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床 路 径 工 作 小 结
我院于2011年10月开始实践临床路径工作,经过3个月的实践,取得了一
些成绩和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原分别由院长和主管医疗副院长担任,同时成立了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由副院长担任。制定并通过了《晋中鹰华眼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提出了工作要求,建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二、确定病种、开展实践
医疗各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临床实际,确定了以白内障、眼底及斜弱视组为试点科室,开展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术、斜视矫正术及单纯性视网膜脱离四个病种,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于2011年9月30日上报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实施。三个月来,共实践临床路径64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2例,斜视矫正1例,单纯性视网膜脱离1例。 具体指标统计如下:
一.、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评价指标附表1.
评价指标附表2.
医务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成功实施临床
路径病例的治疗过程、患者转归、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中药品费用11月份环比下降17.9%,12月份环比下降20.6%。医疗耗材11月份环比下降36.4%,12月份环比下降11.4%。住院费用11月份环比下降25.8%,12月份环比下降9.5%。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用药,降低了总体住院费用,达到了预期目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二、 斜视矫正、单纯性视网膜脱离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除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病例外,其余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病例数少。 3、医患沟通有待加强,部分患者对临床路径工作缺乏了解。 四、改进措施:
1、深入开展和推广临床路径,加强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知识,使临床路径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2、组织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清楚诊疗的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3、继续加强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对开展的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历文书、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4、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临床路径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
评,鼓励、促进科室的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5、针对开展临床路径病种少的病种,分析原因,主要是单病种患者少,多数病人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其他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011、12、
临 床 路 径 工 作 小 结
我院于2011年10月开始实践临床路径工作,经过3个月的实践,取得了一
些成绩和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原分别由院长和主管医疗副院长担任,同时成立了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由副院长担任。制定并通过了《晋中鹰华眼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提出了工作要求,建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二、确定病种、开展实践
医疗各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临床实际,确定了以白内障、眼底及斜弱视组为试点科室,开展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术、斜视矫正术及单纯性视网膜脱离四个病种,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于2011年9月30日上报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实施。三个月来,共实践临床路径64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2例,斜视矫正1例,单纯性视网膜脱离1例。 具体指标统计如下:
一.、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评价指标附表1.
评价指标附表2.
医务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成功实施临床
路径病例的治疗过程、患者转归、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中药品费用11月份环比下降17.9%,12月份环比下降20.6%。医疗耗材11月份环比下降36.4%,12月份环比下降11.4%。住院费用11月份环比下降25.8%,12月份环比下降9.5%。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用药,降低了总体住院费用,达到了预期目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二、 斜视矫正、单纯性视网膜脱离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除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病例外,其余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病例数少。 3、医患沟通有待加强,部分患者对临床路径工作缺乏了解。 四、改进措施:
1、深入开展和推广临床路径,加强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知识,使临床路径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2、组织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清楚诊疗的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3、继续加强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对开展的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历文书、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4、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临床路径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
评,鼓励、促进科室的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5、针对开展临床路径病种少的病种,分析原因,主要是单病种患者少,多数病人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其他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