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穿井得人》一处注释的商榷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学 杨竞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短文两篇之二《穿井得人》中,关于“闻之于宋君”一句的注释有:“‘闻’是‘使听见’的意思,就是向宋君报告”,又有“于”注释为“向、对”。全句的意思是:“(全国的人都议论这件事,)并传到宋国国君那儿。”(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
我觉得教师用书上的译文与课本上的注释有些不一致,还不如把全句译为“(全国的人都议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君报告了”来得直白。这样一来,“于”用在名词前,且无义,似有些欠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教师用书上的译文与课本上的注释牵强附会呢?我觉得课本上的注释值得商榷。“闻”在这里是“听到”的意思,“闻之”就是“听到这件事”。“于”在这里应该解释为“被”,表示被动。全句的意思是“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文言翻译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基本要求,“信”就是要做到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能遗漏,也不能多余,要求字字落实。很明显,按照课本上的注释,教师用书上的译文是不符合“信”这一基本要求的。如果将课本上的注释换成以上注释,全句译文就既通顺畅达又忠实于原文了。从实际上说,不管是“有人向宋君报告”也好,还是无意“传到宋国国君那儿”也罢,宋君都是被动的。所以,只要将“于”解释为“被”,其它的也就都好理解了,也就不会有让人读来十分别扭的“‘闻’是‘使听见’的意思,就是向宋君报告”的注
释了。
文言文中“于”当“被”解释,也是比较常见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关于“于”的字条就有: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诗经•大雅•嵩高》:“闻于四方。”而关于《穿井得人》中“闻之于宋君”一句大多也都是把它看作被动句。不妨罗列几家汉语网站的解释如下。
汉辞网:(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文言汉语网:(流言传开后,)被宋国国君听到了。
语文网·查字典: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金山词霸·汉语站: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古诗文网:(国人谈论这件事,)让宋国国君听到了。
鉴于此,我觉得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穿井得人》中关于“闻之于宋君”一句的注释实在值得商榷。
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于学校
关于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穿井得人》一处注释的商榷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学 杨竞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短文两篇之二《穿井得人》中,关于“闻之于宋君”一句的注释有:“‘闻’是‘使听见’的意思,就是向宋君报告”,又有“于”注释为“向、对”。全句的意思是:“(全国的人都议论这件事,)并传到宋国国君那儿。”(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
我觉得教师用书上的译文与课本上的注释有些不一致,还不如把全句译为“(全国的人都议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君报告了”来得直白。这样一来,“于”用在名词前,且无义,似有些欠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教师用书上的译文与课本上的注释牵强附会呢?我觉得课本上的注释值得商榷。“闻”在这里是“听到”的意思,“闻之”就是“听到这件事”。“于”在这里应该解释为“被”,表示被动。全句的意思是“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文言翻译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基本要求,“信”就是要做到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能遗漏,也不能多余,要求字字落实。很明显,按照课本上的注释,教师用书上的译文是不符合“信”这一基本要求的。如果将课本上的注释换成以上注释,全句译文就既通顺畅达又忠实于原文了。从实际上说,不管是“有人向宋君报告”也好,还是无意“传到宋国国君那儿”也罢,宋君都是被动的。所以,只要将“于”解释为“被”,其它的也就都好理解了,也就不会有让人读来十分别扭的“‘闻’是‘使听见’的意思,就是向宋君报告”的注
释了。
文言文中“于”当“被”解释,也是比较常见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关于“于”的字条就有: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诗经•大雅•嵩高》:“闻于四方。”而关于《穿井得人》中“闻之于宋君”一句大多也都是把它看作被动句。不妨罗列几家汉语网站的解释如下。
汉辞网:(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文言汉语网:(流言传开后,)被宋国国君听到了。
语文网·查字典: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金山词霸·汉语站: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古诗文网:(国人谈论这件事,)让宋国国君听到了。
鉴于此,我觉得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穿井得人》中关于“闻之于宋君”一句的注释实在值得商榷。
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于学校