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孔子早二百年的古代思想家史伯

在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著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

史伯的言论见于《国语》,主要是《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两篇文字。《史记·周本纪》《史记·郑世家》亦有所载,显然是参考《国语》而记。文献资料简略,是后人对史伯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

史伯是洞悉天下形势的巨子。

周幽王当政,王朝衰败,有识之士无不考虑退路,郑伯即是其一。郑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爵位伯,称郑伯友;谥号桓,为后来的郑国开国之君,称郑桓公。周幽王命郑伯友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郑伯友考虑自己家庭和郑地子民的安全,想作大规模的搬迁,而找史伯商量,讨教办法。史伯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为郑伯友指明了落脚之地。

史伯指出,“戎、狄必昌,不可偪也”。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一定强盛起来,不能靠近他们。郑伯友对南方抱有幻想,而史伯告诉他:季纟川(《史记》作徇)为楚君,合于民臣之心,功德超过他的先王,十代也废不了。“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不可以靠近他们。接着,史伯纵论虞、夏、商、周的历史发展,说明祝融(黄帝之后,楚人之祖)后代八个姓的演变,再次强调只有芈姓的荆国(长江中游大片地区)会兴盛。

如此,只有东方可以考虑,但也要作具体分析。史伯指出,以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南北各有九国,西东各有八国,这三十四个国家不是周王次子、庶子以及母弟甥舅一类的亲戚,就是蛮、荆、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中,只有一块地方,“唯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黄河、济水、洛水、颍水之间,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稍大一些。史伯告诉郑伯友,把子民、财物寄放到那里,他们不敢不答应;即便他们将来背叛,只要说是奉天子之命去讨伐,没有不成功的。

郑伯友本人虽然死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国难,但郑地人民东迁虢、郐之地,而保存下来,后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除了荆国以外,郑伯友曾问史伯还有哪些国家会兴盛,史伯回答说是晋、秦、齐三国。后来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四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四霸。十分明显,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荀子·儒效》)以及后代各王所封诸侯国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史伯是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的第一人,很可能是唯一一人。

史伯是阐述阴阳五行的智者。

阴阳、五行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概商代甚至更早已有。今人看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战国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如《左传》《易传》《老子》及《黄帝内经》等。古人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观察到了自然的阴与阳,以及水、火、木、金、土五种现象或五种材料。慢慢地,衍生出了两类相反相成、五类杂合相济的“类名”。这说明人们在原始宗教的笼罩中已经萌生二元对立、多元统一的观念,显露原始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思想苗头。从西周开始,逐步开始对阴阳、五行的自觉归纳和理性阐述,而史伯就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史伯是最早提出“和实生物”的哲人。

“和”的观念同样产生很早,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而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是史伯。史伯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

以上引史伯哲理性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和”确能生成万物,“同”就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用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作“和”,因此而能丰富、发展,并使万物不脱离“和”的统一。如果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声音,单调得没办法听;只有一种物品,单调得没办法看(没有文彩);只有一种口味,单调得令人生厌;只有一种事物,单调得无话可说。

史伯已经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这既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二百多年后,齐国思想家、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讲的和同之别(《左传·昭公二十年》),与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见,晏婴是在看到相关记载之后接受了史伯的思想和观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而孔子之孙子思,糅合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更高的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今之众多学者认为,“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非虚言也。

在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著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

史伯的言论见于《国语》,主要是《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两篇文字。《史记·周本纪》《史记·郑世家》亦有所载,显然是参考《国语》而记。文献资料简略,是后人对史伯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

史伯是洞悉天下形势的巨子。

周幽王当政,王朝衰败,有识之士无不考虑退路,郑伯即是其一。郑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爵位伯,称郑伯友;谥号桓,为后来的郑国开国之君,称郑桓公。周幽王命郑伯友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郑伯友考虑自己家庭和郑地子民的安全,想作大规模的搬迁,而找史伯商量,讨教办法。史伯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为郑伯友指明了落脚之地。

