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
1.专业介绍:
该专业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地层和古生物、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主要学习研究方向分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地质学、地球化学、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历史地质学、古地理学、地质年代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生态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学科应该属于理学大类下的,二级学科是地质学。也就是说最后会拿到理学学士学位。
要我说呢,这个专业属于理学大类下比较变态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数理化”上都不能有所欠缺,同时又有大量要求学生记忆背诵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矿物岩石的研究分析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物理化学知识,在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分析中力学必然是基础,而在岩浆运动和变质作用下,化学反应又是必然出现的。而数学作为理化的基础学科,又必然是重中之重……同时也必须要记住大量的岩石类型特征、成岩条件,以供以后的学习研究中使用。同时,根据你今后选择的就业方向不同,也需要掌握一些其他的相关内容。
2.专业要求:
这个专业在资源类专业中属于最万能的一个了,但是资源类工作的通病就是辛苦,所以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这也是一个很靠积累的学科,所以资历在工作中也很重要。知识的欠缺可以用资历和经验积累去补充,但是吃苦精神欠佳的同学们还是绕道吧……
这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真的好挣钱啊,大部分工作在试用期结束后都在年薪二十万以上。同时外出的时候基本的食宿肯定还是工作组出,不怎么花钱,所以每年省下一半左右的工资存起来问题不大,工作三五年以后自己买车买房就不是梦想了。
不过缺点也同样明显,野外工作工作量大,又大多处于荒郊野外的地方,比较孤独。而且工期也比较长,一般是3-5个月,想要长期守在家里,缺乏冒险精神的同学们也不太合适这种工作……
3.全国该专业大学排名
最著名的当然是地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地大比较偏重研究方向,武汉的地大比较偏重生产工作方面,如何选择当然就看大家自己衡量了。其他还有北大、南大、长江大、矿大、海洋大等知名学府。
4.专业相关行业证件
这个就是相关专业注册师了,没什么的。
不过其他的一些证书很重要,英语和驾照是必备的,计算机可以没有,但是一定要熟练运用。考虑经常外出工作,有个导游证也是不错的……
5.相似专业异同点(侧重点,课程,就业)
因为这个专业太过于万金油,和大部分资源专业是有相似的部分,甚至很多专业就是从地质学中分离独立出去的学科,比如资源勘查。不过地质学是资源类学科中为数不多的归类为理学的学科,这表示我们更侧重研究。同时也表示,他们的大部分饭碗是我们可以抢的,但是我们的专业饭碗他们根本碰不到。
其他有相似内容的学科还有农业,石油,建筑的相关学科。个中差异就比较明显了。
6.上课形式,主要内容
上课形式大一大二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基础课就不说了,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类课程。而大三就以实践为主了,专业课都是实用科目了,前文中介绍过的方向都会涉及,再辅以各种实验课程,开始进行专业经验的积累。大四一般院校不设置课程,提供同学们更多的实习积累或复习考研的时间。另外每学年末,也就是暑假的时候,学校会组织一次野外实习。工作内容一般是地质勘察,主要内容:大一是工具的认识,大二是方法的学习,大三为实践。
7.实习情况
这个实习一般比较简单啦,学校会联系各省的地勘类单位或者一些矿产类的企业提供一些工岗位供学生实习。同时,学校内一些具有资格的教授也会在假期接一些项目赚外快,这种和老师搞好关系也是可以去的。
8.毕业去向及起薪
这个怎么说呢……现在学习地质的还是以相关干部子弟为主,看家庭条件与要求了吧……不过相关单位用人还是在人才化发展,考研应该是今后的主要大方向。 至于工资,是基本工资+野外补贴+分红,试用期基本工资在800-1500左右吧,补贴是正常补贴,分红一般是工程余款的1%-1.5%,基层正式工的基本工资是2000-5000左右吧,补贴是正常补贴,分红应该是工程余款的2%-2.5%。
9.主要单位及岗位
这个专业的万金油特性决定了可选单位很多。
对口的比如各研究院研究所啊,各省的地勘类单位啊,一些国有的资源开采勘察单位啊,矿产开采类的私企啊什么的。这些单位中基础的工作都可以,高层的技术类岗位也可以。当然也可以留院做教授啊什么的。
而不对口的像建筑工程上的打地基啊农业上的土壤分析啊什么的……反正是只要和土和石头有关系的工作都可以插一脚的……
10.就业实际情形
伴随着温总理的离任,中央对这个专业的院校关注度有所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内或许报考人数会减少,但全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欠缺的,所以今后几年的就业率反而有可能上涨。而从总体趋势分析,资源永远是热门专业,是人类经久不息的话题,而这个专业和目前已知的所有的资源都有所关联,一定会长久的热下去。
