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经济与我国的出口贸易关系
摘要: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的深入,绿色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到了一个高度,承担着世界经济的重要构建者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看清楚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世界大的经济形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着力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扩大绿色产品的出口,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国民收入。
关键词:绿色经济 出口贸易
正文:
“绿色经济”一词源自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绿色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类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口型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据海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中国继2009年后,再次捍卫了世界第一出口国的地位。分析者指出,中国2010年的GDP 增速能够保持10%以上,出口贸易贡献不少。但是中国在分享出口型经济巨大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的巨大的代价。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以下简称《报告2008》),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 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 的1.54%。这意味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环境和生态日益恶化。就环境污染成本而言,《报告2008》显示,2008年比2007年增加了1613.5亿元,增长了22.0%,增幅略高于2007年。 在此前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已向世界做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这对于仅仅进入工业化进程中段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 世界经济正向低碳化的趋势发展, 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与绿色新政相关的行动。在未来, 世界贸易结构将由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转变成低耗能、低污染产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要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要与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绿色经济发展能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绿色经济既是解决当前全球多重危机下经济发展困境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1)绿色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使其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认证、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新现象,有利于建立贸易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它能促使企业自觉加大无公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力度,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内在质量。2003年以来,国内企业相继受到绿色壁垒的冲击,已有12个行业13690家企业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借助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产学研机构的帮助逐步加以解决。 绿色经济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有制约作用:
(1)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部分国家对出口商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环保法规、国际环境标准和绿色标志制度的实施,更进一步增加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商品丧失了原有的成本优势,而我国技术比较落后,商品的技术不具竞争优势,我国商品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丧失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降低,
出口贸易额也随之减少。1985年,国际社会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又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1989年正式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受影响的出口产品达数百种,主要集中在塑料制品、气溶胶产品、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电子、机械、化工、医药等行业,涉及年出口额100 多亿美元。这些产品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大多已于1996年停止生产与使用,使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
(2)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经济的发展以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我国农业中,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方式取代,化肥、化学农药、各类生物激素等逐步被普遍采用,但这些物质容易使粮食、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水果等含有有毒化学品,其出口深受国外关于限制或禁止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超标食品进口法规的制约。因我国禽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超标,很多国家禁止我国禽肉的向其出口,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结束语:我国的出口贸易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从技术上、环保标准上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改善,改变我国的对外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加大绿色产品的出口,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作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使我国的绿色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0[S].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绿色经济报告[R].2011.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论绿色经济与我国的出口贸易关系
摘要: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的深入,绿色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到了一个高度,承担着世界经济的重要构建者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看清楚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世界大的经济形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着力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扩大绿色产品的出口,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国民收入。
关键词:绿色经济 出口贸易
正文:
“绿色经济”一词源自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绿色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类健康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口型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据海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中国继2009年后,再次捍卫了世界第一出口国的地位。分析者指出,中国2010年的GDP 增速能够保持10%以上,出口贸易贡献不少。但是中国在分享出口型经济巨大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的巨大的代价。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以下简称《报告2008》),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 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 的1.54%。这意味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环境和生态日益恶化。就环境污染成本而言,《报告2008》显示,2008年比2007年增加了1613.5亿元,增长了22.0%,增幅略高于2007年。 在此前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已向世界做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这对于仅仅进入工业化进程中段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 世界经济正向低碳化的趋势发展, 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与绿色新政相关的行动。在未来, 世界贸易结构将由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转变成低耗能、低污染产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要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要与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绿色经济发展能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绿色经济既是解决当前全球多重危机下经济发展困境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1)绿色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使其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认证、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新现象,有利于建立贸易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它能促使企业自觉加大无公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力度,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内在质量。2003年以来,国内企业相继受到绿色壁垒的冲击,已有12个行业13690家企业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借助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产学研机构的帮助逐步加以解决。 绿色经济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有制约作用:
(1)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部分国家对出口商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环保法规、国际环境标准和绿色标志制度的实施,更进一步增加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商品丧失了原有的成本优势,而我国技术比较落后,商品的技术不具竞争优势,我国商品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丧失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降低,
出口贸易额也随之减少。1985年,国际社会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又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1989年正式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受影响的出口产品达数百种,主要集中在塑料制品、气溶胶产品、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电子、机械、化工、医药等行业,涉及年出口额100 多亿美元。这些产品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大多已于1996年停止生产与使用,使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
(2)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经济的发展以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我国农业中,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方式取代,化肥、化学农药、各类生物激素等逐步被普遍采用,但这些物质容易使粮食、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水果等含有有毒化学品,其出口深受国外关于限制或禁止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超标食品进口法规的制约。因我国禽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超标,很多国家禁止我国禽肉的向其出口,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结束语:我国的出口贸易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从技术上、环保标准上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改善,改变我国的对外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加大绿色产品的出口,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作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使我国的绿色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0[S].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绿色经济报告[R].2011.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