史伯指出,“戎、狄必昌,不可偪也”。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一定强盛起来,不能靠近他们。郑伯友对南方抱有幻想,而史伯告诉他:季纟川(《史记》作徇)为楚君,合于民臣之心,功德超过他的先王,十代也废不了。“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不可以靠近他们。接着,史伯纵论虞、夏、商、周的历史发展,说明祝融(黄帝之后,楚人之祖)后代八个姓的演变,再次强调只有芈姓的荆国(长江中游大片地区)会兴盛。

如此,只有东方可以考虑,但也要作具体分析。史伯指出,以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南北各有九国,西东各有八国,这三十四个国家不是周王次子、庶子以及母弟甥舅一类的亲戚,就是蛮、荆、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中,只有一块地方,“唯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黄河、济水、洛水、颍水之间,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稍大一些。史伯告诉郑伯友,把子民、财物寄放到那里,他们不敢不答应;即便他们将来背叛,只要说是奉天子之命去讨伐,没有不成功的。

郑伯友本人虽然死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国难,但郑地人民东迁虢、郐之地,而保存下来,后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除了荆国以外,郑伯友曾问史伯还有哪些国家会兴盛,史伯回答说是晋、秦、齐三国。后来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四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四霸。十分明显,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荀子·儒效》)以及后代各王所封诸侯国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史伯是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的第一人,很可能是唯一一人。

史伯是阐述阴阳五行的智者。

阴阳、五行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概商代甚至更早已有。今人看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战国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如《左传》《易传》《老子》及《黄帝内经》等。古人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观察到了自然的阴与阳,以及水、火、木、金、土五种现象或五种材料。慢慢地,衍生出了两类相反相成、五类杂合相济的“类名”。这说明人们在原始宗教的笼罩中已经萌生二元对立、多元统一的观念,显露原始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思想苗头。从西周开始,逐步开始对阴阳、五行的自觉归纳和理性阐述,而史伯就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史伯是最早提出“和实生物”的哲人。

“和”的观念同样产生很早,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而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是史伯。史伯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

以上引史伯哲理性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和”确能生成万物,“同”就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用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作“和”,因此而能丰富、发展,并使万物不脱离“和”的统一。如果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声音,单调得没办法听;只有一种物品,单调得没办法看(没有文彩);只有一种口味,单调得令人生厌;只有一种事物,单调得无话可说。

史伯已经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这既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二百多年后,齐国思想家、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讲的和同之别(《左传·昭公二十年》),与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见,晏婴是在看到相关记载之后接受了史伯的思想和观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而孔子之孙子思,糅合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更高的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今之众多学者认为,“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非虚言也。


相关文章

  •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蒋湖小学2016-2017学年度五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卞 军 2016.9.1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1我们共同的祖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 ...查看


  •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杰出的智者>教学设计 课题1. 思想家孔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 2. 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 3. 初步学 ...查看


  • 诸葛亮诫子书书法 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 书. 诸葛亮家训<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查看


  • 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 原创
  • 孟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学院 09级 *** 1233409017 [内容摘要]孟子是我国伟大教育家,他主张平民教育,践行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并且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孟子 教育 因材施教 孟子,是 ...查看


  • [捕蛇者说]练习题.师用
  • <捕蛇者说> 李尚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说"的特点: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过程与方法: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改变以往教 ...查看


  • 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
  • 杨丹荷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26日   15 版) 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上下数百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 ...查看


  • 名著导读 [论语]教案
  •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 ...查看


  • 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 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然后才能讲出怎样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方. 下面在我的比较中,主要会谈到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文化的环境生成.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这个问题,实际上人类的文化主要是由人类生存环境所造成的,所以你不能抱怨我们的祖先在什么事情 ...查看


  • 由[孔子家语.执辔]篇看孔子的德治主张
  • 摘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法",把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他认为"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可以使百姓"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因此,孔子提倡要把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