地质学
1.专业介绍:
该专业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地层和古生物、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主要学习研究方向分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地质学、地球化学、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历史地质学、古地理学、地质年代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生态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学科应该属于理学大类下的,二级学科是地质学。也就是说最后会拿到理学学士学位。
要我说呢,这个专业属于理学大类下比较变态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数理化”上都不能有所欠缺,同时又有大量要求学生记忆背诵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矿物岩石的研究分析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物理化学知识,在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分析中力学必然是基础,而在岩浆运动和变质作用下,化学反应又是必然出现的。而数学作为理化的基础学科,又必然是重中之重……同时也必须要记住大量的岩石类型特征、成岩条件,以供以后的学习研究中使用。同时,根据你今后选择的就业方向不同,也需要掌握一些其他的相关内容。
2.专业要求:
这个专业在资源类专业中属于最万能的一个了,但是资源类工作的通病就是辛苦,所以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这也是一个很靠积累的学科,所以资历在工作中也很重要。知识的欠缺可以用资历和经验积累去补充,但是吃苦精神欠佳的同学们还是绕道吧……
这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真的好挣钱啊,大部分工作在试用期结束后都在年薪二十万以上。同时外出的时候基本的食宿肯定还是工作组出,不怎么花钱,所以每年省下一半左右的工资存起来问题不大,工作三五年以后自己买车买房就不是梦想了。
不过缺点也同样明显,野外工作工作量大,又大多处于荒郊野外的地方,比较孤独。而且工期也比较长,一般是3-5个月,想要长期守在家里,缺乏冒险精神的同学们也不太合适这种工作……
3.全国该专业大学排名
最著名的当然是地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地大比较偏重研究方向,武汉的地大比较偏重生产工作方面,如何选择当然就看大家自己衡量了。其他还有北大、南大、长江大、矿大、海洋大等知名学府。
4.专业相关行业证件
这个就是相关专业注册师了,没什么的。
不过其他的一些证书很重要,英语和驾照是必备的,计算机可以没有,但是一定要熟练运用。考虑经常外出工作,有个导游证也是不错的……
5.相似专业异同点(侧重点,课程,就业)
因为这个专业太过于万金油,和大部分资源专业是有相似的部分,甚至很多专业就是从地质学中分离独立出去的学科,比如资源勘查。不过地质学是资源类学科中为数不多的归类为理学的学科,这表示我们更侧重研究。同时也表示,他们的大部分饭碗是我们可以抢的,但是我们的专业饭碗他们根本碰不到。
其他有相似内容的学科还有农业,石油,建筑的相关学科。个中差异就比较明显了。
6.上课形式,主要内容
上课形式大一大二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基础课就不说了,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类课程。而大三就以实践为主了,专业课都是实用科目了,前文中介绍过的方向都会涉及,再辅以各种实验课程,开始进行专业经验的积累。大四一般院校不设置课程,提供同学们更多的实习积累或复习考研的时间。另外每学年末,也就是暑假的时候,学校会组织一次野外实习。工作内容一般是地质勘察,主要内容:大一是工具的认识,大二是方法的学习,大三为实践。
7.实习情况
这个实习一般比较简单啦,学校会联系各省的地勘类单位或者一些矿产类的企业提供一些工岗位供学生实习。同时,学校内一些具有资格的教授也会在假期接一些项目赚外快,这种和老师搞好关系也是可以去的。
8.毕业去向及起薪
这个怎么说呢……现在学习地质的还是以相关干部子弟为主,看家庭条件与要求了吧……不过相关单位用人还是在人才化发展,考研应该是今后的主要大方向。 至于工资,是基本工资+野外补贴+分红,试用期基本工资在800-1500左右吧,补贴是正常补贴,分红一般是工程余款的1%-1.5%,基层正式工的基本工资是2000-5000左右吧,补贴是正常补贴,分红应该是工程余款的2%-2.5%。
9.主要单位及岗位
这个专业的万金油特性决定了可选单位很多。
对口的比如各研究院研究所啊,各省的地勘类单位啊,一些国有的资源开采勘察单位啊,矿产开采类的私企啊什么的。这些单位中基础的工作都可以,高层的技术类岗位也可以。当然也可以留院做教授啊什么的。
而不对口的像建筑工程上的打地基啊农业上的土壤分析啊什么的……反正是只要和土和石头有关系的工作都可以插一脚的……
10.就业实际情形
伴随着温总理的离任,中央对这个专业的院校关注度有所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内或许报考人数会减少,但全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欠缺的,所以今后几年的就业率反而有可能上涨。而从总体趋势分析,资源永远是热门专业,是人类经久不息的话题,而这个专业和目前已知的所有的资源都有所关联,一定会长久的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