展理念. 6 (二)主要目标. 6 三.坚持引领创新,抢占原始创新战略制高点. 7 (一)大力加强需求引导 ...查看


  • 学风建设课题论文
  • 关于学风建设的一些思考 --基于对公管学院和会计学院的调查 摘要:学风,狭义来讲为一个学校整体学生的学习风气,具体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广义学风应理解为学校的学习.教育.学术.办学等风气.因此加强学风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